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三国-第1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安排也体现出了刘晔在于军事上地信心十足,大方向没有错误,便不畏惧于其余任何挑衅作战;于政治上则小心翼翼,努力控制好将来走向,不至于出现走了岔路却难以返回的尴尬处境的心思。
论现今刘晔手下文武人才,只以两州之事来说却已充足之极,但若涉及于再占地盘,却又显得不足,更不用说将来想统一天下了!所以在打天下之时,人才总是不会涉多的,至于和平时期,不需用得如此之多人才,同样环境也难以造就出如此众多英才之士罢了。
袁术称帝之事,从此告一段落,其若一直龟缩于汝南城中,并不惜拉下身份与众多黄巾余孽搭上关系,约以共同进退。那短时间内只怕也无人有兴趣去征讨于汝南这得不偿失之处。
回到幽州的刘晔,也开始缓缓的布局。
先去除掉邻近于徐州的袁术,使其再难成气侯,现在刘晔所摆到面前的敌手,便是实力得到天下公认最强的袁绍!
与这两史弟似乎极有缘份地刘晔清楚地知道,他实际上并未经历过极大规模地交战,反而多是在局部战场上取得了决定性胜利的次数较多,换句话说,此次与袁绍相争,便是最严峻地一次考验。
胜负,并不单纯以兵力对比,军员素质来作决定,或许影响它地,仅是那看似微不足道的一小点而已。
面对袁绍的刘晔清楚地明白,可算是他来到三国世界以后,最大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次挑战在不久的将来很快便会来临,若能成功,他不仅会得到实际历练的机会,属下的所有将士们更可以在此无处不在的大规模数线交战情况下成长起来。
有了这些难以言表,却是必须的经验,再面对任何人,刘晔都不会有担心难以应付之事,哪怕是多数情况下,同样会成为对手的——曹操!
卷八:刘曹联盟 第三一章 宣战辽东
当时间进入到五月底以后,因为顾忌于刘晔而留公孙瓒于两者势力交接地方的袁绍,发动全力以解此后顾之忧。
一方是休整已久,存着必胜之心,一方则是久困一隅,将士离心。这种情况下稍稍有点眼光之人便可看出公孙瓒所剩时日不多,欠缺的也仅是时间的长短而已。
算上徐州与青州的接邻,幽州与冀州的相接,若公孙瓒一去,则天然上袁绍便将刘晔势力分隔为两地。或者反过来说,便是刘晔将袁绍势力夹于中间,统一调度下可以轻松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故此,刘晔并不打算在这种敌方态度未明情况下再次走陆路,求得也仅是一个“稳”字而已。
相较于四处征战的其余诸侯们,刘晔现在所据之幽徐二州在短时间内并没有极强的对手需要作战,那么如何合理利用这个与袁绍矛盾爆发前的平静时间作些事情,便是刘晔现今考虑之事。
在详细盘查了幽州情况后,刘晔将目光转向了终需要解决的地方——辽东!
辽东之地自古便有平州之称,故而公孙度自立时称为平州牧。先前刘虞自顾不暇,而刘晔上位后,也是面对着公孙瓒威胁未除,内部情况未定之局面。那段时间至于今时,包括于所有兵力未成形时期,对于刘晔来说,只有自立守土,安于一隅,却无称王称霸念头的公孙度实际上却是比诸于非要争于名分,将孤悬于长城外的辽东大片地区接受,同样也将公孙度四处征讨异族的仇怨也接收而言,留其先守备土地,分担于同样强硬的刘晔在异族中的注意力。这都是对于刘晔有利地……
现今既然经过这许久的休整,无论内部还是军力都已达到足够地步,那么刘晔当然不愿意再留此后患于背后!
人的性情并非是一如既往,永不改变。若是刘晔与袁绍相争之战爆发时,公孙度受袁绍之挑拨反攻于幽州之地。那么腹背受敌的不仅是袁绍,同样刘晔也将陷于此境,使得最终局势变化得扑朔迷离,再难以准确预料。
于是。似乎是有着默契,就在袁绍发动六万大军不分日夜轮换攻于公孙瓒,意欲将其一举拿下的同时,刘晔也在五月二十三日,向公孙度发出了“最后通谍”——不降则将面对刘晔地五万大军来攻!
如果说在先前公孙度刚刚自立之时,刘晔有如此大的名声以及如此强势实力。或许他真的会选择不战而降。但如今的情况却是。其虽无称王之心,却也过舒服了安稳时日,对于权势地眷恋也达到了最高点。此时刘晔再来发出最后通谍,结果自然不言而喻——
公孙度以“汉室失于德政,若非其自己站出,辽东之地百万余大汉子民所过时日堪忧,岂有今日之一片安平景象”而拒绝!
