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尚书-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徒(16),敬敷五教(17),在
宽。”帝曰:“皋陶,蛮夷猾夏(18),寇贼奸宄(19)。汝作士(20),五刑有服(21),
五服三就(22)。五流有宅(23),五宅三居(24)。惟明克允(25)!” 帝曰:“畴若予工(26)?” 佥曰:“垂哉(27)!” 帝曰:“俞,咨!垂,汝共工(28)。”垂拜稽首,让于殳斨暨伯与(29)。帝曰:“俞,往哉!汝谐(30)。”帝曰:“畴若予上下草木鸟兽(31)?” 佥曰:“益哉(32)!” 帝曰:“俞,咨!益,汝作朕虞(33)。”益拜稽首,让于朱虎、熊罴(34)。帝曰:“俞,往哉!汝谐。”帝曰:“咨!四岳,有能典朕三礼(35)?” 佥曰:“伯夷(36)!” 帝曰:“俞,咨!伯,汝作秩宗(37)。夙夜惟寅(38),直哉惟清(39)。”伯
拜稽首,让于夔、龙(40)。帝曰:“俞,往钦哉!”帝曰:“夔!命汝典乐(41),教胄子(42),直而温,宽而栗(43),刚而无虐,
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44),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45),
神人以和。”夔曰:“於(46)!予击石拊石(47),百兽率舞。”帝曰:“龙!朕■谗说殄行(48),震惊朕师(49)。命汝作纳言(50),夙夜出纳朕命,惟允!”
帝曰:“咨!汝二十有二人(51),钦哉!惟时亮天功(52)。”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53),庶绩咸熙(54)。分北三苗(55)。
7。舜生三十征(1),庸三十(2),在位五十载,陟方乃死(3)。
【注释】
1
(1)'曰若'发语辞,也写作“越若”、“粤若”。'稽'考察。
(2)'钦'恭敬节俭。郑玄说:“敬事节用谓之钦。”'明'明察四方。郑玄说:“照临
四方谓之明。”'文'善治天下。郑玄说:“经纬天地谓之文。”'思'道德纯备。马融说:
“道德纯备谓之思。”'安安'温和,宽容。
(3)'允'诚信。'恭'郑玄说:“不懈于位曰恭。”'克'能够。'让'让贤。
(4)'被'及。'四表'四海之外。
(5)'格'量度。'上下'指天地。
(6)'俊'大。
(7)'九族'君主的至亲。郑玄谓自高祖至玄孙,凡九。一说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
二。
(8)'平'通辨,分别。《后汉书·刘恺传》引作辨。'章'彰明。
'百姓'《孔疏》:“百姓谓百官族姓。”
(9)'黎'众。'於'代,递。'时'善。'雍'和睦。
2
(1)'羲和'羲氏、和氏,都是重黎的后代,世世掌管天地和四时。马融说:“羲氏掌
天官,和氏掌地官,四子掌四时。”
(2)'若'顺从。'昊'音hào,广大。
(3)'历'推算。《尔雅·释诂》:“历,数也。”'象'法,取法。《楚辞》王逸注:
“象,法也。”
(4)'人时'民时。
(5)'宅'居祝'嵎夷'地名,在东海之滨。嵎,音yú。
(6)'旸谷'传说中日出的地方。旸,音yáng。《说文》:“旸,日山也。”
(7)'寅'敬。'宾'导。
(8)'平秩'辨别测定。'作'始。《广雅·释诂》:“作,始也。”
(9)'日中'昼夜长短相等,指春分。
(10)'星鸟'星名,南方朱雀七宿。
(11)'殷'正,定。'仲'每季中间的那一月。
(12)'厥'其。'析'分散。
