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布莱德雷 >

第13部分

布莱德雷-第13部分

小说: 布莱德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找他,神情沮丧。米利正在搞空降试验,但得不到军需部的帮助,装备及补给品十
分匮乏。布莱德雷知道马歇尔对试验颇有兴趣,就对米利说:
    “嗯,米利,让我看看我们能帮你什么忙吧。”
    布莱德雷以他特殊的角色领米利去见管事的人,米利最后满载而归。
    1940年6月,美国陆军在本宁堡开始的由48人组成的空降试验排,经米利的努力
已大有起色。米利营长已使它扩充为第501步兵空降营。1941年夏天,布莱德雷到本
宁堡后,亲眼看到了米利创造的奇迹。米利建立了两座250英尺高的跳伞塔,坐落在
1939年世界博览会的跑马道上。同时,建立了两座双层木板营房和一个跳伞场。陆
军航空队派了一架C-47型运输机到劳森机场支援跳伞训练。布莱德雷以驻地指挥官
的身份检阅了米利的部队,他称这支部队是“所见到过的最雄壮、训练最精良的队
伍”。伞兵多由运动员组成,他们先进行体育训练,做柔软体操、摔跤、徒手搏斗
和强行军,最后练习空中跳伞、这一年,陆军部又决定组建第502营、第503营,这
是美国组建最早的空降部队。
    1941年下半年,纳粹德国在希腊和克里特岛发动大规模的空降作战。这一刺激
使美国陆军产生了在本宁堡建立“临时伞兵大队”的决定。米利的部队得以扩编,
成了美国陆军的第一所“伞兵学校”。被称为“陆军空降部队之父”的威廉·C·李
中校从总参谋部前来负责指挥这个大队。西点军校1929届毕业生詹姆斯·M·加文少
将负责制订计划和训练军官。
    布莱德雷既是伞兵部队的支持者,又是参与者。他与米利、李及其他官兵紧密
联系,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1941年秋天,李率领的人马已有4个营的兵力,伞兵学校日益完善。数百名志愿
者的涌入,造成了住房、飞机、跳伞场地、弹药、通信器材甚至降落伞的紧张和奇
缺。布莱德雷给伞兵学校以大力支持,同时对伞兵部队的训练、用途和作战方式有
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伞兵不能携带重武器、大批弹药和食品,缺乏“持续作战能力”,但他们机动、
灵活,可在特殊情况下使用。只要在一二天之内主力部队能赶到,伞兵就能起特殊
的作用。但是,伞兵需要选择正确的空降方法和精确的空降地点,航空队的飞行员
对运输空降兵并不热心。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陆军部只能组织小规模的空降作战。
一般而言,空降部队的编制以营为单位。
    深有远见的布莱德雷对纳粹德国在克里特岛空降13000多人的行动触目惊心,他
赞赏李、米利、加文等人企图组建空降团、空降师的热情。因为德国人在克里特岛
空降的人数相当于一个师的兵力。
    本宁堡步兵学校是马歇尔心目中的圣地,身为参谋长,他常到本宁堡来骑马、
狩猎和“休闲”。实际上,他也在观察布莱德雷的所作所为。每一次,马歇尔都向
布莱德雷投以赞许的目光。
    有一天,马歇尔开门见山地对布莱德雷说:
    “布莱德雷,当你离开这里去指挥一个师时,你能选好你的接班人吗?”
    布莱德雷被震惊了,这意味着他又能率领部队,将来有机会参战了!
    布莱德雷心里怦怦直跳,这还意味着,他才干了6个月准将又要晋升为少将了。
师级干部属于高级军官,眼下只有1909~1912届的学员可以充任。
    布莱德雷善于控制自己,他在马歇尔面前极力抑制着心中的喜悦:
    “还没有选好,先生。”
    事实上,布莱德雷在此前曾向陆军部推荐过利文·C·艾伦中校为自己的助手,
但遭陆军部拒绝。在马歇尔这里,他敢直说一些深思熟虑的话:
    “利文·艾伦是个人才。”马歇尔听后微微点头,什么也没再说。
    1941年12月7日,日本人偷袭珍珠港,震惊了美国,也震惊了世界。那天下午,
布莱德雷夫妇正在修剪花园。后勤课教官哈罗德·平克·布尔及妻子贝蒂路过家门
口,他问布莱德雷是否听说了珍珠港被炸的消息。
    布莱德雷先是震惊得不知所措。几秒钟后,他意识到事态的严重,立即穿上制
服,直奔驻地司令部。事先,本宁堡已有“应急计划白皮书”,布莱德雷下令次日
凌晨4点作好一切准备,部队严守佐治亚州的要害部门,包括发电厂、桥梁、水坝等。
事实上,·日本人几乎没有可能破坏这些设施。
    利文·艾伦前来报到,布莱德雷将就任新职。
    陆军部人事部波普上校打来电话,他是布莱德雷在西点军校任数学教官时的老
同事,当时在战术系工作。
    “布莱德雷先生,陆军部决定组建3个师,你任第82师师长。”
    布莱德雷很想知道其他2个师的情况,没等他开口,波普继续说:
