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中华逸史 >

第290部分

中华逸史-第290部分

小说: 中华逸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机!”他暗暗后悔。
  朱达佩服林逸的先知先觉,早让他注意日本人的一举一动,果然还未出半年,日本人动手了。但一个小小的日本,林主席也不至于如此怒盛啊?何况小日本打的是朝鲜,又不是我中国!
  顾勇的军事才能不下于薛青与彭辽,他与吴命陵对望一眼,他们俩想到的却是小小日本能吃得下朝鲜吗?他们敢对我中华大地存觊觎之心吗?
  “有多少日本人上岸?”林逸望着吴命陵。
  吴命陵走近一些,递过一份报告道:“这是日本登陆部队的情况,及他们的进程情况。”
  “吴部长!你口述一下吧!这样快些!”林逸拔开报告纸,吴命陵应该知道我喜欢听人口述的习惯啊!
  吴命陵刚被林逸的盛怒吓坏,“日本人登陆部队有一万余人,攻下釜山后,他们分兵三路正向北挺进。”他比平常小心得多道。
  “其后续兵力呢?朝鲜方面的抵抗呢?”林逸蹙眉,吴命陵平常不是这样的啊?难道还要我一个一个问题地问吗?
  “日本后续还有三万部队将陆续登陆上岸,而朝鲜方面的抵抗不堪一击,在釜山的抗登陆战中,他们损失一万人后,被迫往北撤退。”吴命陵详细了点。
  “朱部长说说日本国内方面的情况!”林逸转向同样战战兢兢站着的朱达。
  “日本内阁政府受议会压力,获日本天皇的御准,做出向外用兵的决定,这里有着深刻的政治与经济的原因。日本国半年以前陆军还只有七万常规军,近三个月,突然猛增至十四万;其海军以前称之为‘四、四’舰队,自上个月从欧洲与美洲定购的三艘主力铁甲舰与三艘重型巡洋舰回到日本后,他们的舰队已改称为‘七、七’舰队了,他们还有相当数量的炮舰、运兵舰、后勤补给舰。”朱达拿出一出文件照本宣科,有不屑一顾的意味。
  “难怪日本敢不顾我人民军的反应而出兵了,原来自恃其海军强过我人民军海军啊!”林逸暗忖。
  “日本不是我人民军重点关注的敌对国啊!”吴命陵很惊讶军情部怎会有这么详实的日本近半年来的情报,他瞥一眼林逸,明白这又是林逸早一步的部署,不禁对林逸的战略眼光佩服得五体投地。
  林逸却知道日本绝不会只是这一点点兵力,他们有着完善的预备役征兵制度,可以短时间内组建许多的部队,现在世界还刚刚进入热兵器时代,一些武器的使用很简单,只要有人,训练二三个月便能形成战斗力。最可怕的是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它等同于阿拉伯人的圣战精神,以及中国人的“刀枪不入”精神,他们的战争潜力巨大,一经挖掘,日本人可以上至五十岁的老人,下至十五六岁,甚至于体弱无力的妇女也可以征召上战场。
  林逸神情凝重,说出一句不搭旮的话:“是该到对太平军与湘淮联军动手的时候了!”
  吴命陵与顾勇若有所思,明白林逸是想解决国内问题后,准备认真插手日本事务,但对于仅有几万人的日本军队需要这么慎重吗?想管朝鲜事务,让在盛京的第三集团军派一个军入朝就是!
  朱达却莫名其妙,不明白林逸怎么好好地又说到其它地方去了。
  “林主席!我们不用管朝鲜的事吗?”吴命陵小心翼翼地问,
  “管!怎么能不管?现在日本人要占领的是朝鲜,下一步日本人要占领的就是我中国的土地了,狼子的野心是填不饱,喂不饱的!”林逸态度异常坚决。
  “为何不趁日本人立足未稳,遣朱宜松的第十二军入朝援助朝鲜人呢?”吴命陵不解地问。
  “原因有五:国内事务还未完全解决好,有太平军与湘淮联军、及满清残余存在;北面有俄罗斯威胁,有情报显示,结束与英法联军战争的俄罗斯军队有向东调遣的迹象;朝鲜人还没有向我们发出邀请;人民军一经与日本人开战,绝不是一个第十二军便能解决了问题的,那将是全面的开战;最重要的一条是,现在已是秋天,过不了多久朝鲜会变冷,不利打仗,日本人的进攻最多进至朝鲜的京城附近便会停止下来,我们没必要让我们的战士去挨饿受冻。”林逸侃侃而谈,人民军入朝的最佳时机应是明年开春。”
  顾勇露出崇拜的眼神,终于见识了传说中林逸的雄才大略,天才般的军事才能。
  “因此,我们应该抓住上天给予我们的这几个月寒冷的时间,处理好国内的事务,做好一些入朝作战的准备!”林逸充满信心道,“现在的中国已不是懦弱的满清中国,我泱泱中华不许任何人对他有丝毫的冒犯,就是对他周边的小兄弟,也不许人冒犯!”
