痞子混古代-第3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已大亮,奉命的将军领着兵士向河内行军。
被淹的大水已退,四周堆积着叠层的浮尸,浸泡在水里许久的尸体早已发白浮肿,肌肤溃烂,到处弥漫着一股股的尸臭。闻之令人作呕,胃酸紧缩。
一夜无眠的两人又睡了好一会儿。阿真起身时,身边那个哭累的美少*妇正浅浅的酣睡。
不想吵醒她的他挪下床,便抱着衣服走出内帐。
坐在厅内等他的李能武在快要瞌睡时,见到他走出来,眼里闪过刹异,站起身向他步进,“少爷,您这是?”怎么抱着衣服出来了呢?
絮乱的衣裳有了李能武的帮助,立即井井有条,规律地件件系在他的身上。
“等一下叫人送张床到我帐内。”李隆的老婆不走,他也没办法。反正都惹到一身腥味了,破罐子破摔了。
“是。”
“嗯。”深叹了一口气,问道:“达尔巴和段台呢?”
“正在集合兵士。”
“集合兵士干什么?”昨晚老七狼狈离去,不可能一大早就集结来攻吧。
为他穿着整齐后,李能武回道:“李朝兵将正在移营,他们集结兵士,提防李朝移动的兵士突然反戈。”
“多滤了。”摇头的阿真轻声笑了,“这个老爹,真是越来越有为王的风范了。”所以说要多读书,多读书才能长智,不然再猛也只是一名匹夫而已。
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向河内移动。
堆积的死尸如山,正在熊熊燃烧。
惊喜万分的李隆刚把营帐扎好,吐蕃的王师便率军前来了。
如果说以前对他是又敬又怕,那现在李朝所有兵将见到他则是毛骨悚然,无法相信眼前这个年纪轻轻的大王,竟有如此鬼神之智,一夜之间便把十数万兵士淹死。所有大将全都擒了。
当这个消息传出去,所有人都哗然沉默了,脚底发凉的大干人站在寨门口,头皮发肉的看着那位越走越近的恐怖大王。
心情愉快的阿真走到寨前,眉头立即轻挑了起来,呵笑地朝愣在寨门口的大干人问道:“你们在这里干什么?”
“吐……吐蕃大王。”见到他的所有人,皆唯诺地抱着拳,紧紧躬着身躯,无法自住的牙齿不停打着冷颤。
李隆见到前面这位大爷虽然吟着笑意,可是不知为什么心里就是恐惧不已,小小心上前回道:“吐蕃大王,我们刚安下营寨。”
“我看见了。”视线向左右眺了眺,比划着营寨说道:“此处地势低洼,而秋雨才刚至,你们扎营在此地,是不是也想和老七一样呀?”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因为他才刚刚使用了一次,而老七有些谋略,如果依样花葫芦学他,那这次他们就变成了虾蟹了。
李隆听他这话,愣愣看着阿真。头皮顿时发麻,赶紧询问:“依吐蕃大王的意思,该把寨营扎在何处为妥?”
早有腹案的阿真想也不想说道:“河内的前方五十里就是升龙了。不要在这里做停留,立即命全军向升龙扑进。”
升龙是李朝的国都,静聆的众将听闻他要向升龙进兵,一时之间所有人的热血都沸腾了。
“李越新败,此时攻打升龙正是时候。”猛然想到的李隆兴奋不已,转身威严的朝身后的一干将军大喝:“传令,拔寨向升龙进军。”
“是……”领命的众将,心情彭湃。原以为这辈子大概和升龙无缘了,没想到终于要重夺失去的国都了。
李朝的升龙,城高十二丈,厚达十丈,是座坚固如堡垒的城墙。
夜被吐蕃大王羞辱而回的李越,措败不已坐在皇宫的檀木椅上,脸发苍白地看着四周的文臣武将,紧抿的嘴巴成了一条直线,不言不语地瞪着跪在殿下的探兵。
四周的文臣武将皆默然垂头,不敢吭声。心里发慌的紧。先皇才卒逝还没三月,可是这两位皇子却你争我夺,把原本就残破的山河弄的硝烟到处。
三皇子登基还不到一月。七皇子就把他赶下台了。而他们原是效忠于先皇的老臣,应该拥护即位的三皇子。可是七皇子强势,屡胜三皇子,而他们无兵也无权,只有任这两位皇子肆意遭贱。现在三皇子得到吐蕃大王的帮助,屡败的残师,突变虎师。红河之火、河内大水,把这位屡战屡胜的七皇子搞的是狼狈不堪,浩荡的三十万大军,仅只两战便全数殆尽,所有将军皆让吐蕃大王擒获,而如不是吐蕃大王仁慈,现在的七皇子怕只剩一具骸骨。反正他们只是文臣,他们要打就让他们去打,到时谁坐了皇位,他们效忠于谁就行。其它的皆不关他们的事。
一夜无睡的李越,心里很是清楚两旁低头垂首的文武大臣心里在想些什么。听到探报,前方李隆二十几万大军向升龙浩荡而来,新仇旧恨涌上心头,咬牙提气说道:“诸位大臣放心,虽然我败于河内,但升龙仍有十五万兵马,大将四员。一时之间无碍。”
“是……”所有大臣虽抱拳应诺,只是心里是惶恐不安,三十万都败了,十五万有何用。
知所有人仍是不安,李越站起身下令:“立即派人到腊城,急召辅国将军梁川,叫他快马加鞭提全部兵马二十万,前来援助。”
“是……”众人又立即回应。
“好。”怒站在殿上的李越脸色暴怒不已,想到那一掌之恨,凶狠说道:“只要他们敢来,我便要让他们有来无回。”
坐在马匹上的阿真悠然自得,看着浩荡前行的长蛇,心情很好地欣赏着四周美景。
不到一个时辰,李隆便策马来禀:“吐蕃大王,前方十里便是升龙了,是继续前进,还是就地驻营?”
