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品江山 >

第282部分

一品江山-第282部分

小说: 一品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赵允弼点点头,请示道:“宗辅的哀荣如何?官家去之前,是不是应该先定下来。”
    “嗯,”赵祯颔首道:“按例,应追封国公,但宗辅为社稷而死,赠个郡王吧。诸位相公意下如何?”
    这种事,谁会说反对?那不得罪两代皇帝么?
    于是定下来,赵宗辅的丧礼按郡王制,以参知政事宋庠为治丧使,负责一切丧仪……
    ~~~~~~~~~~~~~~~~~~~
    此事议过,便有新任枢密使曾公亮出班奏道:“前日有手诏下院,命除平章政事、密州、邕州节度使狄青,为都知皇城司、殿前司都指挥使,臣以为此二职分掌宿卫,不宜由一人兼掌。”
    “此事朕意已决,不必再议。”赵祯摇头道:“况殿前司调兵之权在西府,没有枢密院的签文,狄青不能调动一兵一卒,只是借其威名,镇住那帮骄兵而已。”顿一下,他冷冷扫过百官道:“寡人知道,一些文臣不愿他同列,但现在狄爱卿是武职,若谁还要说长道短,寡人就要问问,为何你总是容不下朕的忠臣,却对那些乱臣贼子视而不见呢?”
    百官闻言一片默然。
    曾公亮是学者型官员,觉着皇帝说得在理,便奉旨了。
    赵祯的脸色才缓和些,又道:“狄青不再判皇家武学院事,曾相公可想好继任之选?”
    “这,微臣未及细想,”曾公亮诚实道:“不过臣闻武学院现仅有百名武生,似可并入太学……”
    “不可!”赵祯摇头道:“武学并入太学,难免遭其歧视倾轧,有悖寡人欲振奋军事之本意。”说着沉声道:“西府当将武学院迁回汴京,厚其资费,选贤任能,助其振作,而非想着将其打发掉。”
    “遵旨。”曾公亮点头应道。
    又有御史中丞韩绛出班奏道:“臣闻昨日,宫中杖杀三十六人,不知是否确有其事?”
    赵祯眉头微凝,看看胡总管。胡言兑便道:“有犯渎职、盗窃之罪者,遭受杖刑,其中数人不慎被打死了……”
    “臣请调查,是否存在暴虐滥刑。”韩绛沉声道:“三十六条人命,不查清楚无法向天下人交代。”
    “此事概以了结,不必再查。”赵祯却冷淡道:“寡人乏了,退朝吧……”——
    分割——
    基本更一。(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本站)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三二八章 七夕(中)
…    官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一病不起,甚至没有一蹶不振,这让百官不得不收起小心思,继续当好和尚撞好钟……这也是他们最习惯和最擅长的。
    七月初七,宫中传出旨意,以不谨等罪名,出后宫刘氏等十阁,发往南京白云观居住。并放宫人二百三十六人出宫,任其婚配……
    此诏一下,终于证实了人们这段时间的猜测,但大家的关注点,并非在皇帝被戴绿帽这件事上,而在传说中即将诞生的皇子,就这样无影无踪了。
    尽管宫中的周妃和董妃仍然怀有身孕,但所有人都已了然,官家是不可能再生出皇子了……
    还是七月初七,赵宗实扶柩自大名府而归,因为赵宗辅已被追封为郡王,按照郡王的丧仪,自宰辅以下,百官皆要出城相迎。
    这天上午,汴梁城北十里长亭,已是轿马塞道高官云集,三省六部二十四司的数百名中高级官员,并满城的王公勋贵,都赶来迎接淮阴郡王的灵柩。皇帝皇后也遣人致祭敬奉哀仪。赵宗辅活着的时候没露过脸,死了后倒可谓哀荣备至。
    但许多人脸上并无哀容,反而表情有些怪异……尽管大名府严密封锁赵宗辅的死因,但他死在妓院里这一条,是无论如何也瞒不过去。这消息从前日在京城散播。如今已是尽人皆知,大宋朝的士大夫。可还没到为了阿谀奉承连节操都不要的地步。好些人都觉着,给一个战死妓院的淫棍封王。简直是对大宋朝的侮辱。
    只是一来木已成舟、二来死者为大,三来赵宗实几乎笃定了太子之位,大家没来由当这个恶人,于是都冷眼旁观。看那些趋炎附势之徒,一个戚容满面,泪雨涟涟。演一出活生生的丑剧。
    赵宗实已经汇合一干兄弟,都白衣戴孝,在哀乐声中,扶着灵柩缓缓行去。兄弟多了感情就不深。除了赵宗辅的同母弟弟外,其余兄弟二十几个真没有太多悲伤的。反而打量着道两旁白幡漫天、挽幛连绵的景象,小声议论起来。只听老七赵宗球道:“捞着这么一遭,老四也算是值了,你看那副挽联,说得多贴切啊……”
    “哪副?”
    “那副……”一回过味儿来,赵宗球脸就绿了,怒道:“这是谁送的对联?”
