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隋末逐鹿记 >

第132部分

隋末逐鹿记-第132部分

小说: 隋末逐鹿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冲车也上去了,乐寿的吊桥在猛士的巨斧猛烈砍击之下,也落了下来,冲车正通过吊桥,向乐寿的城门撞去。
    眼看一两个时辰之后,自己就能攻下乐寿了,难道在这个时候放弃?
    魏刀儿的主力攻打的是乐寿的东门,窦建德由南面来的援军要出现在他身后,必须突破南面他的义弟宋金刚的防守,对于宋金刚,魏刀儿非常放心,敌军要想在短时间内击败他,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啊!
    既然如此,就趁窦建德援军被宋金刚牵制之时,先一步攻下乐寿吧!
    “先生,你怎么看?”
    魏刀儿转过身,用探询的语气向葛舟行问道。
    “攻城!”
    葛舟行斩钉截铁地说道,他所用的理由和魏刀儿心中所想一般无二。
    “好!”
    葛舟行将亲兵叫他身前,让他挥舞发动总攻的令旗,那个黄色的小旗在亲兵手上摇了几下,身后的帅旗也变幻了旗语,随后,战鼓声擂动,压过了远处城楼上的喊杀声,魏刀儿的预备队发出排山倒海的喊叫,朝远处的乐寿城扑去,提前发起了总攻。
    就在这个时候,宋金刚负责的南城,又是另一番景象。
    城楼上,已经没有了战事,宋金刚的士卒潮水一般从城墙下退回了营中,城上的守军都松了一口气,虽然不知道敌军为什么会停止进攻,不过,能够歇一口气还是不错的。
    是不是援军来了?
    城上的守军有的在这样猜测,很快,远处燃烧的烽火证明了他们的推断。
    真的是援军来了!
    城楼上的守军齐声高呼起来,坚守了这么久,终于等来了援军,他们兴高采烈地放下了武器,在城楼上奔走相告。
    这种情况下,应该派兵出城去迎接城外的援军,与他们前后夹击攻城的敌军,一些下级将领纷纷向上面请战,然而,曹旦否决了他们的建议。
    有可能是敌人使诈,敌人看见无法攻下城池,故意假作有援军出现,引我们出去,然后再围歼,所以,没有得到具体消息之前,只能坚守城池,不得妄动。
    曹旦的话也不无道理,故而,就算宋金刚的大军转向,只留下了少量的军队在阵前,城内的守军仍然不敢出来。
    正因为看穿了
    想法,宋金刚才敢于用这疑兵之计,率领大军前往迎的援军,为东城的魏刀儿争取时间。
    两军在距离乐寿十五里的原野摆下了战场,一个小土坡,一片小树林将战场和乐寿城隔绝了开来。
    对方大概有一万人,与本部人马相当,在对方的阵中,高悬的帅旗竹着一个高字,窦建德的军中,有哪个将领姓高呢?
    宋金刚骑在战马上,位于中军的前方,眯着眼睛打量对面的阵型,看对面那支军队的行军布阵,主将并非无能之辈,最起码也粗通兵法,带兵有方,看来,这个不知名的高姓将领是一个人物啊!
    宋金刚原以为对方会急着冲过来,毕竟,他们是前来增援乐寿的,若是乐寿被攻下,他们的任务自然就完不成了,为了完成任务,肯定会急着决战,对方长途跋涉而来,士卒大多劳累不堪,要是急着和自己决战,他有信心能歼灭敌军。
    宋金刚故意将本方阵型摆放的异常散乱,如同一群乌合之众,就是想吸引对方率先发起攻击,实际上,他将三千精骑掩藏在了左翼的阵后,想待敌军进攻的阵势出现疲惫之际,发起突然袭击,击溃对方。
    然而,敌军的主将却不知道怎么想的,居然一点也不着急,而是慢条斯理地变幻着阵型,半点也没有主动发起进攻的态势。
    难道他不担心乐寿被攻下?
    宋金刚有些疑惑地寻思,既然你不主动进攻,我就趁你远来疲惫,先发起进攻吧!
    他挥了挥手,战鼓声冲天而起,他的前锋队离开中军,齐声呐喊,踏着散乱的步伐,朝敌军的阵型冲了过去。
    宋金刚的军队得到突厥人的影响比较多,不怎么讲究阵型,不过,这只是表面现象,若是有人轻视他,一旦用那样的心思与他的军队作战,多少会吃点苦头。
    对面的敌军并没有派出军队迎敌,而是用强弩不停发射,稳住阵脚,一时之间,那区区两千前锋队无法冲进对方阵中。
    这个时候,摆在宋金刚面前的有两条路,要不就是驱动全军向对方阵型全面发起攻击,要不就鸣金收兵,只凭两千前锋试探性的攻击是无法冲乱对方阵脚的,看来敌军有所防备,早就做好了以守待攻的准备。