这个拒绝是早在刘晔的预料中的,他也毫不客气地立即发布了任命张飞为主将,戏志才为军师。领四万精锐兵卒,典韦领六千骑兵协助命令,立时宣战于辽东的公孙度。
在辽东之地内,以及其周围地带,少数民数是极多的。他们对于前面的公孙瓒,以及现今地公孙度这两个同属一姓之人地又恨又怕是几乎相同的。但两者也有所区别,公孙瓒以前强势,终究是因为他代表着一个虽然内部有不小问题,但还是政令统一的大汉朝廷。故而虽其兵力相较而言并不多。却可使得那些实力各有大小,常常反覆无常的异族顾忌不已。
所以。两公孙中,还是现今据有一州之地可算是完全自主,少了约束的公孙度实际对于他们的威胁更大些。
相比于他们,刘虞的宽政可谓得尽人心,而刘晔作为刘虞的继承者,虽然有过一次与鲜卑柯比能部争战之事,但却是在对手大规模寇境之后方才发生,而其后到得现今五年时日,都未见得刘晔有过主动出击例子,只是稳守而已。
故而少数民族们对于刘晔态度,多数是持着希望他能在合适时机继续刘虞对于他们的照顾政策,只有少数人持着观望态度。
现今刘晔发动大军进攻辽东之地,听闻消息地四围少数民族欢呼雀跃者众,更有不少与公孙度有仇怨的部族互相联结,准备在合适时间加入战局,不仅报前时之仇,更可与刘晔搭上关系,可谓公私兼顾。
在张飞大军于五月二十七日誓师出击,大军由蓟县经右北平直赴山海关出关攻击公孙度之后,这些异族的反应消息也被刘晔所得知。刺探于情报方面,刘晔是有着自己的一套方法的,除去专门设置的情报部门外,更有一项重要的情报来源——
那就是代郡商会!
这个刘晔初时只在于使得商业流通顺畅,加快代郡商业发展程度的念头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一次次让他意外。由于代郡商会地发展迅速,无论是豪强代表地大商,还是普通无权势者所组成行商,普天下十有其五与代郡商会有过来往,其中常借用其便利行事,可算是“会员”之人,更占了半数之多!
看到商会发展如此迅速,刘晔也早就有了计划,便在三年前他就有意识地作些引导,如同连琐店一般使得商会在各州大城内,有本土豪强代表富商牵头,成立分会。这样既有了势力保障一切顺利,而对方在尝到便利的甜头后,也是与刘晔地代郡商会联系得更加紧密到了现今,天下十一州中有分会存在的除了凉州,交州,并州之外,其余八州之地治所皆有分部存在。而代郡商会也正式更名为“商会联盟”。各项制度在刘晔的不时关注提点下,也日渐完善,无论是对于兑票的精制程度以及于交易信息的互通有无,达到连结一起的网络化效果,都被刘晔所充分利用,不仅使得自己每年都能得一大批稳定增长的收入,也使得自己掌握商业命脉的步伐向前迈进的更加快速,距离最终目标也是更近。
不时有商人传播于其所听到各地动向,而带来的情报这一方面,便可算是真正的意外之喜。无论商人地位如何,他们却终究是不能缺少的一部份,刘晔只需不公开求问信息,只教于对方提供消息于情报处,若有价值以及得到证实便可得到实际的好处,如此实行下,自然使得情报系统得到了极大的补充。
至于此次少数民族的动向问题,刘晔同样有着他自己的考虑——在中原之地未平之前,与塞外之族间的关系应当是保持着大势上的和平,为此便算是多加安抚却也无事。
理由很简单……
卷八:刘曹联盟 第三二章 异族之事
一味地排外不可取,固执于软弱外交,只以怀柔为手断也并非是正途。没有一个稳定的内政环境,想彻底地解决异族之事,不过是痴人说梦而已。
在现今有这个条件可以借助外族之力解决于现时辽东之地战局的情况下,刘晔的态度很让他的心腹们一时捉摸不透——可以示之安抚,却不引其兵马为援!
一直以来,刘晔在刻意表现出自己现时没有与塞外诸族为敌同时,也在不经意间以各种方式拒绝与其沾联上太多关系。
性格也许会决定一个人最终的成就有多高,公孙度谨慎的性子使得他能够在选择以最好的时机跻身于自立诸侯之列,也使得他在掌据地方权利时,所作的事情先不是贪图享受,却是在不停地发展壮大自身,同时外在征战于一贯以来不服从于大汉统治的各少数民族。
刘晔早在五年前便有过表态,那时倒也令初登于诸侯之列的公孙度“虚惊一场”,经过属下智囊的分析方才明白刘晔当时并无实力前去征讨于他。当然,他自己没有借口,也没有实力去来统一幽州之地……
那么此次会否同样是虚言相说,刘晔却依旧没有进攻的实力?