    他这一声大了点,竟连哀乐都叫停了,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引过来。顺着他的视线,看到了那幅挽联: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光’!
    许多人忍不住噗嗤笑出来,赵家兄弟的脸,却全比锅底还黑。
    赵宗实恼怒的看一眼赵宗球,心中大骂道:‘瞎叫唤什么,唯恐别人看不见么?!’
    侍卫老何赶紧带人过去,将那副用竹竿树在道边的挽联扯下来。
    “有宵小捣乱而已,不要让他得逞。”赵宗实的师父刘敞低声道:“沉住气、视若无睹!”
    于是哀乐声又起,灵柩继续前行。但方才肃穆哀伤的气氛,却再也回不来了。
    接下来的路程,赵家兄弟没了风光的感觉,总觉着百官在指指点点,嘲笑他们一般。赵宗实的一张脸,更是涨得通红,他其实是反对追封赵宗辅为王的,更希望能低调回京,毕竟这厮死得太不光彩,但朝廷非要隆重安排,他也只能硬着头皮受着,结果怎样,真就丢人现眼了……
    ~~~~~~~~~~~~~~~~~~~~
    陈恪虽然休假在家,但也不能把和赵宗实家的矛盾摆到明处,便和苏轼兄弟两个,也换了素服,混在官员队伍里,远远的冷眼旁观。
    “哈哈哈……”回到家里,苏轼忍不住放声大笑起来:“痛快痛快,不知道哪位仁兄,一语道破天机,给我等出了这口鸟气。”他是三人中,道德感最强的一个,自打知道赵宗辅的死因后,就一百个别扭,要不是陈恪和苏辙拦着,非得也写个联子,好好讽刺一下那位为国精尽人亡的贤王爷。
    “回来想想,怎么觉着今日的隆重安排,就是为了让他们兄弟现眼呢?”苏辙却面带忧虑道:“如果是这样,只怕赵宗实的太子之位,并非如传闻那样水到渠成啊。”
    比文采口才,他都逊于乃兄,但论起政治智慧来,苏轼却拍马难及。他想到知宗正寺的乃是赵宗绩的父亲赵允弼。也正是赵允弼,在官家面前为赵宗辅求到了郡王的追封,并一直主张极尽哀荣。
    假设赵允弼早知道赵宗辅是死在妓院的话,那么他的推测就成立了……有道是上阵父子兵,赵允弼没道理不帮着儿子,让赵宗实兄弟丢人显眼。
    陈恪看看苏辙,没有接话道:“管他呢,你们不去陪夫人,我可要接小妹出去逛街了。”
    “过糊涂了吧,今天是七夕。”苏轼笑道:“不在家过节,你却要去哪?”
    “哦,今天是七夕啊,我说咋那么多卖‘磨合罗’的?”陈恪挠头道:“那就不出去了。”
    七夕,并非后世想当然的那样,是中国传统的情人节,事实上上元节才是。而七夕,其实是女儿节,这一天晚上,女人们要盛装打扮,陈列花果、女红,各式家具、用具,礼拜七姐、穿针乞巧。汴京城的百姓,还要结彩楼于庭中。唤作‘乞巧楼’,为的是放置‘磨合罗’。
    所谓‘磨合罗’。俗称‘泥孩儿’,南方人又管它叫‘巧儿’。顾名思义,就是些可爱的泥娃娃,是妇女们用来拜月求子的。
    这一天,是女人家的节日,陈恪自然不好让小妹溜号,便怏怏返家。回到家里。曹氏也在张罗着过节,把个好好的府上,弄得花枝招展。陈希亮和陈忱、陈慥也被指使的团团乱转,没办法。谁让这日女人最大。
    趁曹氏没看到自己,陈恪蹑手蹑脚溜回自己的院子,结果看到那群倭女也在摆设瓜果筵席。顿时无奈道:“你们怎么也过七夕么?”
    “七夕乞巧是汉礼,传到日本几百年了。”倭女阿柔和阿彩小碎步过来,一边为陈恪更衣,一边抿嘴笑道:“大人要是不喜欢,我们便撤了。”
    “没有不喜欢,我也想看看,你们是如何乞巧,”陈恪笑问道:“清霜呢?”
    “支婆在后院里‘种生’呢。”阿柔凑在他耳边,小声道:“其实奴婢也想种一个,只是不知大人何时开恩?”看来女儿节就是不一样,连素来小心翼翼的倭女,都变得大胆起来。
    陈恪哈哈大笑起来。笑完了,他捏一把阿柔的小脸蛋道:“再过两年吧,才十五六岁,急什么?”
    说完,不理幸福到眩晕的倭女。便往后院走去。只见杜清霜跪坐在一张草席上,正小心的打理她的‘五生盆’。
    那是一个浅浅的方木盆,里面敷着土。在前几日,她便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今日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还有花生仁大小的人偶,一男一女,女子的怀里还抱着个婴孩……
    “种生求子,”见杜清霜停下手,陈恪才出声道:“清霜,你这是在求子么?”
