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文心雕龙千家诗 >

第5部分

文心雕龙千家诗-第5部分

小说: 文心雕龙千家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 
     及至从横之世,史职犹存。秦并七王,而战国有策。盖录而弗叙,故即 
简而为名也。汉灭赢项,武功积年,陆贾稽古,作《楚汉春秋》。爰及太史 
谈,世惟执简;子长继志,甄序帝勣。比尧称典,则位杂中贤;法孔题经, 
则文非玄圣。故取式《吕览》,通号曰纪,纪纲之号,亦宏称也。故本纪以 
述皇王,列传以总侯伯,八书以铺政体,十表以谱年爵,虽殊古式,而得事 
序焉。尔其实录无隐之旨,博雅弘辩之才,爱奇反经之尤,条例踳落之失, 
叔皮论之详矣。 
     及班固述汉,因循前业。观司马迁之辞,思实过半。其十志该富,赞序 
弘丽,儒雅彬彬,信有遗味。至于宗经矩圣之典,端绪丰赡之功,遗亲攘美 
之罪,征贿鬻笔之愆,公理辨之究矣。观夫左氏缀事,附经间出,于文为约, 
而氏族难明。及史迁各传,人始区详而易览,述者宗焉。 
     及孝惠委机,吕后摄政,班史立纪,违经失实。何则?庖牺以来,未闻 
女帝者也。汉运所值,难为后法。牝鸡无晨,武王首誓;妇无与国,齐桓著 
盟。宣后乱秦,吕氏危汉,岂唯政事难假,亦名号宜慎矣。张衡司史,而惑 
同迁、固,元平二后,欲为立纪,谬亦甚矣。寻子弘虽伪,要当孝惠之嗣; 
孺子诚微,实继平帝之体。二子可纪,何有于二后哉? 
     至于后汉纪传,发源东观。袁、张所制,偏驳不伦;薛、谢之作,疏谬 
少信。若司马彪之详实,华峤之准当,则其冠也。及魏代三雄,记传互出。 
 《阳秋》《魏略》之属,《江表》《吴录》之类,或激抗难征,或疏阔寡要, 
唯陈寿三志,文质辨洽,荀、张比之于迁、固,非妄誉也。 
     至于晋代之书,繁乎著作。陆机肇始而未备,王韶续末而不终;干宝述 
纪,以审正得序;孙盛《阳秋》,以约举为能。按《春秋》经传,举例发凡, 
自《史》《汉》以下,莫有准的。至邓璨《晋纪》,始立条例,又摆落汉魏, 
宪章殷周,虽湘川 曲学,亦有心典谟。及安国立例,乃邓氏之规焉。 
     原夫载籍之作也,必贯乎百氏,被之千载,表征盛衰,殷鉴兴废,使一 
代之制,共日月而长存;王霸之迹,并天地而久大。是以在汉之初,史职为 
盛,郡国文计,先集太史之府,欲其详悉于体国;必阅石室,启金匮,抽裂 
帛,检残竹,欲其博练于稽古也。是立义选言,宜依经以树则;劝戒与夺, 
必附圣以居宗;然后诠评昭整,苛滥不作矣。然纪传为式,编年缀事,文非 
泛论,按实而书,岁远则同异难密,事积则起讫易疏,斯固总会之为难也。 
或有同归一事,而数人分功,两纪则失于复重,偏举则病于不周,此又铨配 

