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新中华-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一支精锐的革命武力了!有了你们,我们中华苏沪革命军就好比是如虎添翼!”
是啊,有了这十三条军舰,长江下游,还不是任我来去?雨辰嘴里在和高凤翔说着话,眼睛却早已在这些军舰上面离不开了。
新中国的海军,就从这十三条军舰上起步吧。
第一卷 初遇辛亥 第十三章 震动
更新时间:2008…3…2 16:28:58 本章字数:2519
在美国赴欧洲的肯尼亚号班轮上,这正是大西洋上气候最恶劣的日子。狂风卷起大浪,砸在这艘班轮的甲板上,转眼又四溅开来。桅杆上的了望员的雨衣已经湿透了,但还是哆嗦的坚守着岗位。不时的摸出个酒壶来,偷偷的喝上一口,再咒骂几句这个鬼天气,顺便诅咒一下自己为什么要当这个该死的海员。
一个清瘦的中年人平躺在二等舱的铺位里,读着报纸。他有着中国南方人深深的眼睛和柔和的面孔线条。在有的地方,他被人尊称为中山先生,革命的先行者。有的地方,他孙文的名字被恶意的加上了三点水,等同于那种江洋大盗。在更多的地方,他被看作是一个满嘴车大炮的空谈家,只会发起一场又一场没有头脑最终却告失败的暴动。
他正是才交卸了美国洪门筹饷局北路委员职务的孙中山,同盟会的主席,在丹佛听到了国内传来的武昌起义的消息后,匆匆从美国搭船开赴欧洲,再从欧洲转赴香港。
舱室门被砰的一下撞开了。孙中山慢慢的从报纸上转移开视线,就看见朱卓文挥着一张纸满脸兴奋的看着他。朱卓文是孙中山的表弟,在日本起就跟随孙中山,这次又和他一起在美国北路筹饷,再一起返国,比孙中山年轻二十多岁。孙中山一向都称呼他是bad boy。
还没等孙中山问他话,朱卓文已经几乎是在高声嚷叫:“刚才从电报房抄到的新闻,上海光复啦!”
孙中山慢慢的从床铺上坐了起来:“英士和平书两员大将在上海主持一切,在香港还有汉民兄照应支持,上海光复是早在意料之中的事情了…………我们这次就不用从香港转船了,从欧洲直开上海吧。”
朱卓文把那张纸摊给孙中山看,疑惑的道:“上海军政府的长官却不是英士兄他们啊?”
两人凑近了仔细一看,黄色的拍纸簿撕下来的纸上用铅笔潦草的写着几行英文。“Shanghai recovered on the night of 27th Oct。 1911,The the military government of Shanghai established。The Governor of military government:Chan Yu。
(上海1911年10月27日夜光复,上海军政府成立,军政府都督雨辰)”
这个人到底是谁?孙中山搜遍了脑海中的记忆也想不起来有这么个同志。朱卓文迟疑的道:“要不就是反正的清朝官吏?上海道也不是他啊…………”
孙中山又想了一下,突然爽朗的笑了起来。他笑起来眼角的皱纹向上堆起,看起来就象孩子一样:“不管是什么人,上海光复了总是一件好事啊。说明除了咱们同盟会,还有太多我们不知道的革命同志了。”
看着朱卓文笑着蹦着去告诉其他船舱的同志。孙中山却看着那张纸条出神。上海是同盟会起事最有把握的地方,现在却出了意想不到的局面。这对光复大业,到底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上海光复带给全中国的震动还远远不止这些。在武昌,正被清兵北洋军迫得步步后退收缩的湖北革命军在四下宣布这个好消息。在湖南,在云南。已经光复的长沙和昆明满街散发着上海光复的新闻纸。在两广,在浙江,在江西,在山西正在酝酿起义反正的省份都在公开热烈的讨论着上海光复的事件。在南京,满清的东南三大巨头正满心忧色的看待着这个东南方出现的巨大威胁。沿着长江一线,上海光复的消息已经传遍。就连在同志军还在苦战的四川,乡场坝子的哥子们在茶馆里摆龙门阵,都是直嗓大气的嚷嚷:“大上海都造反成功罗,老子倒要看看,赵尔丰他娃啷个收场!”
