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志怪小说选-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旁有一古柏林,即投身而入,倚树少憩。鸺鹠鸣其前,豺狐嗥其后。顷之,
有群鸦接翅而下,或跂一足而啼,或鼓双翼而舞,叫噪怪恶,循环作阵。复
有八九死尸,僵卧左右,阴风飒飒,飞雨骤至,疾雷一声,群尸环起,见大
异在树下,踊跃趋附。大异急攀缘上树以避之,群尸绕其下,或啸或詈,或
坐或立,相与大言曰:“今夜必取此人!不然,吾属将有咎!”已而云收雨
止,月光穿漏,见一夜叉自远而至,头有二角,举体青色,大呼阔步,径至
林下,以手撮死尸,摘其头而食之,如啖瓜之状;食讫,饱卧,鼾睡之声动
地。大异度不可久留,乘其熟寐,下树迸逸,行不百步,则夜叉已在后矣,
舍命而拜,几为所及。遇一废寺,急入投之,东西廊皆倾倒,惟殿上有佛像
一躯,其状甚伟。见佛背一穴,大异计穷,窜身入穴,潜于腹中,自谓得所
托,可无虞矣。忽闻佛像鼓腹而笑曰:“彼求之而不得,吾不求而自至,今
夜好顿点心,不用食斋也!”即振迅而起,其行甚重,将十步许,为门限所
碍,蹶然仆地,土木狼藉,胎骨糜碎矣。大异得出,犹大言曰:“胡鬼弄汝
公,反自掇其祸!”即出寺而行。遥望野中,灯烛荧煌,诸人揖让而坐。喜
甚,弛往赴之。乃至,则皆无头者也,有头者则无一臂,或缺一足。大异不
顾而走。诸鬼怒曰:“吾辈方此酣畅,此人大胆,敢来冲窜!正当执之以为
脯胾耳。”即踉跄哮吼,或抟牛粪而掷,或攫人骨而投,无头者则提头以趁
之。前阻一水,大异乱流而渡,诸鬼至水,则不敢越。蓦及半里,大异回顾,
犹闻喧哗之声,靡靡不已。
须臾,月堕,不辨蹊径,失足坠一坑中,其深无底,乃鬼谷也。寒沙眯
目,阴气彻骨,群鬼萃焉。有赤发而双角者,绿毛而两翼者,鸟喙而獠牙者,
牛头而兽面者,皆身如蓝靛,口吐火焰,见大异至,相贺曰:“仇人至矣!”
即以铁钮系其颈,皮繂拴其腰,驱至鬼王之座下,告曰:“此即在世不信鬼
神,凌辱吾徒之狂士也。”鬼王怒责之曰:“汝具五体而有知识,岂不闻鬼
神之德其盛矣乎?孔子圣人也,犹曰敬而远之。大《易》所谓‘载鬼一车’,
《小雅》所谓‘为鬼为蜮’。他如《左传》所纪,晋景之梦,伯有之事,皆
是物也。汝为何人,独言其无?吾受汝侮久矣!今幸相遇,吾乌得而甘心焉。”
即命众鬼卸其冠裳,加以棰楚,流血淋漓,求死不得,鬼王乃谓之曰:“汝
欲调泥成酱乎?汝欲身长三丈乎?”大异念泥岂可为酱,因愿身长三丈。众
鬼即捽之于石床之上,如搓粉之状,众手反复而按摩之,不觉渐长,已而扶
起,果三丈矣,袅袅如竹竿焉。众笑辱之,呼为“长竿怪”。王又谓之曰:
“汝欲煮石成汁乎?汝欲身矮一尺乎?”大异方苦其长,不能自立,即愿身
矮一尺。众鬼又驱至石床上,如按面之状,极力一捺,骨节磔磔有声,乃拥
之起,果一尺矣,团苽如巨蟹焉。众又笑辱之,呼为蟛蜞怪。大异蹒跚于地,
不胜其苦。旁有一老鬼,抚掌大笑曰:“足下平日不信鬼怪,今日何故作此
