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立志传-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民国立志传》
作者:黑胡子
'民国立志传 / 黑胡子 著 '
;:/
书籍介绍:
空投来到民国,成为革命大家庭地一份子。
成为革命家。。。。。
成为有钱人。。。。。。
成为有权人。。。。。。
成为大军阀。。。。。。
成为。。。。。。
黑胡子刮了胡子,还是黑胡子,很短,却很性感
………………章节内容开始…………………
作品相关 军歌声中的近代史(转载)
更新时间:2008…12…25 16:11:18 本章字数:2832
近代史上各时期的军歌,先说说太平天国和义和团时期的歌曲,这段时期西学还不普及,所以歌曲还是以无厘头的成分居多。
《四月榴花火样红》(又名《致天王洪秀全》)
「四月里石榴火样红,南徐州发来了那长毛兵。长毛兵是天兵,哎咳呦,杀富济贫救百姓。」
注:这歌词本身没有什么,但如果你用基督教《三一颂歌》的福音曲调去唱的话,估计就算上帝真是天王的亲爹,也很有可能要崩溃。
《义和团》
「义和团是好汉,大刀神拳钢石拳。灭清人,杀赃官,烧教堂,有铁胆。不怕洋人不怕砍,洋枪洋炮挡不住大刀片,胸膛一露冲上前,洋枪洋炮完了蛋,说俺造反俺就反,竖起大旗保庄田。」
不用多说,肯定小宇宙爆发了。
接下来说说海归派创作的中体西用的学堂乐歌。
音乐人:沈心工,名庆鸿,字叔逵。上海人。秀才出身,曾应聘于约翰书院执教中文。后留日,入弘文学院。学成归国之后,专门从事学堂乐歌创作。
以清末来说,要论流行音乐的教父,大概就要算是他了。
当时乐歌,军歌的创作,大体有两个路数,一是用外国现成的曲调,谱上国语歌词,这是主流。还有一种就是完全原创。各举一个例子,都是沈心工的成名作。
原创型
《黄河歌》(杨度词,沈心工曲)
「黄河,黄河,出自昆仑山,远从蒙古地,流入长城关。古来圣贤生此河干,独立堤上心思旷然。长城外,河套边,黄沙白草无人烟。思得十万兵,长驱西北边,饮马乌梁海,策马乌拉山,誓不战胜终不还。君作铙吹,听歌凯旋。」
这种歌曲H是H了,但完全没有考虑俄国朋友的感受。
翻唱型
《从军新乐府》(沈心工词,曲用日本军歌《勇敢的水兵》)
「飞龙招展汉旗黄,十万横磨剑吐光,齐唱从军新乐府,战云开处阵堂堂。海外冤氛逼九州,吾人今日赴同仇。牺牲血肉寻常事,莫负生平爱自由。」
这首歌本是给清朝北洋军创作的,不想没多久辛亥革命爆发,小沈子脑筋灵活,立马转向,而且一点都不浪费,用同样地曲调,给南军创作了一首同类型军歌。
《革命军》(沈心工词,曲用日本军歌《勇敢的水兵》)
「吾等好百姓,情愿去当兵。因为腐败清政府,真正气不平,收吾租税作威福,牛马待人民,吾等倘使再退缩,不能活性命。」
民国建立,自然就要有国歌。早在清末,就分别有多种不同的国歌版本流行在不同人群。
其一,清帝国,陆军军歌(曾代国歌)
《颂龙旗》
「于斯万年,亚东大帝国!山岳纵横独立帜,江河漫延文明波;四百兆民神明胄,地大物产博。扬我黄龙帝国徽,唱我帝国歌!」
其二,清帝国,正式国歌
《巩金瓯》
「巩金瓯,承天帱,民物欣凫藻。喜同袍,清时幸遭。真熙皞,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
此外,海外流亡份子,也各谱了一首,表达各自追求的预备国歌。
《演孔歌》(康梁师徒版)
「尼山聿倅,猗彼鲁东,灵麟吐书,檀纵瑞聪,智周万物,道与天通,脱然地表,岂不雍容,乃心盹盹,实哀憨蒙,誓言拯之,共其吉凶。」
(这里头用了好几个错别字,这都怪康师傅不地道,用词拗口,有兴趣的可以去百度搜索)
《黄帝歌》(宋黄版)
「美哉黄帝子孙之祖国兮,可爱兮。北尽黑龙江,西跨天山,东南至海兮,皆我历代先民之所经营拓开兮。如狮兮,奋迅震猛,雄视宇内兮。自由兮,独立兮,博爱兮,书于旆兮,惟此地球之广漠兮,尚有所屈兮,我黄帝子孙之祖国,其大无界兮。」
民国建立之后,围绕国歌,又是另一番局面。
首先,是南京临时政府版
《国歌拟稿》
「亚东开化中华早,捐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再后,是袁世凯时代,曾向社会各界诚征国歌,参加PK的是这两首。
其一,《卿云歌》(汪荣宝版,也称第一版)