(13)'孽尾'生育。《孔传》说:“乳化曰孽,文接曰尾。”
(14)'交'地名,指交趾。《墨子·节用》、《韩非子·十过》都说:“尧治天下,
南抚交趾。”
(15)'讹'运行。《诗·无羊》传:“讹,动也。”
(16)'致'归,回归。
(17)'永'长。夏至白天最长。
(18)'星火'火星。东方青龙七宿之一,夏至黄昏出现在南方。
(19)'因'就,指就高地居住。《月令》:“仲夏可以居高明。”
(20)'希革'稀毛。希,通稀。革,。《玉篇》:“■,羽也。”郑玄说:“夏时鸟
兽毛疏皮见。”(21)'饯'送行。'纳日'入日,落日。
(22)'西成'太阳西落的时刻。《皋陶谟》郑注:“成,终也。”
(23)'宵中'昼夜相等,指秋分。
(24)'星虚'星名。北方玄武七宿之一。
(25)'夷'平,指住到平地。
(26)'毨'音xián,羽毛更生。
(27)'幽都'幽州,都与州古音相近。
(28)'在'察。《尔雅·释诂》:“在,察也。”'朔'北方。'易'改易。指运行。
(29)'星昴'星名,西方白虎七宿之一。
(30)'隩'音yù,通奥,室。民避寒而入室内。
(31)'氄'音róng,细毛。
(32)'期'音jī,一周年。'有'通又。
(33)'以闰月定四时'月亮绕地球运行一周,需时二十九天多。一年十二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共计三百五十四天,比一年的实际天数少十一天多。因此必须安排闰月,否则四时就会错乱。
(34)'允'用。'厘'治。'百工'百官。
(35)'庶'众。'熙'兴。
3
(1)'畴咨若时登庸'畴,谁。咨,语气词。若,善,治理好。时,四时。登庸,升用。马融说:“羲和为卿官,尧之末年皆以老死,庶绩多阙,故求贤顺四时之职,欲用以代羲和。”
(2)'放齐'人名,尧的臣子。
(3)'胤'音yìn,后嗣。'朱'丹朱,尧的儿子。'启'开。
(4)'吁'惊异之词。'囂'音yín,不说忠信的话。'讼'争,好争辨。
(5)'若'善,治理好。'采'事。
(6)'驩兜'尧的大臣,四凶之一。
(7)'都'语气词,表赞美。
(8)'共工'尧的大臣,四凶之一。'方'通防。'鸠'通救。《说文》引作救。'儯Вб魖huàn。马融说:“具也。”这句是说共工防救水灾,已具功绩。
(9)'静言'巧言。'庸'常。'违'邪僻。
(10)'象恭'貌似恭敬。'滔天'滔,漫。滔天,弥漫接天,形容气性高傲。
(11)'咨'嗟。'四岳'官名,主持四岳的祭祀,为诸侯之长。
(12)'汤汤'音shāng,水大的样子。'割'通害。
(13)'荡荡'广大的样子。'怀'包围。'襄'上。
(14)'浩浩'水势远大的样子。'滔天'弥漫接天,形容波浪高大。
(15)'俾'使。'乂'治理。
(16)'鲧'音gǔn。尧的大臣,夏禹的父亲。
(17)'咈'音fù,违背。
(18)'方命'郑玄说:“方,放。谓放弃教命。”'圮'音pǐ,毁坏。'族'族类。
(19)'异'举。'试可乃已'《尚书集注音疏》:“试、已,皆用也。言用之可乃用尔。”
(20)'钦'敬。
4
(1)'庸'用。
(2)'巽'通践,一作践。《礼记·中庸》“践其位”注:“践,犹升也。”(3)'否'音pǐ,鄙陋。'忝'辱。
(4)'明明'动宾结构,明察贤明的人。'扬'推举。'侧陋'疏远隐匿,指地位卑微的人。
(5)'师'众人。'锡'赐,这里指献言。
(6)'鳏'音guān,疾苦的人。
(7)'俞'对。《史记·五帝本纪》作“然”。
(8)'瞽'瞎子。指舜的父亲乐官瞽瞍。
(9)'烝烝'厚美。
(10)'格'至。'奸'邪恶。
(11)'女'嫁女。'时'是,这人。
(12)'厥'其。'刑'法。'二女'尧的女儿娥皇、女英。
(13)'厘'命令。'妫'水名。'汭'音ruì,水湾。