“不扎寨,命所有兵马向升龙前行,架云梯准备攻城。”所有人都认为他必定会扎营整顿一番,但是他偏偏不,就是要做让人想不到的事,怎样。
急奔来问的李隆愣愣地眨了眨眼,很是疑惑地问道:“吐蕃大王,我们是否停下来稍微整顿,再举兵攻打妥一些?”
“照我的吩咐,没有妥不妥的。”攻是百分百攻不下的,只是想给升龙的兵将心里产升压力,让他们知道,连营都不扎就是猛攻。这样他们的心理便会振憾,会软弱,会害怕。
“好。”李隆虽然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但是听吐蕃大王的准没错。
“报……”
坐在殿上的李越听到探马来报了,立即站起身询问:“敌军置营于何处?”
闯进殿内跪地的探兵愣愣回道:“敌军未曾扎营?”
“没有扎营?”疑惑的李越拧起双眉,瞪着地上的探兵问道:“敌军距升龙还有多少路程?”
“已近二里。”
随着探兵的禀报,满朝文武皆哗然了,顿时窃窃私语声大起,额头上的冷汗皆然大冒。
“什么?”无法相信的李越脸色腊白,猛然醒悟地急跑到殿下,紧急不已喃喃自语:“所有兵马立即到城上防守。”他错了,以为敌军会安营先整顿,没想到竟然连停也不停地猛扑而来。
跟着他惊恐大步奔跑的四名大将,额头冷汗倒流,心里是惶恐不安,一颗心上窜下跳,没了个主意。
沉静的风吹的树梢沙沙作响,空旷且巨大的堡垒很快便出现在急奔而来的二十万大军眼里。
“列队……”
“列队……”
到达百丈之时,所有将军跨骑着马,扬着无数尘土,策马向延绵无尽的兵士,急喘呐吼。
“吁……”
一串煞马声响后,大将潘华骑在李隆前面,可是询问的却是阿真。
“吐蕃大王,兵马已准备妥当,是否现在攻城?”
观看着眼前这座巨大的城堡,若有所思的阿真再确定问道:“听说此城有十五万兵马?”
“是,升龙有七皇子从柬埔寨带来的十五万兵马。”
“听闻,里面有一将猛将,叫……”一时之间想不起来。
旁边的达尔巴很不屑地喷了一鼻子气,“大王,此将叫董炼。”
“对,就是董炼。”猛然想起的阿真朝前面的潘华问道:“此人如何?”
讲到蕃炼,潘华整颗心紧紧上提,慎重回道:“力可拔山,英武之极。”
“哼……”阿真还没开口,达尔巴非常的不屑,求战道:“大王,让我去,不出三个回合,臣下必把他斩于马下。”
“对对对,达尔巴大王勇猛如天神,董炼纵然再猛,怕也难经着起达尔巴大王三招。”自认不敌的潘华大力夸奖。吐蕃大王身边的猛将如云,小小的董炼有何惧。
阿真摇了摇头,淡淡说道:“此次是你们李朝之事,我只是用谋略助你们复国,斗战之事,我不干涉。”
“这……”结舌的潘华和老三面面相觑,一时之间不知该怎么说了。
当李越率众紧张的奔上城墙,向下眺去,密密麻麻的兵将如蚂蚁一般。
眼见跨骑在大军前头的吐蕃大王,咬牙切齿跳骂:“吐蕃大王屡屡干涉我李朝内事,安的可是何心?”
悠闲跨骑的阿真听到这声吼问,皮笑肉不笑地朝一旁的李隆看去,“老三,你弟弟问我为什么要干涉你李朝的事情,你上去解释吧。”
很生气的李隆听他这话,飞愤难平地朝前跨奔而去,在箭的距离急停马步吼回:“李越乱臣贼子,无父无祖,其罪当诛。”说到这里抱拳举天再吼:“先皇在天保佑,让我得吐蕃大王相助,你们快快开城投降,不然少时破城,血流成河。”
在后面倾听的阿真猛翻了个白眼,这个老三是傻的,竟然要杀自己的子民,如让他登位,那李朝怕是要生灵涂炭了。
听闻此话,城墙上的李越大怒,“李隆蠢猪,吐蕃所安之心不良,竟然直到现在仍被蒙在鼓里,属不知你命将不保,竟然还能在此如嚣吠。”
“你个乱臣贼子,我不杀了你,愧对父皇。”气极的李隆跳脚了。
“老三回来。”白眼大翻的阿真摇着脑袋,这个老三真的是大答蛋,蠢的和猪一样。
听闻叫唤,跳脚的李隆心一突,狠瞪了城墙上的李越一眼,满脸阴沉的策马返回。
李越一回来,阿真便满脸和善地轻踱马匹游走上前,含笑朝城墙上的李越问道:“昨晚一别,七皇子无碍吧?”