    杜清霜娇躯一颤,赶紧转过身来,摇头强笑道:“不是,做着玩的。”
    “口非心是可求不来胖小子的。”陈恪笑道。
    “是……”杜清霜被他诈唬住,遂小意道:“妾身求的是女儿……”
    “你看,又来了那份儿小心了。”陈恪拉住她冰凉的小手,柔声道:“这么好的姑娘,当然要儿女双全的……”
    “官人……”杜清霜就是受不了他这份熨帖,登时软了娇躯,轻轻倚靠在他身侧。
    陈恪正要毛手毛脚,突然听到一阵细碎的脚步声,杜清霜赶紧弹开身子,整理云鬓。陈恪回过头,瞪一眼那倭女道:“阿柔,你是不是报复我?”
    阿柔赶紧赔罪道:“奴婢可不敢,只是前面有客人来了,老爷叫大人去见客。”
    “哦。”陈恪点点头,问道:“什么人?”
    “奴婢不知。”
    “更衣。”
    “嗨。”
    ~~~~~~~~~~~~~~~~~~~~~~~~~
    换好衣服来到前厅,陈恪一愣,赶紧行礼道:“小侄见过元帅。”
    “哈哈,”来的竟然是狄青,他起身一步上前,扶住陈恪道:“咱们是忘年交,你休要多礼。”
    “这不我爹在场么。”陈恪苦笑道。
    “怎么跟元帅说话呢?”陈希亮瞪眼道。他曾经在狄青帐下效力,对狄青的人品能力功绩,都十分佩服,至今仍以上下级相见。
    “唉,此中情由不便多说,”狄青朝陈希亮笑道:“公弼你只要知道,他于我有大恩,我不能在他面前摆架子就行了。”
    “元帅要折杀他了。”陈希亮说着歉意笑道:“家里弄得花团锦簇,不是待客之道。”
    “都一样,谁让今天是七夕呢。”狄青苦笑一下,正色道:“不过我可不是来躲清静的,而是有事要求仲方!”
    “怎了啦?”——
    分割——
    过渡情节小卡壳,基本更完成,下面还清风同学第二更。(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本站)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明早发……
    不好写,思路有问题,又困,只能先睡了。一早起来写(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本站)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三二八章 七夕(下)
    =
    “武学院的处境很艰难。”狄青叹口气道:“如今已到了濒临撤销的地步。”
    “有所耳闻。”陈恪轻声安慰道:“这不怪元帅,实在是朝廷重文轻武的厉害,哪有那么容易就改变。”
    “是。”狄青点头道:“不过现在比当时,情况要好很多。跟你交个底,这次清查全军空额,引发的连串风波,让官家很受震动。不揭开盖子不知道,大宋朝的军队已经糜烂若斯……”
    “是啊。”陈恪感慨道:“禁军一个步军营,满员五百额,却只有三百多兵卒,还不乏老弱之辈,实际可用的不到半数。骑军营,满员四百匹马,却只有一百多匹可用的,其余都拿骡子、驽马凑数。这样的军队遇到战事,肯定不战自溃,指望他们保卫京师,哼哼……”
    “非但如此,”狄青压低声音道:“官家对这次将门军官的表现,尤为愤慨……”
    “嗯。”陈恪点点头道:“哪怕在皇仪殿上,他们都没有说实话,仍旧隐瞒了一部分空额。”
    “将门出将的危害可见一斑。”狄青沉声道:“所以官家下了决心,要把武学院办起来,给军中慢慢换血。”
    “官家圣明。”陈恪拱拱手道:“此举成焉,则功在千秋。”
    “是。”狄青颔首道:“况且现在的枢密使曾相公,为人坦诚方正。只要对朝廷有利的,他一定会支持。”韩琦躺着中枪……
    “元帅的意思是?”陈恪轻声道。
    “皇家武学院,交在谁的手里,我都不放心。”狄青诚恳望着陈恪道:“所以我想请你接手。”
    “我……”陈恪嘴巴张得老大:“我哪够资格?”
    “是啊,元帅。”陈希亮也道:“他一介书生,怎么能带好武学院呢?”
    “资格不成问题,你是堂堂状元。又有大功在身,足以判武学院事。”大宋官制有这点好处,官不任本职。都是差遣的干活。换句话说,所有人都是从别部门借调过来的临时工,这就使破格任用成为可能。狄青道:“何况武学院的教材也是你帮我编的。你心里最有数。”
    “那也只是纸上谈兵吧?”陈希亮道。
    “怎么是纸上谈兵呢?他在广南西路招募土兵,亲自训练出了一支强军。”狄青笑道:“这我都是知道的。”
    “训练士兵和教导军官是不一样的,”陈恪摇头道:“我从没做过,只怕误了元帅的大事。”
    “仲方,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的!”狄青巴望着他道:“再说,这些年我手把手带出来一批教官,还有一期的毕业生,我可以把他们都叫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