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沉家桢居士文集 >

第28部分

沉家桢居士文集-第28部分

小说: 沉家桢居士文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须菩提在赞叹佛陀之后,提出了问题,依照金刚经的流通本,这个问题是‘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如果您念过金刚经的,一定知道,在这部经大约一半的地方,须菩提又提出了同样的问题:‘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我要和各位研究的问题,是为什么在佛讲了很多道理之后,须菩提还会提出同样的问题。经文经过了一千多年来的抄写和印刷,在抄写、印刷过程中,是不是有错误的可能?这是我多年来的疑问。有些注经大德,认为须菩提第二次重提这个问题,是他的慈悲,是要让第一次问题还没有听懂的人,还有机会再听到佛的开示,也有的大德认为这两次的问题,文字虽然相同,但其意义有深浅的不同。这些解释都不能消除我的疑问。

    后来我读玄奘大师译的‘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五百七十七卷‘能断金刚分’,佛说般若经的第九会,相当于鸠摩罗什大师译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就是我们现在读的金刚经。玄奘大师对这一个问题的译文是‘世尊!诸有发趣菩萨乘者,应云何住?云何修行?云何摄伏其心?’这里他用了‘应云何住?’,就比‘云何应住?’容易解释得多,涵义也比较丰富。可是‘能断金刚分’大约在一半的地方,也有同样问题的记录,而玄奘大师的译文也同样是‘诸有发趣菩萨乘者,应云何住?云何修行?云何摄伏其心?’因此,虽然我发现了新的译文‘应云何住’,可是还没有完全解答我的疑问。一直到十几年前,看到一本唐朝咸通年间,鸠摩罗什大师译的手抄金刚经影印本,其中在经初的第一次问题时,用的是‘应云何住’,而第二次问时用的是‘云何应住’。换句话说,须菩提第一次的问题是‘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第二次的问题则是‘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可是那时,我还不敢确定那一种版本是对的。虽然觉得第一次发问时用‘应云何住’,第二次发问时用‘云何应住’,还比两次都用‘云何应住’要合理且容易解释得多。

    去年,我细读了江味农居士著的金刚经讲义,发现他对这个问题曾做了深刻的研究。他不但考据了古代的大德注解金刚经时所引用的经文,且根据敦煌石室唐人写经,譬如石室秘宝中柳公权所写的金刚经等,提出他的结论。

    他的结论是第一次问的时候是‘应云何住’,第二次问的时候是‘云何应住’;他并且说,不仅唐朝的抄本是这样,明朝的刻本、宋初的金刚经版本也都是‘应云何住’。一直到清朝初期的刻版(就是现在所谓的流通本),才改成‘云何应住’。因此,他的结论是第一次问题中‘云何应住’是错误的,应该是‘应云何住’。我认为江居士的见解很正确,他这一番校订工作很有价值。各位所读的金刚经,大都是所谓的流通本。如果第一次的问题是‘云何应住’的话,不妨在边上加注‘应云何住’,将来自己慢慢体会,再决定那一种译文对你最能相契。讲到这里,好像我对流通本中是否有错误的问题,已经有了解答,可是须菩提这两次的问题究竟应该怎么解释呢?前后又有什么不同呢?我们要将这个搞清楚了,才明白这一个‘应’字,若搬动了位置后,会使经文的意义有相当大的改变。

    现在,我先将须菩提问题中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解释一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印度梵文的音译,因为中国成语里,没有适当的字句,可以完全表达这句梵文的意义,所以没有直接译成中文。‘阿耨多罗’,简单地说就是没有比它再高再上的意思,简称为‘无上’;‘三’是正,正知正见的‘正’;‘藐’是平等,‘菩提’是觉。一般译成无上正等正觉。而无上正等正觉就是佛;所以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发了成佛的心。而为什么要成佛呢?就是为了普度众生。这个发了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心,就叫做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或者说发了无上菩提心。单单发了菩提心还是不够的,我们应发无上菩提心。

    须菩提在第一次问的时候,尚未深解义趣,这里所谓的尚未深解义趣,就是说对应无所住的道理,还没有彻底的明白,心中还执著著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还执著有一个心可以发,这个心既然能够发起,也会退失,因此他的问题是善男子善女人,既发了无上菩提心的,应云何住?就是应该如何保住这个已发起的无上菩提心,使之不退失。

