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九种教育方法 >

第43部分

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九种教育方法-第43部分

小说: 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九种教育方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九部分 井深大:早期教育法
画线练习可以锻炼集中注意力
    井深大先生一直积极倡导对孩子加强画线练习。 
    他认为画线练习可以锻炼孩子的集中注意力,同时,通过随便画曲线或直线的练习,也可以为将来写一手好字或画好画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孩子拿着铅笔或蜡笔对写写画画开始表现出有兴趣,这就是开始的好机会。 
    首先,请家长理解,所画的线是有感情的。比如画图画,孩子的画看上去只不过是到处抹的毫无意义的线。尽管如此,也肯定是幅出色的画。 
    上幼儿园以前的孩子几乎都很喜欢画画儿。这些孩子的画实在有声有色。一条线,一个点,都洋溢着孩子们跳动的生命和活力。哭也好、生气也好、笑也好、害怕也好……孩子们每时每刻的心理状态,都与线或点息息相关。孩子的心理活动都原原本本地反映在画里或线上。因此,不能评价这个画的好与坏,而是要看是否充分表达了心理活动。我们应该站在这个角度来欣赏孩子的画。 
    画东西不单是手指的活动,而是与大脑的活动密切相关的。比如,画苹果时,首先在脑子里浮现出苹果的形状(印象),然后大脑通过神经向手传达如何动的命令,手接到这个命令后才开始动起来。 
    一旦长大了,这套程序习惯化,手几乎无意识的就能画出苹果的形状,但是在小的时候,就不能画得那么快、那么流利。对孩子来说,画一条线要比大人想象的要困难得多。因为必须要花费很大的精力记住调整手的运动。为此,练习起着关键作用。 
    手能运用自如,而且可以画出表达自己感情的美丽的线——这就表明孩子的巨大能力已经发挥出来了。绘画、写字、数字,以及美的感情都是从一条线里产生的。是否能愉快地、不厌其烦地画线,将关系到大脑的发育,同时也是锻炼集中注意力的第一步。 


第九部分 井深大:早期教育法
将兴趣持续下去
    兴趣是幼儿的最佳意志促进剂。但是要使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能继续维持下去,那将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如果父母放任不管,孩子的兴趣对象很快就会改变。这是无可奈何的事。不过,若是勉强要他把兴趣集中于某一事物,反而会让幼儿在心理上产生逆反心理。况且,正因为有了那样的旺盛好奇心,孩子才能从外界获得心智、身体的成长所不可欠缺的各种刺激和体验。 
    大人们一般都以为,幼儿会从很多外界的事物中,自然找到可以作为自己兴趣的对象,并且会自动加深兴趣以将之持续下去。然而,在多半情形下,父母似乎都应以某种方式为他们提供帮助。 
    具体而言,对幼儿所最感兴趣的事物,做父母的能否很快发觉,并发表出予以支持的反应,对幼儿维持长久的兴趣具有很大的意义。 
    孩子的兴趣是瞬时即变的,即,在一瞬间萌生,瞬时之后又会萎缩。做父母的,应该适时把握住那萌芽的一刻,给予适当的辅助,使其兴趣能继续茁壮成长。 
    话虽如此,但事实上,要让孩子的所有兴趣都作均衡的发展是不可能的。尽管我们不知道哪一种兴趣最后会变成他长久的兴趣,但做父母的还是应该尽量多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在广泛的兴趣中,试试哪一种兴趣可以持续下去。 
    有一位父亲曾以自己的切身经历向井深大谈了这一看法: 
    他的儿子在1岁两个月时,偶然对“之”字发生了兴趣,从此,凡是看到各种场合有“之”字出现的,做父亲的便指着那个字告诉孩子,并教他念“之”的发音。 
    过了两个月,他的孩子已经认得ABC三个英文字母,父亲便趁机用折尺上的英文字,教他继续再学XYZWTFHNM等,孩子马上就学会了。 
    到了1岁半时,孩子又对各种汽车、家电制品的标志发生了兴趣,父亲就举出厂家名称,让他猜测商标,有时向他出示商标让他猜厂名。 
    由此可见,这位看似“天真的老爸”,在孩子兴趣的培养上还是下了一番工夫的,他使得幼儿的兴趣即能持续,而且还能更为浓厚。 
    井深大通过研究还发现,婴儿期的一再重复,有利于加强他们的脑部智力组织的功能。婴儿之所以对反复地灌输不觉得厌烦,主要是因为他们还处于不懂厌烦的阶段,因此,我们才可以用反复的做法,以提高他们的智力。 
    即使出生才3个月的婴儿,只要每天重复播放几次音乐给他听,过了一段时间,任何深奥的音乐,他都会记得。由此可见,婴儿的吸收力是十分惊人的。 
    这一时期的一再反复,除了有助于孩子的智能发展外,还有助于培养他们对某一事情的兴趣。 
    通过不断的反复而记住了各种音乐与童话的婴儿,就会渐渐地着迷于自己所喜欢的音乐或故事。也就是说,反复的作用,一方面使得孩子能熟记故事,另一方面也同时增进了他们对该故事本身的兴趣。 
    经常反复听故事的婴儿,随着不断的长大,会对画本渐渐感兴趣,进而再对画本上的图画、文章产生好感,最后就会激发出想亲自去读的意念。 
    井深大还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对双双在外工作的夫妻,一直把自己一个年仅1岁2个月大的孩子寄养在育幼院,当他们将孩子领回家时,孩子已近乎处于白痴的状态。可是,等孩子到了四五岁时,他却突然对音乐表现出浓烈的兴趣,一下子想学小提琴、钢琴的欲望,狂热得近乎异常。 
    他的父母觉得十分奇怪。后来经过调查才发现,这个孩子在育幼院时,在睡前和运动时间,院方曾不断地播放舒伯特和莫扎特的摇篮曲,以及冰上华尔兹等音乐。 
    正是这种不断播放的音乐,使这个智能并不高的孩子对音乐产生了独特的领悟力。 