… 页面 21…

之未易也。故张 衡摘史班之舛滥,傅玄讥 《后汉》之尤烦,皆此类也。 
     若夫追述远代,代远多伪。公羊高云“传闻异辞”,荀况称“录远略近”。 
盖文疑则阙,贵信史也。然俗皆爱奇,莫顾实理。传闻而欲伟其事,录远而 
欲详其迹,于是弃同即异,穿凿傍说,旧史所无,我书则传,此讹滥之本源, 
而述远之巨蠹也。 
     至于记编同时,时同多诡,虽定哀微辞,而世情利害。勋荣之家,虽庸 
夫而尽饰;迍败之士,虽令德而常嗤。理欲吹霜煦露,寒暑笔端,此又同时 
之枉,可为叹息者也。故述远则诬矫如彼,记近则回邪如此。析理居正,唯 
素心乎! 
     若乃尊贤隐讳,固尼父之圣旨,盖纤瑕不能玷瑾瑜也;奸惹惩戒,实良 
史之直笔,农夫见莠,其必锄也。若斯之科,亦万代一准焉。至于寻繁领杂 
之术,务信弃奇之要,明白头讫 之序,品酌事例之条,晓其大纲,则众理 
可贯。然史之为任,乃弥纶一代,负海内之责,而赢是非之尤。秉笔荷担, 
莫此之劳。迁、固通矣,而历诋后世。若任情失正,文其殆哉! 
     赞曰:史肇轩黄,体备周孔。世历斯编,善恶偕总。腾褒裁贬,万古魂 
动。辞宗丘明,直归南董。 

      【大意】 

     本篇就历史散文创作中的若干问题做了论述。首先讲述了历史散文的由 
来和发展,认为黄帝时代已有史官主持记载历史的职务,以后代代相承,各 
有损益。其次,对编年体、纪传体两类史书的优劣做了中肯的评述。再次, 
对晋代以前的史学著作进行评价,大都准确,但褒 《汉书》贬《史记》则有 
欠公允。最后,就如何创作历史散文表明了自己的看法:应以总结历史经验, 
供后世借鉴为目标;写作之前要做好资料 的搜集和整理研究;撰写史书时 
应以经书为标准,尊重事实、秉笔直书。 

… 页面 22…

                                诸子第十七 

     诸子者,入道见志之书。太上立德,其次立言。百姓之群居,苦纷杂而 
莫显;君子之处世,疾名德之不章。唯英才特达,则炳曜垂文,腾其姓氏, 
悬诸日月焉。昔风后、力牧、伊尹,咸其流也。篇述者,盖上古遗语,而战 
伐所记者也。至鬻熊知道,而文王谘询,余文遗事,录为 《鬻子》。子自肇 
始,莫先于兹。及伯阳识礼,而仲尼访问,爱序《道德》,以冠百氏。然则 
鬻惟文友,李实孔师,圣贤并世,而经子异流矣。 
     逮及七国力政,俊乂蜂起。孟轲膺儒以磬折,庄周述道以翱翔;墨翟执 
俭确之教,尹文课名实之符;野老治国于地利,驺子养政于天文;申、商刀 
锯以制理,鬼谷唇吻以策勋;尸佼兼总于杂述,青史曲缀以街谈。承流而枝 
附者,不可胜算。并飞辩以驰述,餍禄而余荣矣。 
     暨于暴秦烈火,势炎昆冈,而烟燎之毒,不及诸子。逮汉成留思,子政 
雠校,于是 《七略》芬菲,九流鳞萃,杀青所编,百有八十余家矣。 
     迄至魏晋,作者间出,谰言兼存,琐语必录,类聚而求,亦充箱照轸矣。 
然繁辞虽积,而本体易总,述道言治,枝条《五经》。其纯粹者入矩,踳驳 
者出规。《礼记·月令》,取乎吕氏之纪;三年问丧,写乎荀子之书。此纯 
粹之类也。若乃汤之问棘,云蚊睫有雷霆之声;惠施对梁王,云蜗角有伏尸 
之战;《列子》有移山跨海之谈,《淮南》有倾天折地之说。此踳驳之类也。 
是以世疾诸混同虚诞。 
     按《归藏》之经,大明迂怪。乃称羿弊十日,嫦娥奔月。殷汤如兹,况 
诸子乎?至如商、韩,六虱、五蠹,弃教废仁,轘药之祸,非虚至也。公孙 
之白马孤犊,辞巧理拙,魏牟比之鸮鸟,非妄贬也。昔东平求诸子、《史记》, 
而汉朝不与,盖以《史记》多兵谋,而诸子杂诡术也。然洽闻之士,宜撮纲 
要,览华而食实,弃邪而采正,极睇参差,亦学家之壮观也。 
     研夫孟、荀所述,理懿而辞雅;管、晏属篇,事核而言练;列御寇之书, 
气伟而采奇;驺子之说,心奢而辞壮;墨翟、随巢,意显而语质;尸佼、尉 
缭,术通而文钝;鹖冠绵绵,亟发深言;鬼谷眇眇,每环奥义。情辨以泽, 
文子擅其能;辞约而精,尹文得其要。慎到析密理之巧,韩非著博喻之富; 
吕氏鉴远而体周,淮南泛采而文丽。斯则得百氏之华采,而辞气文之大略也。 
     若夫陆贾《典语》,贾谊《新书》,扬雄《法言》,刘向《说苑》,王 
符《潜夫》,崔骃《政论》,仲长《昌言》,杜夷《幽求》,咸叙经典,或 
明政术,虽标论名,归乎诸子。何者?博明万事为子,适辩一理为论。彼皆 
蔓延杂说,故入诸子之流。 
     夫自六国以前,去圣未远,故能越世高谈,自开户牖。两汉以后,体势 
漫弱,虽明乎坦途,而类多依采。此远近之渐变也。嗟乎!身与时舛,志共 
道申,标心于万古之上,而送怀于千载之下,金石靡矣,声其销乎! 
     赞曰:大夫处世,怀宝挺秀;辨雕万物,智周宇宙。立德何隐,含道必 
授。条流殊述,若有区囿。 

