驸马传-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之须会无心诀,不染不滞为净业。善恶千端无所为,便是南无释迦叶。”惠恩笑道:“此子即是彼子,彼子即是此子,何必强分个彼此,佛普师弟着相了。”
“如此,你且上前答话。”
李二根本就没有把心思放在两个老和尚那里,心想逃离这里是不可能了,还在一味的琢磨如何韬光养晦的遮挡,免得被不远处的神宗皇帝和长平公主给认了出来。
看那惠恩老和尚居然要李二出场,耶律娇也是大为焦急,正琢磨对策,旁边的一个老和尚推了李二一把:“叫你呢。”
李二被推了出来,心中惶恐,手忙脚乱的把头巾整个的拉了下来:“叫我做甚?”
这一句可好,引的人马轰然大笑:“都说小和尚念经是有口无心,果然如此,看这个胡人和尚人模狗样的立在后面,原心思不在这里……”
“辽国的和尚原是这般德性,哈哈……”
“指不定是在偷看那家的女子哩!”暧昧的笑声响起。
辽国僧人虽然不快却不能当众发作,更不好说叫李二回来换别人上阵,好在那国师佛普涵养甚高,笑眯眯的对李二道:“惠恩大师要指点你佛学的精妙所在,你去对答几句便是。”
“哦,“李二随口的应了,看看四周的环境,知道要是撒腿开溜只怕立刻就被揭穿身份,此情此景只好先冒充和尚应付下这一阵再说:“哪个是惠恩大师?”
人群中又是一通狂笑,感情这个和尚的心思是真的不在这里,辽国的和尚果然不如大宋的法师。便是神宗皇帝和一众的嫔妃也是大笑。
辽国和尚已经出丑,看来这佛学的大辩论大宋是赢定了。
长平公主也是笑的甚是开怀,不由的多看了李二两眼,却莫名其妙的感觉这个辽国的胡人和尚有些眼熟,尤其是他那身形,好似在哪里见过,却一时想不起来。
开始的时候开李二呆愣,众人还以为而他是被这大场面震慑,现在看来纯粹就是在胡思乱想,根本就没有把心思用在这三年一此的佛学辩论之上。饶是国师佛普涵养极高,亦感觉面上无光,强自克制火气遥指惠恩:“这是大宋的国师惠恩禅师,佛学最是精湛,你可要好生应对。”
李二战战兢兢的上前,心里把惠恩的家属问候了十几二十遍,这老和尚真是不上道,偏偏把自己叫了出来,说不定是上辈子欠了他的债的。
李二本是应当躬身行礼,然后说“诚请大法师指点”之类的客套话,李二还没有把自己转化为和尚的角色,走道惠恩的面前就是一句:“你要和我说话?”
奇怪的是这回却是没有人大笑!
原来那些辽国僧人看李二出丑,都感觉丢了脸面,低头不语,而宋人却等待这惠恩发问,好看“胡人和尚“的天大笑话。
众人秉心静气的等李二出丑,偌大的场面落针可闻,便是方才两位国师辩论到精彩之时也没有这般的安静。
惠恩笑问:“何为佛?”
李二本想说“和尚就是佛”,但也知道这么说肯定会闹笑话,想了半天说道: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从来皆不分。若知无物又无心,便是真如法身佛。”
“何为法身佛?”
个问题李二笼统而又巧妙的转移了问题的重心,好歹也算是答了上来,众人不由的认为李二是个还算不错的和尚,便是辽国的那些僧人亦认为李二或许真的能够过关,哪里想到在“何为法身佛?”这个问题上李二就开始胡说八道了。
“法身佛,没模样,一颗光头圆又亮……
(如果章节有错误,请向我们报告)
第五十章 四十二章经
在场的人再也忍不住的哄堂大笑,
原来回答了上一个问题之后,李二小心的看了看辽国国师佛普的脸色,看他露出嘉许的意思,心里轻松了许多,原来所谓的佛学也很简单,于是随口而出。
在场的这么多僧人他却说“一颗光头圆又亮”,这和当着和尚骂秃驴的分别也不大了,尤其李二还是说的佛的光头,不光是对和尚不敬,简直就是亵渎圣佛。
论佛最讲究的便是答机辩锋,这个胡人却满口的市井俚语,真真的是一种亵渎。佛普脸色愈加的难看,惠恩大师更是哭笑不得。
李二看众人笑的几乎岔气,知道自己出了洋相,急忙接口道:“无体之体即真体,无相之相即实相。”
这句却是纯粹的佛语,蕴含无尽的佛理,开宗明义的道出了无体无相的佛家理念,暗合无色无相幻化万象的道理。完美的解释出前面那一句“法身佛,没模样,一颗光头圆又亮”俚语。
其时佛理深奥难懂,寻常百姓虽然礼佛敬僧,对于那些艰涩的佛理并不明白,李二用如此的市井语言表明佛理的真义高好解决了佛教难以真正推广普及的难题。