对于这个问题,公孙度手下谋士们分为两派各有看法。认为确实如此一方,所依据的便是往时以来的刘晔属下军士的数字。得出地结论便是刘晔在幽州便仅有八万左右精锐之师,这其中至少有半数以上又需得守备于四处,故而最终能用来征战的。最多不过四万而已。
同样是四万对四万,辽东却占了地利,人和的好处。
公孙度虽然并不算一位极其仁厚之人,可他所得政策却实实在在的使得辽东百姓安居于此数年之久,相较于虽然多有耳闻。但同样是属于未知的刘晔治下,辽东地百姓们绝大多数还是愿意保持于现状,期望能够继续得到平和的日子。
有此民心优势,无论守城还是紧急征兵,公孙度方面都可以应付下来。惟一需得担心的,便仅是那些早就心怀不满的少数民族,会否趁些机会捣乱……
这些,就是主张“刘晔只是虚张声势”派的所有看法,而这些人同样也是占了公孙度麾下谋士绝对多数部份。
相较而言。主张“刘晔必将真正来攻”方相较而言,其理由多有些让人啼笑皆非。其是从情理角度出发。再结合于刘晔性格,应当不会作两次“无用之事”,最后才是勉强提到“刘晔有据有辽东之地,先统一幽州治下打算,无论是于其威望,还是对于将来地与其余诸侯争锋过程,都是极有好处”这点。
这一点当然谁都明白,实力不外乎于地盘与人口,粮草与足够信用的钱币而已。实行屯田制后。每年必然官府库中会存有足够粮食,而钱币的信用问题,有与商人联盟的互相支持,也不需要担心,故而刘晔现今扩展实力最直接的方式,便是取回失地,再扩张于外!
两方究竟谁更有道理,公孙度自己虽然偏向于人多一方,在作出最终回复时同样也是遵循此点。但他另一方面却也下令开始加紧战备。先征集青壮入伍整训,存着以防万一打算。
也幸好是他这等谨慎小心。生怕出得差池地性子使然,随后来到的张飞大军才不至于只遇上原本辽东之地总计四万余,可以流动作战仅是三万左右地军士相争锋。
紧急征召令下达,正如前时所述,百姓们不希望将一切押于未知,传言终究是传言。乱世中好容易有了安息生活的他们,并不希望自己再选择一条不知福祸之路……
故此,他们献出自己全力也保卫现今所有一切不再失去,便也是极为正常之事。汉室统一与否这等问题,对于生活于社会底层的百姓来说,关心此事尚不如关注一下自己是否下一顿饭食有着落来得实在。
性怕实力不足的公孙度,此外征集民夫三万余,补充于后勤之中,于战时或运送军粮,或扎营立寨,往送辎重都不能少了他们。而通过简单整训数日便得上阵的新兵们则有两万之众,他们则分散编制于守城部曲中将资源利用率达到最高。
这种分配方式可以很清楚地发现,公孙度对于与刘晔属下百战百胜,又有大批骑兵之师野战是没有想法的他的目光,还是放在了以守城之利消磨对手锐气和精锐实力,只等时机到来,再次以决定性的力量投入反击,求得一击制敌,后发致胜的效果。这个战略公孙度用得并不少,原因很简单,辽东之地虽然险峻可守之地不少,但四围皆是对公孙度心怀不满之游牧少数民族,他们又以轻骑兵为主要战力,野战之下,便算得公孙度会赢,那也只会是惨胜罢了!
故而就算在前时兴平二年时候,四面少数民部分别结盟,总计一万五千轻骑兵约以从不同方向共攻向辽东地最危急时刻,公孙度还是靠着这个“战时紧急保障制度”撑了过来。对于防守战术的变化经过实战也更有心得。这也是他心里虽然不愿与刘晔试验一番那“不败”威名是否真实,却也不惧于挑战来临原因了。^^^^
建安二年六月五日,张飞领大军出山海关,正式踏足于辽西郡以东这大片可算实际失去控制多达十年之久的“失地”。以军事主事者身份在幽州经营数年的张飞,对于赵云经过自己的努力,已达到与他平起平坐位置,更可能会经过此处征讨袁术之战功劳取得更高权力,张飞在羡慕服气于赵云能够出征好运、刘晔看人之准同时,他心里也憋着一股誓要争胜的决心。
同样。先不说幽州必然有的各种大小事务需得处理,有些长远计划也到了应当着手实施之时;刘晔也没有多少心思去与属下争这份历练机会,一人之力量终究有限,只有心腹属下皆极具各项才能,如此方能使得人尽其用。共同为统一大业出立下,比于刘晔一人强势却是稳定以及合理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