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黑旗 >

第170部分

黑旗-第170部分

小说: 黑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错,这是议事会几位的一致意见,也希望能得到渊亭兄的肯,中越现在有三千八百军力,但是缺少一个能打硬仗的部队,更欠缺人主持其事,刘大哥此去开府一方,正是人生快意之事。”
    唐景崧是代表柳宇来的,他自然也把柳宇的条件开了出来:“此去中越,刘大哥两个团四个步营及一切附属部队都可以一同带去,除此之外,到中越之后,可以再扩编两个步营,柳统领已经令人在中越招募新兵,刘大哥只需要带干部就可以,这两个营的一切武器均可一同从北圻带去。”
    刘永福不得不承认,柳宇开出的条件甚是优厚,特别是开府一方这一点,对他有着极大的诱惑力。
    人到中年,总是欠了些冲劲与锐气,他也知道现在可以说是逆水行舟,不进即退,现在虽然勉强保有步队四营,但是在黑旗军中,他的位置却是弱了许多。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归属于细柳营的步队。在过去一年间,已经由乌鸦、细柳、瀚海三个步兵营逐步扩编成以三个步兵团为基干的十一个步营,而且这还不算入沈胜的**营和在中越的力量,更不提数以万计的地方武装和盟友部队。
    刘永福地嫡系部队。虽然也逐步扩充到二千余人。但是只有四个步营地编制。平时还要拿唐景崧手下地两个步营来凑数。
    只是上个月底。唐景崧却把自己所属地两个步营收了回去。准备编成一团。这让他在黑旗军地影响力进一步下降。
    现在对于他来说。正是一个大好地机会。即便不能在中越有所展地话。也能抓住一整个旅地力量。他只是抬头问了一句唐景崧:“可是在中圻还有柳引弓地近四千人。他是柳宇地嫡系。谁服从谁?”
    唐景崧却是摇头道:“难道刘大哥连这点自信都没有了吗?去年这柳引弓仅是细柳营一个连长而已。怎么能担此重任?他在中越干得不坏。也干得不够好。”
    这确实是说到了柳引弓地痛处。虽然他是个称职地连长、营长甚至团长。但却不是个独当一面地人才。在中圻地这段时间。他只擅长军事。却不擅长总统全局地弱点暴露无遗。
    如果换了刘永福过去。说不定现在整个中圻都能掌握在自己手上。不过刘永福稍作思索之后。终于答应了柳宇地条件:可以去中越。但是那是有条件地。不能光让我带自己地部队去中圻。”
    “我要三个营的全套武器和物资,除了两个步兵团六个整营之外。我还要编一个警卫营。”
    “这不成问题!我可以代议事会答应了。”
    唐景崧也松了一口气,而刘永福有一种龙入大海地感觉,到了中圻之后,他便是一方统帅,不再是现在的小媳妇了,而是做婆婆了。
    中圻虽然有些人生地不熟,可是自己以七个整营南下,足以压制一向比较弱势的柳引弓,而且两支部队加在一起,不下八千之众,这是以往自己不曾掌握过的大兵团。
    正是想到了这些,刘永福豪情顿生:“告诉柳宇,只要部队补齐了,我随时可以南下,另外……警卫营长地人选,我许给了连锦城。”
    “连锦城?警卫营长?”司马泰一向同连锦城有些不大不小的矛盾:“这厮真出息了,居然跑去抽了刘永福。”
    如果说海阳城他转身而走,还是在他们地容忍范围之内,在造币厂那件无事生非,也算平常,这一回留在香港不归,却是真正让他有些火了。
    “他还真以为我们细柳营是旅店啊?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旁边经世易难得赞成他的意见:“我认为这个人不能
    这些细柳营地核心干部,坐在一起讨论着这个人事任命,司马泰还在愤愤不平地说道:“他这次在香港的款子,短少了一万七千元之多,却说不出是怎么用地,你们说说,这叫什么事啊!”
    柳随云也是皱着眉头说道:“他如果能准时从香港回来,那估计就是我今天这群人中的一员了。”
    他说得确实没错,当初细柳营才四个步兵营的时候,就委任他为步兵营长,这是何等的器重,也算是柳宇不拘一格使用人才的范例,可他倒好,在香港呆了大半年时间,一直到山西战役完胜,他才总算从香港不清不白地回来了。
    司马泰不快地说道:“邓先生写信请统领安排他一个位置,这本来没问题,毕竟邓先生最近给我们运来了十五吨的苦味酸,这个人情我们得记着,一个连长的缺也不是大问题,可是他倒好,找到刘永福那去了。”
    柳随云冷笑:“找刘永福又怎么样?知道统领怎么评价他的?此人难以共患难。”
    “不可重用,不可重用!”司马泰抓起茶杯就喝:“刘永福也真是的,他用别人都可以,用连锦城却不成。”
    正说着,那边的房门打开了,一个女官走了出去,递了一份给柳随云:“这是柳统领签的命令!”
