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架空传-第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不是因为之前想打击钱成的气焰,按照钱成的作法,这个虎保亦令真巴早已是个死人了,哪有可能现在还站在那里耀武扬威?因此看到钱成抢在前面发令,金铭只是抿了抿嘴,却没有说什么。
隔着一百多米,虎保亦令真巴能够隐隐约约看到神机营这边的动作。虎保亦令真巴之所以汉话说得那么好,原因在于他是一名叛虏——也就是说,之前他曾经向明朝投降过,但后来又叛变逃走了。因为有着这样的经历,所以虎保亦令真巴对于火枪这种武器多少有些了解。之前的火药威力较小,因此火枪的威力不大,射程也很有限。
且不说老式火枪根本没有射击精度的概念,即使碰巧打中了目标,在这么远的距离上所能造成的伤害,其实并不比被小石子打中严重多少。
因为有着这样的认识,所以虎保亦令真巴并不认为在这个距离上自己会有什么危险。他想了想,觉得神机营此时或者是老羞成怒到了极点,因此才在杀伤范围之外用火枪射击;或者只是单纯地想提高一下军队的士气。
“想鼓舞士气吗?那我便把你们的士气打击得更低!”
这么想着,虎保亦令真巴便玩了一个高难度的技术动作,跳起来稳稳地站在马背上,双手拍击着胸膛吼道:“来打我呀!你们这些软弱的南蛮子!来打死我呀!谁来打死我?谁来打……”
经验主义害死人并不是一句空话。
枪声响起的同时,虎保亦令真巴的吼声嘎然而止。他恍恍惚惚、不可置信地低下头,看着自己胸膛上那几个正汨汨地流着鲜血的小孔……
当虎保亦令真巴一个倒栽葱摔到地上的同时,神机营的营门以飞快的速度打开,紧接着一彪人马杀了出来。
当哈三帖木儿等人冲出营门时,虎保亦令真巴身后的那群骑兵正瞅着掉在地上的虎保亦令真巴发愣。马奔驰的速度为20公里/小时,最神骏的骏马甚至能够达到60公里/小时。哈三帖木儿及其部属的坐骑都是良马,因此等那群鞑靼人回过神来,哈三帖木儿等人离他们已经只有五十米的距离了。
如果没有虎保亦令真巴莫名其妙死掉的前提,那群鞑靼骑兵搞不好会抽刀向前杀去。可是面对不可知的事物,这群鞑靼人却吓得赶紧割断绳子拔马就跑。有两个鞑靼人吓得忘了割断绳子,结果被冲得最快的哈三帖木儿追上后一枪一个地捅死了。
虎保亦令真巴死得很有意义,因为他是实战中被新式火枪打死的第一个人,同时,他也创造了最远距离被火枪击毙的世界纪录——虽说不久后这个纪录就会被刷新,但毕竟虎保亦令真巴也曾经创造过世界纪录不是
在远征军的欢呼声中,哈三帖木儿等人将俘虏们大模大样、有条不紊地救回营地。整个过程中,鞑靼人军队中都没有任何人向前迈进一步。鞑靼人想不明白虎保亦令真巴是怎么死的。在弄明白这个问题之前,他们如何敢轻举妄动?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在此之前火枪早已面世。枪响后被打死打伤倒不算什么稀罕事,只是这一次距离太远,超出了鞑靼人的理解范围。鞑靼人无法判定虎保亦令真巴究竟是被火枪打死的,还是死于别的什么原因。因此,鞑靼人首先要做的事便是将虎保亦令真巴的尸体弄回来,研究他的死因。
在这个距离上,虽说打中门板大小目标的成功率顶多只有五成,但神机营这边每次至少都是五枪齐发,因此几乎每次都能够打中敌人。在抢回虎保亦令真巴尸体的过程中,鞑靼人付出了十多人的死伤作为代价。
研究了虎保亦令真巴的尸体以及受伤勇士的伤口之后,鞑靼大汗鬼力赤终于知道这是火枪造成的伤害了。既然不是妖术,那便没什么好怕的,于是鞑靼人排好了冲击阵型,准备一举冲破神机营的营寨。
鞑靼人在距离营寨大约三百米的距离上开始发动冲锋。他们刚刚发动冲锋,还没来得及将马速提到最高,结果来自于“一窝峰”、豹横奔箭”、“百虎齐奔箭”以及“群鹰逐兔箭”所发射的火箭打击就如同狂风骤雨一般来临了。
由于鞑靼人并没有在这个距离上就承受伤亡的心理准备,因此这种出乎人意料的远距离攻击差点导致鞑靼人的第一次攻击就夭折了。尽管在此之前火箭早已发明,但是由于之前火药威力太小的缘故,之前的火箭射程并没有这么远。床弩、投石车等武器的攻击距离固然更远些,但床弩和投石车却不可能形成如此密集的攻击。鞑靼人还是首次在这个距离上遭受如此狂暴的攻击,其内心的恐慌可以想见。
这个时代的蒙古人虽然远不如他们的祖先那么剽悍,但值得称道的是,虽说遭受了前所未见的攻击并且损失惨重,可鞑靼人竟然咬着牙坚持了下来。
距离两百米的时候,远征军的营寨里响起了一连串如果炒豆子一样的枪响声,与此同时,一些鞑靼骑兵惨叫着仰天从马上倒下。不仅如此,那些从来没有听到过枪声的战马根本无法控制恐惧,开始不听骑手的命令发狂地乱窜乱跳起来。
鞑靼人的冲势受阻了,但对面的枪声却并没有停歇。根据鞑靼人当中那些老兵的经验,本该是一阵枪响之后会停顿很长一段时间。然而令鞑靼人心脏紧缩的是,在他们的感觉中,只过了很短一段时间,对面又响起了那令人恐惧的枪声,一阵又一阵,似乎永不停歇……当然,这只不过是陷入巨大恐慌之中的鞑靼人的想象而已。明军使用的只是火绳枪而已,所采用的也只是三段式射击法,哪能做到永不停歇呢?