      【大意】 

     本篇论述诸子散文的一些问题。一、论述子书的性质,认为子书是阐明 
哲理、记述个人思想的著作。二、论述子书的起源和发展历史,认为周文王 

… 页面 23…

时的《鬻子》是最早的子书,春秋时的《老子》则是诸子百家中作者自著的 
开端。三、以儒家经书为标准,根据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将子书分为“纯 
粹”和“错杂”两类。四、品评晚周十八家子书,指出子书具有不同的思想 
内容和艺术风格。五、比较先秦和两汉以后的子书,认为先秦诸子立论高远, 
都能自成一家;两汉以后的作者都依傍儒学,诸子体势渐弱。 

… 页面 24…

                                论说第十八 

     圣哲彝训曰经,述经叙理曰论。论者,伦也。伦理无爽,则圣意不坠。 
昔仲尼微言,门人追记,故仰其经目,称为《论语》。盖群论立名,始于兹 
矣。 
     自《论语》已前,经无论字。《六韬》二论,后人追题乎!详观论体, 
条流多品:陈政,则与议说合契;释经,则与传注参体;辨史,则与赞评齐 
行;铨文,则与叙引共纪。故议者宜言,说者说语,传者转师,注者主解, 
赞者明意,评者平理,序者次事,引者胤辞。八名区分,一揆宗论。论也者, 
弥纶群言,而研精一理者也。 
     是以庄周《齐物》,以论为名;不韦《春秋》,六论昭列。至石渠论艺, 
白虎通讲聚,述圣言通经,论家之正体也。及班彪《王命》,严尤《三将》, 
敷述昭情,善入史体。魏之初霸,术兼名法,傅嘏、王粲,校练名理。迄至 
正始,务欲守文,何晏之徒,始盛玄论。于是聃、周当路,与尼父争涂矣。 
详观兰石之 《才性》,仲宣之《去代》,叔夜之《辨声》,太初之《本玄》, 
辅嗣之“两例”,平叙之“二论”,并师心独见,锋颖精密,盖人伦之英也。 
至如李康《运命》,同《论衡》而过之;陆机《辨亡》,效《过秦》而不及: 
然亦其美矣。 
     次及宋岱、郭象,锐思于几神之区;夷甫、裴頠,交辩于有无之域:并 
独步当时,流声后代。然滞有者全系于形用;贵无者专守于寂寥;徒锐偏解, 
莫诣正理;动极神源,其般若之绝境乎!逮江左群谈,唯玄是务;虽有日新, 
而多抽前绪矣。 
     至如张衡《讥世》,韵似俳说;孔融《孝廉》,但谈嘲戏;曹植《辨道》, 
体同书抄:言不持正,论如其已。 
     原夫论之为体,所以辨正然否,穷于有数,追于无形,迹坚求通,钩深 
取极;乃百虑之筌蹄,万事之权衡也。故其义贵圆通,辞忌枝碎,必使心与 
理合,弥缝莫见其隙;辞共心密,敌人不知所乘:斯其要也。是以论如析薪, 
贵能破理,斤利者越理而横断,辞辩者反义而取通:览文虽巧,而检迹如妄。 
唯君子能通天下之志,安可以曲论哉! 
     若夫注释为词,解散论体,杂文虽异,总会是同。若秦延君之注《尧典》, 
