大宋八百年-第1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神了。
不过这事得推后,现在也没那个闲功夫,两人已经有十多天没有办那事了,没时间,现在李平又要领着陈施洛这个越来越成熟的助手奔波着俘兵安置问题,物资调配问题,而孙阳也迎来了他的麻烦。
大宋的犒赏来了,礼部官员压送而来,五百禁军压送着长长的车队进入长安,同时也带来了旨意。
孙阳没有忙着接旨,先看看有什么犒赏,大宋那头富遮啊,哪一仗不得个几千万贯,虽然这钱有多少能进入前线就只有那些相公们心知肚明了,但是钱可是实打实的从国库里掏出来的。
这一仗是北伐军自己捞家底打的,大宋那头里里外外的捞了两百多万惯,而且现在还有如此战绩,已经给大宋省了不少钱了。
孙阳从来都没有盼过大宋变穷或是倒台什么的,自治区立于西北之地,大力发展工商业,同时集中整合农业,由于此地之前一直都是蒙元所占领,几乎没什么地主阶级了,都被蒙元给宰得差不多了,所以也给农业的整合带来了很大的好处,彻底的消灭地主阶级,再者有工厂撑着,也不怕农间劳动力缺失,在城里当工人,比土里刨食来钱快多了,这也要得益于大宋两成以上的城市化人口建设,换成任何一企明代,孙阳这么搞,早就出问题了。
而现在西北自治区除了大宋之外,没有其它的出口之地,只有西北两地的蒙古人能够交换一点东西,还多是牛羊还有偷摸的弄点战马什么的。
西北自治区打不通丝稠之路,就算是能打通也没用,西边还在蒙古人手上呢,所以只有进入大宋才是最好的选择,而大宋则有能力将商品运送到日本、南洋甚至是中东或是西方去,至少在西方的考古当中,已经发现了宋钱,证明宋朝的商人确实有能力将商品卖到欧洲去。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孙阳从来都没有想过与大宋撕破脸,而大宋也不敢在孙阳正值强势的时候明目张胆的撕破脸,私底下的小动作归小动作,没抓住我们就不承认,这是规则。
这一场胜仗打下来,西北自治区,孙阳这位传奇将军名声大噪,绝不是大宋方面想看到的,但是无论是于情还是于理,都要抢一步犒赏一下,以彰显我大宋风威。
只不过大宋方面连战连败,岳王爷惨死风波亭等等,得益于大宋比现代还要开明的言论自由,早已是传遍了民间,就算是言论有限,至少人家的文章之类的不用这种星星来代替。
一点小小的犒赏是无论如何也收买不了孙阳手下的北伐军,甚至圣旨当中,将主持此战的郭破虏封了个大大的官,什么什么统兵大元帅,郭破虏倒是接旨收下来,只不过在北伐军的体系当中,他仍然是四大少将之一,圣旨?算是一个荣誉吧,用来传家不错,拿实权是一点门都没有。
任谁都明白,大宋方面无论给武将封什么样的官,若是当真投靠过去,自治区方面肯定没人拦着,就算是四大将军想要投靠过去,孙阳都不会拦着,但是军队你肯定是带不走的,只身一人,或是带着百来人投靠过去,武将啊,最后坐着冷板凳吧,倒是能享个富贵是肯定的,只不过四大战斗少将当中,三个是跟孙阳五十九骑出漠北,以死而明志的,还会在乎一点富贵吗?还不如在军中喝骂一下手下,扬刀杀敌呢。
' '
181 争夺
181争夺
犒赏嘛,自然也少不了孙阳的那一份,一千两黄金,彩帛数十匹,同时还赐婚于孙阳,将皇室的流云公主下嫁,甚至连婚期的日子都定好了。
公主自然不会现在就送来,带来的只是画像,宫廷画师的水平真的挺不错的,画中女子似要走出来一样,不过看看年岁,才十五岁而已,对这种**,孙阳还真就没什么兴趣,真要是办那事的时候,都有犯罪的感觉。
孙阳真接就回绝了,就算是自己再笨也应该知道,大宋驸马是绝对不允许带兵的,富贵倒是没问题,但是绝不许碰兵权,大宋方面不敢动孙阳,因为孙阳战功卓越,在民间有着极高的声望,若是直接不明不白的就把他给拿下或是逼反的,哪怕是在百姓那头都交待不过去,有了岳王爷的前车之辙,若是孙阳登高一呼,只怕从者如云。
可孙阳一旦成了驸马就不一样了,无论是官面上还是民间都能交待得过去,你还是驸马却仍然要带兵,那可就是你居心叵测,早有预谋要谋反了,虽然孙阳现在做的事也跟谋反差不多了,自定军制,自立自治区,自行委派官员,但是和驸马的身份是两回事,你要是驸马,那就是皇家之人,怎么处理,是宗人府说了算,怎么处理都是家事。