三段式射击法并不是朱棣的发明,其专利拥有者是国公沐英。朱虽然“发明”了黑火药的最佳配方,但至今为止却连遂发枪都没能研究出来,因此火枪的射击速度并没有得到太大的提高。最训练有素的士兵每次发射后,也需要花一分多钟的时间装弹然后再次射击,因此如果全军齐射便无法形成持续的杀伤力。为了形成持续的压制火力,朱棣便在军中推广了这种射击方式。
在钱成的预想中,当鞑靼骑兵冲到**十米的距离时,就该轮到迫击炮发威了。然而令钱成失望的是,鞑靼人没冲到这个距离就已经彻底陷入混乱之中。然后,所有的鞑靼人都象是被恶魔追赶一般飞快地撤退了。
钱成望了金铭一眼,说道:“可惜。”
金铭赞同地点点头,说道:“确实可惜。”
但事实上,他们俩可惜的并不是同一件事。
钱成的遗憾在于鞑靼人居然这么快就撤退了。作为一个好客的主人,钱成对于客人还没尝过迫击炮和手榴弹的滋味就离开而耿耿于怀。
而金铭之所以说可惜,却是因为他没有料到鞑靼人竟然这么不经打。出于稳健考虑,在布下营寨时,金铭命令士兵们将营寨周围布满了拒马、铁蒺藜等物,只留下大营门口一条狭窄的通道。现在鞑靼人的攻击虽然被打退了,但金铭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撤退而不能扩大战果——大营门口的那条通道太窄,只容得下小股部队出击。但派小股部队出去,又怕被敌人吃掉,因此金铭心里的后悔自然可想而知。
金铭陷入了犹豫之中,不知是否应该派人将营寨周围的拒马、铁蒺藜等物清理干净。
这一仗占了出奇不意的便宜,鞑靼人在此之前没遇到过这种战术,所以才吃了大亏。事实上,火箭攻击虽然狂暴,却也不是无法承受的。而战马受惊的问题也并非无法解决——只需将战马的耳朵堵上就可以了。万一鞑靼人找出了对策,那么,将障碍清理干净岂不是帮了敌人的忙?
但如果不清理障碍,可鞑靼人下次冲锋时仍然很快被打退的话,那岂不是又得眼睁睁地看着对方安然撤退?
金铭想来想去,终于还是决定保守一点。现在毕竟是敌众我寡,最需要考虑的并非是如何扩大战果,而是如何保证不被敌人攻破营寨。
……
在金铭终于下定了决心,并且耐心地等待鞑靼人进攻时,鞑靼人那边却仍然吵做一团。
按照蒙古人的传统,最先攻破敌人营寨的人拥有优先抢劫权。因此在不知道远征军是块硬骨头时,鞑靼人都抢着做先锋。
鞑靼人的军队中,除了鞑靼大汗以及极少数大部落的首领拥有常备军外,其他的都是各个部落的牧民。上次抢到先锋任务的几支部落在进攻时全都遭受了极为惨重的损失,死伤人数甚至超过了整个部落全部男丁人数的一半。这种损失,称之为灭顶之灾也不为过。
在这种可怕的结果面前,鞑靼人的贪念被暂时压抑住了。现在鞑靼人开始发扬礼让精神,争相推拒着攻击远征军营寨的任务。
第三十六章 鞑靼人的内部分歧
靼人的汗帐之中,一个强壮的中年男人正面沉如水地7上。此人便是惹得朱雷霆大怒的鞑靼大汗鬼力赤。此刻,鬼力赤正在头疼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成吉思汗时代的蒙古人战斗力最强。那时的蒙古人骑射水平高些,而且也更能忍饥受寒,但最主要的原因却是当时的蒙古人战斗精神最为顽强。即便是面对无法打败的敌人,只要统帅命令冲锋,那么蒙古士兵就会毫不犹豫地冲向死亡。
时代不同了,蒙古人的想法也不一样了。
如今鞑靼人聚集在鬼力赤大汗的旗下,是因为他能够给大伙带来安全、带来胜利、带来财富。如果鬼力赤做不到这一点,那就对不起,各个部落的选择多了去了:他们可以拒不服从大汗的命令;也可以推举一位新的大汗;或者投奔大明、兀良哈、瓦剌。总之,并没有部落死心塌地的支持鬼力赤。
若是没有足够的经验和头脑,鬼力赤也不可能凭着并非黄金家族血统的身份成为鞑靼人的大汗。对于明军拥有射程如此远的火枪,虽说还弄不清楚其威力究竟有多大,但鬼力赤仍然对此心怀疑虑。所以在其他部落争抢先锋任务时,鬼力赤便顺水推舟要攻击任务交给了那些主动求战的部落。
如今一战打下来,已经没有人主动请战了。当鬼力赤用语言试探时,那些被试探的部落首领们也没有一个愿意接受这种送死的任务。
大家都不愿意承担主攻任务,难道就此撤退?