    也有的大德,认为须菩提那时的境界已经不仅如此,他对空性的体验已相当深了,在声闻弟子中,解空第一。而且在这千二百五十大比丘中,也有对空性已经有相当体验的,并且为未来有深厚根基的众生著想,所以须菩提的问题,可以说是为了两种不同程度的人而发:第一种可以说是为了初发心的善男子善女人,即是刚刚发了无上菩提心的人而请示世尊,这已发起的无上菩提心,应云何住?就是应如何保特,使之不退。另一种是为程度比较高的人而请示的,对那些发了无上菩提心之后,那个人人本具的空性真心应云何住?就是应该如何安住,使之不动摇。这两种解释,各有见地,并不冲突。我建议有兴趣研究的朋友,不妨将这两种解释都放在心上。

    须菩提认为发了无上菩提心的,之所以会退矢,真心之所以会动摇,都是妄想心活跃的关系,而妄想心控制了人的思想行动,所以他接下去问‘云何降服其心’,这个‘心’指的是妄心或妄想心。各位请注意,‘应云何住,云何降服其心’的‘应’是贯通上下两句的,意思就是应云何住,应云何降伏其心。如果将‘应’搬到云何之下,变成云何应住,就贯通不到下面的云何降伏其心了。所以须菩提第一次发问,是请佛陀对这批已发了无上菩提心的佛弟子们解释,应该如何保持这个已发起的无上菩提心,使之不退失;应该如何使他们的真心安住而不动摇;及应该如何修行,使他们的妄想心能够降服,使他们能够了解并生起信心。

    为什么佛答‘诸菩萨摩诃萨’和先答‘应云何降伏其心’?

    在金刚经里,须菩提向佛陀请示的问题是:‘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先说了一个综合的答覆说,你好好听著,我讲给你听:‘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可是在详细解释时,佛陀不再说善男子善女人,而说‘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在这里我产生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佛在详细解答须菩提的问题时,称菩萨摩诃萨,而不称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很多大德的注解都说,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善男子善女人,就已有资格被称为菩萨,所以佛称他们为菩萨,多少有点称赞他们之意。但是为什么称菩萨摩诃萨呢?摩诃萨是印度的梵文,摩诃是大,菩萨摩诃萨就是大菩萨,对初发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善男子善女人,佛称他们为菩萨,也许还可以讲得过去,称他们为菩萨摩诃窿似乎可能性不大。也有的大德将菩萨摩诃萨这个名字分开来讲,就是说菩萨及摩诃萨。认为在金刚经里,佛说如来是为了发大乘者说这个金刚法门,为发最上乘者说金刚法门,所以此句菩萨摩诃萨中,菩萨是指发大乘心的人,摩诃萨是指发最上乘心的人。这两种解释各有见地,但仍不能解除我心中的疑问。

    有一次,我参加一个大学的开学典礼,当校长向一千多名新生(即大学一年级的学生)训话时,他讲了很多大学里硕士及博士班的功课项目及研究设备,又讲了这批未来的硕士博士怎样的学习,怎样的研究,可是一个字也没提到一年级的功课是怎样子的。那时我忽然想到,啊!佛陀在金刚经法会中对这批大比丘不也是一样吗?不也是一样地讲给他们听,大菩萨是怎样的理解、怎样的修行、怎样的降伏他们的妄心吗?换句话说,一旦发了心学菩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就应该一开始就以大菩萨们的理解修行为榜样,大菩萨们应该怎样降伏其心,我们也应该怎样降伏其心。也就是说,我们一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应该依照大菩萨们降伏其心的修法,一直修上去,做菩萨是这样修,成了大菩萨也是这样修,一直修到成佛还是这个心。因此佛陀说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并不是称这批大比丘为菩萨摩诃萨,也不是称这批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为菩萨摩诃萨,而是告诉那些发了无上菩提心的善男子善女人,就像各位一样,是告诉我们,大菩萨是怎样修的,要我们都以大菩萨为榜样,如此去修,去降伏我们的妄想心。我这个解释,在别的注解里我还没有找到,也许我有自作聪明,不对的地方,希望各位能同我一同来研究。

