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宋武大帝-第2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巴布尔和贴木儿并没有因为局势稳定而高兴,相反他们的心情异样沉重,因为他们非常清楚,李隽到了这里,他们从西南突围的计划已经破产。 也就是说他们已经全面陷入了包围圈,突围的可能并非没有,而是很小,几乎为零。
更严重点说,他们接下该做的就是准备坚守,坚守地目的自然是待援了。
援军能不能到来,那就要看忽必烈手里有没有生力军了。 要是忽必烈手里有生力军的话,他肯定会派来援军,要是没有生力军自然是坐以待毙了。
XXXXXXXXXXXXXXXXXXXX
一轮明月高悬,天空中只有为数不多的浮云。 秋风习习。 吹在身上不免几许料峭之寒。 三更时分,本该是进入梦乡之时。 然而一群人正在经受折磨。
“你他娘的,快点快点,动作快点。 ”一个士卒拿着武器吆喝骂过不停,道:“要是赶不完工,老子会把你们拉出去活埋了。 ”
活埋可不是说着玩的,而是真的会进行。 蒙古人为了赶工,根本就不管工匠的死活,给他们下达了根本不可能完成地任务。 对于完不成任务的工匠,处理方式很是简单,那就是挖个坑活埋了。 完成了任务的没有奖励不说,还会有下一桩更加沉重的任务。
一句话,这任务是做不完,一天下来给活埋的工匠不在少数。
这个工匠给吓得一激灵,大气也不敢出,拼命地挥动着手里的斧头。
军卒仍是不满意,一脚踢在他地腿上,这才耀武扬威地走开。
这是一座临时造船工厂,不计其数的工匠在里面没日没夜地赶工。
门口有一队士卒在值勤,他们知道对于船只上面催得紧,也不敢大意,打起精神警戒。 紧守岗位的士卒突然感到空气中有些异动,还没有来得及反应,脑袋就给利箭洞穿,连叫都没有叫上一声就栽倒在地上。
就在这时,冒出不计其数的黑影,向临时造船厂冲去。 不多一会儿,船厂里的工匠成群结队地离开,紧接着就是火光冲天,这座临时造船厂在大火中化为灰烬。
XXXXXXXXXXXXXXXXXX
旭烈兀重重在桌子上一拍,骂道:“这些无能的废物,我们的船厂居然给南朝毁了。 忽秃忽。 ”
一个大个子将军出列,道:“末将在。 ”
“忽秃忽,你马上赶去,把这些无能的官员给我杀了,一个不留。 ”旭烈兀冷森地道。
忽秃忽应一声就要出去,旭烈兀接着道:“还有,你要把动静闹大点,造出一种我们仍要在原阳一带渡河的假象。 ”
“明白。 ”忽秃忽领命而去。
旭烈兀扫视一眼众将,道:“罗思可。 ”
罗思可出列,道:“末将在。 ”
“你马上赶到阳城去,要阳城附近的官员准备好三十万根长五尺,碗口粗细地木头。 还有三十万捆稻草,每捆二十斤。 ”旭烈兀冷冷地道:“要是做不到,直接把脑袋给我砍下来。 ”
罗思可迟疑了一下,问道:“可汗,我们现在要准备渡河,应该是收集船只,弄这些有什么用?”
“要你去,你就去。 ”旭烈兀不无得意地道:“我渡河,就是没有船也照样渡!”
罗思可地提问正是众将心中所想,没想到旭烈兀说得如此自信满满,真的有几分惊疑不定,心想“难道你会飞?”
他们知道旭烈兀足智多谋,对于兵道熟之极也,他如此有把握定然是智珠在握,才没有敢问。 罗思可应一声,忙出去了。
XXXXXXXXXXXXXXXXX
“快看,好多地稻草。 ”一个士卒指着从上游急急地叫道。
“还有木头。 天,怎么这么多?”又一个士卒尖叫起来。
甲板上的郑静和顺着他们指点的方向望去,只见黄河水面上正漂浮着不计其数的稻草和木头,一眼望去,望不到尽头,粗步估计,足有数十里之长。
“没什么了不得的事,我们的打捞船很快就会清理掉。 ”一个士卒很是自信地道。
稻草裹着木头,木头连着稻草,整个河段成了一座移动的堡垒,根本就无法打捞,更严重的是无法航行。
郑静和心念一转,就想到这点,下令道:“靠岸,停泊!”一口鲜血喷出来,历来冷静过人,具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胆色的郑静和的脸色苍白如纸,道:“快去告诉皇上,旭烈兀已经过了黄河!”