  “吴部长!总参谋部确定向湘淮联军与太平军进攻的最终方案,令古华的第二集团军、许奂的第四集军及杨诚志的第六集团军做好进攻的军事准备!”林逸命令,“令在盛京地区的朱宜松第十二军作好出兵朝鲜的准备;要朱宜松秘密招收一些亲中的朝鲜族青年,强化训练后,派入朝鲜对日作战;向朝鲜抵抗力量秘密提供部分武器弹药!”
  “军情部加强对朝鲜及日本情报的收集!派遣精英特工入朝秘密作战!”林逸转对朱达命令。
    正文 第二百六十二章 山东捻军
     更新时间:2008…12…14 2:43:43 本章字数:6416
  与太平天国和湘淮联军谈判的人民军和平谈判代表团接到总政治部的秘令,要求他们结束与太平军和湘淮联军方面的扯谈,借故返回。
  公元1859年10月25日,人民军开始封锁东南地区与山东胶州府地区,人民军海军第一舰队也开始封锁浙江与江苏沿岸,人民军首先要解决的目标是山东胶州府地区的捻军。
  捻,从捻绳的意思而来,就是合起几股为一股,团结起来有力量的意思。早在清嘉庆年间,我国北方就有了捻子活动,在淮河南北两岸广大的地区上,由于清廷官员的贪污和水灾旱灾造成的饥饿,百姓流离失所,到处流亡乞食,他们烧香拜佛祈求上天保佑,往往以一小撮人为一个团体,从事迎神和驱逐疫鬼的工作,此谓之为捻子,一小撮人即称为一捻。
  这样的乞食生活并不能保证百姓总是能要到吃的,在乞不到食时,这些人开始向地主富户和官员士大夫家劫掠,遭官府追捕后,慢慢演变成了盗匪,清廷出兵追捕,而他们则飘浮不定,以游击应之。
  捻军比太平军起事要早很多,只是多不成气候,最早的当追朔到公元1814年,在一个叫王妞子的女人带领下的捻子起义,而捻军发展的强盛时候,则是在十九世纪中叶。公元1852年(清咸丰二年),淮北地区的涡阳、蒙城、亳县一带遭大旱,迫使农民大批离开土地,加入烧香拜佛的团体,入捻的农民逐渐增多,太平军北伐时,捻子纷纷响应。
  1855年7、8月间,张乐行在雉河集(今安徽涡阳)召集各地捻子首领会盟,被推为盟主,建国号“大汉”。张乐行称“大汉永王”(一作“大汉明命王”),制定《行军条例》19条,组成捻军,建立黄旗、红旗、蓝旗、白旗、黑旗五色族,五色总旗各设总旗头,称“大趟主”。张乐行自领黄旗,北黄旗总目,办天福、龚得树、朝老万、侯士伟分别担任黑、白、蓝、红各旗的总目。至止,分散的捻军初步统一起来,他们成了北方反清武装的重要力量,与南方的太平军和人民军南北呼应,牵制住了清军不少的兵力。
  公元1857年3月,张乐行等应太平军之约,会攻安徽霍丘及正阳关等地,与李秀成、陈玉成部会师,并接受太平天国印信,以后,捻军蓄长发,改用太平军旗帜,洪秀全封张乐行为征北主将,后又封其为沃王。公元1858年6月,捻军进攻六安,后挥师北上,夺取怀远、凤阳、临淮,人数发展到数十万,他们以雉河集为中心,东出海基、西叩潼关,北达黄河,南抵长江,纵横驰骋,给予清军以很大的打击。但自第二次鸦片战争,清廷成立总理事务衙门,由恭亲王奕诉主政后,实行借师助剿政策,西洋联军的强势介入及十万蒙古骑兵的南下,捻军遭受沉重打击,被迫退出安徽等地,退入山东境内。
  虽然捻军处境艰难,困难重重,其内部叛乱不断,但他们始终未倒,一直坚持到现在。1859年清廷在人民军的打击下,濒临崩溃,从各处抽兵救援京师,放松了对捻军的围剿,捻军遂又发展壮大起来,特别是在人民军打下北京城后,一直游击于山间麦地的捻军攻下胶州城,终又夺得一座重镇,有了发展的本钱。
  在人民军基本确定中华大地的政治局势后,他们对国内各势力派别采取和平交往的方式,派出多个和平谈判代表团,以期能不流血地统一中国,对“听封而不听调”的依附于太平天国的捻军,他们也同样派出了和平谈判代表团。只是先期由于清军胜保部的封锁,捻军四处游击,总旗盟飘浮不定,一直未能与之联系上。而后联系上后,捻军对人民军和平谈判代表团又不仅不理不睬,还不谢人民军帮其解除生存危机之功,大肆抢夺人民军解放区地盘。人民军本着以和平为主战略思想,步步礼让,直至和平谈判代表团沮丧撤回时为止,人民军才与捻军针锋相对,对所有胆敢冒犯的捻军部队给予打击,捻军这才老实许多。
  现在以胶州府为中心的捻军已完全被人民军切断了与江苏太平军之间的联系,捻军之所以艰苦斗争如此之久,尚还能生存下来,是因为他们有一支强大的骑兵,他们来去如风,便是僧格林沁亲王强悍的蒙古精锐骑兵对之也无可奈何。
