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庆东文集-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劫难之后,参透了人生造化,看穿了男女玄机。于是,毅然在国内某知名刊物上登载
了征婚启事。北大才子征婚,乖乖隆地吟,真是应者云集。一时间,中文系收发室堆满
了才子的信件。中文系的几个集邮爱好者都努力与才子搞好个人关系。才子每天赤着两
条毛腿盘坐在床上,以“蓝花指”或“鹰爪功”等名种姿势撕开一封封娟秀的来信,或
细读文本,或欣赏玉照。晚饭后携信数封,漫步在湖光塔影之中,或高诵,或低吟,其
喜洋洋者矣。
据才子同班同学透露,来信共达数百封。才子千般比较百般玩味,终于从中选定了
自己的心上人。其余的落选者,才子慷慨赠与同窗好友。还曾来我们宿舍要老蓝“随便
挑上一个”。老蓝有些生气了,两人不大愉快。才子走后,老蓝独自朗诵了一阵抒情散
文。
才子毕业后没留在北京,而是与他的心上人比翼连理而去,据说是回到故乡。这有
点像范蠢携西施泛舟五湖的样子。才子为三教增添了一段美丽的故事。我有几次在三教
给学生讲座,望着讲台下的学弟学妹们,偶尔精神溜号,想:这里面没准儿又有几个才
子呢。
三、我想谁就是谁
小文是我们班的活宝。只要有小文在,就有欢笑在。但世界上从来是这样,给别人
带来欢笑的人,往往最不被人关心,甚至被人认为浅薄无聊,顶多说你一句“开朗幽
默”。很少有人去想,一个人为什么会成为“开朗幽默”的人。
小文从上大学第一天起,就跟我非常好。他常常挖苦、挤兑我,在语言上占我的便
宜,比如编些什么“文即风流一世豪,孔生猥琐半只猫”的对联。他跟别人开这样的玩
笑时,有的人会生气,反唇相讥。而我不认为这对我有什么伤害,相互之间不打打闹闹,
还算什么哥们儿!所以班里要数我跟他谈笑得最多最随便。可是他从来没有说过他有什
么苦恼、烦闷,他一开口就是单口相声。有时睡前醒后听到他重重地叹气,别人多以为
他又在扮演什么角色。其实有人扮演别人时,不自觉地表露的正是自己。
小文的故事也颇多。这里只说他的一点“情事”。小文在中学是个风云人物,用他
自己的话说,叫做“独霸诗坛、独霸文坛”。所以自不免有红颜倾心。小文喜读古典文
学,看得出有红袖添香夜读书的理想。上大学后,每天忙于收发情书,产量极为惊人。
他告诉我说,第一个学期所写的情书就达200封。我的辨证唯物主义学得比较好,觉得
两个人日吐千言,无话不谈,恐怕要物极必反。“谈恋爱”三个字中,我认为“谈”的
地位应该是最低的,有爱不用多谈,无爱多谈也没用。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女孩子们都把恋爱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去了,越谈反而越显出“百无一用是
书生”。果然,第二年小文的情书就开始减少了,我有一位老乡,和小文的女友在同一
所大学是同学。他来北大玩时告诉我,小文的女友在他们学校风光得很,大小也算一朵
校花,围追堵截的歹徒颇为不少。他看了小文以后说,小文虽然有才,,但恐怕不是歹
徒们的对手,就像《日出》里的方达生不是潘月亭们的对手一样。
好像是一个明媚的春天,校花光临我校。小文西装革履,齿白唇红,指点北大,激
扬文字,一路陪同解说。夕阳西下,小文默默地独自归来。晚上还说了几个笑话。后来,
就听到了他沉重的叹息。
有人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有一个伟大的女人。这意思是说那个女人的默默
奉献支持了男人的成功。而我想说,一个成熟的男人背后一定至少有一个狠心的女人。
在100多天里写出了200多封情书,这是多么巨大的激情。美人伸出玉足,将这激情无情
踩灭,那激情浓缩后就会变作成熟的力量。
如果说在此之前小文的“情思”是“现代”的。那么在此之后小文的“情思”就进
入了一个“后现代”阶段。他由那么一个忠贞不贰的骑士渐渐变成了一个朝三暮四的嬉
皮;他经常“看上”了某个女同学,而且看上了之后就回到宿舍里唠叨。他的唠叨一般
是三部曲。先是咏叹调,赞美那女生如何如何好。比如那女生是拉手风琴的,小文就赞
道:“好一双洁白的手啊!弹在那洁白的琴键上,就像弹在我洁白的胸膛上。”第二段
是愤恨的控诉,一般是这样:“可恨她已经有了男朋友,就要嫁给那有钱有势的禽兽,
一点不懂得珍惜我对她的爱。风啊,怒吼吧,雷啊,轰鸣吧,除去我的眼中钉,让我的
爱人快快来到我的怀抱!”第三段则转成无奈的叹息,“唉,老孔啊,她就是那倾国倾
城的貌,我就是那多愁多病的身。我跟她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小文的三部曲都采用比较夸张的舞台表演手法,因此大家多认为他是“犯病”,是
恶作剧,是臭文人见到美女之后的正常发泄。但我觉得小文的“优孟衣冠”之中,实在
是借“假我”之酒浆,浇“真我”之块垒。既是假的,也是真的。知我者谓我心忧,不
知我者谓我打油。这恰是一个现代主义者在后现代时空的心灵境况。
小文的三部曲结构是固定的,主人公却常换常新。几年下来,中文系略有姿色的女
生几乎都被他相思了一遍。有几位属于保留节目,他常常挂在口边,有时直呼其名,躺
在床上苦叫一声,颇有梁山伯呼唤祝英台的味道。如果女的叫江青,他就喊“青青啊!”
