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别做正常的傻瓜 >

第6部分

别做正常的傻瓜-第6部分

小说: 别做正常的傻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和收益,至于以前和这件事情相关的成本你是不应该考虑在内的。

    如果你想少几分正常,多几分理性,你应该仅仅考虑某件事情本身的成本和收益,不需要也不应该考虑已经付出的成本。

    音乐会的门票是已经花掉了的800元钱。究竟应不应该去听这场音乐会,是应该比较去听音乐会所花费的精力和听音乐会得到的快乐哪个更大。买票的事已经过去了,让我们忘记这张票的存在,想想今天晚上有一场音乐会,你要听这场音乐会的代价是在暴风雪中来回行走一个小时,然后决定去不去。在这里,我们曾经提到过的“换位法”仍旧可以帮上忙。如果你自己花钱买了票以后在犹豫是不是要冒风雪去听音乐会,你就可以换个角度想一想,如果这张票子不是你自己排队花钱买的,而是单位发的,你还会高兴去听音乐会吗?如果你觉得艺术无价,这点小苦相比之下不算什么,那么你就应该去。但是我想还是有人会认为没有必要冒着这么大的风雪去听音乐会,那么就不要去。不要因为已经支付的800元钱而让你去做本不愿意的事情。与此类似,买领带这类的装饰物是为了让你更加帅气,你带上领带如果能让你更加好看,你就应该带上。如果不适合你,让你更丑,那你为什么本身已经付出了五百元的代价之后,还要在外表上再损失一些呢?在你对要不要戴花500元钱买来的不合适你的领带犹豫不决的时候,利用“换位法”换个角度去思考一下,如果这条领带不是你买的而是朋友送给你的或者抽奖抽来的,你还会戴它吗?也许你马上会觉得那么不适合你的领带除了送人就只能束之高阁,你是绝对不愿意戴出门的呢。这样一来,答案不是显而易见了嘛

越陷越深的泥潭

看看你怎么回答:

    你是一家医药公司的总裁,正在进行一个新的止痛药的开发项目。据你所知,另外一家医药公司已经开发出了类似的一种新的止痛药。通过那家公司止痛药在市场上的销售情况可以预计,如果继续进行这个项目,公司有将近90%的可能性损失500万,有将近10%的可能性盈利2500万。到目前为止,项目刚刚启动,还没花费什么钱。从现阶段到产品真正研制成功能够投放市场还需耗资50万。你会把这个项目坚持下去还是现在放弃?请圈出你的选择:

    坚持                                 放弃

    10%的可能性会盈利2500万,90%的可能会损失500万,而且该项目还没有任何投资,那是继续该项目还是放弃呢?正常人会说放弃,这当然是无可厚非的。

    让我们再来看看下面这道题:

    你是一家医药公司的总裁,正在进行一个新的止痛药的开发项目。据你所知,另外一家医药公司已经开发出了类似的一种新止痛药。通过那家公司止痛药在市场上的销售情况你可以对自己公司项目有一个比较准确的预计。不考虑已有的投入,如果继续进行这个项目,公司有将近90%的可能性会再损失500万,有将近10%的可能性会盈利2500万。到现在为止,这个项目已启动了很久,你已经投入了500万元,只要再投50万,产品就可以研制成功正是上市了。你会把这个项目坚持下去还是现在放弃?请圈出你的选择:

    坚持                                 放弃

    除了你已经投入500万之外,第二个问题与前一个问题是完全一样的。既然已经懂得了沉没成本误区,我想你对以上的两道题应该会做出一致的决定。

    但是我在美国和中国把这两道题分别给EMBA的学生做,那些企业老总们绝大多数对第二题的回答是“坚持继续投资”。他们认为已经投了500万,再怎么样也要继续试试看,说不定运气好可以收回这个成本。殊不知,为了这已经沉没的500万,他们将有90%的可能非但收不会原有投资,还会再赔上500万啊。

    所以在投资时应该注意:如果发现是一项错误的投资,就应该立刻悬崖勒马,尽早回头,切不可因为顾及沉没成本,错上加错。事实上,这种为了追回沉没成本而继续追加投资导致最终损失更多的例子比比皆是。许多公司在明知项目前景暗淡的情况下,依然苦苦维持该项目,原因仅仅是因为他们在该项目上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沉没成本)。摩托罗拉公司的铱星项目就是沉没成本谬误的一个典型的例子。摩托罗拉为这个项目投入了大量的成本,后来发现这个项目并不想当初想象的那样乐观。可是,公司的决策者一直觉得已经在这个项目上投入了那么多,不能半途而废,所以仍旧苦苦支撑。但是后来事实证明这个项目是没有前途的,所以最后摩托罗拉公司只能忍痛接受了这个事实,彻底结束了铱星项目,并为此损失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