    鸟人真得逞了!”司马泰看了一眼命令就没好气地说道:“反正吃亏的是刘二,不是我们!”
    “刘二这回倒是占了便宜。”蔡云楠难得言:“七个步营,再加上引弓的队伍,他差不多有一万人。”
    当然大家也不会太在意这个数字,即便接近一万人又如何,北圻的部队那都打出来的,比起中圻的部队素质要强得多。
    不过柳随云关切的是另一件事:景崧也占了便宜,他那两个小营要扩成一千两百人的步兵团,以后他在议事会说话就硬了。”
    司马泰也为这事郁闷,论资历,他比叶成林老,但是现在进议事会的是叶成林,而不是叶成林,但是作为补偿,他是细柳营系统第一个步兵旅旅长。
    只是现在的步兵旅,更象是战时的临时配置,无论是他,还是叶成林,都亲自兼着团长:永福虽然不大了,可不知道他会把谁推进议事会来?”
    按照事先的约定,柳宇和刘永福都可以推举一个人进议事会,现在柳宇推荐的是叶成林,又递补了一个唐景崧,而刘永福那边推举的人却一直没定下来。
    不过他现在既然要南下中越,就必然失去在最高议事会的言权,鉴于这一点,他必须在议事会内有一个代表。
    那边柳随云倒是压低了声音,说出了一个小道消息:“听说黄守忠已经答应彻底被我们收编了。”
    家对于这个问题都比较好奇。
    要知道前营系统虽然和已方一向交好,但这并不代表着他们就归属细柳营,不过在几年的水磨功夫之后,双方正在做着最后的收编计划。
    “咱们不是三个步兵团吗?”柳随云有些内幕消息:“统领准备编四个步兵旅,都独当一面,刘永福是一个,司马是一个,剩下来老叶肯能占一个位置……”
    “剩下这个,统领原定是想给黄守忠的,他只要把两个营交给我们,我们就能把六个营交给他,不过黄守忠这人也有趣,还是掂记他那一亩三分地,他和我们统领谈了,说是只愿意干个团长。”
    “只要他这个团长不动,他愿意把部队交出来。”柳随云轻声说道:“统领负责给他补一个步营,然后把三个营都编成四个连的大营,整个步兵团要在一千八百人左右,装备齐全。”
    马泰说道:“这黄二,主意真精。”
    虽然说现在细柳营已经扩充出十几个嫡系的步兵营,但是伴随着战争的进行,象细柳步兵团那样充实的步兵单位已经不多了,步兵营现在基本是三连制,个别步兵团已经不到一千二百名,而黄守忠这么一个规划,那是打定主意要做整个黑旗军系统最充实的步兵易稍稍思索了以后:“全军只有司马的细柳步兵团才有这样的规模。”
    随云点头道:“他的步兵团怎么能同细柳步兵团相比?便是和老叶的也不能比啊。”
    一群人正说着这样的琐事,却听得有人以急促的脚步声跑来:“紧急军情!紧急军情!”
    “怎么回事?”柳随云当即整理好服装,和几个参谋迎了上去:“生什么情况
    “法国人的援兵已经抵达海防了。”
    “死了这么多人还来?”柳随云关切地问道:“来了多少?”
    “四个步兵营。”
    柳随云吃了一惊:“才这么点?”(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节更多,
第一百六十二章 唯一的生机
    四个步兵营?