    “第77师师长由西点军校罗伯特·艾克尔伯格担任;第85师师长是1912届毕业
生韦德·H·海斯利普。你马上准备,12月底前到位。”
    布莱德雷得意非凡,他的肩上又多了一颗星。在这一届同学中,他成了第二个
获得两颗将星的人。在三位师长中,他资历最浅。这正是:本宁主政显身手,千斤
重担又压肩。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章分解。   
   布莱德雷         
      第九章  出任师长
                     两任师长创奇迹,大兵将军传美名;
                     北非战场军情急,孤身飞赴解燃眉。
    布莱德雷以生性稳重、意志坚定并注重小节而闻名美国军界。他贫寒出身,与
基层士兵能同甘苦、共患难,因而深受士兵的爱戴与尊敬,被称为“大兵的将军”。
这一称号是新闻记者欧内斯特·派尔“创造”的,他在采访中发现布莱德雷有一种
特殊的气质,即“平凡的伟大”。这一称号贯穿于布莱德雷的一生,他手下的人深
深感受到他的宽厚温情。
    1942年2月底至3月初,布莱德雷及其部属在路易斯安那州红河畔亚历山大郊外
的克莱博兵营逐步集结,这是美国陆军的新驻地。波普从总参谋部人事部到第82师
来担任参谋长,帮助布莱德雷搭起了班子。主管拉丁美洲事务的专家马修·李奇微
从作战计划部前来任第二把手——助理师长。布莱德雷早在本宁堡任教时就与他相
熟,李奇微被他认为是“超群出众、年轻有为的卓越步兵专家之一”。对于师里的
班子,布莱德雷启用了他熟悉的朋友和同学:铁面无私的纪律检查官约瑟夫·M·斯
温任炮兵主任,他是布莱德雷的西点同学;副官和人事处长由1924届西点毕业生拉
尔夫·P·伊顿担任,他是李奇微的密友;情报处长则由新退休的步兵司令的儿子乔
治·E·林奇充当;作战与训练处长、民事处长则由威利斯·S·马修斯和塔比·索
尔森担当,二人是布莱德雷在本宁堡的亲密同事,前者曾任布莱德雷的副官。布莱
德雷还大胆启用了本宁堡预备军官学校的优秀学生。开始时,他选的随从副官刘易
斯·D·布里奇便是其中之一。后来,预备军官学校校长推荐了另一名优秀学员切斯
特·B·汉森前来任职,汉森巧于词令,是个演说家。
    布莱德雷的家安顿在亚历山大租来的没有家具陈设的房子里,他拥有一辆新型
别克牌轿车。公干时则乘坐一辆奇特的新型师指挥车,司机亚历克斯·斯托特是从
本宁堡调来的22岁的中士。
    第82师是后来被称为“全美第一师”的第82空降师的前身。该师始建于1917年
8月25日,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参加过洛林战役、圣米耶尔战役和默兹一阿尔贡战
役,功勋卓著。该师的阿尔文·C·约克中士曾在战斗中单枪匹马地击退德军一个营
的兵力。(1941年,约克的事迹被拍成电影《约克中士》,令世人瞩目。)这个师
在一战后被遣散,布莱德雷受命重建。
    重建的第82师的部分人员是经过正规军或国民警卫师训练的。其中有经验的军
官和士兵来自第9师,人数占10%。1·6万余名新兵则刚从接待站接来。因此,一夜
之间膨胀起来的第82师面临着许多问题。
    布莱德雷以其独特的方式履行他的职责。
    新兵刚离开家人来到孤寂、生疏的兵营,思乡情切。而部队的杂乱无章往往给
新兵一种枯燥乏味感。这使新兵的意志消沉,士气低落。布莱德雷治军的第一招便
是给新兵一个“家”的感觉。既对新兵严格管理,又用理智、人道、体谅的方法真
诚地关心他们的生活与福利。
    第82师的新兵大多来自佐治亚、阿拉巴马、密西西比和田纳西。布莱德雷让伊
顿带人先期到新兵站迎接他们,根据他们入伍前的职业分类造册登记,分配到各小
单位。铜管乐队吹吹打打,像欢迎英雄凯旋一样,让新兵产生一种新奇、兴奋感。
之后,为新兵准备好帐篷,铺好被装及床上用品,食堂的饭菜热乎乎地等待新兵就
餐。此外,布莱德雷还要求建立简易洗衣房,让远途而来者清洗弄脏的衣物。这些
仁慈的小措施确实稳定了新兵的情绪,抹去了他们的思乡情绪。布莱德雷的举动惊
动了麦克奈尔将军,他建议所有的师都采用布莱德雷的方法对待新兵。
    在安宁舒适环境下长大的这批青年缺乏锻炼,有的新兵背上背包跑一英里便会
趴下,大多数人身体虚胖,只有极少数人能应付起码的训练。布莱德雷把西点军校
的体育气氛带到了师里,他制定严格的体育锻炼计划,每天做柔软体操,进行各项
运动。此外还组织士兵翻高墙、越堑壕、跨高栏、过水道、荡秋千。全师官兵,包
括布莱德雷都必须参加障碍锻炼。布莱德雷身先士卒,坚持与士兵同甘苦。就在他
过完49岁生日后不久的一天,他荡秋千时滑了下来,摔进污水沟里,丑态百出。助
理师长李奇微后来记述了这件小事:         “看到一位少将陷入这样的尴尬境地,对各级官兵来说,的确是一大趣事,这
次事件成了训练阶段值得回忆的精彩场面。”
    布莱德雷很清楚,这次“意外”的发生绝对是一大幸事,他感到官兵在大笑之
后由衷地敬佩和拥戴他。他也是“大兵”!
