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文学]冷雨敲窗 朱国良著 >

第21部分

[文学]冷雨敲窗 朱国良著-第21部分

小说: [文学]冷雨敲窗 朱国良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说这种居心叵测的“考证术”可恶可鄙,那么另一种“考证术”则又很易遮人眼目。某单位来了一位新上任的领导,便有人利用各种渠道和关系,考证起这位干部的脾气资格和“来头”,捉摸起他的个性和为人。一旦掌握了被考证的来龙去脉,就做起手脚来了。打多响的雷,下多大的雨,似乎是“七品芝麻官”就无论如何不敢审“诰命夫人”似的。这种考证,也正说明有的人做了亏心事,心里虚得很,使出这并不高明的一招。还有的人则想“考证”一点能对自己有用的东西,以便趁虚而入,其目的还是想浑水摸鱼罢了。 
  的确,我由衷地佩服那些“考证”在这种事上考证的严谨,有的不仅肯花力气和精力,而且还大有“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的精神,但只是用在了精于搞不正之风上,且十分卑琐和庸俗,这就有着“独怆然而涕下”的悲哀了。应该说,我们一切正直、积极的人们,值此改革之际,“多少事,从来急”,根本无暇来所谓这种“考证”,如果有必要对这种“考证术”也进行一点考证的话,我看只有洞若观火的两个字便足够了,曰:为私。无言可畏说一件近事,信不信由你。某单位有位领导,总认为自己文明、开明又精明,往往谁的意见都不听,总是我行我素自以为是。一次上面下去考查干部情况,当座谈会上征求对这位干部意见时,任凭主持会的同志怎样开导启发,大家终是缄口不语闷声不响。“于无声处”潜在着“可畏”的声音。 
  大凡造成“人不言”这种情况的,都有一种发展过程。开始往往是群众出于对干部的爱护,对事业的热爱,对他们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单位管理等问题提出规劝和建议,真诚地希望他们能够改弦更张,幡然改进。应该说这种“人言”,“一片冰心在玉壶”,是极其宝贵的。 
  可是,一见对方是“大水冲冲,石头不动”;甚至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心人”那样对待的,心就“凉”了半截,话就少了许多,此举虽说有些消极,主要问题还出在有的人不欢迎挑刺、“一触即跳”这个老毛病上。对待群众真诚的“人言”反感,那还有谁愿意再咳嗽一声呢! 
  为什么要“广开言路”,其中的道理人人皆知。不过,好多人对此依然是表里不一。如此,就怪不得群众“只说三分话”,或者嘴上加锁了。假如一个部门,一个单位,呈现出这种局面,领导者尽可以沾沾自喜,似乎没有“反对”自己的了。而这“无声”是群众与领导者离心离德的表示,也就等于其领导者威信丧尽,自己“禁闭”了自己,还有什么比这更可畏的呢? 
  不忌讳地说,我们今天毕竟不是生活在《镜花缘》中描绘的君子国里。有时候要搞些改革一类的正经事,流言蜚语如风刮,污言秽语似雨下在一定的时候也在所难免。对诸如此类人言的可畏,鲁迅先生早年就借一代电影明星阮玲玉之死而进行过针砭。 
  然而先生他到底是辩证唯物主义者,他又说:“人言之中有各式各样的人言”。避开那些不负责任的瞎议论、乱指责不说,“人言”中便有可鉴之处和可喜的地方。比如说时下人们思想活跃,谈国事,议改革,讲落实,说效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在一些基层单位里,不少事情还引起争议,很有一些畅所欲言的“小气候”。这些“人言”,有的是较好的建议和意见,有的表露出对改革的渴望和热情,闻之真有如沐春风之感。对这样满怀热情、一腔热血的“人言”,我们无动于衷,甚至还横加指责,久而久之,人们自然嘴上挂锁,惜言如金,使得“无话可说”,“不想再说” 
  了。失去真言,失去诤言也失去群众,这不是很可怕的事么! 