(14)'嫔'妇,这里指为妇。
(15)'徽'美,善。'五典'五常,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常教。
(16)'克'能够。'从'顺从。
(17)'纳'入。'百揆'揆度庶事之官。《蔡传》说:“犹周之冢宰。”
(18)'时叙'《经义述闻》:“时叙,犹承叙也。承叙者,承顺也。”
(19)'宾'迎接宾客。
(20)'穆穆'容仪敬谨。
(21)'大麓'官名,主管山林。
(22)'格'来。
(23)'询'谋。
(24)'叄Фā
(25)'陟'升,登。
5
(1)'上日'善日,吉日。
(2)'终'《孔传》说:“终,谓尧终帝位之事。”'文祖'尧太祖的宗庙,古时政事在宗庙举行。
(3)'在'察。'璇玑玉衡'北斗七星。《史记》:“北斗为玉衡。”玉衡是杓,璇玑是魁。
(4)'齐'排列。'七政'七项政事,即祭祀、班瑞、东巡、南巡、西巡、北巡、归格艺祖。旧注解为日月五星,脱离经文,不可信。见《尚书易解》。
(5)'肆'遂,于是。'类'祭名。祭告继承帝位的事。
(6)'禋'音yTn,祭名。《说文》:“禋,洁祀也。”'六宗'马融说:“天地四时也。”
(7)'望'祭山川之名。
(8)'辑'敛,收集。'五瑞'诸侯作为符信的五种玉。
(9)'既月乃日'月和日都用作动词,即择月择日。
(10)'觐'音lìn,朝见。'牧'官长。
(11)'班'通颁,分发。'后'君长。
(12)'岱宗'东岳泰山。
(13)'柴'祭天名。马融说:“祭时积柴,加牲其上而燔之。”
(14)'秩'次序。
(15)'东后'东方诸侯的君长。
(16)'协'合。'时'春夏秋冬四时。'正'定。
(17)'同'统一。'律'十二律,阴律六,阳律六。'度'丈尺。
'量'斗斛。'衡'斤两。
(18)'五礼'公侯伯子男五等朝聘之礼。'五玉'即上文所说的五瑞。拿着称瑞,陈列称玉。'三帛'三种不同色的丝织品,用来垫玉。'二生'活羊羔和雁,卿大夫所执。'一死'一只死野鸡,士所执。
(19)'如'而,连词。'五器'即上文所说的五瑞。
(20)'卒乃复'完毕后就归还。
(21)'朔'北。
(22)'格'到。'艺祖'即文祖。
(23)'特'公牛。
(24)'敷'普遍。
(25)'庸'功劳。
(26)'肇'正,指划定州界。
(27)'浚川'疏通河流。
(28)'象以典刑'刻画常用的刑罚。《尚书正读》说:“盖刻画墨、劓、劊⒐⒋蟊僦逃谄魑铮姑裰徒洌缇哦ο笪镏取!
(29)'流'流放。'宥'宽宥。
(30)'扑'槚楚,古代教官使用的打人工具。
(31)'眚'音shěng,过错。'肆'遂,于是。
(32)'怙'依仗。'贼'借为“则”。
(33)'恤'谨慎。
(34)'幽州'地名,在北方边远地区。马融说:“幽州,北裔也。”
(35)'崇山'地名。马融说:“祟山,南裔也。”
(36)'三苗'古国名。'三危'地名。马融说:“三危,西裔也。”
(37)'殛'流放。'羽山'地名。马融说:“羽山,东裔也。”
6
(1)'殂落'死亡。
(2)'遏'停止。'密'静,静止。'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种音乐,泛指音乐。
(3)'格'至,到。
(4)'牧'州的行政长官。
(5)'柔'安。'能'善。'迩'近。
(6)'惇'厚。'允'信。'元'善。
(7)'难'拒绝。'任人'佞人,指奸邪的人。
(8)'奋'奋发。'庸'功,用功,努力。'熙'广,光大,'载'事。
(9)'宅'居。'百揆'官名。'亮'辅导。'采'事。'惠'助词。
'畴'谁。
(10)'司空'三公之一,掌管土地。
(11)'时'是,指百揆之职。'懋'勉力。
(12)'黎'众。'阻饥'困厄于饥。
