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边沟记事-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吗,从来就没有过。我在这儿工作了二十多年,后边都是大楼房,
是解放前盖的,没有过二层的……他说着说着突然停止了摇头,改
变腔调说,哎呀,你要找的莫不是南京路上的维多利亚西装店,那
儿的老板最早是姓顾来的,公私合营后换7新经理。我说,是吗?
他的老板是姓顾吗?你能肯定吗?他说肯定,我一点都没记错。
我疑惑了,说,可我的印象里是伊丽莎白西装店呀。他坚定地说,
不对,就叫维多利亚,是你记错了。维多利亚后边是有一座小洋
楼,现在还有。我迟疑地说,这是怎么回事呢,她亲口对我说的,她
家的店名叫伊丽莎白,是英国女王的名字。但老同志又说,没错,
我说的没错,你要找姓顾的,就到维多利亚去找吧。是你记错了,
维多利亚,伊丽莎白,都是英国女王,你把维多利亚和伊丽莎白搞
混了。时间久了,记忆容易出错误。
我被老同志说服了,承认是记忆力出了毛病。老同志热情地
把我送出西装店,站在人行道上指给我去什么地方坐几路车可以
去维多利亚西装店。我谢过他。
但是,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走了一截,我就突然决定不去找那
位姓顾的女人了。我是这样想的:挺费事地找了去,如果顾家不住
那儿了,不是徒劳一场吗?就是顾家还住在那儿,但那女人倘若已
经搬走了抑或不在人世了,不也很扫兴吗!
·37·
夹边沟记事
夹 农
夹农是一个人的名字。他妈叫李怀珠,是个右派,1958年的
冬季在农场劳教时生下他。你觉得这个名字古怪吗?一点也不古
怪。有些人叫延生,说明他是在延安出生的;有些人在北京出生,
叫京生;我还遇到个叫津津的姑娘,是天津市人。李怀珠是在夹边
沟农场生下那孩子的,就叫他夹农。这些年我老了,七十岁了,我
经常回忆起年轻时候的美好的和艰辛的生活,想起在夹边沟生活
过的日子,想起夹边沟的姐妹们来。一想起夹边沟的姐妹们就又
想起夹农来,因为那一段时间围绕着夹农发生了许多难忘的事。
我是1958年3月划为右派分子的。我原在省公安厅工作,丈
夫也在公安厅。我是张掖人,家庭出身是小土地出租,也就是农村
的一个小地主,家里有二十几亩水浇地。1947年我从张掖师范毕
业。以我自己的想法,师范毕业了,就在张掖县当个小学教师就可
以了,可是我父亲不同意,说我家没有男孩子,就我和姐姐两个姑
娘,姐姐已经出嫁了,嫁了一个山西在张掖做买卖的商人,那商人
那时已经破产了,我姐的生活已经很悲惨了,我一定要上大学,将
来找一个好丈夫,他和我妈的晚年才有依靠。于是我父亲送我到
兰州读兰州大学中文系。在兰大读了两年书兰州就解放了。兰州
是1949年8月26日解放的。在解放兰州的战役打响之前学校就
停课了,——也正好是放暑假的时候——学校里没啥人了,我也不
敢住校了,就住到一个远亲家去了。兰州解放的第四天我就迫不
及待地到学校去了一趟,看什么时候开学。我的亲戚家在小西湖
住,那几天还没有交通车,我就步行着进城去。我路过萃英门——
·38·
夹农
也就是西关什字一带的时候战场还没有打扫干净,这里一具尸体,
那里一摊晒干了的血迹,血迹黑黑的。我到了学校,学校里空荡荡
的看不见人,只有门房有人。我问问门房的人什么时候开学,门房
也说不知道,可能还得些日子。于是我心里嘀咕开了:这可怎么办
呀,学校开不了学,家里不寄钱来,我又回不了张掖,——那时候河
西走廊还没解放——光在亲戚家吃闲饭哪行呀。就在我忧愁之
际,遇到了一个名叫章宗昌的同学。他是陕西人,从陕西到兰大来
读书的。我问他学校不开学怎么办呀。他说他已经决定不上学
了,要去参加解放军。——他认识的同学有人已经参军了,说解放
军很欢迎学生参军。他当时还动员我,你的情况和我一样,家里寄
不来钱,干脆咱们一起去参军吧。我当时就同意了,参军就参军,
我早就想参加革命了。于是我们就到军管会去了。那时的军管会
设在后来的兰州饭店跟前,我们去了说要参加解放军,军管会的人
问了问我们的家庭情况说好呀,欢迎你们参军。部队就是缺少像
