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窗边的泄豆 >

第7部分

窗边的泄豆-第7部分

小说: 窗边的泄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从这天夜里以后,巴学园的学生们再也不怕鬼了。 
  因为大家这下都知道了:那鬼自己也吓得胆战心惊呢! 
  小豆豆现在正规规矩矩地往前走去。小狗洛克不时仰起头瞧瞧小豆豆的脸,也乖乖地迈动着四条腿。凡是这种时候,肯定是要去光顾爸爸的排练场了。平时,小豆豆走起路来总是急匆匆地奔跑,或是象找东西似的东张西望地这走走那转转,还有时从别人家的院子横穿过去,从篱笆里钻过来钻过去的。因此,难得有一回象今天这样斯斯文文地走路,遇到这种情况,人们立刻就知道“这是要去排练场啦!”排练场离小豆豆家只有五分钟的路。 
  小豆豆爸爸是交响乐团的第一小提琴手。所谓第一小提琴手,就是拉小提琴的了。不过使小豆豆感到有趣的是,一次妈妈带她去参加演奏会,当观众鼓掌时,那位汗流浃背的指挥伯伯便一下子朝观众席转过身来,然后立即走下指挥台,和坐在紧跟前拉小提琴的小豆豆的爸爸握手。而且,爸爸一站起身,乐队全体也一齐站了起来。 
  “为什么要握手呢?” 
  小豆豆轻声问道。妈妈告诉她说: 
  “那是因为爸爸他们演奏得很卖力气,乐队指挥是把爸爸作为代表,用握手来向大家表示感谢的。” 
  小豆豆喜欢到排练场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学校里尽是些小朋友,而聚集在这里的全都是大人,并能用各种各样的乐器演奏音乐;再一个就是乐队指挥洛杉舒特库伯伯讲的日本话非常有趣。 
  爸爸曾告诉小豆豆,洛杉舒特库伯伯的全名叫约瑟夫·洛杉舒特库,是位欧洲有名的乐队指挥,由于有个叫希特勒的人想干出可怕的事来,为了能够继续从事音乐事业,他才逃到这么遥远的日本来的。爸爸说,他非常尊敬洛杉舒特库伯伯。对于小豆豆来说,她还不可能懂得世界形势,而希特勒这时已经开始镇压犹太人了。如果不发生这种事情的话,也许洛杉舒特库本人根本不会来到日本,而山耕笮创建的这个交响乐团也就不会靠着世界水平的名指挥提高的这样快了。总之,洛杉舒特库是用欧洲第一流乐团的水平来指挥演奏的。所以,每次练习结束时,洛杉舒特库总要痛哭一场,他说: 
  “我如此拼命的工作,可你们这个乐团却总是效果不佳。” 
  每当这种时候,乐团的首席大提琴手斋藤秀雄叔叔就代表大家表明心意,用德语安慰他说: 
  “大家都在拼命努力,不过技术上还是跟不上去。绝对不是有意怠惰。” 
  斋藤秀雄叔叔的德语讲的特别好,在练习中,洛杉舒特库休息时,他还是代理指挥。这些内情小豆豆虽然不晓得,但她常常看到洛杉舒特库伯伯满脸通红,头上冒着热气,正用外国话(其实就是德语)大声地训斥乐团。每逢这种情况,小豆豆就从平时两手托腮向里张望的那个自己专用窗口把头缩回来,和洛克一起蹲到地下,屏住呼吸等待音乐重新开始。 
  不过,平日里的洛杉舒特库伯伯却很和蔼可亲,日本话也讲得很逗人。当大家演奏得很好时,他就用日本话连声赞扬: 
  “黑柳先生,非常好!” 
  “好极了!” 
  小豆豆一次也没有进入过排练场。她平时总是喜欢那牡趴在窗口向里张望,同时听里面演奏的乐曲。所以常常有这种情况,等到里面休息,大家出来吸烟时,爸爸才发现。 
  “啊!小豆豆助,你早来了吧?” 
  洛杉舒特库伯伯一看到小豆豆,马上就向她问候: 
  “你早!” 
  尽管小豆豆已经长大了,他却还象对待小娃娃一样,把小豆豆抱起来亲亲脸蛋。小豆豆虽然有点害羞,但还是很喜欢这位戴银丝眼镜、高鼻梁、个头不高的洛杉舒特库伯伯。他那张脸端庄而漂亮,一看就知道是位艺术家。 
  从洗足池那边吹过来的清风,伴着排练场的乐曲声,向遥远遥远的地方飘拂而去。其中还时不时掺杂着“金鱼咧——金鱼!”这种叫卖金鱼的声音。总而言之,小豆豆打心眼里喜欢这座颇有点西洋建筑风味的排练场。暑假就要结束了,对巴学园的学生们来说,被称为“主要比赛项目”的温泉旅行的出发日子终于来到了。暑假前,有一天,小豆豆放学回来向妈妈问道: 
  “我可以和大家一块去温泉旅行吗?” 
  对一般事从不吃惊的妈妈,听到小豆豆这句问话竟然大吃了一惊。如果是老爷爷老奶奶凑在一起到温泉去的话,这还可以理解,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不过,仔仔细细地读了校长先生的来信以后,妈妈便想通了,觉得这的确是件有意义的事。校长在信里说,静冈县的伊豆半岛有个叫土肥的地方,那儿的海水里涌出温泉水,孩子们又能游泳又能洗温泉,可算做是一所“临海学校”。总共呆三天两宿。巴学园一个学生的爸爸在那里有栋别墅,全校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约五十名学生都能住得下。照这种情况,妈妈当然举双手赞成了。 
  就这样,巴学园的学生们做好了去温泉旅行的准备,今天都到学校集合了。大家来到校园以后,校长说: 
  “怎么样?都准备好了吗?这次可是又坐火车又坐船呀!大家千万注意不要走丢啦!好,出发!” 
