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民国立志传 >

第19部分

民国立志传-第19部分

小说: 民国立志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洪森举怀轻声道,“为革命胜利。”
    熊成基一愣,杨洪森可是安庆城外出了名的‘鹰犬’,这小子命大,上次没被炸死。
    王之徽拍着杨洪森肩膀向熊成基介绍道,“他就是我们挺进会的会长,张宝森。”
    这个时候熊成基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没有想到你就是挺进会的会长。”
    “是的,我就是,每一次抓捕革命党的时候我都冲锋在前。我们就长话短说吧,你们什么时候起义。”
    熊成基,“现在谈起义是不是操之过急了。”
    “11月怎么样,到时我们会全力配合你们,我们这边能组织五百到六百人参加,另外我们在城外还有特别分遣队。”为什么杨洪森提出11月,很简单在1908年11月将会有大事发生,老佛爷与光绪好像就在这个月死,对于杨洪森来看这是一个好机会。
    “11月?”熊成基正在考虑着。
    “是的,我相信你们还有时间准备,朱家宝给了我三个月时间去查办革命党,在这一段时间,我会给你们打掩护的。”
    熊成基不清楚为什么杨洪森对11月如此的执着,起义这么大事,难道就他们说了算吗?这事怎么也要经过组织研究决定方可。双方本来就在起义时间上有分歧,在接下去分歧就更大了,杨洪森不同意打安庆,而是倾向于在皖西建立一块根据地,这个地方北靠大别山,民风彪悍,而且这些地方的群众基础好,到处都是土匪。熊成基的起义计划与当初的徐锡麟计划差不多,熊成基准备要在安徽打响全国性革命胜利的第一枪。别看现在革命党好像散沙一样,可是只要一块活了,满盘皆活。
    杨洪森没有妥协,“我是主角,我怕谁。”
    有分歧是正常,正因为有分歧再更加沟通,熊成基对挺起会有了更多的认识,挺进会组织严密,人员多是皖浙起义时地骨干,革命坚决且意识坚定。挺进会的力量目前已经深入到了清廷的内部,除杨洪森外还有数人在清廷内部,他们通过捐官地方式直插朝廷心脏。
    捐官这种方法对于革命党人来说并不新鲜,关键是杨洪森从哪里来的这么多钱。不过一想到杨洪森的恶名,熊成基便猜到了五分,“你说这钱还能从哪里来”。
    第二卷 空降兵 第十一章 有钱才有理想 
     更新时间:2008…12…25 16:11:23 本章字数:2893
    要说抓革命党这年头有几个是真心实意地,更别说像‘挺进会’这样的恐怖组织。但不管是巡警,还是巡防营,他们都很欢迎这种全城地毯式大搜查,可这种闹心的事朱家宝也就干这一会,至少在他脑袋能正常思考问题的时候不会再干第二次。
    杨洪森总是能给他带他一些好消息,实际上除了身边的人,朱家宝对任何人都不太放心,其中也包括杨洪森,李陵是派过去督促杨洪森,这其中确有监视之意,朱家宝打算重用杨洪森,既然要重用,就要确保他和自己坐的同一条船。
    李陵刚到杨洪森处报到,就被委以重任,到挺进会当‘卧底’。这是一个重担,却不是什么重任,在挺进会做卧底,那可是要抱着必死的决心。
    通过安插在革命党内的内线,李陵利用其曾经特殊地身份与革命党的外围组织搭上了线,革命党对李陵这个人很重视,目前挺进会好像正在对其进行考察,李陵按照杨洪森的安排时不时的放出一线内幕消息过去,很快就得到了革命党方面信任,李陵也成为了挺进会的一个外围组织组员。
    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一个多月,挺进会终于开始与李陵接触,李陵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与过去的同事联络,将他的一个‘亲戚’安排进巡抚衙门做个杂役。
    经过上次刺杀之后巡抚衙门将闲杂人等均被清退出府,目前挺进会极希望安排一个人进去。杨洪森把李陵传来地消息报知了朱家宝,看到追查挺进会有了一些眉目,朱家宝大为高兴,在朱家宝的特别关着下,李陵地‘亲戚’顺利地进了巡抚衙门,这下子朱家宝可有得忙了。
    杨洪森最近也忙,他一边要干革命,一边还想着法的捞钱,他这是实实在在地的两手抓,两手都硬。
    朱家宝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搞‘禁毒’工作的,使得的全省贩毒事业蒸蒸日上,省内的烟田因为改种粮食,而使得外省、印度货纷纷拥入省内,就目前来看,走私和贩卖烟土,是杨洪森两块最大的收入,至于实业在短时间根本不可能有什么效益。
    杨洪森在芜湖接手了两家‘经营不善’地钢铁厂,在中国钢材、棉花理论是除了烟土最来钱地的生意,中国每年从国外进口的钢材、棉花少说也有七、八千万两银子,杨洪森进入钢铁领域,也就是看中了这广阔的钱景。虽然钱景的广阔地,但是前途却是黯淡地。
    这之后杨洪森就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销售”。
    有英国朋友在一边友情压价,再加上杨洪森本不是搞实业的料,钢铁厂步履艰难,虽然杨洪森动用了一些技术手段取得了繁昌铁矿、煤矿的开采权,但这也不过是让杨洪森手中的钢铁厂亏损越大而己,他需要有人帮助他照料生意上的事,这个人最好还是党内同志,但是革命党的同志不少,但是懂经济的同志确不多,在杨洪森头痛不己的时候他想到了汪富民。
    汪家出事之后,汪富民便把米铺给了何金柱,携妻回庐江老家去了,杨洪森大有让汪富民再次走上革命征程的意思,汪富民回信拒绝了,但他向杨洪森推荐合肥人杨庆(字明瑞)。
    杨庆家祖辈也是米商,其本人与汪富民早先有来往,后受到汪富民的影响,加入了革命。在参加革命期间,常挪用家中财物资助革命而被老父打出家门,之前在合肥合伙办报纸,因为宣传革命思想,而被政府勒令停业整顿,目前处于无业之中。
    接到汪富民的信之后,杨洪森就开始数着日子等啊!