十余万字;朱普之解《尚书》,三十万言:所以通人恶烦,羞学章句。若毛 
公之训《诗》,安国之传《书》,郑君之释《礼》,王弼之解《易》,要约 
明畅,可为式矣。 
     说者,悦也。兑为口舌,故言咨悦怿。过悦必伪,故舜惊谗说。说之善 
者,伊尹以论味隆殷,太公以辨钓兴周。及烛武行而纾郑,端木出而存鲁, 
亦其美也。 
     暨战国争雄,辩士云踊,从横参谋,长短角势,转丸骋其巧辞,飞钳伏 
其精术。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六印磊落以 
佩,五都隐赈而封。至汉定秦楚,辩士弭节,郦君既毙于齐镬,蒯子几入乎 
汉鼎。虽复陆贾籍甚,张释附会,杜钦文辩,楼护唇舌,颉颃万乘之阶,抵 
嘘公卿之席,并顺风以托势,莫能逆波而泝洄矣。 
     夫说贵抚会,弛张相随,不专缓颊,亦在刀笔。范雎之言事,李斯之止 
逐客,并烦情入机,动言中务,虽批逆鳞,而功成计合,此上书之善说也。 
至于邹阳之说吴、梁,喻巧而理至,故虽危而无咎矣。敬通之说鲍、邓,事 

… 页面 25…

缓而文繁,所以历骋而罕遇也。 
     凡说之枢要,必使时利而义贞,进有契于成务,退无阻于荣身。自非谲 
敌,则唯忠与信。披肝胆以献主,飞文敏以济辞,此说之本也。而陆氏直称 
 “说炜晔以谲诳”,何载? 
     赞曰:理形于言,叙理成论。词深人天,至远方寸。阴阳莫贰,鬼神靡 
遁。说尔飞钳,呼吸沮劝。 

      【大意】 

     论是用来解说经义或说理的文字,文中主要指先秦两汉时代一些说理的文章。说是用委婉的言 

辞说服对方的文章,文中主要指战国时代的游说之辞。本篇分别论述了这两种文体的含义、作用、起 

源和发展历史等问题,评论了它们的代表作品,提出了有关的写作要求。 

… 页面 26…

                                诏策第十九 

     皇帝御宇,其言也神。渊嘿黼扆,而响盈四表,惟诏策乎!昔轩辕、唐 
虞,同称为命。命之为义,制性之本也。其在三代,事兼诰誓。誓以训戎, 
诰以敷政。命喻自天,故授官锡胤。《易》之《姤》象,“后以施命诰四方”。 
诰命动民,若天下之有风矣。 
     降及七国,并称曰令。令者,使也。秦并天下,改命曰制。汉初定仪则, 
则命有四品: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诏书,四曰戒敕。敕戒州部,诏诰 
百官,制施赦命,策封王侯。策者,简也。制者,裁也。诏者,告也。敕者, 
正也。《诗》云“畏此简书”,《易称》“君子以制度数”,《礼》称“明 
君之诏”, 《书》称“敕天之命”,并本经典以立名目。远诏近命,习秦制 
也。 
     记称丝纶,所以应接群后。虞重纳言,周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