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布莱德雷 >

第8部分

布莱德雷-第8部分

小说: 布莱德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用技术和简单易行的方法,以使具有普通常识的军官都能轻而易举地抓住要领,
进行有效的训练和作战。
    为推动校务部的变革,马歇尔大胆启用了他认为“最精华、最富朝气的人”出
任系主任,本宁堡的四个系主任均由马歇尔选中的人充任。战术系主任是约瑟夫·
史迪威;后勤系主任是莫里森·C·斯特耶中校;兵器系主任是拉尔夫·W·金曼中
校;军史和出版系主任是福雷斯特·哈丁。这四位主任的共同特点是:洞察敏锐、
善于分析、心地坦率、足智多谋。他们和马歇尔一样,具有高度的创造精神,有强
烈的改革欲望。
    经过改革,本宁堡的实战演习也近乎于完美。学校此时已拥有自己的坦克部队,
还有施放烟幕的飞机。装备齐全、场面宏大的训练场几乎和实战一样。
    布莱德雷刚到本宁堡时,分配在史迪威的战术系讲授高年级军官的“营进攻”
课程。对史迪威,布莱德雷认为他是“最富煽动性、最难相处和最有趣的人物之一”,
并是本宁堡实施革命性变革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布莱德雷的战术课主要是在课
堂进行的,黑板、讲稿和地形图是他主要的教学工具。马歇尔和史迪威都主张,教
官应抛开书本讲课,内容要简洁明了。这样一来,本宁堡的课堂成了演讲厅,教官
每次讲课都是一次即席演说。马歇尔不仅要求手下这样做,他自己也身体力行,讲
授南北战争的起因仅用5分钟,非常简洁。
    一段时间后,布莱德雷观察到,马歇尔是一位冷淡孤僻、言行谨慎的军人。他
没有至亲好友,很少与人亲热。除了在法国就熟知的乔治·巴顿和自己的妻子外,
马歇尔从未被人直呼过他的名字。1930年10月15日,马歇尔与一位名叫凯瑟琳·塔
珀·布朗的漂亮寡妇结婚,潘兴将军前来担任男演相。结婚后,马歇尔才变得活跃
一些,表情也不那么严肃了。布莱德雷喜欢马歇尔的风度和严谨的作风,他总觉得
马歇尔有一种亲近感。在生活上,马歇尔滴酒不沾,布莱德雷也只是偶尔为之,但
从不多喝。
    马歇尔在本宁堡步兵学校时就完全形成了他个人巨大的感染力。他说话声音低
沉,抑扬顿挫,尖锐深刻,重点突出,给人一种镇静自若,具有权威感的印象。但
是,马歇尔从不显露军人的气魄,倒像个知识分子,一点也不严厉。这种个性,其
实与布莱德雷十分相似。
    在工作之余,马歇尔也显示出他适度的热情和生活情趣。他喜欢骑马、打猎,
常精心策划露天演出,为下级军官及其妻子举行茶点会,同孩子们一起玩耍,给他
们写信。所以,他深得部属的信赖和爱戴。
    野外训练和演习同样体现了马歇尔、史迪威等人的风格和主张。他们要求各种
演习均废弃那些拖沓、复杂的程序,代之以简洁、明了的常用方法。马歇尔认为,
任何一位学员能用不同于学校所准许的方法解决问题,并表现出独创性,他就应该
得到奖励。本宁堡步兵学校的野战演习主要是以第29步兵团为导演部队的,布莱德
雷每次演习前必须首先勘测地形开熟记在心,然后组织学员按照马歇尔的风格进行
演练。在训练中,军官学员马修·李奇微表现十分突出,他经受了各种考验,能应
付马歇尔、史迪威等故意制造的混乱。
    在美国,当时流行的战术思想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老战术,只有少数有识之士
对运动战有了较早的接触和认识。布莱德雷了解到,他所熟悉和推崇的运动战正是
马歇尔、史迪威等人所提倡的。马歇尔视运动战为训练改革的目的,他认为指挥官
在战场上应随机应变、灵活快速,果断地处理问题,抓住每一次机遇。而实现这些,
以运动战战术为训练内容至关重要。至于作战文书,可以在训练、作战结束后再补
写。马歇尔的战术训练思想,与布莱德雷不谋而合,因此,布莱德雷在带领学员进
行训练时,总是得心应手,应对自如。
    第一学年快结束时,马歇尔启用布莱德雷代替拉尔夫·金曼担任兵器系主任,
这是马歇尔第一次提拔布莱德雷。也许在此之前,马歇尔早就将布莱德雷的名字列
在小黑皮本上了。这次提拔使布莱德雷喜出望外,除军衔低一些外,1930年初布莱
德雷已经与史迪威、哈丁、斯特勒等人平起平坐了,布莱德雷成了马歇尔在本宁堡
步兵学校的“四大金刚”。
    1930年6月,布莱德雷休假回到西点军校参加1915届同学的聚会。这时,经济危
机已开始席卷美国各地,美国政府不得不采取“精简政府”、“削减军费”等措施