「卿云烂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时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
其二,《南风》(又名南熏操)
「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以上两首都是根据古曲来的,最后专家们报请袁世凯大总统,项城向专业人士咨询,又是沈心工,毕竟是音乐大师,上密折,指出《卿云歌》有暗喻禅代之意,是吉兆。大总统高兴,就选了第一首。
又过了几年,帝制之前,采用了荫昌作词的新国歌《中华雄立宇宙间》
「中华雄立宇宙间,廓八埏。华胄从来昆仑巅,江湖浩荡山绵连。共和五族开尧天,亿万年。」
洪宪时,稍作修改接着用。
「中华雄立宇宙间,廓八埏。华胄从来昆仑巅,江湖浩荡山绵连。捐让开尧天,亿万年。」
然后,到了北洋政府时代,再度起用《卿云歌》(第二版)
《卿云歌》
「卿云烂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说完北洋时代的国歌,再说说当时的军歌。南方的新军,谈谈武昌首义的鄂军。
《行军歌》
「汉军起义立志将仇报,里应外合,都有我同胞,长枪大炮,早已预备好,楚望台上旌旗飘。」
《光复纪念》
「八月十九武昌城,起了革命军,张彪与瑞征,纷纷出城去逃生,都督黎元洪,黄兴总司令,渡江收复汉口镇,汉阳龟山树汉旗,文明,文明,鸡犬不惊武汉平,清廷吓得心胆惊,遣将帅,发救兵陆军派荫昌,海军莎镇冰,屯兵不敢进,三战三败笑死人,中原十数省,不日皆反正,汉水汉水情,历史增荣名。」
若干年后,冯玉祥抄袭了这首歌的曲调,编成了《国民军军歌》,作为西北军军歌。
《国民军军歌》
「真正革命党人应该加入国民军,要剪除军阀,与帝国主义死拼,我是国民军,我是国民军,打仗为救老百姓。兵为民族。」
第一卷 穿越家 第一章 以下穿越仅供参考
更新时间:2008…12…25 16:11:18 本章字数:2879
滔滔江水西来,受山势影响在此拐了个弯变成南北走向,经过不知道多少年的淤沙堆集形成了现在的这块沙洲,渐缓的水势在此一分为二后又再次合二为一奔流入海。在沙洲上张家村的人们已经不知在此繁衍了几代,时下汛期将至村民在村长的带领下打点行装迁到高地上去,洪水虽然无情,但是依然比不上那多如牛毛的苛捐杂税。
洪水席卷而来沙洲变成了一片沼泽。
江水夹带着将一处处土房推倒,从高处下来的人们,整理着自己的小家,叫骂着老天的不公。打赤脚的孩子们嬉戏在泥水中,不时地为抓到一只螃蟹或小鱼、小虾而兴奋的呼喊着。
洪水自古有之,而这里的百姓对此也习以为常,在这里不停的上演着‘水来我退,水退我还’的情景。
张二喜,是张家村村长张善仁的小儿子,洪水退去,他带着一帮子小屁孩子来到了江边,洪水退后,江边总能有一些意外的收获,比如从上游漂下来的家具、衣服,或用其它一些重建家园的有用之物。
张二喜腰上别着竹篓,将那些在河滩之上到处横着走,不时的高举着双拳,耀武扬威的螃蟹们“双规”在竹篓中。一边抓着嘴里还不停的叨咕着,“看你们,还横着走。”
“大喜哥,快来快来,那边有好东西。”张二喜跟着这些孩子来到江边,一看,好家伙,一把上好的太师椅正半埋在沙土之中。
张二喜走过扯了一把,没有扯动,引来周围孩子们的一阵哄笑。
“你***。”张二喜在手掌心上啐了一口,大吼一声,脸涨的通红。张二喜那叫郁闷,在村里他也算是‘力大无穷’,硬是没有拉出来,心里琢磨着,这下面是不是有什么东西把椅子绊住了。
“都给我过来,把这些沙土给扒开。”
孩子们蹲在那里,或用手,或用树枝扒了起来,张二喜刨着,很快他们刨出了一只手,这只手被泡的发白,但却紧紧的抓着椅子腿,张二喜被这支手吓倒栽在地上,孩子们也被吓的洪散开来。
张二喜咽下口水,咬着牙关,鬼使神差的蹲在那里又刨了起来,几个胆大的大孩子在他的指挥下,就这样从河沙滩里硬是刨出一个大活人,“二狗子,快去村里喊人,这人还活着。”张二喜不知道这个人在这里被埋了多长时间,也许他最初的动机并不单纯,但是人活就要救。
杨洪森在冥冥中感到心田传来阵阵暖意,他睁开双眼挣扎着坐起来的时候,看到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他没有想到自己的命不该绝,被洪水卷走了还能活下来了,看着这个惨淡的家室心中感慨。他摸了摸头痛欲裂的额头,下了板床缓缓的向外走去。看着门的场景,杨洪森惊呆了,“这是什么地方啊!”