在北方,紫禁城里一片风雨飘摇。隆裕皇太后整天只是抱着宣统皇帝哭泣。户部的满尚书汉尚书们一个个妙手空空,东南解运的财赋已经断了来源,干脆都称病不到部上班。袁世凯的儿子袁克定望关着汪精卫的牢房里跑得是越发的勤快,两人还拜了把子。只有宗社党的一帮满族亲贵还在叫嚣着马上调动山东张怀芝的北洋第五镇去上海平乱。可惜已经没有太多的人理他们。军谘府的参谋科员们纷纷请假南下,或者去湖北或者去上海。军谘府还给他们照常发薪水。
大清朝连摇摇欲坠都谈不上了,几乎就是在等待咽下最后一口气。
在风暴中心的雨辰,浑然没有自己已经成为全国知名人物的自觉。每天除了在制造局办公三两个钟点,就是扑在吴淞的练兵场上。辛苦操练他的中华苏沪革命军。他的眼光,始终北望南京。
在这十来天里,苏沪革命军已经大大充实。陈三爷他们从镇江带回来第9镇的散兵一千五百多人,在上海也招募了以苏北难民,青年学生为主的三千多新兵。各地来投奔的军官也有二百多人。苏沪革命军两个团已经完全编满。吕逢樵的教导营也扩充成了教导团。加上新成立的炮兵营,全军已经有了7000余人,装备非常完全。因为老兵的数字比较多,加上新兵的热情高涨,虽然总体来说训练缺乏,但是已经很可以使用了。原来清朝的上海长江舰队,也被改编成了苏沪革命军直属长江舰队,除了十六七艘炮舰运输船之外,还编了一个海军陆战营。
另外在上海还有两个属于苏沪革命军建制的巡警支队,每支队800余人。负责全市的治安维持。
说起财力,上海本来就很富庶,雨辰对接济湖北镇江两路,说起来也颇为小气。他在大清银行勒索到了190万两银子,在制造局、关道、造币厂、铜圆局几个地方搞到了150万两银子。另外在十天里,也如数募集了300万元的军饷。除了拨出300万两银子成立了光复银行,手头还有370多万元的储备。
接济了湖北十万元,镇江五万元。每天的开支不过三四万元也就够了。如果不管民政,光养自己的军队,那一天连一万元也用不了。但是雨辰还是整天哭穷,眼睛亮晶晶的看着哪里还能生发。
上海的民心已经沸腾到了一个高点,天天都有人请愿要组织敢死队北伐。在上海军政府和咨议局的内部,也有声音在询问雨辰坐拥一万精兵,怎么就赖在上海没有动作?南京还有张勋铁良这种大敌坐镇,怎么就能这么看着他们盘踞在长江的要害之上?
在11月7日浙江光复的消息传来之后,雨辰终于知道自己在上海是不能再呆下去了。南京这个东南的政治中心,必须由自己来光复。要是能打下南京,则这个民国缔造的元勋功臣的名义,就是再也跑不了的啦。
第一卷 初遇辛亥 第十四章 竞标(上)
更新时间:2008…3…2 16:28:58 本章字数:3318
李平书坐在马车上,心里也在揣测晚上了为什么雨辰还要请他到都督府来。自己这十几天来,除了做财政长也还兼任着军政府的外交事宜。这些事情本来就是他拿手的事情,很快的给军政府募集了三百万元的军饷,还把租界那边完全的安抚好了。肯特已经透露,各国公使团近期就要承认革命军为合法的交战团体。革命事业的确是一番风顺。但是那小子牢牢的把兵和钱这两样东西抓在手里,有事没事还能写些评论发在报纸上招揽一下民心。将都督的位置坐得稳稳的。
但是这些天各方势力交织错杂,胡汉民也从香港赶了过来,湖北军政府也派来了代表联络。江苏方面,浙江方面全都在动员上海立即发兵南京。这个都督却总是莫测高深,不知道在打什么主意。他再拖延下去,可对他不利啊。
马车停了下来,几个雨辰的卫兵将他一直迎接到他的官邸。就见雨辰穿着一件和高领的白色英国羊毛衫,穿着马裤皮靴,在门口笑着迎候他:“平书兄,这么晚把你拉过来,实在是委屈你啦。”
李平书扶了扶眼镜,也微笑道:“谈不上什么辛苦不辛苦的,都督见召,我们这些在底下当小兵的,能不奉命唯谨么?”
雨辰哈哈大笑,将李平书迎进室内。李平书就看到书桌前挂了一副巨大的南京地图,周围被红蓝铅笔标注得满满的。他心下一动,这个青年都督准备打南京了?那上海这个局面怎么维持?难道漏夜把自己召来,就为的是这个事情?