城上所有兵士与将军见到此俊杰青年踱马询问,顿时知道此人是何身份,一时之间十五万兵马噤若寒蝉,鸦雀无声。
第361章 《暴怒的猛虎》
受他大辱的李越狠瞪着城下那位悠闲的大王,又是气愤又是疑惑地吼问:“吐蕃大王,我李朝哪里得罪您了,为何要侵我国土,毁我家园?”
“七皇子所言差诶。”摇头的阿真徐望着城上的密麻兵士,掷地有力的大声说道:“昔日李隆奉天即位,七皇子无视宗祖,属不知长幼有序,强逆天者亡。”讲到这里指着城上大吼:“更不顾百姓生死,大动兵戈,陷万民于水火。你李朝的家园此是我而毁,皆是出自你手。”怒指直指李越破口大骂:“不思百姓安危,不顾社稷之险,铁蹄之下狼烟遍起,刀刃之下尸横遍野。而我怜悯李朝百姓,设营区,发寒食。早已是仁之义尽。应孤苦无依,家园遭尽的千万百姓哀求,搁置了重要事务,前来你李朝助奉天即位的三皇子复国,屡战屡败不思悔改的你。”高指的手指头作出发抖的样子,彻声痛骂:“在我以礼对待,游说劝说之下,你李越竟然不听不闻,不罢却兵戈。反倒辱起我来,欧打我派遣劝说的使节,真是大胆包天。”
骂的四周鸦雀无声的阿真,徐望着满城兵将,大手比划,如实再道:“此事尽人皆知,不信且问李涌,是否我对他有礼有信,而他是否却欧打我派去的大都护,与我虚于委蛇。”
“住嘴,野狗心存不良,竟敢还鼓惑我军军心。”脸色苍白的李越快要抓狂了,朝前大吼,“我李朝虽小,可是仍有自尊,绝对不会屈膝于你吐蕃脚边。”
“混帐李越,不为百姓考滤,不怜悯失亲的兵士,经红河之败,河内鼠逃,竟然还敢在本王面前大声犬吠。如不是昨晚我心存怜悯,你早身首异处,到现在还不知悔改。”
骂完后,不想再说的阿真策马返回,理也不理哑口无语的数十万兵将。他的怜悯之心大家都知道,再说下去也无意义。
见他返回了,李隆兴奋不已,凑到他小心赞道:“吐蕃大王真是神人呐。”明显的感觉到自己阵营的兵将都热血澎湃,而城墙上的兵将皆心虚不已。
“嗯。”点头的阿真大吼:“今次我们是来解救李朝百姓,绝不能像李越那畜牧一样,所有人如若进城,决不可乱杀无辜,违令者斩。”
“是……”巨大的应是声如雷大暴。
城上的所有人听到这话,心里虚空,处在一种极度的恐惧不安之中。
李越脸色铁青,狠瞪着下面那片持正义旗帜的兵马,咬牙大吼:“董炼。”
“末将在。”他身边一名高大壮实的黑黝汉子虎步大跨,面无表情抱拳听令。
“率军前去迎战。”
“是。”一声巨大的吼应,董炼浑身肌肉怦怦作响,拖着哐当的铠甲吮血的向城下跨步而去。
城门大开之时,雷鼓顿时大作。
兵马如潮水一般,从小小的城门口急涌而出,列队的兵士有规有序,军旗扬飞大荡。
轰隆隆的雷鼓震的阿真的耳膜发疼,握着马绳的他向前凝视。
只见前方的护旗兵士骑在马背上,孔武有力的双手高高举着一个写着“董”字的红白军旗。军旗左旁则是一名很是高大,手提三截叉的黑黝大汉。
仅只一见,阿真就对这名虎威的蕃炼给予了肯定。“老爹,这人看上去很厉害,你行不行呀?”
“哼……”达尔巴不屑地朝前投去一眼,嚣张回道:“三招。”
“不是吧?”假装震惊的阿真不赞同对前面那人赞扬道:“这名虎将,一看就知道勇猛非常,你太小看了。”
“三招。”达尔巴青筋暴跳。
打击的阿真头摇的更猛烈了,“老爹,有信心是好事,但是阴沟里翻船的事常有发生。”
“三……招。”咬牙切齿过后,达尔巴再也忍不住了,握樱枪的关节阵阵发白,呐声大吼,“大王,如三招不斩了此人,我便自刎。”
“不行,不行。”惊恐的阿真大力摇头,“这是他李朝之事,我们不要参与。”
“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