第三卷 汴京篇 第五十四章 危机重重
第三卷 汴京篇 第五十四章 危机重重
“郑将军急急差人前来送信,肯定是有捷报了。 ”李隽笑言,接过战报,展开读了起来,他一脸的笑容突然之间就不见了,瞬间就成了一脸的惊诧,失声道:“怎么这样?”一个趔趄,差点摔在地上,把桌上的茶水都给掀翻在地上。
李隽冷静沉着,胆识过人,就是泰山崩于前,眉头也不会挑一下,如此惊讶到失态的事情可不多,可以说少之又少,廖胜功他们是个个惊讶万状,以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李隽。
“皇上,出了什么事?”廖胜功知道必然是发生了天大的事情,要不然李隽断不会如此表现,小心地试探着问道。
这话正是赵良淳他们心中所想,一齐盯着李隽,期盼李隽给出答案。
稳稳心神,李隽明白他们的心情,恢复平静,道:“旭烈兀过了黄河。 ”
这个消息具有惊天动地的效果,廖胜功他们一听,个个是惊讶得难以形容,嘴巴张了老半天都没有说出话来。 过了好一阵,赵良淳埋怨道:“这个郑静和,他是怎么搞的?焦山水战,他以少击多,以弱胜强,现在倒好了,海军强大了,他居然没有把旭烈兀阻住在北岸。 ”
这话很是有道理,欧军行点头附和道:“是呀。 ”
“你们不要埋怨他,他也尽了力。 ”李隽为郑静和开脱,道:“这个旭烈兀,他渡河的法子还真是神了。 一艘船没用就过了黄河。 你们说,在不用船只地情况下要怎样才能渡过黄河?这个法子非常奇妙,可以称得上大手笔,但又很简单。 ”
能得李隽称赞的事情不多,他如此盛赞,不用说旭烈兀的法子极其高明。 可是,一下子渡过几十万大军的法子。 除了用船还真难想得到。 就是用船也不见得就能渡过三十万,何况还有强大的南宋海军在黄河上游弋。 困难就更大。
廖胜功他们想了半天也是想不到一个好法子,李隽看着廖胜功,意思是要他发表一下看法。 廖胜功足智多谋,妙算无方,遇到这个天大的难题也是束手无策,道:“皇上,臣无能。 无力把三十万大军一下子渡过黄河。 ”
欧军行,赵良淳,朱瑞祥不等李隽问他们,纷纷表示“臣无能。 ”
“自古以来,军队遇到大江大河都是很棘手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没有工具,不好过河。 ”李隽充分发挥一个学者地特长给他们解释道:“将领们为了渡河可谓是伤透了脑筋,因而就有千奇百怪的法子。 用船自是不用说了,这办法谁都知道,韩信木罂渡黄河也是一策。 这个旭烈兀更了不起,他渡河地法子既不是用船,更不是用木罂,而是用的马、木头和稻草。 ”
走到地图前。 指着地图道:“他先是用计在原阳一带大张旗鼓地造船,吸引住郑将军的注意力。 这一招,可虚可实,郑将军把他在这带的造船厂给清理掉了。 他算准时机,轻军疾行,来到阳城附近,在这里,每个士卒分到一根长五尺、碗口粗细的圆木和一捆二十斤重的稻草,他就是用这些东西渡过黄河。 ”
廖胜功一拍脑门,道:“皇上。 臣明白了。 旭烈兀是把战马赶进黄河里。 让士卒抓住马尾巴。 一个骑兵和一个步兵一组,把两根木头并排着放。 两个士卒骑在木头上,前面的士卒抓住马尾巴和控制方向,后面那个士卒不住地用稻草捆划动。 他这是把稻草当桨用,渡河就容易多了。 这主意真是高明!”
李隽眼里满是赞许之色,朱瑞祥有点想不通了,问道:“皇上,可是,郑将军也不是好惹地,郑将军听到风声,必然会率领海军赶去,足以把他打到河里去喂王八。 ”
赵良淳脱口而出道:“朱将军,你说错了。 郑将军根本就到不了他渡河的地方,而且郑将军还会遇到危险,避免危险的唯一办法就是靠岸停泊。 ”
朱瑞祥更奇了,问道:“为什么?”
欧军行给他解释道:“旭烈兀早就算到郑将军必然要趁他渡河之时来个半渡而击,是以他才要稻草,用来对付郑将军。 ”
“你的意思是说他把稻草扔在河里,这也难不倒郑将军,我们有打捞船,可以打捞起来。 ”朱瑞祥一脸的迷糊,突然猛拍脑门,道:“我真是笨死了。 稻草缠住木头,连在一起,可以连绵数十里,甚至上百里,根本就不可打捞。 即使可以打捞,也要费很多时间,等郑将军打捞完,他早就过了黄河。 ”
李隽很是赞许地点头道:“你说对了,根本就没法打捞。 光是稻草倒好办,里而有不计其数的木头,会把渔网弄破。 如此之多的木头,不要说鱼网,就是铁丝网也是难以怕上用场。 郑将军最好的办法就是靠岸,等稻草和木头流到下游去再去上游。 ”
感慨道:“旭烈兀地办法非常简单,说到底,一文不值。 可是,就是这最简单的办法给我们制造了天大的困难。 越是最简单的办法,越是不平凡!”
