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林-2006年第5期-第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死因,并开始觉得自己这么多年来活在家人精心编织的谎言当中。
她决定去外祖父的庄园岛上探访事实真相。在那儿她遇到了父亲的战友杰斯,得知父亲在越战中是特种部队“白虎营”的狙击手,曾奉命潜入老挝、柬埔寨和越南边境执行秘密任务。战后,军方曾对白虎营进行秘密调查,有人揭发当时该营曾奸淫妇女儿童、滥杀无辜。不知为何,调查半途而废。回到祖宅,外祖父为了阻止她进一步调查,说出了事情真相。原来,当晚外祖父意外撞见凯特被父亲猥亵,遂上前阻止,扭打之中误杀了他。凯特目击事情的全过程,才会在此后一年中患上了失语症。凯特觉得天塌地陷,自己深爱的父亲竟然是如此衣冠禽兽,她一时无法接受。
肖恩急电凯特,称案情有重大进展。警方发现受害人的女性亲属很多是心理医师内森·迈里克的病人,她们在童年时都有被性虐待的经历。警方怀疑凶手就藏在他的病人中,也就是说,他可能是知情者甚至是策划者。他以心理医师职业道德的名义,拒绝交出病历和相关资料,声称为了保护病人的隐私他可以冒坐牢的风险。但他却指明要见凯特,并称谈话内容警方可以监听,这让警方看到了一线希望。
凯特迅速赶回新奥尔良与内森会谈。内森似乎与凯特的姑姑露茜很熟,间接知道不少家族内幕。他提醒凯特,性虐待的施虐方只能是领导者,对受虐方有完全控制力。他的父亲只不过是个与世无争的越战老兵,算是倒插门的女婿,根本没有什么地位。而真正的一家之主是凯特的外祖父。
凯特再次上岛调查,遇到父亲的老情人路易斯。她说凯特的父母一直貌合神离,因为女方似乎有性心理障碍。从父亲留下的雕塑作品中,凯特感到父亲是一个温和真挚的人,不可能干出外祖父所说的那种事儿来。
露茜自杀了,死前抱着一只毛绒玩具,并在自己身体上对应卵巢的部位画上了骷髅形状。凯特想起自己也曾有过一只类似的毛绒玩具,当年在外祖父的建议下放在父亲的棺材里陪葬。露茜的尸检报告证实她的两侧输卵管都被丝线结扎了,难怪露茜多年来无法怀孕。凯特联想到曾听家人说过,外祖父曾在露茜十岁时给她做过阑尾切除术。难道……?
好不容易征得了母亲的同意,凯特打开父亲的棺材,重新验尸,发现父亲的喉管中有不少毛绒玩具的填充颗粒,而那只陪葬的毛绒玩具在化学药品的作用下显出陈年血迹,血迹恰好覆盖了毛绒玩具的头部,而毛绒玩具颈部的咬痕刚好与父亲的牙齿咬痕相符。凯特据此推断那晚是父亲撞见了外祖父对她施暴企图营救,被外祖父开枪打伤后,用毛绒玩具捂住口鼻窒息而死的。
父亲重新下葬前,母亲找到凯特,说起当年露茜为了救她,不惜牺牲自己,成为外祖父的玩物。她因此终身对性产生恐惧。
外祖父的车大白天跌进了岛上的密西西比河,众人纷纷传说他是自杀。凯特准备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却意外从奶娘那里得知外祖父的真正死因。原来岛上的很多小孩都曾经受到过性虐待,警方调查时在他的书橱暗格里找到很多裸体儿童照片,解开了家长们的疑团。于是岛上的人将外祖父痛打一顿之后反绑在车里推下了河,造成车祸的假象。
凯特抚摸着自己的小腹,祈祷孩子能降生到一个没有罪恶的世界里来。
世界文坛动态
大奖
塞尔希奥接受塞万提斯奖
据美联社发自马德里的消息说,墨西哥作家塞尔希奥·皮托尔接受了塞万提斯文学奖。该奖项是仅次于诺贝尔文学奖的最有影响的西班牙文学奖。现年七十三岁的塞尔希奥·皮托尔是在塞万提斯的故乡阿尔卡拉德拉雷斯大学举行的仪式上,从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手里接受奖金与证书的。
西班牙首相萨帕特罗与文化部长卡门·卡尔沃在政界与文化界人士的陪同下,也出席了授奖仪式。皮托尔在仪式上谈到了他的生活经历及其与文学世界接触的情形。他特别兴奋地说,这一奖项的消息是“在仿佛改变我的生活的魔幻般一天到来的”。他四岁时成了孤儿,并染上了疟疾。是他的祖母使他感到阅读的快乐。十二岁时,他已经读完了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以及其他文学家的著作。
皮托尔较为人知的作品有:《花的游戏》、《爱的检阅》和《夫妻生活》等。国王胡安·卡洛斯说,皮托尔的著作丰富了西班牙语,又说,“奖励他对西班牙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重要贡献”。皮托尔在成为翻译家、文学教授和作家之前,曾经做过外交官,担任过墨西哥驻当时名为捷克斯洛伐克的大使。