孙阳直接就不客气的回绝了,公主再漂亮也是小萝莉,没胸没屁股的,爷喜欢的是李平那样丰满的御姐。
这边礼部官员走到一半的时候,那头大宋官报就已经把消息传了出去,似乎一切是板上钉钉的事,但是孙阳这头一回绝,立刻就在《自治区时报》上发表声明了。
双方在表面上仍然保持着很好的关系,孙阳在报纸上也一副感激的模样,感谢大宋对他孙某的关心与爱护,甚至不惜下嫁公主,但是孙阳声明,自己于军中早有知已,感情深厚可比山岳,可以为了对方而不顾自己的身家性命,反正是有多么的轰烈就有多么的轰烈,甚至还有数度为了救对方而险些自己丧命之类的小故事,这可比大宋官报感人多了。
虽说男人三妻四妾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可是皇家的颜面在那摆着呢,大宋公主下嫁,总不能当妾吧,让孙阳把自己的知已做妾,更不近人情了。
本来大宋方面送了个糖衣炮弹过去,可是孙阳这头,连糖衣都懒得剥,直接就顶了回来,然后紧跟着就是一个大巴掌扇了回去,打脸打得啪啪做响。
大宋方面没有想到孙阳竟然如此强硬的就顶了回来,本以为孙阳就算是再不情愿,也要接连上表推脱之类的,也能让大宋方面做一个缓冲,可是孙阳干净利落的就拒绝了,毫不客气。
孙阳可没有心思跟大宋这头庞大的文官玩什么政治,他真要是敢那么干的话,还不玩死自己,还不如像砸地鼠一样,哪冒头,直接就一拳头砸过去呢。
大宋方面可是真的不敢往急里逼孙阳,人家连蒙古人都说打就打了,区区一个潼关,还真没什么信心能够挡住了北伐军的铁军。
不过接下来的动作让大宋方面又有点看不清了,借着北伐军一战而胜,自治区这块根据地更加稳固之时,部队再一次进行了整编,取消了北伐军这个番号,更名为大宋护**,军规第一条,以家国为已任,总之,在护**或者说在自治区上下,没有任何一句是提到皇权的,全部都是家国至上,把皇权与国家进行了分离。
我们保的是只中华土地,保的是华夏文明,而不是哪一朝哪一代,保的也不是一家一姓的江山,其实就这一条,才让赵宋颇为不满,甚至是痛恨,千年封建家姓统治,让孙阳这么一搞,全乱套了。
整编的并不仅仅是一个番号,其实这一次太行山九关御敌,同样也是护**的一次军事行动调配的尝试,为什么军队一向都如此受到重视?甚至是如此的危险,就是因为兵将一体,一旦某一支军队过于装大,就会威胁到统治者的地位。
就算是不威胁统治者地位,也会成为军阀,民**阀乱战就是最好的事例。
所以孙阳带领着一帮参谋,重新制定了军队的规则,新兵训练,原本的军法处理权,同样与主将无关,由于有了极强的军纪约束,再加上基层军官足够精锐,所以在自治区完全可以形成另外一套战法。
其实这套军事管理规则与唐朝的府兵制很相似,平时将官入朝为官,战时,指派各地军队聚集,然后再指派一名将领进行带领,只不过那些府兵多是战时为军,平时为民,只有少量的正规军而已。
而自治区现在后勤士兵属于退役制度,战时为兵,平时散去为民,但是战斗部队这么干肯定是不行的,哪怕护卫军所使用的武器已经尽可能的要求训练时间更短了,但是至少也要五年左右的役期才成,所以正规军就变得很重要了,自治区在原则上要时刻保留二十万的正规军才能勉强够用。
平时这些军队在各地进行防御,无论哪里发生了战事,根据各地防御力度的不同,投调不同的军队,再由孙阳出面,与身边的参谋进行研究之后,指派一名将领进行带领,在原则上,并不仅仅是四大少将拥有指挥某一战区的做战权力,这种做战权可以一直下放到团长一级,进行临时的军衔提升,指挥大小不同的战役。
一旦仗打完了,各支部队立刻归建,如此一来,并没有降低各大将领的权力,但是却极大的分散了手上可控的兵力。
当然了,为了避免那些主战军官的情绪,孙阳亲自给各位上校级以上的军官写了亲笔信,用真诚的态度去解释这一切,而且说得也很明白,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治区,乃至于如今代表着华夏江山与文明的大宋长久稳定,我相信你们,但是你们之后呢?第二代、第三代以后呢?谁能保证以后不会出现利欲薰心之辈,在权力中迷失,带兵造反甚至是屠戮华夏江山?