“大兄弟,你终于醒了。”对面走来一个年轻壮实的小伙子,他轻轻的一拍差点没让杨洪森散架。
“喜子,不要胡闹。”从小伙子身后走出一位老者。
“我说小兄弟来先喝碗鱼汤。”杨洪森时下腹中饥饿,接过碗大口的喝了起来。“小兄弟不要急,你这身子虚,慢慢来,这鱼汤管够。”
这鱼汤在杨洪森嘴里别提有多鲜美了,以前怎么就没有发现鱼汤能有这么鲜美,“多谢,大叔。”
张善仁,“喜子,还不扶小兄弟回床上休息。”。
“这位大爷,我想问一下,这里什么地方。”杨洪森有一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在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还有这样贫苦的地方。
张善仁,“这里是张家村。”
张家村,杨洪森心中郁闷,一个张家村他哪里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全国有那么多个张家村、赵家村、李家村,“大叔,村中有没有电话?”
张善仁,“电话?你说的是电报吧,那个洋东西要去安庆府才有。”
安庆府?不对吧大哥,应该是安庆市才对吧,虽然我不是安徽人,但我好歹也上过几年学,就算我没有上过学,你也不能这么蒙我啊!杨洪森心里嘀咕着,不过看到老者那一脸忠厚的样子,再看看的场景杨洪森总感觉什么地方有一点不太对劲,但是具体那里不对劲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坐下来继续喝了口鱼汤,心里直犯嘀咕,“大叔这里也受灾了,现在情况怎么样。”
“年年如此,还能怎么样。”张二喜大大咧咧的说着。
年年如此,不会吧。杨洪森心说,“政府难道没有派人过来吗?”
张善仁,“你说的是朝廷吧?”
朝廷,这是哪跟哪啊!不过口上对应道,“是的,朝廷……”
“尽是一些吃人不吐骨头的家伙,提他们做什么。”张二喜气呼呼地说着。
张善仁瞪了一眼二喜,“不可胡说。”
看着张二喜等人愤恨的表情,杨洪森心里一紧,看来当地的干部工作做的很不好,贪污受贿、包二奶、截留公款的事这地方铁定少不了,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大的民怨,“哪你们村长和支书呢?”
张善仁,“我叫张善仁,正是本村的村长。”
“那你们村的支书呢?”
“支书是什么玩意。”
“就是党支部书记。”
“党支部书记?”张善仁疑惑的看着杨洪森,“那是个什么官啊!”
杨洪森想了想,这个村子都成这个样子,还要党有什么用,“难道你们没有将当地灾情向镇上、县里或市领导反映。”
张善仁叹了一口气,无奈的说,“反映,有什么用,去了也是白去,少不了挨板子。”
“什么?”杨洪森一听一蹦三尺高,“妈的,这还有王法了。”杨洪森没有想到安徽省的官员如此作为,中央的人都是瞎子啊!
“我说小兄弟别激动。”张善仁拉着杨洪森坐了下来,摇了摇头,“王法,这年头哪还有什么王法啊!”
“不行,这事我定要向省里反应,在不行我就直接去中央,现如今还是GCD的天下,难不成这些安徽省的官老爷们还翻了天不成。”杨洪森那里还能坐得住,这些村民对自己可是有救命,拼了这条命,要与这些贪官污吏斗争到底。“大叔,我在床上躺了几天了。”
张善仁,“已经有三天了。”
杨洪森,“那么今天是几月几号。”
“几月几号?”张善仁轻‘哦’了一声,“如今是光绪32年……”
“等等,你刚才说光绪32年……”
张二喜疑惑的看着杨洪森,“是啊,今年是光绪32年啊,大兄弟你没有事吧!”
“不会吧,光绪32年,天啊!今年到底是哪一年啊!”。杨洪森发现自己八成是疯了。
张善仁糊涂了,不是说了今年是光绪32年*吗,怎么还问。
*注:光绪32年即公元1906年
第一卷 穿越家 第二章 必须是一位武林高手
更新时间:2008…12…25 16:11:19 本章字数:2987
杨洪森在这个木棚子里一晃就是十五天了,眼前的发生的一切虽然有那一点诡异,但是眼前所发生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张二喜被一巴掌打的一蹦三尺高,“嗯,看来我真的穿到了光绪32年了。”
据张二喜口述,他是被他和几个孩子从河滩的淤泥里挖出来的。想想杨洪森都感到后怕,如果当时没有张村长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