本届塞万提斯文学奖的奖金为1110万美元。该奖项曾经授给另外两位墨西哥人:诗人奥克塔维奥·帕斯(1981)和卡洛斯·富恩特斯(1978)。
(于凤川)
2006年埃德加·艾伦·坡奖揭晓
4月27日“美国神秘作家协会”在纽约的君悦酒店举行盛大宴会,给2006年埃德加奖的获奖者颁发了奖杯,美国作家杰斯·沃尔特以他的《市民文斯》夺得最佳小说奖, 其他四部入围此奖的作品是迈克尔·康柰利的《林肯律师》,托马斯·库克的《红叶》,苔丝·格丽特森的《消失》和乔治·皮勒卡诺斯《戏剧城市》。
杰斯·沃尔特在美国文学领域和新闻界已备受关注。他的两部小说——《越过翻倒的墓碑》(2001)和《盲人的世界》(2003)都深受好评。1996年,他与克里斯托弗·达尔顿合作的关于辛普森案件的报告《在歧视中》成为当时最畅销的书。沃尔特现在和家人一起居住在华盛顿的斯波坎市。
沃尔特的新作《市民文斯》以1980年美国大选为背景,展现了主人公文斯·卡姆顿被夹在两个极端的城市中间、进退两难的处境:一边是充满了罪恶的纽约,一边是遵守法律却死气沉沉的华盛顿斯波坎。面对即将来临的选举,他不知所措。文斯在矛盾中挣扎的同时,也使读者有机会带着怀疑和好奇去审视这两个不同的世界。同时,作品中还生动地描写了一个东海岸罪犯重返斯波坎的经历,重新塑造了《越过翻倒的墓碑》中愤世嫉俗的反英雄形象阿兰·杜波利, 把他打造成一名充满信心和活力的年轻警探。“美国神秘作家协会”(MWA)是美国神秘文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组织,其成员主要是从事犯罪题材写作的作家和这一领域的其他专业人士。埃德加奖始于1954年;是“美国神秘作家协会”为了纪念美国著名作家埃德加·爱伦·坡而设置的,除了最佳小说奖外,该奖还设置了最佳短篇小说、最佳传记、最佳犯罪事实、最佳少年书籍、最佳青年书籍、最佳影视插曲、最佳电影银幕扮演等奖项。(张英)
安·皮尔森·韦斯荣获2006年惠特曼奖
5月15日,美国诗人学会揭开了2006年惠特曼奖的神秘面纱,安·皮尔森·韦斯以她的第一本诗集《漂流的城市》从1250位参选者中脱颖而出,夺得该奖。除了获得5000美元奖金外,安·韦斯还可以在佛蒙特研究中心免费居住一个月。获奖作品《漂流的城市》将于2007年春天由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出版社出版,届时美国诗人学会将购买这本诗集,并分发给其成员。
安·皮尔森·韦苏出生于明尼斯达州的明尼阿波利斯; 在纽约的布鲁克林长大; 先后毕业于阿姆荷斯特学院和纽约大学研究生写作研究所,现居住在纽约。近年来,她一直活跃在诗歌领域,2004年夺得“发现杯”全国诗歌比赛冠军;2005年获得纽约艺术基金会授予的诗歌研究奖金;另外,她的诗歌曾发表在很多期刊杂志上,其中包括《国家》、《阿拉斯加评论》、《西部季刊》、《亚特兰大评论》、《加利福尼亚季刊》、《夏威夷太平洋季刊评论》等。她的作品也将在诗集《破损的土地:布鲁克林诗集》上发表。
谈到安·韦斯的诗时,美国诗人学会会长凯·瑞恩说:“她的诗文字易懂而且语言优美,使读者不知不觉就勇敢地走进了一个不同的世界,一个比现实更细致、更宁静的世界。她用词贴切、描写准确、格式清晰,让读者赏心悦目。”
惠特曼奖是由美国诗人学会于1975年设立的,目的是奖励优秀诗人第一本正式出版的诗集。
(张英)
列夫·托尔斯泰“金斯基村”文学奖公布候选大名单
据《俄通社—塔斯社》2006年6 月7日发自莫斯科的报道说,列夫·托尔斯泰“金斯基村”文学奖评选委员会,在莫斯科公布了由21部当代散文作品组成的该奖项的候选大名单。
2003年,为庆祝俄罗斯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诞辰175周年,在列夫·托尔斯泰故居“金斯基村”,设立了列夫·托尔斯泰“金斯基村”文学奖。旨在奖励秉承列夫·托尔斯泰优秀创作传统——作品中蕴涵人类的博爱,仁慈和道德的天才作家。
列夫·托尔斯泰“金斯基村”文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金斯基村”博物馆馆长弗·托尔斯泰说,该奖项的小名单将在9月9日金斯基村国际作家大会,即列夫·托尔斯泰诞辰日公布。最终的获奖者将在2006年10月初揭晓。
2005年,阿·基姆以其长篇小说《松鼠》获得了“俄罗斯文学杰出艺术作品”奖,阿·雅科夫列夫以其短篇小说集《秋天的妇女》获得了“俄罗斯文学杰出处女作作品”奖。