无论他们理不理解,孙阳的亲笔信都送到了他们的手上,但是也有一些反对的意见,比如,这种战法在自治区如今的交通状况下倒是可以,马车可以通过几条主干道还有日渐完善的交通网到达任何战区,可是出了自治区的时候怎么办?
而孙阳的答案,就是我们的军队打到哪里,交通网络首先就会跟到哪里。
但是仍然有两名中校,一名师级上校接受了大宋方面伸过来的橄榄枝,带着百多名手下投奔大宋而去,对此,孙阳保持着一个自愿的原则,愿意回归大宋军制的,尽管去,不愿意的,就留下来,与护**一起,打下片安静详和的华夏江山。
有的时候事情不能捂,越捂别人就越想翻开看看,本来大宋方面接收了几名高级军官,还想要派人到自治区来宣扬一番,但是发行量更大的《自治区时报》已经抢先将这消息遍洒自治区了,同时,在文章当中也介绍了大宋文官压制武将的做战特点,详细的分析了大宋方面之所以连战连败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疑问,究竟是一家一姓的偏安为重?还是整个华夏文明的延继为重?
得益于孙阳一直都在努力推行的全民文化普及也及各类专科学校的建立,自治区现在的识字在四千以上,能读通各类著作的多达六成,识字三千的两成,识字两千的一成,使得自治区的识字区达到了九成,这九成指的是十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不在这个年龄段的,都列为许可范围之内。
究竟是愚民好?还是智民好?愚民好唬弄,但是智民却拥有了更多的智慧,拥有了一定的自我判断能力,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智民对自治区还是有着极大的好处的。
护**从五十九骑出漠北以来,一场场的战事都摆在人们的眼前,而无定河边数万宋军尸骨未寒,也摆在那里,识文断字,再加上双方努力争夺的舆论导向,炸得老百姓多少有点迷乎。
但是大宋那些当久了官的相公们有点忘了,在大宋范围内,争夺的是读书人的支持,但是在自治区,争夺的却是普通百姓的认可。
《自治区时报》本身就是针对普通百姓的一种通俗型报纸,而大宋方面的官报,则是各种文言不断,比较适合传统型的读书人拜读,如此一来,在舆论上就形成了极为怪异的一幕。
大宋方面本来就重视文人,使得传统文人几乎一至的支持大宋,但是自治区一仗仗的打下来,再加上实实在在的重初民生问题,使得普通百姓更加倾向于自治区。
或许在这个年月,文人占据着统治地位,但是也要有百姓可统治才行啊,氏族力量或许动不了,但是一些游散的百姓却拖家带口的进入自治区讨生活,毕竟这里更加适合普通百姓,特别是失去了土地的百姓们讨生活。
' '
182 休养生息
182休养生息
现在的情况是,自治区的护**加一块也不过才二十万,但是这二十万当中有四万余精锐骑兵,剩下的步兵也都是精锐中的精锐,精兵政策之下,使得自治区以二十万兵力硬生生的挡住了蒙元的反扑,同时也震慑得大宋方面不敢采取任何手段。
本来背后下绊子是那些搞政治的相公们最颤长的事情,可偏偏孙阳不与他们的长处较量,而是一板一眼的摆出条条框框来,就连那些可以轻易的打入大宋内部的文官都没有施展的地方,如果仅为政事的话,怎么着都行,可是一旦越过了这条边线,想使点什么歪心眼,便会处处掣肘,想动都动不了。
借着这一段平静时期,自治区努力的发展着自身,特别是军工厂,生产出大量的武器储备,特别是火药武器等,当然在军事武器类,也有选择的向大宋方面出口,但是多是以物易物的形式。
比如军工方面的军粮,皮甲等,卖到大宋,换回来大量的糖和粮食等物资,只可惜,自治区地处内陆,没有出海口,否则话孙阳倒是很想一路放船到南洋,因为在那个地方,有现代工业不可缺少的一样物资,那就是橡胶。
自治区方面由于采用了比较原始版的炼钢方式,这种炼钢方式要是放到现代,只能称做是土钢,地条钢,属于那种劣质产品,但是放到这个时代,却已经是最为先进的一种炼钢方式了。
而钢铁则主要应用于武器、铁甲方面的制造,由于自治区拥有了钢铁产地,所以这些质量相当不错的钢铁同样也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当中。
借着修整时间,新的防钢甲也造了出来,原来的铁甲为了数量,所以放弃了一部分质量,多是大块的钢板拼接而成,分成骑甲、步兵甲和重甲,骑甲就是主战的骑兵部队所装备的一种铁甲,而步兵甲就是轻甲,而重甲就是推山部队所使用的越重型铁甲。
现在兵工厂在炼钢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冷轧钢被弄了出来,直接造武器还是不成的,仍然需要在冲锤的打造下重新打制,不过用来造铠甲已经足够了。
而且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