来应付全国性的经济危机。美国陆军这时仅13。8万人,而且没有经费购买武器装备,
飞机、坦克、装甲车、弹药及新式武器得不到及时的补充。美国陆军正面临着经济
危机的强烈冲击。在聚会当中,同学间谈论最多的便是谁将出任陆军参谋长的问题。
陆军参谋长查尔斯·R·萨尔默尔即将退休,道格拉斯·麦克阿瑟是竞争这一职务的
重要人物之一。当然,反对麦克阿瑟出任陆军参谋长的人也很多,大家都认为麦克
阿瑟太年轻,才50岁,不适合出任这一职务,况且他刚闹出了离婚案。更重要的是,
陆军的铁幕人物潘兴将军并不赏识麦克阿瑟。但是,胡佛总统在不久偏偏选中了麦
克阿瑟当陆军参谋长,潘兴将军手下的爱将,包括马歇尔等人,将渡过一段非常艰
难的时期。他们的晋升将无端受阻,才能难以发挥。
    布莱德雷在聚会中了解到,他的同班同学艾森豪威尔于1929年11月被调到陆军
部助理部长办公室去工作了。这一阶段,他与巴顿过从甚密。1930年秋天,艾森豪
威尔负责提出一个计划,这个计划包容了物价控制、优先事项、对外贸易、征用工
厂及成立高级机构集中领导工业、人力、征兵和公共关系等一系列问题。布莱德雷
戏称艾森豪威尔是麦克阿瑟的“抄写员”和“秘书”,甚至是麦克阿瑟发表演说或
作报告的“捉刀人”。麦克阿瑟是影响艾森豪威尔一生的两个重要人物之一。麦克
阿瑟的确赏识艾森豪威尔,但两人的关系十分微妙。另一位对艾森豪威尔一生影响
至深的人‘物则是麦克阿瑟的“敌人”马歇尔。在艾森豪威尔被马歇尔重用之前,
他在麦克阿瑟手下一共干了7年。
    1930年9月,布莱德雷担负起兵器系主任这一职务。他时刻感到马歇尔用严峻的
目光在背后注视着他,但对布莱德雷的工作从不干涉,他总是放手让布莱德雷自己
干自己份内的工作,独立决策。
    新学年开始的第一天,各系按惯例向学员介绍本系的教官、教学内容以及学员
在本学年中可以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布莱德雷主张反其道而行之,兵器系要打破常
规,独树一帜。他提出:兵器系要向全体人员举行一次野外表演。马歇尔当即同意
了布莱德雷的计划,让布莱德雷组织为时4个小时的野外综合表演计划。
    这次是布莱德雷充分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也是他一生中最杰出的表演之一。
事先,布莱德雷精心组织了这场至关重要的演习。他计划用大轿车将参谋人员运送
到各个靶场,每打完一个项目用10分钟时间,然后转场表演另一个项目。4小时一共
要表演14个项目,每个项目表演前,布莱德雷要亲自讲解武器操作的方法,然后由
专业人员进行实弹射击。
    马歇尔助理校长和其他教官们坐在大轿车上观看了布莱德雷亲自指挥的14个项
目的表演。在场地里,兵器系的13名军官和几十名士兵熟练地操作着机枪的直接、
间接瞄准射击,靶场顿时枪声四起,热火朝天。然后,布莱德雷率领表演人员依次
进行了37毫米野炮的活动靶射击、迫击炮射击、勃朗宁自动步枪射击等科目。最后,
布莱德雷等人仅用2.5小时就完成了14个项目的表演,引起全体参观者的一片喝彩
声。马歇尔兴奋地跳下轿车,满面笑容地对布莱德雷说:
    “布莱德雷,这是我所见过的最好的一次表演。我要求你为本宁堡步兵学校的
每一届学员都表演一次。”
    这次简洁、有效的表演给全校学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布莱德雷因此而名声大
振。从马歇尔的眼光中可以看出,他十分欣赏布莱德雷的组织才能和有条不紊的工
作作风。
    在令人难忘的表演之后,布莱德雷又办了一件令马歇尔非常满意的事情。布莱
德雷亲自组织了一次飞靶射击活动,在活动中他结识了一位名叫沃尔特·比德尔·
史密斯的高年级学员。史密斯才华出众,技艺超群,非常引人注目。他生于印第安
纳波利斯,上大学期间因父亲患病而辍学。后来,史密斯加入了国民警卫队,第一
次世界大战时军衔为少尉,随第4师赴法参战中受伤而回国。布莱德雷在飞靶射击中
仔细观察了史密斯的一举一动,他发现史密斯很像史迪威,才思敏捷,善于分析问
题,头脑非常冷静。但他有些妄自尊大,有时又坦率得惊人。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
布莱德雷觉得史密斯为人真诚、心地善良,而且富有幽默感,这令布莱德雷非常高
兴。布莱德雷断言,史密斯将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官。他满怀信心地向行政处提出报
告,请求将史密斯留下来在兵器系任教。