形骸?”乃请于众曰:“彼虽无礼,然遭辱亦甚矣,可怜许,请宥之!”即
以两手提挈大异而抖擞之,须臾复故。大异求还,诸鬼曰:“汝既到此,不
… Page 41…
可徒返,吾等各有一物相赠,所贵人间知有我辈耳。”老鬼曰:“然则,以
何物赠之?”一鬼曰:“吾赠以拨云之角。”即以两角置于大异之额,岌然
相向。一鬼曰:“吾赠以啸风之嘴。”即以一铁嘴加于其唇,尖锐如鸟喙焉。
一鬼曰:“吾赠以朱华之发。”即以赤水染其发,皆鬅鬙而上指,其色如火。
一鬼曰:“吾赠以碧光之睛。”即以二青珠嵌于其目,湛湛而碧色矣。老鬼
遂送之出坑曰:“善自珍重,向者群小溷渎,幸勿记怀也。”
大异虽得出,然而顶拨云之角,戴啸风之嘴,被朱华之发,含碧光之睛,
俨然成一奇鬼。到家,妻孥不敢认;出市,众共聚观,以为怪物;小儿则惊
啼而逃避。遂闭户不食,愤懑而死。临死,谓其家曰:“我为诸鬼所困,今
其死矣!可多以纸笔置柩中,我将讼之于天。数日之内,蔡州有一奇事,是
我得理之时也,可沥酒而贺我矣。”言讫而逝。过三日,白昼风雨大作,云
雾四塞,雷霆霹雳,声震寰宇,屋瓦皆飞,大木尽拔,经宿始霁。则所堕之
坑,陷为一巨泽,弥漫数里,其水皆赤。忽闻柩中作语曰:“讼已得理!诸
鬼皆夷灭无遗!天府以吾正直,命为太虚殿司法,职任隆重,不复再来人世
矣。”其家祭而葬之,肸蚃之间,如有灵焉。
(《剪灯新话》)
… Page 42…
长安夜行录
洪武初,汤公铭之与文公原吉,俱以老成练达、学问渊源,政事文章推
重当代。未几而秦邸之国汤公拜右辅,文公拜左辅,随从以行。时天下太平,
人物繁庶,关中又汉唐故都,遗迹俱在,二公导翊之暇,惟从容于诗酒中,
临眺于山川,访古寻幽,未尝相舍。
一日,文公谓汤公曰:“汉代诸陵,尽在于此。吾徒幸无案牍之劳,且
有休退之日,登高能赋,此其时乎?”府僚洛阳巫马斯仁对曰:“长陵、安
陵、阳陵、平陵,皆在渭北咸阳原上,高十二丈,百二十七步。惟茂陵在兴
平县东北十里,高十四丈,百四十步,其形方正,状类复斗;陵东为卫将军
青墓;又稍东为霍去病墓,所谓象祁连山者;西北为公孙弘墓,西一里为李
夫人墓;山川雄秀,与他处异。公若欲游,宜先于是。且兴平去此十八里,
一日可到。”二公然之,翌日遂往,期仁从焉,时九月二十日也。
暨归,至半途,期仁马乏,追公不及,因缓辔徐行,不觉瞑矣。路遥天
黑,将近二更,禽鸟飞鸣,狐兔冲斥,心甚恐,且畏且行。俄而望中隐隐有
火光,意谓人家不远,策马以进,至则果民舍也,双户洞开,灯犹未灭。期
仁下马,拴于庭树之上,入坐客次,良久寂然,不敢叩门,惟屡謦咳使其家
知之。少顷,苍头自便户出,问客何来,期人以实告,苍头唯唯而去。未几,
主人出,乃一少年,韦布翛然,状貌温粹,揖客与语,言辞简当,问劳而已。
茶罢,延入中堂,规制幽雅可爱,花卉芬芳,几席雅洁。坐定,少年呼其妻
出拜,视之,国色也,年二十余,靓妆常服,不屑朱铅,,往来于香烟烛影
中,绰约若仙妹神女。期仁私念彼寻常人,而妻美若此,必怪也,亦不敢问,