1962年11月29日,英、法两国政府签署了一个联合研制民用客机的协议——“超音速运输计划”,开始共同出资研制第一架民用超音速飞机的公司。刚开始的市场预测表明,虽然超音速飞机造价比一般飞机高出好几倍,但是市场的需求还是很旺盛的,因此协和公司觉得研制超音速飞机可以有盈利。与此同时,波音公司也在研制超音速飞机。同时,波音公司还在研制另外一种飞机,速度没有超音速飞机那么快,但是用油比较少,价格也要便宜很多,这就是赫赫有名的波音747飞机。过了不久,国际局势发生了变化,中东石油危机的爆发使得石油价格大幅度上升,这对协和与波音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信息,他们都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研制计划。两家公司都发现超音速飞机由于用油厉害,运用和维护成本都很高,因此愿意定购的航空公司为数很少,要确保盈利恐怕是很困难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波音公司毅然停止了对超音速飞机的研制,一门心思放在747飞机上面,而协和公司却继续超音速飞机的研制。协和公司的这个决定或许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第一家研制成功超音速飞机是一件可以载入史册的成功,又或者半途而废将影响到英国和法国的名誉等等。但是,协和之所以继续研制超音速飞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协和公司已经为这个超音速项目投入了很多的钱,如果半途而废中止了这个项目,那么之前投入的钱就打了水瓢,这等于是浪费了纳税人的钱,这是不能被容忍的。在当时,这是一个非常打动人心的观点。结果,超音速飞机制成之后由于高昂的价格和运行成本,真的少有航空公司问津。本来英法准备制造1370架协和飞机,最后只造了20架,而且没有国家买它,只好由英法两国自己的国有航空公司接收。仅仅从经济上来看,协和超音速飞机是一个很大的失败。

    在这里,我们并不是说英法两国坚持协和超音速飞机的研制这个决定一定是错误的,毕竟,第一架超音速飞机的制成为英、法两国都带来了很多正面的效应,也改变了民航的天空曾是美国“殖民地”的状况。但是因为考虑到不浪费已经投入的成本而坚持一个明知道会亏钱的项目这样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不忍舍弃沉没成本将会带来更大的损失。

    因为花了钱而去做自己本不愿意的事情,是我们在消费中经常犯的错误。我们总认为真正消费了才对得起花的钱,但如果你已有的投入是错误的,接着做下去就是不太理性的了。这种“追加错误投资”的例子不光在企业内存在,在生活中也是屡见不鲜。

    正常的傻瓜有一个7岁大的女儿。现在很多家长都希望小孩子懂音乐,会弹奏一种乐器,这样既能陶冶情操、还能开发智力,正常的傻瓜就是这样的典型。他咨询了很多人,最后决定先买一台2000元的电子琴。可是他的热情并没有激发起女儿的兴趣,她一放学就喜欢出去和小伙伴一起玩耍,天黑了才回家,吃完饭又要写作业,没有多少时间练琴。电子琴买回来的前几天,小姑娘还觉得新鲜好玩,但马上就腻了。这个孩子天生就喜欢运动,对音乐没有表现出多大的兴趣,加上现在父母总是唠叨着让她弹琴,她变得越来越逆反了,就算难得有时间弹上一会儿,也总是听见她弹的断断续续的,还不时抬头看钟,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渐渐地电子琴还是落上了灰。不久后正常的傻瓜的一个同事介绍有一位音乐学院钢琴专业的老师可以给他女儿作电子琴家教,这个时候你认为正常的傻瓜还有必要为女儿请家教吗?

正常的傻瓜和爱人商量:“电子琴都买了,要学就好好学,请一个老师教教,要不就浪费这个琴!”最后他们决定还是请家教,说好每个月十个小时,500元。这是一笔不小的投入,可是小孩子一旦对这个东西失去了兴趣,父母又不停得逼着,兴趣只会越来越小。本来一种休闲放松的爱好成了另外一门功课,小姑娘自然不愿意。就这样,每次老师来教她都心不在焉的应付着,学得也不用心,平时更是能偷懒就偷懒,只有被逼的没办法了才去弹一会儿琴。半年后,眼看着女儿在弹琴方面的长进很小,正常的傻瓜只能承认女儿在这方面没有什么天赋,终于放弃了这个主张。但是在这半年里面,为了不浪费这个电子琴,他们继续浪费了3000元的家教费!