你们这样的知识人才。可是临到军管会要写介绍信叫我们去部队
报到时我又犹豫了,我说我想参军可是又怕走远了,再见不到父母
了。父母没有儿子,今后的生活要我照顾呢。军管会的人态度非
常好,说怕走远你们就不要到部队去,革命工作干什么都是光荣
的。我们说那还有什么革命工作可干呀。军管会说现在最缺人的
就是治安部门,新解放的城市需要大量的警察维护社会治安。起
先我还犹豫,因为旧社会人们对警察很反感。军管会的人看出我
的心理,说,革命工作干什么都光荣,人民警察是为人民的,也光
荣。我参加革命心切,说那就当警察吧。看我愿意当警察,章宗昌
也同意了,军管会写了条子叫我们到隍庙那儿去报到。隍庙那儿
原来有一所国民党的警察学校,军管会已经接收过来改成了人民
公安学校。
我和章宗昌去了公安学校报了名,填了表,过几天就通知我们
被录取了,叫我们来参加学习。这时我们才发现,我们在兰大的同
·39·
夹边沟记事
学比我们高一级的外语系的那秀云和历史系的陈毓明也报名当警
察了。他们是夫妻,已经有个孩子了。
按计划我们要在公安学校学习半年,可是兰州市的治安工作
极端缺人,才学习两个月,就把我们四个文化水平高的人调到军管
会工作。陈毓明去水北门附近的军管会反动党团登记处工作,我
们三个人负责经济方面的治安保卫工作。后来省政府成立,我们
就都到公安厅了,陈毓明和章宗昌在二处搞外勤——就是侦察员,
我和那秀云到了政治部搞内勤,就是抄抄写写,搞宣传,办学习班
对基层干部进行理论学习的辅导。
1951年,我和章宗昌结婚。
章宗昌出身大资本家家庭,1954年内部肃反之后就把他调到
兰州客车厂管犯人去了。过了一年,河西三专区合并为张掖专区,
张掖县要改为省辖市,省公安厅从机关各处室抽调十九个人去张
掖县成立了张掖市公安局。领导说我是张掖人,照顾我回老家把
我也调过去了。
后来不知什么原因,计划中的张掖市并没有成立,倒是嘉峪关
成立了省辖市,于是刚成立的张掖市公安局就撤销了。而在将撤
未撤之际反右斗争开始了……
我是个马虎人,在省公安厅工作期间,领导始终也没重用过
我,哪儿忙就抽调我去那儿,我自己呢也大大咧咧叫干什么就干什
么,说话也随便。所以在公安厅干了五六年也没当过什么官,也没
挨过批评。我把自己的这种作风带到了张掖市公安局,结果就划
成了右派。真的,我划成右派连我自己都觉得名不副实。像中央
的大右派章伯均当右派是有原因的,他和毛主席争高低,说国家主
席要轮着做;甘肃的大右派杨子恒,有人攻击他提出甘人治甘的口
号是有野心,他还顶人家:你也太小看我了,我是想治理国家来的。
这些人能不挨批吗?你跟共产党争权嘛。我没那些大右派的资
格,也没那么高的水平说出那么大的话来。我只是在反右斗争中
·40·
夹农
领导逼着我提意见,我就提了。单位发救济款不发给有困难的人,
却发给当官的,穷人越穷,富人越富,这不是和国民党一样了吗?
结果局长就抓住了我这句话,说我攻击党,攻击社会主义制度,要
我作检查。我也知道这话说得有些偏激,叫检查就检查。可是检
查的时候我说了句我这人毛病多,毛病就像离离原上草,野火烧不
尽,春风吹又生,希望大家多批评帮我改正。他又逮住我这句话
说,你是一心和共产党对抗到底。散会后找我个别谈话。我们的
局长是坏蛋,是个色鬼,经常和女同志说些不三不四的下流话,经
常用很色的眼睛看女人。那次谈话的时候,他把我叫到他的办公
室,叫我坐在他的床上,他搬把椅子离得很近地坐着,色迷迷的眼
睛看着我。我本来就对他很反感,他又看得我心里发毛,我就说
他:你离我远点。这一下我可是得罪他了,过了一天他就布置人开
我的批判会,要把我打成右派。我不服气,跑到专署去找公安5二处
长黄钲,说我们局长要把我打成右派。那时候我丈夫章宗昌已经
划成右派了,从兰州客车厂送到安西县的四工农场监督劳动。黄
钲是老公安,认识章宗昌,也知道他已经去四工监督劳动了,我带
着两个孩子很难,就去找我们局长说情:戚淑英是个有口没心的
人,言论性质也不太严重,她男人已经划成右派了,她还要带几个
孩子过日子,就不要把她搞成右派了。黄钲的说情可能起了点作
用,局长叫秘书跟我谈话。秘书对我说,局长讲了,只要你揭发另
外两个女同志的问题,就不把你划成右派。我当时想不通,心里也
委实不忍心把那两位女同志搞成右派,就问秘书:这是局长说的话