第九部分 井深大:早期教育法
玩具不宜多
    谈到玩具,我们就不得不评论一种令人担心的情形,那就是:现在的父母,似乎给孩子过多的玩具。我们在百货公司或街上,常可看到儿童在玩具店前,吵着要买玩具,最后,大人拗不过,也只好给他买了。 
    遇到这种情形,若是西方的父母,就不这样,他们无论孩子是哭是闹,除了生日与圣诞节以外,好像都不给孩子买玩具,更别说会把小孩带进玩具店了。 
    他们这样做自有他们的道理,因为在他们看来,孩子想要的东西样样都给,那绝不是父母爱心的表现,反而会给小孩带来不良的影响。 
    井深大的研究指出,拥有太多玩具的小孩,性格比较散漫,他会精神不集中,容易见异思迁。玩具一个接着一个,兴趣也会跟着瞬息万变。 
    幼儿的玩具不必太多,哪怕只有一种,他也能变换各种方式来玩。即使是个硬瓶盖,一片木头,在孩子看来,或许都比玩具店买来的昂贵东西还要好玩。 
    井深大认为,帮助幼儿发展种种创意,才是做父母的最大义务。给予孩子形形色色的玩具,孩子想要的东西样样都可以得到,这样的孩子绝不能算是幸福的。 
    常言道:“喝酒的人被酒喝。”我们倒觉得,玩具过多的小孩不是在玩玩具,反倒是被玩具给玩了。 
    井深大见到一些家长,他们绝对不给孩子买现成的玩具,只给他们买只有自己动手组合才能玩的那种,这样孩子在得到它之后都得绞尽脑汁,甚至流着眼泪去拼装。他们即便完成不了,也不轻易向父母求援。由于拼不起来就不能玩,孩子们就会拼命去干。 
    井深大很赞同这种教育理论。很多父母都曾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在玩具店里,几乎摆满了形形色色、琳琅满目的玩具,连大人看了都会不知不觉深受吸引,以为买了回家,孩子一定会很高兴。但其实不然,他们在玩了片刻后,就再也不屑一顾了。 
    事实上,孩子对于用不着自己动手完成的现成玩具,一点也不会觉得好玩,因为这样的玩具不能满足孩子们的欲望。比如,当你花高价买了一架电动火车回来时,孩子并不满足于看火车如何在轨道上跑,而是感兴趣于将轨道一会儿予以拆散,一会儿加以组合。 
    井深大认为,现代的孩子,只对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玩具感兴趣,所以不但玩具不宜过多,而且应该给予他们能够“完成的喜悦感”的玩具,并从中满足来自他们内心的创造欲望。 