在第一章中,我们看到人们日常的投资行为中,由于心理账户的存在,对于账面亏损的股票正常人更倾向于继续持有股票,而不是“割肉”锁定已有的损失。这里我们从沉没成本的角度来看看这个行为背后的原因。

    看看你怎么回答:

    假设你正好在一家证券交易所看股票行情,听到身边有两位股民在谈论某支股票的行情。你抬头看了屏幕知道这支股票现在的价格是6元/股。同这两位股民的谈话中你得知,他们中的一位是以2元/股的价格买进这支股票的,而另一位股民的买入价是8元/股。那么请你你估计一下他们两个人中间现在谁更愿意把这支股票抛掉?请圈出你的选择:

    2元/股买入的股民                   8元/股买入的股民

    正常人的想法是,股价高于买入价要抛,低于买入价则留,天经地义。但是,理性地讲,多少钱买进这只股票与你现在是否应该抛售它是完全没有关系的。无论你是否抛售它,买进时的这笔钱都已付出,是收不回来的。股票的走势也决不会受到你是多少钱买进的影响。我们在特定时间考虑是继续持有股票还是立即抛售股票,应该以该股票的走势、其他备选投资股票的情况和你当时所需的资金为考虑依据,而不应该囿于买入时的价格(沉没成本)。如果你觉得这支股票未来前景看好,而且其他没有更好的可供选择的投资方案,你目前又不缺现金,那你不要管现在到底是赚了还是亏了,就先留着;如果你觉得这支股票将来一定会跌得更惨,或者你有更好的投资机会,或者你现在需要资金,那么不管你当初是多少钱买进的,你都应该抛掉它,否则你只会承受更大的损失。割肉有时并不是一件坏事,要看是什么肉。好肉不要割,烂肉要早早割。但是,可惜的是,大多数的正常人却往往把最不该考虑的买入价作为首要的考虑因素,因为沉没成本的影响,分不清什么是好肉什么是烂肉。有人说,一个好的投资者是一个没有记忆的投资者。的确,如果你想在做投资决策时更加理性,就应该把沉没成本抛到脑后。

    如果你想少几分正常,多几分理性,在你决定是否卖出某只股票时,应当只考虑这个股票未来的走势,是否有其他备选投资方案和你目前是否需要的现金,而不该注重当初的买入价和现价之间的差异

 

 

陷入沉没成本误区的原因

如同吸烟有害健康但许多人仍旧迷恋香烟一样,人们往往沉溺于沉没成本谬误中不能自拔。沉没成本谬误的害处小到令你受它误导,得不偿失,中到影响企业经营使企业业绩受损,大到引发巨大的灾难,造成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

    正常的傻瓜曾担任一家公司的销售经理。当时,公司的业务蓬勃发展,这当然离不开正常的傻瓜领导下的出色的销售队伍。随着业务范围越来越扩大,他渐渐的觉得一个人难以担当负责销售的重任,于是他打算找一个人来做销售副经理来帮他分担重任。考虑到手下的销售员水平都相差无几,如果从内部提拔唯恐引起其余人的不满,正常的傻瓜想通过外部招聘寻找合适的人选。他心目中的人选应该既有实践经验又具备管理能力,最好拥有同行业的销售工作经历。几经周折以后,正常的傻瓜并没有找到一个完全符合他心意的候选人,只有小楞子勉强符合要求。美中不足的是小楞子没有做过销售员。考虑再三以后,正常的傻瓜还是决定雇佣小张担任销售部副经理,并由他来负责销售人员的激励问题。没想到,小楞子上任不久,正常的傻瓜就得到了来自其他销售员的不良的反应。他们说小楞子不懂销售工作,不体察销售员的情况,不能担任这个副经理的工作。其实正常的傻瓜本人也发现了小楞子工作中的种种问题,主要也是由于他不了解销售员工作性质和特征引起的。此时,正常的傻瓜陷入了困境,好不容易招来的人,难道就这样放弃吗?更何况小楞子是自己亲自招来的,如果解雇了小楞子,那不就等于公开承认自己犯了一个错误吗?算了,还是让他继续留在副经理的位子上面再看看吧。

    正常的傻瓜显然是陷入了沉没成本的误区,由于不愿意让之前的精力白费,也承认自己犯的错误而让一个不合适的员工继续在企业中担任要职。其实,人们之所以会陷入沉没成本误区中难以自拔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正常人不愿意认输,不愿意承认自己犯错误。就像正常的傻瓜一样,他心想,如果现在撤了小楞子的职,岂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耳光吗?

    造成人们陷入沉没成本误区的第二个原因是人们会把同样的东西根据不同的结果打上不同的标签。同样是500万的前期投入,如果项目做成了,我们就把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