    柳随云的话得到了所有人的赞成,特别是司马泰直截了当地说道:“法国人是不是准备收手了?靠这点援兵,根本不是我们的对手。”
    在一年之前,四个法国步兵营是不可战胜的敌人,而在现在,四个法国步兵营虽然会让他们付出掺重的代价,却只是大麻烦而已。
    在过去的两个月之中,法军的损失远远超过了好几个四个步兵营,这样的补充甚至还不能弥补他们损失的一半:“加上这次,在过去两个月之中,法国人总共只补充了六个步兵营,三千人。”
    “莫不成是第一波的补充?”经世易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们应当小心。”
    随云很好地做了总结:“如果维持这样水平的补充,我们将获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他的建议得到了比塞尔中校的赞同:“我们需要更多的部队,更多的补充,更多的火炮。”
    但是孤拔苦着脸说道:“我们只能得到这么多的补充,在这四个步兵营抵达以后,我们在一个月之内,不可能有任何新的部队抵达。”
    比塞尔中校愤愤不平地说道:“可是顺化却得到了整整一个步兵旅,两个步兵团,六个步兵团,再加上直属的炮兵、工兵和辎重人员,整整五千名士兵。”
    “我们面对的敌人比顺化方面强得多,但是在过去两个月之中,我们只得到了三千五百名的补充,其中还有安南土著步兵。”
    “我知道。”海军少将很痛苦地承认了这个事实:“事实上,我个人认为我们应当结束这场战争。”
    这场战争已经打不下去了。四个步兵营。两千一百名士兵。看起来是相当华丽地配备。但是不够山西之战损失地零头根据山西战斗地统计。整个战斗中损失了八千七百名士兵。而且这个数字还不包括撤回来地部分伤员。而是被打死、被俘虏或是逃亡地数字。
    接下去地黑旗军大反攻。他们又损失了近三千名。阿尔及利亚土著步兵几乎被打跨。多个法国连队遭遇毁灭性打击。外籍军团死伤掺众。至于越南人。他们已经被黑旗军打得胆战心惊了。望风而溃
    这场毁灭性战斗中唯一地亮点就是这位比塞尔中校了。他因为击退围攻地黑旗军而再次破格晋升为一名光荣地中校。要知道去年四月份他才是一位上尉而已。
    但是就连比塞尔中校也承认。围攻地黑旗军是主动撤去地。而他地守备队伤亡了三分之一地人员。他现在迫切地需要补充:“四个营甚至不够弥补我们最近受到地损失。但既然只有这么多。我希望能获得两个营地补充。”
    “这不可能。虽然你地守备队处在黑旗军攻击地最前沿。”孤拔少将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不过我可以交给你一千把雷明顿步枪。你需要自己招募士兵并训练他们。”
    “越南人?他们虽然有很多场合表现得很不错。但是他们绝不是黑旗军地对手。我需要地是有战斗力地部队。”
    “少将,向巴黎申请援军吧。在东京地区地黑旗军精锐部队有二十个营,而在安南地区。仅仅是一个营而
    在无数次粉饰与修改之后,孤拔和大多数法国人还是被迫正视了现实。他们曾把黑旗军的步营称为步兵团,但是他们现在又改回来了。
    在经过半年的战斗之后。他们对于黑旗军这个对手也越来越了解,他们清楚得认识到,黑旗军地战斗力核心在于其编成的二十个左右的步兵营,这些步兵营又编成若干个步兵团。
    除此之外,还有数以万计的地方部队,但这些地方部队战斗力不强,有些干脆是由原来地越南军队改编而来,并不是法军的对手。
    法军唯一地对手,便是这二十个步兵营,按照孤拔的看法,这些步兵营地轻武器和装备的轻型火炮,放在欧洲都是第一流地,在山西之战后,他们又得到了大批法制火炮。
    以往他们是拖一门六十五毫米炮到处跑,现在可是在哪个战场上,都会大大方方地拖着几门后膛钢炮轰击法军,有时候还要加上一两门一百毫米的迫击炮。
    象那些安南土著步兵,黑旗军以排枪攻击,刺刀冲锋,他们尚有凭据工事死守的勇气,可是大炮一响,全部轰然而溃。
    也正是因这一点,孤拔也坚定决心结束这场战争,他甚至写好了辞职信,但巴黎的朋友却给他转来了坏消息政府还是要把这场战争打下去。
    而且是他所见过的最坏的一种选择,既不是全国战争总动员,把二十个步兵营的黑旗军给铲平了,也不是采取收缩政策,而是掩耳盗铃,在北圻保持着正常情况下的兵力动员,本土部队不超过一万五千人,再加上一些外籍军团和非洲土著部队。
    他们不允许撤出,认为这伤及到政府的面子,影响法兰西在列强中的威信,但是又不愿意大力增兵,任由黑旗军用钝刀子割肉,慢慢地痛死过去。
    孤拔却没有别的选择,他的朋友清楚得告诉他,如果他把辞职信递出去,那么他一定会上军事法庭,他唯一的办法就是拖下去,等待着情况的好转。
    政府军从本土和非洲派来的部队,又将其大部分调往顺化附近,因此比塞尔中校愤怒地说道:“我们要面对的黑旗军,是整整二十个步兵营的精锐,还有二十个步兵营的后备队,他们每个月能补充二千五百名士兵,能组建两个或三个新的精锐步兵营,可是在安南地区,这又有多少?”
    “包括土著部队在内,我们在顺化有五千名士兵,可是黑旗军又有多少?能称得上精锐的只有一个步兵营,其余的后备军,其战斗力也就是一个步兵营,可是他们居然还派去了一整个旅。”
    对于这样的攻击,孤拔只能替巴黎辩护:“那是有原因的,根据我们的情报,在安南地区的黑旗军部队,已经出现了四个新的步兵营番号。”
    “那只是他们索要援军的手段而已?”
    对于在中圻的黑旗军,比塞尔中校很清楚战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