当然不行!
蒙古人自从退回草原之后,完全脱产的常备兵极少,基本上实行的是平时为民战时为兵的全民皆兵制。为了消灭这支在草原上肆虐的明朝军队,鬼力赤征召各个部落好不容易凑足了五万大军。现在明朝军队就在眼前,难道受到一点小小的挫折就此退兵?
名声的损失、物资的消耗且不说,己方退兵后岂不是放任明朝军队继续在草原上肆虐?
见各个部落的首领们象是被锯了嘴的葫芦一样沉默着,鬼力赤大感头疼。
打呢。没部落愿意损失实力。退呢。他这个非黄金家族血统地大汗恐怕就更会被质疑。难道只能将明军包围。待敌军粮草耗尽之后再发动攻击?
这同样也不是什么好办法。
对面地明军人数才一万出头。车辆却超过了两千——总不能指望明军地车辆中运载地不是粮草而是泥土吧?
粗略估计。对面那支明军至少能够支持一个月。鬼力赤这次召集军队很匆忙。只带了三天地粮草。一般羊日行5…6公里。牛7…8里。如果不顾损失以最快地速度迁移牛群羊群。最近地部落将羊群赶过来也需要五天时间。不过。如果前几天忍着少吃点。或者宰杀一些马。那么待各个部落牲畜迁移过来后。却也迟早能够将对方那支明军地粮草耗尽。
然而这种围困战术有一个巨大地缺陷。蒙古人本身地生产力比较落后。打仗时向来习惯于就食于敌。若五万精壮男子至少一个月待在这里无所事是。一个月后。哪怕能够将对面那支明军地粮草耗尽。鞑靼人自身也会元气大伤。要知道。游牧民族中能够完全脱离劳动地个体极少。如果大量地精壮被牵制在这里。那么参战地部落就会严重缺乏人手。放牧牲畜时如果人手不够。那么就会有牲畜走失;此外。没有足够地人手收集过冬地干草。那么到了冬天就会有大量地牲畜饿死。
不是迫不得已。这种两败俱伤地办法不能用。
这么想着,鬼力赤缓缓开口说道:“这么痴坐着也不是办法,大家拿出个章程来吧。”
鞑靼人毕竟才领教新式火箭和新式火枪的威力,这么短的时间里,鬼力赤想不出办法,别的人同样也没能想出好的对策。
所以,汗帐里仍旧是一片沉寂。
眼见部下不踊跃发言,鬼力赤只好点名发言。
“把都帖木儿,你先说。”
把都帖木儿三十多岁,在这群蒙古贵族之中显得相对清瘦。他原本是故元平章,元朝时平章是地方高级长官。洪武年间,把都帖木儿曾伙同知院笼秃儿灰、纳纳罕等遣部将哈散赤汝祝儿灰至西凉请求归降。朱元璋恐其道远,跋涉艰苦,赴京不便,就令其于水草便利之地居住——没让把都帖木儿内附,又没有派遣官僚管理,因此当蒙古分裂成鞑靼、瓦剌、兀良哈三部后,把都帖木儿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鞑靼平章。
把都帖木儿和鬼力赤的想法不一样。在他看来,既然明朝对蒙古人投降的政策很优待,那又何必非要和大明对着干呢?
虽然把都帖木儿投诚朱元境没成功,但是在另一个历史时空,把都帖木儿发扬锲而不舍的精神,抱定“山不来就我,我来就山”的宗旨,于永乐三年七月自塔滩率部属五千余人、驼马三万余匹诣甘肃归附。投诚明朝后,为了表示对归附少数民族人员的宠异,朱棣赐把都帖木儿名吴允诚,授右军都督佥事,赐甚厚,令其仍率部属居凉州。吴允诚受朝廷厚恩,因而对明朝也颇为忠诚,数次“捕虏”以及追杀、镇压“叛虏”,后因功升为左都督并获得恭顺伯爵位。
可以说,把都帖木儿是一个热衷于民族大团结的好同志。
当初鬼力赤侵扰辽东时,把都帖木儿就极不赞成。朱棣还是燕王时,鞑靼就在他身上吃了不少亏。如今朱棣当上皇帝了,自然更加不好惹。残元的最后一位继承者坤帖木儿死于建文四年,之后鬼力赤被众多蒙古部落推举为可汗。那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