  改革需要一个和谐的舆论环境。这个环境的创造并非只是杜绝流言蜚语而已,还需要议论纷纷,也就是大家都来关心改革,关注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关爱我们正在进行的伟大事业。西汉刘向的《新序》里记载,郑国的子产为国相时,乡校的人每每议论朝政,有人建议毁掉乡校,子产却认为“其所善者,吾将行之;其所恶者,吾将改之”。从这方面来说,良好的舆论环境也需要改革者来创造,也就是应该在种种“人言”中听出一些“雨打芭蕉”,“空谷传音”的声音,况且不少都是群众满腔热情的心声,是他们“为你好”,“为事业好”的肺腑之言,我们虚怀若谷地听一听,真心实意地记一记,真抓实干地改一改,这有多好!从而或作借鉴,或作改进,如此而为,这种“人言”岂不变得可鉴、可取、可喜了!变色龙·画皮·假廉《人与自然》是我爱看的一个电视栏目。一次,看到一则“变色龙”的趣闻。这“变色龙”,又名“石龙子”,可随着季节和植物颜色的变化而变化,真是神妙极了。 
  当然,这类动物的“保护色”,是为了不被强敌果腹,如此伪装,实是一种生存手段。但是有些人特别是贪官在生活中的“假作真时真亦假”的伎俩,倒是值得我们警惕的,请看实例 
  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每年到岳父母家探望都轻车简从,再忙也要坚持在茅屋草舍里住上一宿。甚至还走进满是鸡粪的村民家里,抱起浑身泥土的乡下娃娃亲脸,和农民们一样对腐败现象义愤填膺而恰恰就在这段时期,他口袋里的非法收入以每个月33万元的惊人速度飞涨。 
  原盐城市人大主任祁崇岳,在人们眼里只是一个经常穿着洗得发白的旧风衣,以一碟咸菜佐餐的平易近人的老头。然而,也正是这个老头,却信奉“钱多办大事、钱少办小事、没钱不办事”的信条,竟将处心积虑弄来的100多万元钱放了高利贷。 
  被判十年徒刑的原安阳市市长杨善修,又是一名“装廉”高手。他的办公室中,有他同一位农民在田间的合影,借以体现深入群众、关心群众疾苦的风范。杨的家里最惹人注目的是客厅正前方的一对条幅:“贤者灵怀与竹同,世间清品至兰极”。这位贪官竟把自己比为刚正清直的竹兰,简直是欺世盗名的表演。当他将大把大把的钞票装入腰包时,脸上的表情一定是妓女卖春后职业性的微笑,抑或是骗子成功后才有的忘形得意。 
  “装得老实模样,却是蛇蝎心肠”。看看这些淋漓尽致的“装廉”表演,我脑海中旋即跳出这句民谣。当然,如此“变色”的“装廉”高手,还为数不少。这类贪官使我又想起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所写的《画皮》故事:一个面目狰狞的吸血鬼幻化成貌若天仙的美女,专以其美貌媚人,一旦谁上当就会吸干其精血,使之气绝身亡。后一得道高人降伏此妖,善良的人们看到的仅是留在地上的一张美女人皮而已。感谢“写人写妖高人一等”的蒲公,为我们留下了警世醒人的“前车之鉴”。 
  其实此类谬种不独今日才有。宋朝时,夏英公到安陆选拔合格的“第二梯队”,有人推荐王某,因其粗衣淡食,行为绝对廉慎,他的马瘦得只能移步。因此他在英公的粗粗考察之下,穿着草鞋子上了任。一上任就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其亲人告诫他,他说:我善伪装,必无败露。然而王某的下场并不妙。翻翻中国历史,“举秀才,不知书”的虚伪,“举孝廉,父别居”的假冒,不在少数。但总是得逞一时,不能得意一世。 
  现今的贪官们暗地大肆贪污受贿,明里又争做廉洁奉公的“好干部”,可谓是装廉掩腐,假作正经,“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也许他们没有想到鲁迅先生一句话:“捣鬼有术,也有效,但有限”;也许他们忘了陈毅元帅一名言:“手莫伸,伸手必被捉。”但无论骗术有多高超,伪装有多巧妙,“变色”何其迷人,“画皮”何等绚烂,正如一副对联所揭示的那样:“得权即称霸,哪记真理灼灼?假公而济私,须知法网恢恢”,干坏事,做恶事,终究要露出“麒麟皮下的马脚”。 
  “舟必漏而后入水,土必湿而后苔生”。一个入只有摒弃贪欲、邪欲,才能永葆清白之身,才是人间正道,才有康庄大道。自以为得计,惯用“假面具”,装出老实样,采用瞒天过海之法,施用偷梁换柱之计,运用李代桃僵之术,终不能得逞一世。“假的就是假的,伪装应当剥去”,这是一条永恒的真理,也是我们惩治腐败的钢铁手段,如若谓之不信,敢请拭目以待。 
  末了,感到还要饶舌一句:我们不是常说“狐狸再狡猾也斗不过好猎手”么!这固然是对的,可君不见腐败分子的手法也在高明、巧妙起来么!作为好猎手也要常常研究狐狸日益伪装的伎俩才是。说话多了,也不知偏题了没有,打住罢!   
  “小黄鱼”现象 
  报上说每周吃点海鲜对身体有好处。现在生活好了,条件有了,对于我这类“短短长长,写些凑凑拼拼文句,多多少少,挣点零零碎碎稿酬”的人来说,还是可以做到的。海货之中,我偏爱黄鱼,记得小时候,那真不是奢侈的东西,比肉还便宜,如今这东西身份高了。但市场上小黄鱼却多,虽小,味儿恐怕与大的也差不了多少。每每提篮小买,发觉一斤黄鱼竟还有十多条。因而,时常是吃着吃着,吃出了一丝苦涩,留下了一份思考。 
  不知道记错没有,记得10多年前吧,报纸上竟有“一斤黄鱼二十条”的报道,意在对那种竭泽而渔的行为进行抨击。 
  倏忽许多年过去了,这一斤黄鱼还有十多条,说明还有一些人只图眼前利益,不管长远之谋,贪图一时之快,只管在自己这一代对生物赶尽杀绝,如此暴殄天物,谓之“小黄鱼”现象,也算是一个特定的名词吧! 