吗?秘书说是局长说的原话。我说是局长说的不是局长说的空口
无凭,你叫局长给我写个条子,写个条子我就揭发别人。秘书回去
照实汇报了我的话,局长可是火了,跟秘书说,啊呀呀,这个女人真
厉害,她想抓我的把柄。这一来他就怀恨在心了,一定要把我整成
右派。可是当时的局党委七个人,听他话的只有三个人,他不能强
行通过表决把我打成右派。于是他就把我吊起来拖着。拖着拖
·4l ·
夹边沟记事
着,偏向我的领导调走了两个,他的人占绝对多数了,1958年3月
初就把我划成右派了,而且对我的处理比对我丈夫的处理还重:开
除公职,送夹边沟劳动教养。
宣布我为右派分子的第二天,我回了一趟家,把两个孩子放到
我姐姐家,和父母说了我的情况。转天我就去地委办手续。地委
的李英秘书认识我,一看我是来办去夹边沟的手续的,偷着跟我
说,像你这样的右派是可以回家自谋生计的,你就回老家去吧,到
夹边沟干什么?我说我没有家可回了。他说你不是张掖县平安堡
的人吗?我说我是张掖人,可是土改以后我们家的土地被没收了,
留给我父母的几亩土地我父亲也交给农会了,我父母土改后就离
开平安堡投奔我姐姐和姐夫去了。父母在人家房檐下过日子就够
难肠的了,我再去姐夫的房檐下过日子那日子不好过呀。
李秘书叹息着给我开了介绍信。翌日我就自己坐火车到酒泉
县去了夹边沟。那天是三月八日,世界劳动妇女的节日。
在我的记忆中夹边沟农场有三千人劳动教养,大部分是右派,
一小部分是在反右斗争中有言论问题的历史反革命和坏分子。人
们都叫我们劳教犯,尊称劳教分子。
三千人中有十九名女右派。十九名女右派编成一个女子组,
归农业大队的一个分队管。女子组的组长是那秀云。
我到夹边沟的时间还算是早的,只到了五六名女右派。大批
男女右派是四、五、六三个月送到夹边沟来的。以后零零碎碎来了
些人,那是没完成右派指标的单位补漏补进来的。
李怀珠和毛应星比我来得晚,是六月底来到夹边沟的。毛应
星你知道吧,就是文革中被枪毙的那个女右派。李怀珠是河北省
人。我不记得她是哪个大学毕业的了,反正她是大学毕业生。她
和毛应星都在兰州农校当老师,一起划成右派,一起押送到夹边沟
来的。李怀珠长长的身材,白皙的皮肤。她的皮肤和毛应星成很
·42·
夹农
大反差:毛应星是南方人,黑黑的皮肤,典型的南方人。
我们十九个人住在一个小院里。我说的小院实际上就是把一
栋平房从中问砌了一道墙接到前边一栋平房的墙上,把我们住的
几间房和另几间房隔开,就成了一个小院。那边的几问住着男右
派。小院的前后左右都是男右派。女右派的房子里砌了土炕,虽
然没有柴草烧炕,但比男右派强多了——男右派住地铺。同样大
的房子,男右派十二三人住一间,女右派一问房子住四五个人五六
个人。
我和那秀云、李怀珠、豆维柯四个人在一间房睡一张大炕。
那秀云,我前边不是说了吗,1949年我们一起参加工作一起
到省公安厅政治部当内勤的。和我丈夫一样,她丈夫陈毓明也是
在内部肃反后调出了公安厅,在省劳改局的野外勘测大队工作。
陈毓明五七年也划成右派送到夹边沟劳教来了。那秀云是在公安
厅划成右派的,也来夹边沟劳动教养。她们两口子已经有四个孩
子了,划成右派后把一个送了人,三个托放在亲戚家里。
豆维柯是省交通厅送来的右派,那年二十三岁,是宣传部的干
事。她也是撇下两个孩子来接受劳动教养的。初到夹边沟右派们
都痛不欲生,近乎活不下去的样子。原因很简单:一是离开了原先
工作的岗位,离开了温暖的家庭,在戈壁荒漠上生活,吃不饱,住不
暖,落差太大。再就是巨大的思想压力——大部分右派都是二十
几岁三十几岁的人,四九年前后一腔热血参加革命的知识分子,一
下子就成了右派成了阶下囚,思想上的确解不开想不通,觉得这一
辈子完蛋了,活着没意思了。还有一种巨大的压力来自家庭:配偶
离婚,孩子没人养育,老人没人管,真是妻离子散……
我们女右派的院子里,只要收了工休息下来互相一说话,一问
对方的历史,就有人哭起来。一个人一哭,其他人也就同病相怜痛
哭起来。经常是一个房子的人哭成一片。
我们当中最悲伤、悲痛欲绝的是张启贤和李怀珠。张启贤是
·43·
夹边沟记事
酒泉中级法院的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