    杨庆南下安庆是受汪富民所托,挺进社的人他也是极为敬仰,从合肥大牢里一出来就马不停蹄的来到了安庆。
    “你就是杨庆?”杨庆把推开门看到两位巡警站在门口上下打量着他。
    “是的,我是杨庆。”
    “跟我们走一趟吧。”
    “我犯了什么事,凭什么要抓我。”
    “我们老总要见你。”
    “你们老总是谁。”
    “再罗索打地你丈母娘都认不出你。”“其他人都给我让开,巡警办公。”两位巡警押着杨庆推开众人向外走,周围的人都看着昂首挺胸大步走地杨庆小声议论着。
    杨庆参加革命这么多年来没有受过种高规格的待遇,在合肥坐牢那还是他自己要求地。不过两个巡警并没有把他带到巡警衙门,而是直接带到了一家酒楼地雅间就出去了,杨庆正奇怪地时候,从屏风走出一人。
    “杨兄,小弟得罪,鄙人张宝森。”杨洪森一脸奸相地向杨庆抱了抱拳。
    杨庆抖了抖衣服坐了下来,“不知,这位老总请我来有何事。”
    杨洪森,“吃饭,谈生意。”
    杨庆蹭地一下就站了起来,冷哼一声,“狗贼,让我叛变革命绝不可能。”
    杨洪森脸色一变冲过去把他嘴一捂,“我说哥哥唉,谁他妈让你叛变革命,你用得着这么大声吗?”
    杨庆神色微变,他现在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你现在要抓要杀随你。”
    “你脑子有病啊!汪富民没有告诉你我是谁。”
    杨庆这时才听出来一丝味,“你,你是何人?”
    “主角,我呸。”杨洪森被这主给气糊涂了。
    原本杨洪森是准备在赵维伦接管钢铁公司的事务,但是赵维伦事务繁忙,杨洪森这才找到杨庆。杨庆早年留学英国,后投在大买办盛怀宣名下,在湖北干过一段时间,再接下来其被老父‘请’回合肥管理家业。让杨洪森没有想到地是汪富民也曾留过洋,而且还是安徽省最早留洋的那几批之一,这可真是意外啊!
    杨庆出任芜湖钢铁厂地总经理,全面接手钢铁厂地经营。日本中日实业公司找上门要求合作,双方协商日本中日实业公司希望能入股,并且愿意给钢铁厂提供贷款,不过却要求在未来的四十年里,铁、煤矿石由中日实业公司进行销售,杨庆予以拒绝。
    而另一方面,杨洪森不知怎么与英国商人勾搭成奸,在英国芜湖领事协助下,英国商人理查森取得了钢铁厂45%地股份,成分了最大的股东,让杨洪森迅速从钢铁业抽身,以惊人地速度转入纺织业,而杨庆跟着转移啊!。
    安徽省有十四纺织厂,其中官办纺织厂亏损最严重,但是作为朝廷的脸面,这些工厂还不能关停破,资产重组官商合办势在必行,这就为杨洪森侵吞国有资产埋下伏笔。通过一系列地黑箱操作,安徽省第一大纺织厂恒源纺织股份公司诞生了,新厂开幕的时候,省城内的高级政府官员都来捧场,以前纺织厂好坏都一样,可现在不同了,他们拿的可是‘干股’,工厂效益与他们的年底的分红直接挂钩,他们主动把各关节打通了。而身为董事长兼总经理的杨庆,十数天前其还在合肥坐牢,今天却一跃成为了安徽著名的青年实业家,就连巡抚朱家宝也派人送来了贺帖。
    在这次重大的资产重组中杨洪森前后共侵吞国有资产近十五万白银,所以他这些天地心情特别地好,好到已经忘记自己还是一个“革命党人”,还有崇高地“理想”。
    第二卷 空降兵 第十二章 以报致报 
     更新时间:2008…12…25 16:11:23 本章字数:3192
    在向革命党组织进行渗透的计划中,李陵进入挺进会可以说是一次巨大的成功,朱家宝这次不在急于求成,他要把那条大鱼挖出来后再全面行动,然而他却不知那条大鱼一直在身边游来游去。
    朱家宝此时还有一件烦心的事,正好杨洪森在此,便询问查禁《挺进报》地的方略。
    朱家宝有此一问,杨洪森也只好作答。
    “抚帅,对于《挺进报》卑职到有一个想法,还请抚巡参详。”
    “说来听听吧。”在朱家宝听来有想法,总比没办法好。那些侦缉队的拿着公款到底都在忙些什么。
    “抚帅,卑职认为《挺进报》实在可恶,让抚帅您如此劳心伤神。”
    朱家宝听了第一句就闭起了眼睛,心道:废话。
    “卑职认为既然‘挺进会’能报刊给自己助阵呐喊,为什么咱们就不能也办份报刊,以报致报,他说我们,我们就数落他们。”朱家宝闻言突然睁开了眼睛。
    “以报致报,你是官办报刊吗?”
