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文学]冷雨敲窗 朱国良著 >

第11部分

[文学]冷雨敲窗 朱国良著-第11部分

小说: [文学]冷雨敲窗 朱国良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肯定。现实生活中,人人都渴望得到欣赏。这对于不少人获取人格的力量,确立价值的标准,树立向上的自信,鼓起前进的勇气,有时候真有“功夫在诗外”的作用。林肯有一次在信里说:“每一个人都喜欢人家的赞美。”威廉·詹姆斯则说:“人性中最深切的心理动机,是被人赏识的渴望。”不少人在欣赏中建立自信,茁壮成长。如果一个人能由衷地欣赏别人,主动关心帮助别人,就会得到别人的欣赏,就会得到他人的关怀,自然也就会感到幸福,这便如同一个人经过不断努力,为社会做出了贡献,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一样。在此过程中,因欣赏他人而换取的纪念,远比那些在牌楼碑塔上徒受日晒雨淋的哑口无声的颂文可赞。多一点欣赏,少一点挑剔,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指责,于人于己重要着呢!   
  职称与称职 
  我常调侃:中年是夹着尾巴做人、挺起胸膛赶路,不敢言老、不能装嫩的年龄;是用力把小的拉上山来,费心将老的扶下山去的岁数。但在今年春节前傍晚所见一幕,使我震痛地感到:中年有时也是含悲倒出鞋里的砂石,继续艰难跋涉;忍痛抚摸受伤的心灵,匆匆赶路要紧的辰光。那是一个风雨之夜,阴阴如刁德一的嘴脸,阴阳怪气的。晚饭后我从一家店里买牛奶出来,听到有人在招呼我,一看,原来是老友阿黑,只见他戴着一副老花眼镜,夹着一只皮包,推着一辆“铃儿不响,处处都响”的老爷车,大有“古道西风瘦马”的样儿,颇有范进赶考的味儿。 
  问他此番何处去?他竟有些悲悲戚戚地告诉我:读书去。读啥个书?读英语。作为老友,我知道他继两年均与副高职称擦肩而过,去年总以为好事多磨之下,苦心终将变余甜了吧,殊不料风云突变,又是一枕黄粱再现。因为只管三年的英语又得重新考过了。 
  想想我为这位朋友的执著而感奋,为自己的懒散而汗颜。再想想我又为这位朋友多蹇的命运而感叹和不平。想想他罗汉豆一把的年纪了,差不多到了“老眼昏花雾中看”的岁数了,此刻应该去搞些与业务十分密切的东西才是,应该去著书立说为后人留一点华章才对,竟还和女儿一样背着书包上学堂,岂不让“读书人一声长叹”! 
  而问题还在于我的这位阿黑朋友,和我日常接触到的一些人,他们在本职岗位上实际所担负的工作本是十分称职的啊!有职称的未必称职,称职的未必有相应的职称,事情就是这么怪!对那些有真才实学而职称总是向远方的人儿招招手的朋友,也不是几句“看淡一些”、“想破一点”就能够抚慰其心灵的。世人的白眼,社会的不屑,老婆的不满,待遇的不公,是常常“树欲静而风不止”的。而最让人不平的是,混在队伍中吹竽的南郭先生倒有了“吹竽大师”、“声乐专家”的职称,那才真让人看不淡、想不破呢! 
  说来我还有一位在技术部门任职的朋友,在业务上真是“狗撵鸭子呱呱叫”的。但两次职称评下来,竟被有的主评职称的人以“骄傲自大,爱发牢骚”而拒之门外,把评职称当作评先进人物来进行,当然很使我这位看重职称、看轻职位、认准文道、斜眼官道的朋友真伤心、空悲切了。 
  应该说,评职称不是工厂用游标卡量产品这么容易,显然绝对公平的事也是没有的,况且还有个名额问题。但职称是对一个人的学识、才能和贡献的评价,定职称的关键是要称职,要货真价实,不是“驴粪蛋,表面光”;不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如果定学位,评职称也要徇私情,开后门,看“情绪”,搞“恩宠”,弄得名实相乖,搞得非驴非马,闹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的笑话也就不足为怪了。 
  人生是什么?恐怕就是负重前行,挑担赶路吧!有的人栉风沐雨,一路兼程,眼看就要翻上一座高峰,但却落下了,为何?不是山高翻不过,而是鞋中掉进了砂子甚至被人塞进了碎玻璃。有的人翻岭赶路,星夜跋涉,但总是步子不大,甚至踉踉跄跄,又是为何?原来担子中分明放着沉重的名利。 