    在本宁堡步兵学校,马歇尔总是悄悄地到各教室去查课,事先并不作通知。有
一天,史密斯正在聚精会神地在班里作专题发言,碰巧马歇尔来查课。史密斯精彩
的演说,清晰的思路深深地吸引着马歇尔。一回到办公室,马歇尔就对布莱德雷说:
    “有一名学员将成为出色的教官,我敢断定还没有人要求留他。”
    “您指的是史密斯?”布莱德雷脱口而出。
    马歇尔再也没说什么,等布莱德雷一走,马歇尔便开始翻阅文件。他突然发现
布莱德雷写来的要求留史密斯在兵器系任教的报告。他终于明白了,布莱德雷在自
己之前便发现了史密斯的才能,两人的想法不谋而合。
    马歇尔坐在办公室里,史密斯的精彩演说又闪现在眼前。马歇尔再想到刚才与
布莱德雷的简短对话,他不由自主地笑了。这件小事的发生,使马歇尔更加加深了
对布莱德雷的印象。他想布莱德雷是一位可用之材,将来可担当更重要的职务。
    在本宁堡,布莱德雷的事业、生活均一帆风顺。他和玛丽相亲相爱,女儿伊丽
莎白已经6岁,非常活泼可爱。玛丽在家里管理家务,闲来也打打桥牌。有时,她还
和其他军官妻子一起做针线,与女伴们聚会。布莱德雷为减轻妻子的负担,雇了一
位精于烹调的黑人佣人。家里安排得井然有序后,布莱德雷在业余时间有更多的精
力去参加社交活动。他参加了扑克牌俱乐部,并用他保守的牌技赢了不少牌。不时,
布莱德雷还带着猎狗去打猎,每次均能打中约20只左右的鹌鹑和野鸡。
    布莱德雷在莫伯利的老家却一直处境艰难。从投考西点军校时起,布莱德雷便
离开了含辛茹苦的母亲。1931年5月,布莱德。雷的继父来信说母亲得了中风,病情
严重。收到信后,布莱德雷请了10天假,心急如焚地跑回家乡莫伯利去。56岁的母
亲看到儿子远道赶回来看望自己,心里十分高兴,并感到无限欣慰。母亲知道自己
将不久于人世,默默地为儿子祝福。表面上,母亲十分镇定自若,实际上她一直为
儿子的前程担心。布莱德雷尽心尽力地照顾母亲。6月2日,假期已经满了,布莱德
雷强忍悲痛,不得不离家返校。23日,母亲去世了,布莱德雷不能返家奔丧,他只
是从继父的信中获知母亲和父亲以及早年夭折的小弟弟葬在一起。母亲去世后不久,
继父也从莫伯利搬走了,从此,布莱德雷再也没见过继父。
    1931年夏天,马歇尔在本宁堡的任职满了4年,按惯例,他要离开学校去部队服
役。而布莱德雷在本宁堡可以干到1933年。在本宁堡,共同的事业把马歇尔和布莱
德雷捆在了一起,他们之间思想相近,作风相承,共同对本宁堡的改革作出了功不
可没的贡献。更重要的是,马歇尔对布莱德雷有了非常深刻的了解,他欣赏布莱德
雷的才华,并认定布莱德雷将来可以成为栋梁之材。不过,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马歇尔即将离开本宁堡,布莱德雷则还要继续留任。这正是:相聚相识本宁堡,聚
聚散散赖机缘。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章分解。   
   布莱德雷         
      第六章  蛰伏季节
                     再度深造攀顶峰,适逢美国大萧条;
                     执教西点倡革新,蛰伏数年待机发。
    在本宁堡步兵学校,布莱德雷把命运与马歇尔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因而他格外
关心马歇尔的前程和去向。按规定,马歇尔的助理校长职务是1931年夏期满。后来
陆军部决定将其任期延长至1931~1932学年终结。在行政上,马歇尔调到了驻本宁
堡的由黑人组成的第24步兵勤务团任职,那个团不为人所看重,被戏称为“陆军屁
眼儿”。身兼二职到1932年学年结束后,马歇尔正式卸去助理校长职务,由C·W·
威克斯上校继任。马歇尔调到佐治亚州萨凡纳附近的斯克雷文堡,当上了1400人的
步兵营营长。对马歇尔而言,这一职务简直是一种侮辱。
    1932~1933学年,布莱德雷的兵器系主任也要卸职了,他正在考虑下一步的去
向问题。从他的资历看,布莱德雷已有本宁堡和利文沃斯堡的学历,可以有资格上
陆军国防大学深造。国防大学是陆军的最高学府,是专门为陆军参谋部服务的,它
的设立旨在为统帅机关拟订各种作战计划和提供各种研究成果。一旦战争爆发,从
国防大学毕业的学员将分配在统帅机关或担任野战部队的高级参谋军官。但是,这
些人一般不在前线指挥作战或担任部从的指挥官。由于国防大学毕业生很少担任主
官,史迪威对就读国防大学颇有微词,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