自唐后期以来,佛教已经过了巅峰时期,佛教所提倡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顿悟成佛”思想逐渐失去市场,为道家“济世入世”的“清净”思想所排挤。究其原因,主要还是佛教之中教派众多,教义艰涩难懂,远不如道家的“修性长生”“炼丹延年”更加的容易理解。
所以宋时的佛教也是一直在寻找将佛理简化世俗化的道路,李二的一句俚语便如深夜电闪一般指明了一条佛教昌盛的道路。
后面的辽国国师佛普大喜过望:“深入浅出,以俗理明辨佛理,诚为大赞。”
李二的这个答案其实一般的很,不过惠恩等人重视的是他的回答方式,这种深入浅出的方法最容易为百姓所接受,从那些旁边的百姓眼神中便可以看出他们已经明白了“佛家真相本无相”的道理。
惠恩大师是大宋佛家第一人,虽然这个蒙了头巾的古怪“和尚”的辈份极低,惠恩大师还是双手合什的诵一声佛号:“阿弥陀佛,善哉,厚积佛理而薄发实为我教之幸。”
李二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无意之中解决了真相老和尚的一大难题,还在低着头思索感觉的闪人。
“所诵何经?”惠恩问李二平时念的是什么经书,好考校他相关的问题。
要说诗词歌赋,武侠小说,甚至是网络玄幻李二都看过许多,偏偏那些经书是半篇也不曾读过,甚至是那些又长又绕口的经书名字也不记的。
书到用时方恨少!李二终于体会到了小学班主任的金玉良言,看李二半天也不回答,惠恩随口问道:“《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修习了多少?”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亦为玄奘法师带会中土的佛经,宋时极为流行,便是那些时常理佛的居士也能诵上几篇。
偏偏李二把脑袋药的象拨浪鼓:“什么什么经?我没有听说过。”
“《优婆塞戒经》……”
“还是没有听说过。”
“《金刚经》……”
“《金刚经》?这个我知道。”李二确实听过《金刚经》的名头。
“原来你是研习《金刚经》的,如此甚好,”惠恩道:“我便来考校你《金刚经》的奥义。”
李二只是知道《金刚经》这个名字,哪里知道经文内容?急忙说道:“我只是听说过《金刚经》的名字,还没有读过,你莫考我,考我也是不知道的。”
众人大哗,这古怪的和尚居然什么经书也不知道,真不知道他这和尚是怎么做的?
“我看这古怪和尚是个酒肉之徒,混进寺庙骗吃喝的吧?”
“辽国僧人怎能和我大宋相比,哈哈。”
“自白马驮经东来,最为简洁的便是《四十二章经》,”惠恩问李二:“《四十二章经》你不会不知吧?”
“《四十二章经》?这个我当然知道,”佛经里头李二最熟悉的还是这《四十二章经》,当然还是拜某武侠小说所赐:“这《四十二章经》表明上看是经文,其实里头藏了极大的宝藏,只要集齐了八部《四十二章经》,就可以得到那宝藏,还能破了龙脉,让满清……满清……”
李二本说的很是畅快,说到“满清”的时候忽然再也说不下去了。
那《鹿鼎记》写的是清朝,这是大宋,这个时候不要是说是满清连个影子也没有,便是满清的前身女真还没有崛起,估计现在金国的建立者完颜阿骨打还在白山黑水的树林里追野猪呢。自然也就没有了所谓的满清宝藏,更用不着破人家的龙脉。
其实《四十二章经》讲的是四十二个小故事,自汉朝明帝时代翻译出来,因为简洁易懂为天下人所接受。国师惠恩几十年前就诵读《四十二章经》,早已是倒背如流,便是在睡梦中也不会诵错半个字。听李二说这经书里有什么宝藏,还有什么龙脉,看他说的有鼻子有眼儿的,惠恩大师仔细的把《四十二章经》的内容回忆一遍,实在想不出在哪一章里提到过宝藏,说起过龙脉。
“《四十二章经》里说到过宝藏?说到过龙脉?”惠恩诧异的问道:“是哪一国的龙脉?是辽国龙脉还是我大宋龙脉?老衲怎不知晓?”
一听经书里还说到了龙脉,关系到大宋的气数,神宗皇帝也不由得往前探了探身子,听这古怪的和尚解释佛经里关于龙脉的内容。
李二一时嘴快,把子虚乌有的宝藏龙脉和《四十二章经》挂了钩,再想收回方才所说已是不能,只好继续胡扯:“大师所阅的《四十二章经》和我说的《四十二章经》非是一部。”
“《四十二章经》还有几部不成?”惠恩熟读《四十二章经》这本小经书,从来就以为《四十二章经》是薄薄的佛教故事集,根本没有想过这样的经书还会有多少不同的版本。
“我阅的那《四十二章经》共分八部。”
“八部?不是只有一部的么?”