雨辰看他打量这幅地图,微笑道:“这是军谘府的一个二等参谋科员张光麟带来的,兄弟这些日子,组织参谋人员已经在好好研究了。这南京,是不能不打啦,要不对长江以南光复局面关碍太大。”
李平书遏止住心中怦怦的心跳:“都督准备派哪支队伍去打?上海可以调出去的队伍不多啊。”他心里面暗想,谁还敢在你小子手底下拉队伍,前面几个都被你砍了脑袋,上海就你这三团人,看你能玩出什么花样来。
雨辰站起来在地图面前走了几步,室内的灯光照得他脸色半明半暗。他沉沉道:“南京有四十营的江防军,再加上江苏的第二路,第六路巡防队。差不多有2万多军队。上海哪里还有什么军队,不就是我手下还能调出去的几千人么?这次也只有兄弟亲去。还要联合镇军浙军,组织江浙沪联军,才有克复南京的把握。这上海的局面,还是要拜托平书兄维持的。”
李平书陪他一起看着地图,听到他的话半晌没有做声。最后才淡淡道:“都督此去,我们哪有力量维持上海的局面?陈英士兄就很有力量,都督不如选他来担负这个艰巨,我从旁协助,定能保证上海作为都督后路和兵站的安全。”
雨辰看着他笑了。
“平书兄的话怎么和英士兄的话一样?兄弟有心将这个都督职位交给两位前辈,两位却都高风谅节,互相推让。其实兄弟心中也没什么成见。这个上海都督是苦差事兄弟这十来天里都知道了,几百万的人吃喝拉撒都要管,还要援应各方。名头虽然好听点,但是实在累人,不如带兵上前线和张勋拼命来得痛快。”
李平书默默的听着他的话,心里面在飞快盘算他这番话有几分真几分假,他也向陈英士交代了?一女两嫁,他到底打的是什么主意?
雨辰竖起两根手指,说话的语气也带了几分郑重:“兄弟是决定要出兵的了!虽然兵还远远没有练好,但是革命事业急如星火,也的确等不下去啦!这个上海后路的艰巨,两位前辈是不接也得接,全看在革命事业的面子上。兄弟此去,只有两个要求,一是接济出三百万元的开拔费和作战的一切使费,二就是高昌庙的制造局留给苏沪革命军,我会在这里留一团人,保证军火能够源源的补充得上。兄弟在这里说句不恭的话,谁要是能做到这两点,兄弟这个上海都督马上双手奉上!”
他是把一切虚伪客套全部都扯下来了,赤裸裸的把交易本质摊在了李平书的面前。这个上海都督,每年有几百万进款的地方,革命成功后很可能就是方面大员的身份。他们怎么可能不想要?
李平书想来想去,觉得这还是雨辰可能感激他前期替他筹备了三百万元军饷。特地关照他的,他现在是上海的财政长,再筹笔钱,对他来说是近水楼台的事情。他也没了心思和雨辰多聊,匆匆告辞了出去。满脑子都在想这三百万怎么筹措。财政长的公库里面可以跑老鼠,每有一点收入都被苏沪革命军总部拿走。现在就算是开新税也来不及了。
以自己上海商团绅董的身份,可以在华商里再筹集个一百万左右,自己也能拿出个二十万来,洋人那里借个几十万。自己就算是去借高利贷也要把这三百万补足!
在南市的陈其美宅子里,陈其美和自己几个心腹,还有一个方面大耳的中年人也在苦恼的交谈。这个方面大耳的中年人正是从香港匆匆赶来的胡汉民。他本来是同盟会在香港的主持人,这时上海光复,却没什么同盟会的大将名列军政府的重要职位,就一个陈其美当了个有名无实的副军政长。而军政府的都督虽然号称是同盟会人物,但是却从来没有听说过。他几乎是光复的第二天就赶来上海了,雨辰却对他不冷不热。嘴上前辈前辈的叫得亲热,但是什么实际名义也不给他。让他这个气量狭窄,而且自视颇高的人物也和陈其美一样,郁闷到了现在。
陈其美狠狠的抽了一个烟泡,让青灰色的烟气慢慢的呼了出来。胡汉民看他一眼:“英士,这东西你以后还是少碰为妙。要做大事的人,嗜好不能太深。”
在上海,也就胡汉民能有这个身份说他两句。陈其美将烟枪丢了下来,翻身从榻上坐起。蒋志清忙把他的鞋子送了过来。
陈其美烦闷的道:“我在头疼啊!汉民兄!那个赤佬今天开出的盘子你都听到的。这哪里还象一个革命党?三百万啊,有三百万我还干什么革命?”他也是急了乱说话,胡汉民淡淡一笑,并没有计较。
陈其美掰着手指头计算:“湖州帮这里兄弟能筹三十万,广肇公所兄弟能借个八十万,其他的就全都没有着落了!李平书那里那个赤佬也一定开出了盘子,他能搞到,兄弟却实在搞不来。”
他带点希望的看着胡汉民:“香港那边,是不是能解决一点?”
胡汉民只是摇头:“香港那边的公款本来就来得不容易,数目也不多,几乎是随收就随手花出去了,我到上海来,还想解决些款子。英士你就别指望了。”
陈其美抱住了头:“在上海提着脑袋干了半年,结果最后落了一场空!汉民兄,现在兄弟心灰意懒,准备躺倒不干了。”
胡汉民也是一阵沉默,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话来劝他。最后只是勉强道:“我来发动同志,有家有业的颇有不少,他们大概也能筹集些款子吧,多的不敢说,二三十万总有。英士你再想想办法,三百万应该可以努力出来,这个上海都督,我们是势在必得。不然我们就没了自己的地盘实力啦。”
陈英士冷冷道:“就算筹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