逡巡,设酒馔,杯豆罗列,虽不甚丰腆,而奇美精致,迨非人间饮食,少年
相劝,意甚殷勤。
酒半,夫妻俱起拜曰:“公,贵人,前程远大。某有少恳,欲托公以白
于世。”期仁曰:“子夫妇为谁?所恳者何事?”少年曰:“公无恐,当以
诚告。某唐人,处此已七百余年,未尝有至此者。今公临降,殆天意欤?某
白于世,必矣。”期仁曰:“愿卒闻之。”少年羞赧低回,欲说复止。其妻
曰:“何害!我则言之。妾夫开元间长安鬻饼师也,让皇帝为宁王时,建第
兴庆坊,吾家适近王邸,妾夫故儒者,知有安、史之祸,隐于饼以自晦:妾
亦躬操井臼,涤器当垆,不敢以为耻也。王过,见而悦之,妾夫不能庇其伉
俪,遂为所夺,从入邸中,妾即以死自誓。终日不食,竟日不言。王使人开
谕百端,莫之顾也。一夕,召妾,托以程姬之疾,获免,如此者月余,王无
奈何,叱遣归家。当时史官既失妾夫妇姓名,不复登载,惟《本事集》云:
‘唐宁王宅畔,有卖饼者妻美,王取之经岁,问曰:“颇忆饼师否?”召之
使见,泪下如雨,王悯而还之。’殊不知妾入王宫中,首尾只一月,而谓经
岁,妾求死而得出,而谓召之使见;王实未尝问妾,亦未尝召妾夫至也。厚
诬若此,何以堪之?而世之骚人墨客有赋《饼师妇吟》,咏妾事者,亦皆逞
其才思,过于形容,至有句云: ‘当时夫婿轻一诺,金屋茆檐两迢递。’呜
呼!回思尔时,事出迫夺,薰天之势,妾夫尚敢喘息耶?今以轻一诺为妾夫
罪,岂不冤哉?所谓有恳托公者,此也。”期仁曰:“若尔守义,实为可嘉,
正须直笔,以励风欲,而使之昧昧无闻,安得不饮恨于九原,抱痛于百世哉?
期仁不敏,滥以文辞称,当为子表而出之。但恐相传已久,胶于见闻,一旦
厘正,不免入疑,愿得子姓字,以补史氏之缺,可乎?”少年愀然不乐,曰:
… Page 43…
“若显余姓名人间,则负愧无尽矣,非所愿也。”期仁曰:“然则如之何?”
少年曰:“乞以前所去者,辩正足矣。”期仁复问曰:“史称宁王明炳机先,
因让储副,号称宗英,乃亦为是不道耶?”少年曰:“此是其常态,尚足怪
乎?然在当时诸王中,最为读书好学,虽其负恃恩宠,昧于自见,然见余拙
妇以礼自持,终不忍犯,其他宗室所为,犹不足道。若岐王进膳,不设几案,
令诸妓各捧一器,品尝之;申王遇冷不向火,置两手于妓怀中,须臾间易数
人:薛王则刻木为美人,衣之青衣,夜宴则设以执烛,女乐纷纭,歌舞杂遝,
其烛又特异,客欲作狂,辄暗如漆,事 毕复明,不知其何术也?如此之类,
难以悉举,无非穷极奢淫,灭弃礼法,设若堕其手中,宁复得出?则王之贤
又不可不知也。”
酒罢,夫妇各赠一诗。其夫诗云:
少年十五十六时,隐身下混屠贩儿,
乍可无营坐晦迹,不说有学行求知。
四时活计看垆鏊,八节欢情对酒卮,
紫糖旋泻光滴乳,白面新和软截脂,
大堪纳吉团遮筥,小可弃盘圆叠棋。
火中幻出不亏缺,素手纤纤擎日月;
汉贤逃难亲曾卖,今我和光还自匿;
室中菜妇知同调,窗下儒仲敦高节。
自从结发共糟糠,长能举案共薇蕨。
怡怡伉俪真难保,布服荆钗有人悦。
乐昌明镜一朝分,奉倩寸肠中夜绝。
内家非是少明眸,外舍寒微岂好述?