在历史上,军队跨越大江大河的确让将领们头疼,象韩信那样的大将之才自然不是难事,他不用船,用木罂就行了。 而这个旭烈兀地法子更简单,简单到了原始的地步,但又不得不承认他很高明。
事实上,一根五尺、碗口粗细的圆木完全可以承受一个人的重量,这点我有亲身的经历。 两根圆木并排在一起,两个人骑在上面(按:注意是骑,不是坐)更不会沉下去。 稻草二十斤一捆,在水面上当作桨用正合适。 其产生的力量比木桨还要大。 当然,需要地力量也大得多,不过,这些士卒都是精锐之卒,身强力壮,不是那些船夫所能比,还对付得来。
抓住马尾巴是为了得到一个牵引力。 好控制方向,前进的速度更快。 马在水里不会沉下去。 已经为历史所证明,据《后汉书※#8226;吴汉传》记载,吴汉在成都附近打了败仗掉进河里,就是抓住马尾巴逃出来的。
旭烈兀准备稻草的一个目地就是为了对付郑静和,木头和稻草混杂着流向下游,在漩涡、急流地作用下,稻草就会纠结在一起。 无异于一根长长的稻草绳,把那些木头给缠住,整个河段就给封死了。 在如此牢不可破地河段面前,不要说低技术含量的宋代无敌战舰,就是现代高技术含量地航空母舰都会感到威胁,郑静和无奈之下只好选择泊船了。
更让人气愤的是,这些木料中有好多是给削尖了的,在这种情况下。 无异于一把利锥,郑静和要是不选择泊船的话,唯一的结果就是船毁人亡。
至于辎重问题,旭烈兀根本就不用考虑,用不着,到了黄河南岸还有什么得不到的?富饶的中原要什么有什么。 他一点也不担心。
当然,他是等军队流过黄河,向下游行进一段,离开他们渡河地地点,再把稻草打散,和木头扔在黄河里。 数十万根木头,数百万斤稻草还有不把黄河封死的道理。
这一计策要想成功,还一个条件,就是河面不能太宽,水势要缓。 不然的话。 必然是葬身黄河。
这主意太出人意料了,廖胜功他们一阵沉默。 他们之所以沉默。是因为旭烈兀带来的危胁,这威胁不仅仅是他的数十万大军,还有他的智慧以及杰出的军事才干。
“你们不用多想,他来了也好,免得黄河北岸的老百姓在他地魔爪中多受苦。 ”李隽已经恢复了常态,言笑宴宴,道:“当务之急,是我们要赶在旭烈兀真正发挥作用之前多打些胜仗,多消灭鞑子,最大可能地削弱忽必烈的实力。 南线和西线开始围歼行动,我们的重心就放在东线!”
李隽如此说必然是有了对付旭烈兀的法子,廖用功他们的眼眼一下子放出光芒来了,道:“皇上圣明!”
旭烈兀这一渡河成功,还引发一个非常好的后果,那就是天才地造船大师周山获得了启发,他说“这一事件让我意识到无敌战舰的不足,要想在如此恶劣的情况下航运行自如,只有使用铁皮作为船体了,我决心研制更加高级的轮船。 ”
XXXXXXXXXXXXXXXXX
“三弟!”忽必烈远远看见旭烈兀在众将的簇拥下大步而来,很是激动,快步跑了过去。
自从旭烈兀西征以后,两人就没见过面,旭烈兀西征顺利,灭国数十个,但是战争本来就有很多风险,无异于刀头舔血,他在西征过程中也曾遇到过凶险,也曾险象环生,生死悬于一线,此时乍见忽必烈,也是激动难已,欢呼一声:“二哥!”快步跑了过来,张开双臂投在忽必烈怀里,很是激动地道:“二哥,终于又见到你了。 ”
这话说起来很是轻松,可是其中蕴含着多少感情,只有亲历者才能说清楚,忽必烈也是心神激荡,拥着旭烈兀,道:“三弟,你回来了,你回来了就好。 ”
两人相拥一阵,这才分开,旭烈兀很是感慨地道:“大哥他,已经给南蛮害死了,小弟这次回来,就是要南蛮血债血尝。 ”
蒙哥死在钓鱼城下是他咎由自取,要是他不发动对南宋的侵略战争的话,他怎么会死在钓鱼城下?旭烈兀还真会颠倒黑白。
忽必烈很是赞同他的说法,道:“是啊,三弟,新仇旧恨,我们一起来算。 三弟,走,到二哥的行宫去,我们好好谈谈。 这些年,你还过得好吧?”把旭烈兀端详一阵,当年出征时的旭烈兀雄姿英发,现在旭烈兀依然是神采奕奕,活力十足,只是双鬓上多了少许华发,不用说是艰苦地军旅生活造成地。
“看来,你过得还不错。 ”忽必烈很是放心。 拉着旭烈兀的手往行宫行去。
旭烈兀走在忽必烈身旁,道:“二哥,小弟没有听从你地旨意,把真定千里之地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