“非也,真正的《四十二章经》分黄、白、蓝、红、镶黄、镶白、镶蓝、镶红八部……”
不仅是惠恩语结,便是在场的所有人都没有听过这样的《四十二章经》。
(如果章节有错误,请向我们报告)
第五十一章 当头棒喝
八部合并的《四十二章经》是听也未曾听过,看李二言之凿凿的模样,所有人都不知道是真是假,虽然神宗皇帝极其的想知道关于宝藏龙脉的事情,也不得不看惠恩继续发问。
“如你所言的《四十二章经》老衲真是闻所未闻,也不好细究。”惠恩很精明的回避所有关于《四十二章经》的问题:“你我阪依三宝,且为何来?”
佛教三宝:佛、僧、经,方才惠恩问过了佛、经这两个方面,按照惯例要考校关于僧的问题,就是问你为什么出家做了和尚。
李二本就不是僧人,自然不会知如何回答,若说“我是为了逃避长平公主那母大虫,被你们错当成僧人”,只怕立即就要再次沦入那母大虫的魔爪。既然自己不知道答案,李二当即抖个小聪明:“大师亦为僧人,所为何来?”
既然你也是和尚,就先别问我,说说你是为什么做的和尚?
大宋国师自然有大宋国师的风范,对于李二的反问亦不为怪,合什诵声佛号:“侍奉我佛自是有莫大妙处,大可渡化芸芸众生,小可登西天极乐世界,获永生之仙法,于仁慈清净座前得具神大通。”
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这个名号是印度梵语音译而来,佛经中的释迦是仁慈的意思,牟尼是清净的意思,僧人为了避免提到释迦牟尼的名号,总是以仁慈清净来代指佛祖。
这些本是僧人最基本的常识,问题是李二根本就不是僧人,当然也就不知道这些。
偏偏李二摆出博学多知的模样:“仁慈清净不过的境界罢了,哪里有什么神通?”
此语一出,可就不光是惊诧了,众僧立刻骇然,把大日如来佛祖说的没有丝毫神通,只有“仁慈清净”的境界,那岂不是和那些“竹林七贤”一般,连孔孟亦是不如。
便是辽国的那些僧人也纷纷起身喝斥李二大逆不道,饶是惠恩大师修养深厚,也是声色俱厉的斥责李二:“你……你枉为我佛弟子,真真的是罪过,罪过。此等污蔑我佛,当以杖诛之。死后必堕入地狱,永受轮回之苦,万世不得超生……”
李二吓了一跳,才明白自己是无意中说了佛祖的坏话,眼看着几个护法的僧人上来要捉拿自己,知道跑是跑不脱的,索性将心一横:“且慢动手,容我一言。”
“你诋毁我佛,已入魔道,罪大恶极,还有何话说?”
李二大声道:“佛既云普渡众生,又言视其善恶而结缘,人间何故有修桥补路绝后代,强盗儿孙个个在的情景?敢问我佛,这是为何?看今朝恶者强善者弱,人间多少不平之事、冤枉之事?这是何故?既然我佛有具大神通,为何视而不见?”
惠恩须发皆张:“我佛早云,此乃前世今生之因果,前世有无量功德,抵消今生罪孽。今生做下恶事,来世必然受苦。”
李二毫不犹豫的说道:“看世间大小庙宇之内,进门先收钱财,处处以功德箱敛财;功德碑上名次排列以金钱数记,佛之高徒无钱不开口,但凡沾佛名分之物,身价便百十倍增。佛之形象已为铜臭所渲染,天下万千贫者无论心之善恶佛缘之深浅皆无力结缘,这是为何?难道我佛也是爱财之佛?若说错不在佛,那必定是天下僧人之错,天下的僧人便不怕入地狱?便不怕堕轮回?大师敢说没有收过功德钱么?”
周遭的百姓每多捐献钱财于寺庙,以为可以得到佛的庇护,往往是事与愿违。这些人心中也有和李二同样的想法,只是碍于世俗和对佛的敬畏不敢说出罢了。如今有了李二这么个胆大的“狂徒”挑明了这个问题,众人都眼巴巴的瞪着惠恩回答。
惠恩当即无语,额头上已有细密的汗珠,良久方道:“天下庙宇确是天下人布施而来,施主必然受我佛眷顾……”
李二根本就不等他说完,大喝道:“昔日马良独造金山寺,功德何其大也,却是倾家荡产家破人亡,最后落个横尸荒野的结局,我佛便是如此眷顾世人的么?”
惠恩面上汗水淋漓而下,一字也回答不出,身躯微微的颤抖,便似风雨之中的孤灯一般,哪里还有半分大宋国师的从容?哪里还有半分得道高僧的气势?
李二转头对那些围拢的密密麻麻的百姓高呼:“古往今来佛事耗费了多少人间血汗?享受了多少民脂民膏?葬送了多少苍生?可曾显过半分灵验?哪一位见过佛陀显灵的站出来!”
众百姓布施捐献的钱财米粮不少,却都没有见过菩萨显灵,思想一片混乱,木纳的想要说“菩萨骗人”却不敢开口。
辽国国师佛普也是当世的绝代高僧,知道李二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忤逆的大逆不道之言,奈何他所言都是实情,也反驳不得,虚汗也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