宝位鸿图既云让,柳姿蒲质底须留?
贫贱只知操井臼,凡庸未解事王侯。
去剑俄然得再合,复流信矣可重收。
愿挥董笔祛疑惑,聊为陈人洗愧羞。
其妻诗曰:
妾家阀阈本寻常,茆屋衡门环堵墙,
辛勤未暇事妆饰,婉娩惟知佩礼章。
前年嫁得东邻子,博学多才贯经史。
致身不愿取功名,翯饼宁甘溷闾里。
朝朝日出肆门开,童子高僧杂遝来,
得钱即已随闭户,促席相看同举杯。
何期忽作韩凭别,赴水坠楼心已决。
红莲到处诘难汙,白璧归来完不缺。
当代豪华久已亡,贞魂万古抱悲伤。
烦公一扫荒唐论,为传梁鸿与孟光。
期仁玩之再四,收拾囊中,少年即命苍头导客东厅就榻。斯须,远寺钟敲,
近村鸡唱,曙色熹徽,晨光晻霭。开目视之,但见身沾露以犹湿,马吃草而
未休,四顾阗然,咸无所睹。乃以诗呈二公,皆加赏异,以为真得唐体,命
刻之郡东,以永其传。期仁果以文学升至翰苑,八十九而终,遂符远大之说,
汤公后守吉安,屡为人道其详如此云。
… Page 44…
(《剪灯余话》
… Page 45…
凤尾草记
洪武中,有龙生者本建康人。远祖仕宋为京官,从隆祐孟太后南迁,留
家江右,子孙蕃衍,世守诗书。生行第八,六七岁时,长者教以诗,辄能成
诵;九龄晓属对,作五、七 言绝句诗皆可观,众以聪明许之。生有姑适祖
氏者,特爱生 生往来姑家甚熟。祖有异母兄弟,同居各爨。兄殁,惟嫂练 氏
及二子三女存。长女,次女皆适人,惟幼女经室,绝能姿容,长生三岁。生
虽少年,颖敏而驯谨,不好玩弄,且善伺人意,故祖氏一家闻生来,莫不欢
喜,女亦视生如弟兄,不复回避。女母闻生姑称生长进好学,深欲婿生,女
亦眷眷属目。祖中庭植凤尾一株,已百年,生吟啸其侧,女窥无人,出就生
凤尾下,谓生曰:“老母闻令姑说子聪明,欲以我结好,我亦愿为子妻,托
令姑主张,第未审子父母之意然否?傥姻缘会合,得为夫妇,虽死无憾!不
然,我之嫁人,非商家郎,则耕家子,纵金玉满堂,田连阡陌,不愿也。”
生应曰:“得子为配,足慰平生。”因指凤尾誓之曰:“若余事成,开花结
子;事若不成,根枯叶死。”誓毕散去。生盘桓祖氏,大小悦之,女尤敬慕
焉,尝亲捧茶与生。生取茶回,女戏曰:“茶已吃矣,不患不成。”家人闻
之,亦不问也。会生姑与练妯娌参商,阳为怂恿,阴实沮之,故生父母犹豫,
女未知也。生以告女曰:“子既未便开亲,我亦不即纳聘,当与老母谋,必
得子为妇,然后已。”女家贫,未有缯纩之饰,粉黛之施,而荆钗布裙,略
无垢污,下至足缠,亦洁白如雪,兼之赋性和柔,婉娩特甚,机杼之精,剪
制之巧,为一族冠;二嫂酷妒之,女不较也。生重其为人,愈有伉俪意。然
难得良媒,姑又不力赞,两下迁延,迟迟岁月。生既冠,去事举子业,女家
踪迹稀矣。然女念生,未尝去怀,惟母知其情,喻之曰:“吾又遣人往彼,
谈汝姻事,早晚当有定议,汝勿煎熬,徒损容貌。”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