    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佛陀不直接照须菩提所问的次序先答‘应云何住’,而先解释‘应云何降伏其心’?上面我们已讨论过‘应云何住’可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善男子善女人发了无上菩提心,应该怎样保持它,使这个无上菩提心不会退失;另一种是对程度比较深的讲,我们本有的真心,应该怎样安住,使它不动摇。

    先拿深的解释来讲,真心本来没有动摇,也无所谓动摇的观念,动摇的观念完全是妄想。真心亦无所谓安住,这个安住不安住的观念,也仍旧是妄想,所以真心根本无所谓住。佛经里有所谓不住生死,不住涅槃,就是根本无所谓住的意思。所以只要妄想心降伏了,平息了,不存在了,真心也就显现。这就是圆觉经里佛说的‘离幻即觉’。这并不是有一个和幻对立的觉。青天之所以看不见,是因为遮满了云,一旦云散,即是青天。因此用不著去管真心的住或者不住,修行用功就只是降伏妄心,所以佛不答住,只答降伏。照浅的一种来讲,发无上菩提心的会退失,也是因为妄想心的炽盛,像火一样的在烧,所以要保持已发的无上菩提心,也只有降伏妄心的一法,禅宗所谓但求息妄,莫更觅真,要知道一觅真,仍旧是妄。各位明白这点,就能了解佛陀之所以只讲‘降伏’,而不答‘应云何住’了。

    从上面两个问题解释来看,可见佛陀接下去所讲的修行方法,实在是极为重要。我们学佛如果能把握这个法门,依教实行,不但可以福慧双修,而且是直趋菩提成佛的正路,也和与各位有极深因缘的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悲愿,及观世音菩萨摩诃萨的无量悲心相契相应。

    降伏其心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我们想学佛,但是好像还没有好好上路。佛在金刚经里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学,所以他指出大菩萨们应该怎样降伏其妄想心,我们也应该以大菩萨为榜样,怎样的降伏我们的妄想心。

    在金刚经中有这么一段‘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从上面这一小段中,我生起了五个问题,这五个问题现在我先列出来,而后再逐一解释:

    甲、为什么佛陀在说了一切众生之类之后,有必要将这许多众生类别详细的列述出来?

    乙、什么叫做‘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丙、为什么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丁、既然实无众生得灭度,为什么又叫我们去度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呢?

    戊、这一段降伏其心的中心思想或教法究竟是什么?

    现在我们先来研究最后的一个问题,这段经文‘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的中心思想或者教法,究竟在那里?我的理解是:

    第一,降伏其心,并不是压制而是引导,引导到另一个方面。为什么我这样讲呢?各位都明白,妄想心的根本是我们有一个我的观念,这是我,这是我所有的。可是佛所激的降伏其心的教法中,并没有直接强调的说,你得降伏我见,你得将我的观念压制下去,或者消灭它。佛并没有这么说。佛说你得帮助一切众生,帮助他们得到解脱,帮助他们去掉烦恼苦痛,了脱生死,所以不是消极的克制自己,而是积极的帮助他人。这一点是非常善巧的。各位请想一想,如果一切众生都解脱了,都离苦得乐了,都了脱生死成佛了,你还会不会仍旧在生死中受苦呢?你也是众生的一份子啊!所以所有的众生都离苦得乐了,你也离苦得乐了。各位要晓得我的观念是一个人有生以来非常坚强牢固的,要想正面的压制消灭它,是非常困难的,几乎是不可能的。现在把你的目标转移到旁人的身上,而且还强调说你帮助别人,你会得大的福报,我们凡夫听了,自然高兴的积极帮人,等到众生都离苦得乐了,你自然而然的离苦得乐,这不是很善巧吗?以引导代替压制,度人的结果就是自度,所以这条路,实在是我佛慈悲开导的善巧方便法门啊!

    第二,这段降伏其心的中心教法是福慧双修。为什么我这样讲呢?各位请看经文:‘所有一切众生,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现在且不管什么叫做‘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总之这句话是要一切众生都得到好处,都得到解脱,都离苦得乐,都为他们好。这一点是绝不会错的,这不是积福吗?你帮人,就是修福。下面佛又说:‘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这‘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好不容易懂。各位!凡是好不容易懂的道理,就是智慧。因为我们的智慧不够,所以好不容易懂。正因为不容易懂,我们要去了解研究,进而明白个中道理,这就是修慧。所以这段降伏其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