(13)'后'主,主持。'稷'农官,主管播种百谷的事。
(14)'时'通莳,耕种。
(15)'五品'父、母、兄、弟、子。'逊'和顺。
(16)'司徒'三公之一,主管民政。
(17)'敷'布,施行。'五教'五品之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18)'猾'扰乱。'夏'指中国。
(19)'寇'抢劫。'贼'杀人。'奸宄'犯法作乱,外部的叫做奸,内部的叫做宄。宄,也作轨。
(20)'士'狱官之长。
(21)'服'用。
(22)'就'处所。
(23)'五流'五种流放。'宅'处所。
(24)'三居'三种处所。
(25)'明'明察。'允'信服。
(26)'若'善。'工'官名,马融说:“主百工之官。”
(27)'垂'人名。
(28)'共工'官名,治理百工之事。
(29)'殳斨、伯与'二人名。
(30)'谐'偕,一同。
(31)'上下'上指山,下指泽。
(32)'益'人名,即伯益。
(33)'虞'掌管山林之官。
(34)'朱虎、熊罴'二人名。
(35)'典'主持。'三礼'天事、地事、人事之礼。
(36)'伯夷'人名。
(37)'秩宗'官名,掌管次序尊卑之礼。
(38)'夙夜'早夜。'寅'敬。
(39)'直'正直。'清'清明。
(40)'夔、龙'二人名。
(41)'乐'乐官。
(42)'胄子'未成年的人。
(43)'栗'坚。
(44)'永'通咏。
(45)'夺'失去。
(46)'於'音Wū,叹词。
(47)'拊'轻轻叩击。'石'石磬。
(48)'■'厌恶。'殄'贪残。
(49)'师'民众。
(50)'纳言'官名。
(51)'有'又,用于整数零数之间。
(52)'时'善。'亮'领导。'天功'大事。
(53)'黜'罢免。'陟'提升。'幽'昏庸。'明'贤明。
(54)'熙'兴。
(55)'北'别。
7
(1)'征'被征召。
(2)'庸'用。'三十'今文作二十,当从之。
(3)'陟方'巡狩。
皋陶谟
【说明】皋陶(gāoyáo),也写作咎繇,是舜帝的大臣,掌管刑法狱讼。谟,就是谋。一次,帝舜朝见大臣,同他们讨论政事。皋陶和禹、禹和舜详细讨论了国家大计,史官记录这次讨论的欢乐情况,写成本篇。举出部分来代替全体,所以名叫《皋陶谟》。
本篇分四大段。第一段记录了皋陶和禹的讨论,皋陶提出了慎身、知人、安民的重要主张。第二段记录了舜和禹、皋陶的讨论,禹先提出注重民生的意见,又同禹讨论了做君做臣的道理,又讨论了治理苗民的办法。第三段记录了讨论后奏乐和舞蹈的盛况。第四段记录了舜和皋陶吟诗唱和的欢情。
本篇是我国最早最完整的政务会议记录,内容重要,很有文彩,十分可贵。晚出《孔传》本分出“帝曰来禹”以下为《益稷》篇,破坏了这篇记录的完整性,不可信从。
【译文】
1。查考往事。皋陶说:“诚实地履行那些德行,就会决策英明,群臣同
心协力。”禹曰:“是啊!怎样履行呢?”皋陶说:“啊!要谨慎其身,自身的修养要坚持不懈。要使近亲宽厚顺
从,使贤人勉力辅佐,由近及远,完全在于从这里做起。”禹听了这番精当的言论,拜谢说:“对呀!”皋陶说:“啊!除了自身的修养之外,还在于理解臣下,安定民心。”禹说:“唉!都象这样,连尧帝都会认为困难了。理解臣下就显得明智,
能任人唯贤。安定民心就受人爱戴,百姓都会怀念他。能做到明智和受人爱戴,怎么会担心驩兜?怎么会流放三苗?怎么会畏惧善于花言巧语、察言观色的共工呢?”
皋陶说:“啊!检验人的行为大约有九种美德。检验了言论,如果那个
人有德,就告诉他说,可做点工作。”禹问:“什么叫九德呢?”皋陶说:“宽宏而又坚栗,柔顺而又卓立,谨厚而又严恭,多才而又敬
慎,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