  对于没有相应职称但称职,社会认可、群众买账的朋友,显然不被名缰利索所缚是重要的,有时提防有人使坏下绊也是必要的。总之,还是圣保罗经说得好“忘却身后,努力向前!”当然,我这种安慰对于有真真当当的才能,却没得到实实在在的职称的朋友,也是“东风无力百花残”的说教,挡不住“落花流水春去也”之势,但毕竟也是一种好心的劝慰吧!情同母爱我本善良,也算得上嫉恶如仇。因而看到一些诸如老师责打学生、体罚孩子血淋淋的“社会新闻”,在气愤之余常常想:我们的求学时代虽然物质匮乏,没有那么多好吃好玩的东西,但我们有淳厚的师生之情,我们有质朴的师生之谊,我们有值得骄傲的老师   
  虽然他们很平 
  凡、很普通。他们的教书育人生涯真正是: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他们实践的是: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他们付出的是: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汗滴。而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有两位和蔼可亲、充满爱心的女教师令我今世难忘。 
  打开尘封的记忆,拂去岁月的风沙。 
  足足30多年前吧,那时我刚升入小学四年级,因为父亲在长沙工作,母亲忙着挣工度日,根本没法子管我的学习。新来的女班主任叫张珏,一位很端庄很有风度的年轻老师。她知道我的情况后,几次放学后来到我们家里走访,还常常放弃休息给我补课,使我在学习上一下子就跟上了趟。当她知道我爱读课外书时,一次放学把我叫到她家里,拿出一本长篇小说《红岩》给我看,要知道这是我小学时代第一次读这么沉甸甸的书呀,心中感动极了。读完全书,更为革命烈士“血性文章血写成,党人风格万年贞”的英雄气概所感动,这次读书,心灵的震憾和文字的冲击,使我多少年都没有忘记这荡涤灵魂的洗礼。 
  而多年读书,我却没有近视,如今的眼睛特别“尖”,数百米外都能看清来人,这又得归功于张老师的耐心和细心。 
  说来我早该近视了,小学里就视力不好,差点要去配眼镜了。张老师看到我有不良的用眼习惯,不仅在课堂里提醒我,督促我做眼保健操,还几次来家访,要家长也盯住我,不要用不良姿势看书,不要用眼过度。一年下来,我竟然奇迹般地扫除了近视,而且到现在眼睛都是好好的。 
  以后升入了高中,我们班的班主任又是位娴淑文静的女老师,她的姓很少,叫蹇兴华。开始听说她是著名作家蹇先艾的女儿,我有时就会自卑地想,学校干部子女多,她大约是不会看得起我们这些工人子弟的吧!不久,由于学习紧张,我累倒了,高烧一直不退,而家里只有我的一位瞎眼阿太摸索着给我端点水,正在我痛苦不堪、度日如年之际,蹇老师来到了我家,给我送来了药,还扶着我吃粥吃药。见我家中这么一副样子,她还帮我瞎眼阿太干起了家务,直至我病愈上课为止,在以后的日子里,蹇老师更是又教书又育人,与我们说理想、谈人生、讲学习、侃为人,俨然是一位博学多才又关怀备至的年轻慈母,使我们师生之间的心贴得更紧了! 
  记得前些时候,我的母校延安中学60华诞,这又使我想起了这些往事,想起我情同母爱的老师,于是我写下这么一段文字:如果说在生活里,在交往中,我还能够坦诚对人,宽以待人,磊落为人,正派做人的话,那么我要真诚地说,是母校我的老师质朴无华、坦荡真诚的言行,是他们“敞开心扉给人看”的风范,是他们“不待扬鞭自奋蹄”的精神,是他们“桃李不言东风满”的胸襟,教会了我真正意义上的为人之道! 
  如果说我是一只小船,正扬起一片风帆,正在驶向大海,那么母校的师长,更是我“授业、传道、解惑”的导师,母校正是我积蓄力量的港湾,正是哺育我成长的田畈!值此母校60华诞之际,让我由衷地说:师恩深如海,时时沐我心,母校似摇篮,常常入梦境!   
  晨练札记 
  胆气豪情 
  我“哈哧”、“哈哧”去爬宝石山,见一老人真是了得,背着一辆自行车上来,脸不红,气不喘。到了初阳台,还做俯卧撑,还“倒挂金钟”。这真让我汗颜。 
  由此我想,我们这些中年文人似太弱了一点。古书上所述的人物也往往是文弱书生,一介寒士模样,纤纤素手,区区身干,登山则气迫,涉水则足痉。在现代,文人书生也似乎只配给他们一些眼镜儿等生活道具,素描速写也总是一股迂腐相。其实,真正的文人是很懂得一些“文武之道”的。古代,琴棋书画便是文人的必修课。李白斗酒诗百篇,而且善剑,是为一绝;陆游诗名济天下,力能射虎,传为佳话;辛弃疾沙场点兵,边关征战,诗中才有“气吞万里如虎”的气概;龚自珍诗文双绝,刚柔相济,因为有“一剑一箫平生意”的抱负。所有这些,都是读书人的典范和骄傲! 
  少年时读“包公”之类书,见有一个故事:一“梁上君子” 
  偷窃一位儒雅老者房中财产,想他手无缚鸡之力,岂不料只几个回合便被老人擒住了。包公闻之赞曰:真正的读书人无所不能呵! 