女的叫潘金莲,他就喊“莲莲啊!”可是那些女生往往有其他男生在追求或暗恋,因此
小文的这种叫魂法得罪了不少男生。这些男生又告诉女生,那些女生听后更加有意识地
远离小文,结果小文弄假成真,真的有一种被众女抛弃的凄凉况味。有时吟诵《离骚》:
“众女嫉余之蛾眉今,谣琢谓余以善淫……苟余情其信挎以练要兮,长颜颔亦何伤!”
既滑稽又动人。
小文的“保留女”中,有一位叫倩倩。倩倩的男朋友阿喜就住在我们对门的宿舍,
人很不错,以前也常与小文开玩笑。可是因为倩倩,二人半真半假地成了情敌。本来小
文只是嘴上胡乱叫叫,压根儿离倩倩十万八千里。阿喜也知道小文的毛病,但自己的女
朋友被别人躺在床上乱叫一气,而自己因为是真的男朋友反而不敢乱叫,这实在让人憋
气。二人于是发生过口角。小文也是多事,明明连一杯羹也分不到,却装作真的情敌一
般,天天指着门骂阿喜,回到宿舍还诅咒阿喜,甚至有一天一盆脏水泼到阿喜屋里。阿
喜冲出来,被我们大家给拦住了。大家都说小文不对,我也说了他几句。但我心想,以
小文的智力,难道连这个道理都不懂吗?他不是不懂,而是心里郁积着深深的伤痛。
小文拥有一支足够组成三宫六院的“情人”大军,所以直到毕业,再也无暇去谈恋
爱。他过着一种最幸福的爱情生活,用阿Q的话说,叫做“我想谁就是谁!”后来大家
习惯了,便也跟着他“青青啊”、“莲莲啊”地乱叫。有时看完电影回来,便叫“晓庆
啊”、“巩俐啊”、“字娟啊”、“青霞啊”、“曼玉啊”。叫得满楼道不亦乐乎。有
一首和尚写的诗很好玩:“春叫猫来猫叫春,一声一声复一声。老僧亦有猫儿意,不敢
人前叫一声。”人们读打油诗,笑过就完了,很少去想作者的深忧隐痛。对于小文也是
这样,很少有人了解他的学问、他的志向、他的真性情。小文没有读研究生,但他的古
典文学水平,我认为是全班第一。他后来的那些“情人”,他有没有当真追求过,我不
十分了解。我所了解的是,即使他全部追求过,也肯定无一成功。那些女孩子都很好,
但是,她们不可能理解小文——这个不抽烟不喝酒不跳舞不踢球不打牌不下棋的小文。
小文离开北大是他的幸运选择。他如今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单位就在家旁边。小文说:
“家近是一宝啊!”百年校庆聚会时,我们又喊起:“倩倩啊!”小文开心地一笑,眼
角现出几道皱纹,里面好像藏着一个思索:“是我想谁就是谁呢?还是我想谁就不是
谁?”
四、阿长与琼瑶
阿长不是我们宿舍的。他住在一个多专业的宿舍,他常到各个宿舍去玩。
阿长的外号很多,但他自己不知道。这些外号多是我与老宋、老何私下给他取的,
也由我们私下叫着。因为他的名字中有个“长”字,我们就叫他阿长。鲁迅有一篇文章
《阿长与山海经》,所以我们又叫他“山海经”。鲁迅所写的“阿长”是个叫“长妈妈”
的保姆,因此我们又叫他“长妈妈”。阿长的名字中还有个“庆”字,也就是说名叫
“长庆”,正好白居易有个诗集叫《白氏长庆集》,于是我们又叫他“白氏长庆集”,
有时又简称为“白氏”,偶尔也叫他“白居易”。这样算下来,阿长至少有6个外号。
阿长来我们宿舍时,经常听到有人在说“白氏”或“山海经”的坏话,阿长听得很开心,
偶尔也附和几句,于是大家更加高兴。阿长的憨厚是比鲁迅笔下的长妈妈更胜一筹的,
大家都很喜欢他,所以即使捉弄他,也从没有什么恶毒的、过分的事情。
有一次文学批评课上,我与他写诗互谑,我把他写成个“丐僧”:
“讨碗地瓜粥,偷根红果肠。归来鸣金磬,明早必夭亡。”他看了特高兴,竟然笑
出声来。
阿长是东北壮汉。请你想象一个中等偏上的身材,然后各部分按比例同时放大30%,
那就是阿长。虎头,虎目,虎肋,虎项;熊背,熊腰,熊肚,熊掌。任何一个稍有阶级
觉悟的革命群众,看了他的身份证以后,第一个念头就是想去报案。东北不是每年都涌
现一批持枪杀人千里流窜一直跑到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地方才被我大批英
勇的武警官兵团团包围用机枪大炮敢死队乃至地对地导弹打得粉身碎骨的亡命之徒么?