  捻军此时总兵力为十五万,这些士兵大多半农半兵,真正称得上精锐的只是八千骑兵及二万装备火器的步兵(多为缴获清军的前膛线枪、燧发枪、抬枪及部分太平军提供的连发枪)。
  许奂第四集团军的第十六军负责解决胶州捻军,另为了应对捻军的骑兵,人民军总参谋部还从蒙古境内把在蒙古东部清剿马匪的人民军骑兵第4师也调到了山东,听第十六军指挥。
  期盼已久的作战命令终于下达,黎明的晨雾开始消散,许奂带着一个连的警卫部队从河南的归德府轻快出发,他们要在两天之内赶到山东的兖州府前线。出发前,第四集团军政治部让许奂带一个炮兵营过去,增强第十六军的火力,但被他坚定地拒绝,他嫌炮兵部队行动缓慢,会拖累他的行军步伐;更主要的是他认为对付装备落后几个档次的捻军,不管其人数有多少,第十六军都足可轻易解决。何况,对付捻军的法宝还不是武器,而是政治。
  第三天上午,风风火火赶到兖州府的许奂,片刻未歇息,便下达了一条奇怪的命令:第十六军各师成半月形向胶州地区进军,尽力压缩捻军的势力范围;第4骑兵师三个骑兵团分成三个部分监视捻军骑兵的突击;所有部队以连为单位,组织一支喊话队,士兵们轮流不间断地边前进边喊话,喊话内容各自编写,内容越简单越顺口越好,只要能使捻军士兵自动投降就成;抓到捻军俘虏,把俘虏编入喊话队伍中。
  开始大家对这莫名其妙的命令,不以为然,还觉有点儿戏,可不久,随着捻军势力范围越来越小,投降的捻军越来越多,人数居然达到三万人之多时,大家才知道这政治攻心之战的威力,不亚于打一场中等规模的仗。
  人民军四路分进,遇到过几次捻军的阻击,还有一次有规模的反击,可都被人民军儿戏般地解决了。面对捻军这种人如蝗虫般的人海战术,人民军一个团可以应付捻军两万人的攻击。人民军战士从来没有打过这种仗,杀人杀得手软,人命贱得如泥。仅是人民军前两天的攻击,捻军损失达四万之众,其所谓的精锐火器部队损失也达三分之一多,但其骑兵部队却一直还未曾露面。造成捻军损失如此之惨的主要原因是捻军没有火炮部队,且其冲锋没有技战术可言。
  许奂在来山东兖州府之前,曾对捻军的作战特点进行过仔细的研究,他对捻军遭受重创之后还会集重兵与人民军展开对攻战不抱任何幻想。果然,当人民军第64师与第63师兵临胶州城下时,虽说城中捻军还留有四万的守城部队,但这四万守城部队全都是一些老弱病残的弃兵。捻军的主力部队——八千骑兵及五万步兵早已消失在山野之间了。
  “报告!抓到一个俘虏!”第十六军军部一个作战参谋疾步跑进来。
  抓到一个俘虏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哪天不是有成百上千的捻军被抓被俘?这种小事也来报告?哪还不把人忙死去?第十六军军长张志明不耐烦地挥挥手:“带去下去!看管好!”
  肩扛中将军衔的许奂在聚眉沉思,人民军进展顺利,但效果与预期地相差甚远,虽已团团包围了捻军的老巢,解放了胶州府大部分土地,但捻军的主力部队却杳无踪影。“慢点!把那俘虏带上来!”第十六军的军指挥部也就是许奂的指挥部,许奂赶到山东兖州府后,实际上已接管了第十六军的指挥大权,对此,张志军心里是有很大意见的。
  张志明迷惑不解,旋地明白过来,能使作战参谋特别报告的俘虏,必不简单,他不由认真注视许奂两眼。对这位比他年轻许多的顶头上司,他总有一种想探究的冲动,不明白他有什么能力能获林逸器重?
  看到许奂那还显稚嫩的面庞,张志明就像看到自己的侄子辈般,他有好几次听到许奂下达那些奇怪而幼稚的命令,都想好好教训他一番,却在他那些话语忍不住冲口而出时,看到许奂那威严的神色、锐利的眼神,他才意识到对方是自己的顶头上司,岂能放肆?
  许奂奇怪而幼稚的命令,虽然奇怪但并不幼稚,效果其佳,比如那组织喊话队的命令。
  俘虏被带上来,由张志明负责详细盘问。
  “你叫什么名字?”张志明温和地问。
  “我叫刘福洋!”俘虏正气凛然,露着一张和蔼面孔的张志明,在他看来就是一个笑面虎。
  “在捻军中担任什么职务?”张志明欣赏问,他很佩服英雄好汉,而捻军中的将领多为劫富济贫、除奸诛暴的绿林好汉,不仅是他不反感捻军,便是人民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