  记得毛泽东当年“风华正茂”时,志存高远,曾响亮地提出“文明精神,野蛮体魄”八个字,我以为这在今天,对于我们这些文人,对于我们这些正午的“太阳”,还是十分受用的。“文能安邦,武能定国”。这我们可能做不到,但这不要紧,要紧的是学武可以激励志气,磨砺勇气,锻炼意志,强健体魄。“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趁着天气正好,空气清新,我们需要去这样做做! 
  心花怒放 
  写文章时,形容人高兴,常用“心花怒放”这四个字,意思是知道的,但具体来说,这看不见的“心花”是如何绽露花瓣,飘出馨香而“怒放”的,则不得而知。 
  如今随着浩浩荡荡锻炼身体大军的人流,耳濡目染之下,听之观之之余,默默地看到了这怒放而日日醉春风的心花”。尤其是老年人成群结队如老顽童般跳舞,扭秧歌,打腰鼓,舞扇子,唱越剧,练武术,所有这些无不是情的流露、喜的表示;怒放的丛丛“心花”。人生七十有为时,童心欲放花千朵。此之谓也! 
  “心花怒放”者,表现了最好的心境和情绪,否则,恐怕是放不出来的。试想,如果我们不善于去自寻乐趣,自寻淘伴,总是为一点病痛而忧,为一些生活琐事所搅,将心灵的窗户关得紧紧的,把固执的脾气搞得怪怪的,那么心灵花儿就会弄僵,甚至会过早地凋谢。“落花流水春去也”,这表现在自然界,还有“蓄芳待来年”之盼。要是体现在精神上,那恐怕真是“时乎时乎不再来”的了。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要是封闭了心中的门窗,往往就难以找到培植自己心花的地方了。当然,要想“心花怒放”的形式很多,登高望远,垂钓漫步,赋诗作画,唱歌跳舞但要想“心花怒放”,又不是“花红一时间”,还要倾力于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惜上。来到这个世界上不容易,何不尽量高高兴兴,愉愉快快呢!何不常常地“心花怒放”尽管钱不是太多,也没有时不时地中头奖!   
  酒趣 
  我猜想,这世界上恐怕没有这样一种刚柔之性同时具有,反差又是如此霄壤的东西了:水做的液体,火样的性格;五谷的娇儿,迷魂的精灵;皇上官臣的杯中物,平头布衣的小乐惠这是啥? 
  酒! 
  千古酒话知多少,悠悠,不尽大江滚滚流。但内中可见,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之鉴,君子醉后往往出美,小人醉了常常出丑之典。 
  《菜根谭》中有说法:“花看半开,酒要微醉。”文人微醉之下,虽出不来狂草微吟、激扬文字之美,但自知也不会借机骂仇人、说歹话般显丑的。“酒里乾坤大,醉中日月长”。借酒浇愁我感到是没有力量的表现,“文能醉人何须酒,书亦香我不必花”,则是我欢喜的一联。自知非高人,算不上雅人,“善文善武真豪杰,能诗能酒是神仙”,根本排不上;《汉书》下酒,《水浒》佐酒的境界根本谈不上,我喜欢好菜好性情,更喜欢好友品好酒!但我也喜欢与志趣相同的人喝点酒,那真是一种乐趣呀!但如今喝酒要做忌了,只因身体不容许了。 
  这使我常以名人名言自嘲之:花生米有了,但牙不行了。 
  说到酒,人们很自然地就会想起“温酒斩华雄”的关云长,醉酒的杨贵妃,景阳岗打虎的武松,醉酣狂草的张旭;就会想起煮酒论英雄的曹操,借醉避祸的阮籍,自称酒仙的李太白,自号醉翁的欧阳休;就会想起“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等名诗佳句;还会想起醉拳、醉棍等武术套路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酒这一独特的载体,融诗歌词赋、绘画书法、歌舞戏剧等艺术于一体,寓男人、女人、人生、事业、梦幻,以及民俗、礼仪、金钱、仕途万千感慨于其中。常说“酒要乱性,茶能清心”。对此,我却不以为然。我辈早是中年人,正向老年迈进呢!这是懂得“吻女人额头而不是吻女人嘴唇的年龄”。也就是说知道分寸晓得轻重了,因此也来得真诚和坦荡了。这喝酒就最喜欢这种境界、此种高潮。前年春天,同学的一次欢聚让人忘不了,二十年后相聚,从稚稚学童到堂堂汉子,从亭亭淑女到谦谦大嫂,在感叹浮生若梦,韶光如流里,在惊奇岁月如飞刀,刀刀催人老中,不必苦苦相劝才说“干”。大家放开了,全都被酒精烧得红彤彤的,似我等不太会说话的,也有如蔺相如口若悬河、诸葛亮舌战群儒般,舌头变得十分灵便。一些“学究”们,也全然没有了少年老成满腹经纶的样子,有的只是“俗得真实”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