阿长的形象就是那样。但是,你别忘了,人不可貌相。世人只了解东北人粗豪侠义的一
面,不大了解东北人还有细腻温婉、柔肠寸断的一面。阿长便是集侠胆与柔肠于一身的
东北男人的杰出代表!
无论你有什么事,去找阿长,阿长马上放下自己的事,投入到你的事上来。阿长有
的是力气,奔跑乎东西,搬运乎南北。有人赞道:“阿长真能做!”阿长高兴地一笑。
其实那人是在用典故开他的玩笑,因为鲁迅的《阿Q正传》里有一句“阿Q真能做!”阿
长的作风在东北很常见,但在以侃为主的北京和以“出思想”为主的北大,就显得很珍
贵了。多数北大人都具有“宏观调控”能力,一群大师在那里策划着宏伟蓝图,但总是
落实不到操作上。我们班要举办个什么活动,总设计师可多哩,上议院、下议院,执政
党、在野党,搅得人人心头春意闹,但是包饺子没几个会擀皮儿的,逛公园没几个认识
门儿的,运动会没几个能拿分儿的。阿长就在这些事情上,显出了他的实干、纯朴、厚
道、奉献。
阿长和我都最爱打排球。我们班体委老曹一心想建立一支过硬的排球队,但坚持下
来练球的没几人。阿长是最有恒心的,常叫上我对练。我们一次次“破纪录”,最多时
能打几百回合。不论球飞到多么远,阿长都不顾一切奔过去抢救。在无数次的“起死回
生”中,我们似乎经历了某种人生寓言,身心无比畅快。你如果看见阿长肘膝有伤,那
一定是救球时碰破的。我开玩笑说,你如果去当日本女排的教练,东洋魔女会拿十连冠
的。
然而我竟好长时间不知道,阿长是个琼瑶迷。在我看来。阿长这么个五大三粗的莽
汉,要是琼瑶及其女主人公们落人他的熊掌还不三把两把就给捏巴死了!然而不。阿长
读琼瑶时,虽然一双熊掌把书捏得紧紧的,但是神情极为文雅,厚嘴唇小心地开合着,
生怕喘息太重,吓着了书中的妹妹们。琼瑶的书,阿长读了个遍,而且还是“读你千遍
也不厌倦”。不论任何报刊杂志上,只要有琼瑶的只言片语;阿长便像找到了失散20多
年的青梅竹马的小阿妹一样,捧在掌中,一字不漏地拜读。这使我当时很奇怪。我们宿
舍那些身体并不壮伟的同学,没日没夜地佝偻在蚊帐里,连吐痰带吐血地读武侠。而这
个睡觉成“大”字形的歹徒阿长却穷年累月地迷着琼瑶。后来我读了陈平原老师的《千
古文人侠客梦》,才算彻底明白了这个道理。越是文弱之人,越喜欢英武豪侠;而粗朴
豪侠之人,却往往渴望小鸟依人的淡雅温馨。据考证,张飞擅长画美人,就是这个道理。
那个时候,我还没有对通俗小说进行学术性的研究,对武侠和言情小说都只是看着
玩玩。因了阿长迷恋琼瑶一事,我开始想,人的内心的细腻程度是不是都差不多,只不
过表露的程度不一样罢了。阿长外表上是个活雷锋。但雷锋其实细腻着呢,他那点津贴
不但支援灾区,还建立了个人的小金库,还买了高级衣料和手表,而且雷锋还谈过恋爱
呢!我想,阿长一定对女人极好,将来必定是个好丈夫。人们多以为东北男人是“大男
子主义”,其实错了。嫁给东北男人,是中国女人最大的幸福!
到了毕业那年。我们班的恋爱问题专家阿忆君突然告诉我,快去帮帮阿长,阿长好
像失恋了。阿长对我和阿亿是常说知心话的。原来他与家乡的一位少女出现了感情危机。
阿长十分消沉。
一个高大威猛的汉子,当他沮丧悲痛之时,是比小女人哭天抹泪更令人同情的。我
知道是“琼瑶情结”加重了他的伤感,我只能用一些世俗的话语宽慰、开导他,拉他去
打排球。1987年5月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