  校长提醒大家的就是这几句话。但大家从自由冈车站乘上东京到横滨的列车以后,却安静得出奇。一个到处乱跑的小朋友也没有,即使和身旁的同学讲话,也都是老老实实的。巴学园的学生们从来没有人教过他们什么“走路时要整整齐齐地排成一行”,什么“在电车里要肃静”,或者什么“吃剩下的食物不要随便乱扔”啦,等等。一些良好的品德和作风,比如:见到比自己小或者体弱的人就推推撞撞,甚至欺负人家,这是可耻的;看到不整洁的地方就要自觉地随手打扫干净,尽量不要给别人添麻烦等等,都是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地渗入到孩子们的心灵中去的。尽管如此,有的事细想起来还是不可思议的,就拿小豆豆来说吧,几个月前还因上课时和化装广告宣传员讲话而给大家添了不少麻烦,可自从来到巴学园的那天起,她也能规规矩矩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学习了。总之一句话,现在的小豆豆正规规矩矩地和大家坐在一起去旅行,如果让以前那所学校的老师看到了,她肯定会说:“小豆豆变啦!” 
  从沼律换乘上大家做梦都想坐的轮船。虽然这船不是很大,但同学们还是异常兴奋,这里瞧瞧,那里摸摸,有的还跳起来抓住什么东西荡个秋千。而且当船就要离开码头时,大家还向镇上的人挥起了小手。然而,船行至途中下起雨来了,大家不得不从甲板上钻进船舱,而且船也颠簸得更厉害了。这时小豆豆觉得心里有些难受。别的小朋友也有这种感觉。正当这个时候,有个高年级的男孩站到了颠簸不止的船中央,保持好重心,船一摇晃,他就“欧嘿,欧嘿”地喊着会儿跳到左边,一会儿又蹦到右边。尽管大家心里都很难受,甚至想哭出声来,但看到那男孩的表演以后,都觉得怪逗人的,于是便大笑起来,就这样在笑声中船开到了土肥。而令人可怜和遗憾的是,当同学们下了船,又精神抖擞起来时,那位在船上“欧嘿,欧嘿”的男孩子却头晕起来了。 
  土肥温泉是个幽静而美丽的村庄,这里有海水和树林,还有一个面向大海的小山包。休息一会儿之后,老师们带领大家来到了海边,和学校的游泳池不同,入海的时候大家都穿上了游泳衣。 
  海里的温泉别有风味,哪是温泉,哪是海水,根本没有线或围起来的标志,所以当别人告诉说: 
  “这儿是温泉呀!” 
  当时就要把那地方记住,然后蹲下身去,温泉的热水刚好没到脖子下,简直就和在浴室里洗澡一样,又暖和又舒服。而且,如果想从这“浴池”到海水里去时,只消往外爬五米左右,水就渐渐变凉,然后再往外去,就是彻底的凉水了,因此就可以断定:“这里是海水啦!”所以,当大家在海水里游冷了时,就赶紧退回到暖和的温泉水里去,只露出来一个小脑袋。泡在暖融融的温泉水里,就觉得好象回到了自己的家似的。奇怪的是,如果到海水里去游泳,孩子们就要紧紧地戴上游泳帽,而一旦进入温泉水里,尽管看上去和海水毫无差别,他们却围成一圈,以轻松的姿势在一起说个没完。如果局外人看到了,纵使是小学生在洗温泉,说不定也会把孩子们当成老爷爷老奶奶的。 
  这会儿的海水里几乎没有外人,好象海岸和温泉都成了巴学园学生们的专用场地。在这次稀奇的温泉海水浴里,大家尽情地玩了个痛快。所以,当傍晚返回别墅时,由于在水里泡的时间太长了,每个孩子手指头的皮都皱起来了。 
  夜里又有夜里的乐趣,钻进被窝以后,大家又轮流讲起了鬼的故事。小豆豆和她那些一年级的小同学们被吓得直哭。但还是边哭边问: 
  “后来呢?后来怎么样了?” 
  在土肥温泉的这三天里,和以往在学校时的野营或试胆量都不一样,过的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比如:同学们都被轮班派到蔬菜店或鱼店去买做晚饭的菜。若是碰到素不相识的大人问:“你们是哪个学校的学生呀?”或是问:“从哪里来的呀?”这时,就必须有礼貌地给予回答。此外,还有的孩子在树林里迷了路,也有的孩子游泳游得很远,一时没能回来,让大家替他担心的。还有的孩子被掉在海滩上的玻璃划破了脚。每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大家首先考虑的都是自己怎样才能发挥最大作用。 
  当然,令人高兴的事也多得很。在一片大树林里,到处都是知了,还有一个冰棒店。在海边还碰到了一位正在独自造一条大木船的叔叔。那条船已经基本上成形了,所以早晨一起床,孩子们就都跑去看那条船是否比昨天造得更好了。小豆豆还向那位叔叔要了一条又薄又长的刨花作礼物。 
  离开温泉的那天,校长对大家说: 
  “怎么样?拍一张纪念照好不好呀?” 
  全校同学还从来没在一起拍过照,所以大家又兴奋地跳了起来。这时有位女老师说: 
  “好,我来拍吧!” 
  女老师刚说完,就有人要去厕所,她只好说: 
  “好,快去吧!” 
  还有的孩子把球鞋穿错脚了,要重新穿好。在这段时间里,有个孩子一直紧张地摆好姿势等候拍照。当正式开始拍照时,那位女老师说: 
  “注意,拍了!” 
  刚拍完,那孩子就叫了起来: 
  “哎呀,不行啦!累死啦!” 
  说完,就躺到地上了。总之,拍这张照片花了好长时间。 
  不过,这张以大海为背景,以孩子们各自喜欢的姿式拍来的照片,简直成了孩子们的宝贝。因为一看到这张照片,就能一下子想起轮船、温泉、鬼的故事,以及那位吆唤“欧嘿,欧嘿“的男孩子。 
  就这样,小豆豆的第一个暑假在各种有趣的记忆中过去了,而这些记忆是她永远也不会忘怀的。 
  小豆豆度过的这第一个暑假的当时,附近的水池里还有许许多多的喇蛄,就连东京的垃圾车也还是由一头大牛拉着到处转呢!暑假已经过去,第二个学期开始了。通过暑假期间组织的各种集体活动,小豆豆不仅和本班同学,而且和上年级的每个同学也都熟悉起来了。并且对巴学园也更加喜爱了。 
  巴学园除了在教学方法上和一般的小学不同之外,上音乐课的时间也特别多。音乐课的学习内容有多种多样,其中只有旋律课每天都上。所谓旋律课,本是一位名叫达尔库罗兹的澳大利亚音乐教育家首创的一种特殊的旋律教育法。这项研究成果一发表,虽说当时还是二十世纪初一九零五年,却很快受到了整个欧洲和美国等国的重视,各国甚至成立了训练所或研究所。达尔库罗兹先生的旋律学是怎么传到这所巴学园来的呢?其过程是这样的: 
 