(于正荣)
瓦尔拉莫夫获索尔仁尼琴文学奖
据《俄通社—塔斯社》2006年4 月27日发自莫斯科的消息说,莫斯科作家阿列克谢·瓦尔拉莫夫因“‘在文学作品中细致探究当代世界中人性的力量和脆弱之处’;‘通过在不同作家文传中了解20世纪俄罗斯文学之路’”荣膺索尔仁尼琴文学奖。
索尔仁尼琴文学奖1997年设立,旨在奖励创作出优秀俄语文学作品的当代作家。今年的评委会由亚力山大·索尔仁尼琴、其夫人娜塔莉娅·索尔仁尼琴娜、作家瓦连京·涅波姆尼亚希和文学评论家帕维尔·巴辛斯基等人组成。瓦尔拉莫夫1963年出生于莫斯科,毕业于莫斯科大学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莫斯科大学。瓦尔拉莫夫创作的文学作品有中篇小说《生》、《乡间的房子》,长篇小说《傻瓜》、《沉没的方舟》、《教堂的圆顶》等,此外还著有《普里什文传》、《戈林传》。1995年作家因《生》获得俄《独立报》所设的反布克奖。同年,获得由莱伊普格斯基文学俱乐部颁发的年度最佳俄语短篇小说奖。瓦尔拉莫夫的作品发表在《十月》、《新世界》、《各民族友谊》、《莫斯科》等杂志上。历届的获奖者是:语文学家弗·托波罗夫(1998),诗人因·利斯良斯卡娅(1999),散文家瓦·拉斯普京(2000), 散文家康·沃罗比约夫和叶·诺索夫(2001),哲学家亚·帕纳林和散文家列·博罗金(2002),诗人奥·谢达科娃和尤· 库布拉诺夫斯基(2003),电影导演弗·博尔特科和演员叶·米拉诺夫(2004),文学家伊·佐罗图斯基(2005)。
(于正荣)
日本芥川奖和直木奖揭晓
7月13日,日本文学界最著名的两项大奖——芥川奖和直木奖的第135届获奖作家名单揭晓。芥川奖和直木奖(日本文学振兴会主办)的选考委员会日前在东京筑地的日式酒店“新喜乐”宣布了评选结果。摘得芥川奖桂冠的是今年35岁的伊藤高见,获奖作品为《扔在八月的路上》(发表于《文学界》6月号)。而直木奖由两名女作家分享,她们分别是三浦希昂(29岁),获奖作品为《MAHORO车站前的多田便利屋》(发表于《文艺春秋》);以及森绘都(38岁),获奖作品为《风中飞舞的塑料薄膜》(发表于《文艺春秋》)。
伊藤高见出生于神户市,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现居住于东京都。其获奖作品《扔在八月的路上》,用纤细的笔调描述了一位决定明天将提出离婚申请的男子的一天。伊藤高见的妻子是去年获得第132届直木奖的作家角田光代(39岁)。这次伊藤获奖可称是“妇奖夫随”。这是拥有七十多年历史的日本两大文学奖首次出现包揽两项大奖的“夫妻档”。这对“夫妻档”在创作上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善于从琐碎的日常生活中撷取闪光的细节。
颁奖仪式将于8月22日在东京丸之内的东京会馆举行,获奖者将获得100万日元的奖金。
(张晓芳)
莫言获福冈亚洲文化奖大奖
7月21日,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委员会在中国对外友协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06年“福冈亚洲文奖”。
“福冈亚洲文化奖”是日本福冈市1990年设立的奖项,其目的是保护和发展亚洲文化,为亚洲人民的相互学习和广泛交流奠定基础。该奖设大奖、学术研究奖和艺术文化奖,大奖奖金500万日元,学术研究奖和艺术文化奖奖金各为300万日元。
现年51岁的莫言在北京市会见了记者,称自己得到这个奖项非常幸运,今后将继续写出更多的好作品。记者会上,日本福冈市总务企画局的鹿野至局长把获奖通知书交给了莫言。
9月14日,莫言将前往位于日本福冈市博多区的福冈国际会场参加颁奖典礼,并参加一系列演讲、交流活动,由他的作品改编的电影《红高粱》、《幸福时光》、《暖》也将同时放映。
(张晓芳)
今年“俄国布克奖”开始评选
瓦西里·阿克肖诺夫的《莫斯科—科—科》等41部作品将参加今年第15届“俄国布克奖”的角逐。它们是由23家出版社、8家杂志社、6所大学、两家图书馆提名的。
该届评奖委员会主席是作家亚历山大·卡巴科夫,成员有批评家德米特里·巴克、诗人铁木尔·基皮罗夫、散文家罗曼·松采夫、电视电台节目主持人斯维特兰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