第九部分 井深大:早期教育法
让孩子进行锻炼
    一次,日本奥运会体操冠军池田敬子,向井深大谈起他们养育孩子的经验: 
    池田女士和她丈夫都是体操选手。当第一个孩子降生后,他们疼爱无比。打从0岁时起,她们就片刻不离地跟在孩子身边,教他做体操、翻筋斗等运动。 
    到了小学二年级时,孩子就能从椅子上翻个筋斗跳下来,显示出令人吃惊的运动能力。 
    池田夫妇欣喜不已,觉得这是“虎父生虎子”,把孩子在这方面的能力归于遗传的作用。于是,在她们生第二个孩子后,便不再施以同样的训练而任其自然发展。结果,虽然同为著名体操选手之子,这个小孩却非但不会翻筋斗,而且连一点像样的体操动作都不会做。这一截然不同的结果令池田深有感触:运动能力不是遗传的,而是锻炼出来的。 
    与体格和灵巧有关的运动,确实较易受到遗传的影响,但是如何运用这些方面的能力,那就要看出生以后的锻炼了。例如游泳、赛跑、跳高之类的运动,即使承袭了再合适的遗传体格,如果不经过相当的训练,仍然无法将这种遗传能力发挥出来。相反,体格上稍差一点的孩子,若能在幼儿期作适当的训练,反而能够施展超水准的潜能。 
    另外,运动神经要趁着脑组织尚未完全形成时,就让孩子锻炼,这样才最容易学习,而且进步也快。 
    井深大先生就深有体会,他30多岁才开始学打高尔夫球,尽管非常努力,但仍打不好。他就十分感慨,如果自己能更早就打高尔夫,也许无需这么辛苦,还能比现在更高明呢。 
    井深大先生还有一位美国朋友史泰那先生。他也非常喜欢高尔夫球运动,于是让两个儿子从小就学打高尔夫球,长子9岁时起,次子7岁开始学起。8年后,哥哥只能打9杆,弟弟却能打7杆,后者球技显得更高明。他们的父亲百思不得其解,因为长子的体格更加魁梧并且在其他运动中,他的成绩也比弟弟更优异。后来他只有一个结论:那就是弟弟学高尔夫球的时间要比哥哥提早了两年。 
    所以,井深大告诫家长:任何运动,着手学习的时间越早,技艺的精湛程度也越高。 


第九部分 井深大:早期教育法
关注孩子感兴趣的事
    毋庸赘言,小孩有小孩自己的天地,他们是在自己的世界中自由自在玩着长大的。有些事情,不管我们大人看起来是多么莫名其妙,但孩子们却做得很起劲,而且还当它是件大事去做,这就是孩子的天性。 
    在现实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一类母亲对孩子在做的事,总是用不屑一顾的表情望着,这实在让我们感到失望。 
    常有一些母亲提这样的问题:“我自己并不喜欢古典音乐,但为了孩子,我是否应让他听古典音乐呢?”试想一想,一个母亲是如此讨厌古典音乐,孩子会对它有兴趣吗? 
    古典音乐对小孩能有很好的影响,这是不可争议的事实,但是由于做母亲的已对它显示出厌恶的神情,她那种神情就会传导给孩子,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这样,你也就别指望孩子会喜欢古典音乐了。 
    井深大说:“在幼儿阶段,孩子对某种事有兴趣,都是受了母亲的影响。既然如此,母亲对孩子所做的事,就不可以漠不关心。有时,大人对孩子在做的事情感觉无聊,则是因为你用大人的感觉去看待孩子形为的关系。这时,你应换一个角度,比如把自己拉回到童年时期,也许你就不会这样对待了。” 
    当大人贸然闯入小孩子的天地时,这无异于在强迫孩子对某种事物感兴趣。而一旦大人自己对某件事“不感兴趣”,则会使孩子的兴趣大减。 
    因此,井深大认为,母亲应有的态度,该是在小孩世界的四周,密切注意他们所做的一切。你对孩子在做的事表示关注,并给予鼓励,对孩子的帮助不知该有多大! 
    请你明白,用爱心去注视孩子,对他的行为报以母亲的笑容,这胜过任何言词的勉励。如果你用大人的尺度去看待孩子的行为,甚至认为:反正那是小娃儿玩的把戏,不值得我们大人去认真,就会影响孩子的情绪,挫伤他们的积极性。 


第九部分 井深大:早期教育法
带孩子到户外去
    对出生后对世界表示好奇的婴儿,每个做妈妈的无不欢欣鼓舞。家里人会争先恐后地去给他买各种玩具,如团团转的风铃和嘎啦嘎啦棒,婴儿会颇有兴致地盯着风铃看,也会聚精会神地倾听嘎啦嘎啦响。但光是有这些,他就果真满足了吗?井深大通过对这些婴儿面孔的观察,发现从他们的表情来看,似乎觉得仅有这些玩具还不够刺激。 
    井深大认为,这一时期的婴儿,正患上一种“刺激饥渴症”,他们甚至对偶然飞来的苍蝇都会显示出无比的兴趣。哪怕是看见一只爬到眼前的蚂蚁,他也会用眼睛追踪蚂蚁的动态。 
    当然,要满足婴儿对刺激的渴求,光是给他看蚂蚁、苍蝇是不够的,必须尽量多带他到可以看到车、狗、猫,甚至飞机、飞鸟等的“外界”去。 
    然而,我们发现,现在母亲们带着婴儿在外走动得越来越少。这或许与家庭拥有私家车越来越多有关。别为了顾及路况、卫生、健康等问题,年轻妈妈们也往往不太喜欢把宝宝带到外面去。殊不知如此做法,无形之中就封杀了婴儿的好奇与兴趣。这对于拓展婴儿的智慧与能力,绝对是弊大于利的。 
    正如一句名言所表达的:“大自然是孩子学习的宝库。”外界与大自然之中,有无穷的力量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如果不把孩子带到那种学习场所去,这不是母亲的怠慢与失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