    “大人英明。”
    “说说你的想法吧。”
    杨洪森他将脑子那些货尽数给抖了出来,朱家宝对张宝森提出的新方案大为赞赏。清朝的对外发售的官方报刊,如果办起来,安徽就创造了第一,而且对于无所不在的《挺进报》也将是一个重要的打击,杨洪森使用了粗俗的语言让朱家宝明白办报纸其中是一件名利双收,又可以打击革命党,一刀三雕妙策。
    作为金点子贡献者的杨洪森自然而然就成为了这份官方报刊的第一任总办。
    “报刊当取什么名字呢?”朱家宝的脑子有几个名字,但都觉得不合适。
    “安徽日报,抚巡认为妥否?”杨洪森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
    朱家宝略思片刻,拍板敲定以后这份报纸就叫《安徽日报》,并且挥笔泼墨为安徽日报提名并写了简短发刊语也就二千来字左右。
    作为兼任安徽日报总办杨洪森很快就把《安徽日报》的架子给搞了起来,油印机好搞的很,主编更简单,安徽腐儒多如草,一周之后,第一期样版就被整了出来,《安徽日报》由三张纸,六大版面组成,除了安徽巡抚朱家宝重要训令外,还有时事纪要、金融消息、名家点评、娱乐广告,除此之外还建有法制专栏。在名家点评区,杨洪森请来了安徽省资质的‘反革命分子’大肆抨击革命党的头号人物孙中山、黄兴等人,称其为某某的走狗,是某某列国的中国代理人。
    “好,好,好,宝森,这文章是请谁写的。”
    “是卑职专门请城内的大儒秦老夫子写的。”
    朱家宝心中大快,整篇文章没有点名字,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暗指孙文、黄兴这些革命党的是都是英、美、日等列强的走狗,妄图帮助列强瓜分我中华沃土。朱家宝都可想象出孙文等革命党面对那些愤怒的百姓的窘迫的表情。
    《安徽日报》第一期发行了六千份,官办报纸的目的不是为了嫌钱,而是要将《挺进报》这份安徽省内的三流小报给淹死。在杨洪森的建议下朱家宝还同意在省城的街道边上设立报刊专栏,由识字的巡警担任护警,向周围的百姓宣读。
    《安徽日报》首刊在安徽省内就火了一把,这份官办报纸的广告区,因头三期免费,安徽日报广告部顿时被挤炸,由于销售好,六千份根本不够,杨洪森急命印刷厂再加印三千份。
    在巡警的大力配合,购买《安徽日报》是老百姓的唯一的选择,这就是垄断。
    革命党受到了猛烈的攻击,更有人显身说法,点明指责革命党孙文接受日本人政治献金,与日本军部下属黑社会组织黑龙会有染,妄图煽动革命颠覆大清朝,一时在省内,甚至两江地区造成极大的影响。
    自甲午大败之后,国人对清廷彻底失望,由于巨额的赔款,对东洋鬼子恨之入骨,安徽省就曾发生过日商乘坐小火轮悬挂太阳旗,激起民愤的爱国事件。
    在安庆,大批的混混、流氓在朱家宝的谋划下,身着不同衣饰走上街道,高举着打倒日本、打倒革命党的旗号,并且在巡抚衙门静坐示威,要求官府抓拿那些卖国革命党,这此事件给革命党造成了很坏的影响,当然也引起了安徽省各外国公使的高度关注,省内的“日企”在这些日子里店门紧闭。
    对于这些民众“自发”游行,对于民间这种破坏中日友好关系的行为,朱家宝命令各局巡警进行“弹压”。同时在《安徽日报》发布了第二号训令,号召省民对“革命党徒”进行检举、接发,那些有功者政府予以重赏。
    为了转移省民的视线,《安徽日报》大肆报导,自甲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