  诱发“小黄鱼”现象是何种心理作祟?显然是鼠样的目光,肤浅的认识,是短期的行为,是愚蠢的思绪。“小黄鱼”现象其实更不独此事本身,在工作中,在生活里,也时有所闻。 
  君不见,时下有的干部只管自己在位时的政绩,往往搞的是“李书记来了种李子,陶书记来了种桃子”那一套,以致树的是“个人形象”,搞的是“轰动效应”,亮的是“形象工程”,形成了“一个将军一个令,一个和尚一本经”的各自为政。还有的企业承包,只求自己这一承包期中多出成果,多出效益,管什么机器连轴转,工人没日没夜干,管什么防火防盗,安全生产。总之,他们只图一时之利,只管眼前利益,只要脸上有光,往往如一些打渔人“大小不论,只怕没份”,把一些“小黄鱼”也尽数打了上来变了钱一样! 
  我们说为官施政,创业开拓,应该具有博大的胸怀和深远的眼光。如今我们讲干部创业要“三代论”,即在创造和进取中,要继承好前代的业绩,搞好当代的工作,着眼后代事业。这样才能一代接一代,接力有来人,薪薪有传,环环相扣,推进我们伟大的事业。 
  如果说,这是一番说教的大道理,那就来讲点生活的小道理吧。江南地方甚多一些被喻为“活化石”的银杏树,此树又称“公孙树”,爷爷种下的树,往往要等到孙子这一代才有果子收获。没有一点眼光的人是做不到的。还有,过去农民车塘抓鱼,虽是竭泽,但也区别对待。他们往往把小的鱼儿放在一起,然后放生。可叹如今有些人总搞“一网打尽”,使得“小黄鱼”们也难逃劫数。他们不愿费时费力地种“公孙树”,而只一味种一旬半月即可收割的“小白菜”,那些“在我眼前经过,决然不肯放过”的小鱼们自然也就生命短暂了。 
  《增广贤文》中有言:“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这说的也是个胸襟和眼光的问题。总之,我们千万不可提前就吃“子孙饭”,去干那些让子孙后代耻笑的“透支”行当。看得远一点吧,我们的不捕不吃“小黄鱼”,正是为了他们能吃到“大黄鱼”啊!   
  “政客病”一诊 
  人,无不都希望自己身体健康,安乐寿长,而生病,往往是不健康、不舒畅的代名词。但是有时候,有的人却无病装病,借此发挥,这常常是官僚政客的惯用手段,与“退隐江湖,逸出红尘”的假把戏常常有异曲同工之妙。鲁迅先生有慧眼,他曾竭力讽刺过这种现象。如在《“言语争执”歌》中,鲁迅针对国民党政客胡汉民、汪精卫在内讧失势后装病的现象,写道:“展堂同志高血压,精卫先生糖尿病。”他还在《赠邬其山》一诗中嘲讽:“有病不吃药。” 
  其实这种装病使诈,“身在江湖,心存魏阙”的计谋实是古已有之。曹魏末年,司马懿与皇族曹爽共受顾命辅政。在两人争权夺利时,曹爽开始居于上风。司马懿为避其害,以退为进,“称疾不与政事”。曹爽放心不下,派人探察。司马懿为麻痹曹爽,“使两婢侍,持衣衣落,指口言渴,婢进粥,帝(司马懿)不持杯引,粥皆流沾胸。”言谈中,又“错乱其辞”。探访者被司马懿精彩逼真的表演所迷惑,回去告诉曹爽:“司马公尸居余气,形神已离,不足虑也。”曹爽终于上当,“不复设备”。时隔不久,司马懿趁曹爽随魏帝外出之机发动政变,诛灭了曹爽三族及同党。 
  如果说司马懿是为避其害而装病卖痴,那么,明代燕王朱棣则是掩其野心而装疯卖傻。朱元璋死后,因长子先他死去,便由长子的第二个儿子朱允炆继位。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朱棣不满,欲图谋代之。当阴谋事先有所泄露时,朱棣便“佯狂称疾,走呼市中,夺酒食,语多妄乱,或卧土壤,弥日不苏”。为了使人相信他真的疯了,“盛夏围炉摇颤曰:‘寒甚’”。朱棣下了一番“苦功”,使“朝廷稍信之”。当一切准备好之后,他便于当年六月起兵反叛。经过几年厮杀,便把侄儿赶得下落不明,自己登上皇位,史称成祖皇帝。 
  以上只是典型的两例。这种“装病”现象,可以说是中国几千年封建官场社会的一大“传统”。只要翻一翻二十四史,就可以发现“托病不出”、“抱病辞官”的手段还委实不少。 
  人吃五谷,必有百病。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