    “心慈手软”的布莱德雷为了鼓舞士气,邀请第82师的英雄约克中士再次来访。
临别时,约克中士对布莱德雷直言不讳地说:
    “将军,你是个大好人。正因为如此,你在这个世界上不会有多大的作为。”
    布莱德雷只是报之以微笑,一种充满自信的微笑。
    此前,布莱德雷铺好红地毯,为约克中士举行了检阅全师的仪式。新兵们从约
克中士身上看到了英雄的气概及第82师的光辉历史。约克谦逊而富有鼓动性的言词,
给新闻界及全师官兵一种无穷的诱惑力。电视节目向全国直播了约克的来访,也把
布莱德雷推向了前台。
    布莱德雷从约克的作战经历了解到,在法国作战时,有效射击距离只有25至30
码。受此启发,布莱德雷让手下开设了森林中的近距离射击课,用部分隐蔽的铁桶
为目标进行射击训练。这种与标准距离不同的射击训练方法,深得布莱德雷的上级,
第4军军长奥斯卡·W·格里斯沃尔德的赞许。
    “这是谁的主意?”格里斯沃尔德观摩后兴奋地问布莱德雷的手下。
    “将军,这是布莱德雷师长的主意。”
    “我早该知道这种方法。”格里斯沃尔德在20年代就与布莱德雷在西点共事,
但他仍深感遗憾,布莱德雷又抢在他的前面了。
    肩负指挥全美部队训练任务的麦克奈尔将军,经常到第82师检查训练工作。结
果,布莱德雷的训练超过了麦克奈尔制订的17周训练计划的目标。将军向马歇尔写
了报告,对布莱德雷大加赞赏。
    布莱德雷不像巴顿那样富有煽动性,巴顿对士兵既鼓动、训诫、赞扬,但常常
也有粗鲁的责骂,他认为士兵训练的地狱生活是最大的仁慈。“一品脱美国人的汗
水可以挽救美国人的一加仑鲜血”,这是巴顿的名言。巴顿喜欢以勇带兵,布莱德
雷却喜欢以智带兵。
    4个月后,布莱德雷正做着率部奔赴欧洲或太平洋参战的美梦。可是,麦克奈尔
给他写了一封密信,告诉他马歇尔决定派他去国民警卫队第28师担任师长,那里
“极需援助”。布莱德雷深感扫兴,哭笑不得,他的参战梦又破灭了。不过麦克奈
尔劝慰他:“你的能力要在适当的时候才能得到大家的承认。”
    布莱德雷把第82师交给了李奇微。不久,全师改为美国陆军的第一个空降师,
前往布雷格堡进行特种训练。伞兵先驱巴德·米利任李奇微的助理师长。后来,第
82空降师又抽部分军官去组建美国陆军的第二个空降师——第101师。后来,第82师
及第101空降师在欧洲战场上屡立殊功,美名远扬。它们在战争中常作尖刀插向对方,
显示出王牌师的威力。
    国民警卫师是一块“硬骨头”。1940年秋,美国决定组建18个国民警卫师,训
练则从1941年才开始。说它是“硬骨头”,是因为它的政治色彩极浓,其高级军官
大多有政治背景,他们先在师里担任高官,然后便投机政治。在训练和纪律方面,
该师混乱不堪,松松垮垮。马歇尔对此颇为不满,于1941年6月曾开门见山地批评国
民警卫师的训练工作。麦克奈尔主管所有国民警卫师的训练工作,他不得不解除该
师从少将到上校一级的所有军官的职务,那些人严重超龄,健康状况尤差。最致命
的是他们对部队的训练、纪律、士气和组织指挥方面“毫无贡献”。
    1942年6月。布莱德雷抵达路易斯安那的利文斯顿接手第28师。该师隶属第4军,
但各方面与第82师相差甚远。1941年征集时,第28师仅进行过几个月的基础训练。
首任师长是宾夕法尼亚州的政客爱德华·马丁,1942年1月他“超龄”退役一年后,
当上了州长。麦克奈尔无奈,让巴顿的同学詹姆斯·G·奥德任第28师师长。可是,
经过18个月训练后,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