窗边的小豆豆
 
第七章
  校长小林宗作先生在创办巴学园之前,为了了解外国对孩子们的教育方法,便出发到欧洲去了。在那里参观了各种小学,访问了许多被誉为教育家的人。就在这期间,小林先生在巴黎遇见了一位名叫达尔库罗兹的人,他既是位了不起的作曲家,又是位教育家。小林先生了解到,达尔库罗兹先生长期以来一直在琢磨这样一个问题: 
  “怎样才能教育儿童不用耳朵,而‘用心灵去听、去感知音乐’呢?这不是死板板的教育,而是要使儿童感受到生动而又活泼的音乐,……究竟怎样才能唤起儿童的这种感知能力呢?” 
  最后,他终于在观察孩子们自由自在的蹦蹦跳跳中来了灵感,并创作了旋律体操,即“旋律教育法”。于是,小林先生便在巴黎这所达尔库罗兹的学校里逗留了一年多,并掌握了旋律教育法。说起来话就远了,在日本有很多人接受了达尔库罗兹的影响,首先是山耕笮,其次还有现代舞蹈的创始人石井漠,歌舞伎的第二代师祖市川左团次,新剧运动的先驱者小山内薰,舞蹈家伊藤道郎……等等。这些人都是把旋律教育作为一切艺术的基础来向达尔库罗兹学习的。不过,最初尝试把旋律教育法引进小学教育的,还是小林校长。 
  “旋律教育是怎么回事呀?” 
  当有人提出这个疑问时,小林校长总是这样回答: 
  “旋律教育法是一种游戏,它的目的在于使人体的固有组织更为精巧。它同时又是一种培养心灵运动节奏的娱乐活动。这种娱乐活动能使身心同时领会旋律。实行旋律教育法,将会使性格变得和谐而优美。这种性格既高尚又坚强,正直而又能顺从自然的规律。” 
  小林校长列举的优点还有很多,这里就不去多谈了。总之,小豆豆这个班首先从使身体接受旋律开始训练了。校长在礼堂的小舞台上弹钢琴。和着钢琴的节奏,学生们从各自喜欢的地点开始走动。随便怎么走都可以,但若与人流相逆的话,就会与别人相撞,那就不愉快了,因此便自然地沿着同一个方向走动,并形成了一个圆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