    很快,宋金刚就有了决断,他下令鸣金收兵,于是,在双方的阵前,那两千士卒丢下几十具被弩箭所伤的尸体灰溜溜地退了回来,为了防止对方趁本方退兵之际掩杀过来,宋金刚早就设好了陷阱。
    他的中军表明上看去旌旗密布,人数众多,其实只是薄薄的一层,前锋队正是朝中军方向退来,要是敌军的将领以为可以趁着那两千人退兵之际,顺势冲杀过来,希望用这两千人冲乱本方的中军,就会中他的计。
    如果敌军真的这样做,宋金刚就会让开中军,因为中军人少,所以不怕被撤下来的前锋部队冲乱,待敌军衔尾追来,他布下重兵的左右两翼再那么往中间一包夹,就会将敌军截成两半,分开绞杀。
    不晓得是敌军的主将愚蠢,因此看不出这是一个机会,还是他太聪明,看穿了宋金刚的布置,敌军的阵型巍然不动,并未趁势追杀过来。
    难道他并不急于救援乐寿?还是他有把握本方无法攻下乐寿?
    因为敌军主将的反应出乎宋金刚的意料,他不由皱起眉头,想象自己是对方主将,换一个角度来思考,若是自己这样做,那么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做呢?
    不一会,他的脸色刷地白了下来。
    他急忙将一个亲兵叫了过来,命令他带着十来个传令兵骑着快马朝乐寿东门方向疾驰而去,有一些事情他需要警告自己的义兄魏刀儿。
    凭什么窦建德的援军就会从南方而来,他们只要在半路上分兵,一支军队依然按照正常的速度北上,将自己牵制在战场上,另一支军队稍微绕一些远路,完全可以从别的方向出现在乐寿城下,趁本部大军正在攻打乐寿的时候,突然袭击大军的后面。
    这便是对面的敌军不急着和自己决战,不急着增援乐寿的原因吧?
    想到这一点,宋金才突然为之色变的,不然无法解释对面的敌军的所作所为,要知道通过刚才那很短一段时间的短兵相接,对方并不是无能之辈,若是对方并不蠢,做出这样反常的行为来也就另有玄机了。
    宋金刚确定自己的想法没有错误,只是希望传令兵能先一步赶到大营提醒义兄,只希望义兄的那个军师能够看穿这一点,没有趁敌军援军快到之时,命令全军总攻乐寿。
    然而,事情真的能如他所愿吗?
    第二集 第五十三章 苏定方马踏连营
     更新时间:2008…9…4 15:07:36 本章字数:4996
    金刚的传令兵拍马往乐寿东门疾驰之际,位于乐寿东刀儿大营,已然乱作了一团。
    一支三千人的骑兵突入了魏刀儿的后营,将魏刀儿的后队搅得乱成了一锅粥,魏刀儿在东门的大营约有两万五千人,其中一万精锐正在攻城,还有一万五千人不曾用上,这一万五千人里面,精锐不多,大部分是被裹挟来此的流民,战力并不强。
    不过,就算这批人的战斗力不强,但其中也有一部分是魏刀儿的精锐部队,以敌军那区区三千骑兵,是不可能在大营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际的。
    然而,率领这三千骑兵的敌军主将非常狡猾,他攻击的方向正是后营的那些乌合之众,这些人在突然面对由后而来的袭击时,全部乱了方寸,在敌军的驱赶下四处奔跑,甚至扰乱了本方救援部队的阵脚。
    “杀!”
    苏定方大吼一声,手中的狼牙棒舞得像风车一样,手下无一合之将,在他身前,敌军纷纷四散躲避,在他身后,十几骑紧跟而来。
    这三千人的骑兵以苏定方为首的十来骑为前锋,排成整齐的队形,像一把利刀一样深深地扎进魏刀儿的大营。
    为了尽快增援乐寿,窦建德命令高雅贤率领本部八千人为前锋昼夜疾行前往乐寿增援,他亲自率领大军在后跟随。
    过了冀中运河之后。高雅贤听了苏定方之计,大胆分兵,手底下三千精骑交给了苏定方,由他率领绕远路从东面接近乐寿,自己则率领剩下地五千人,广树旌旗,大张旗鼓,伪作一万大军朝乐寿而去。吸引敌军的注意力,与此同时,先一步赶到乐寿的苏定方则率领骑兵突袭敌军大营,希望城内的守军见状出城与本方夹击敌军,一战决胜负。
    最初,苏定方的计策得到了完美的实行。宋金刚的一万精锐的确被高雅贤地五千人牵制在了乐寿城南。
    由于觉得本方与窦建德援军人数相当,对方又做好了防守的准备,宋金刚出于谨慎考虑,放弃了和这股敌军野战的打算。
    之所以如此,自有缘由,宋金刚并不是觉得自己不能在野战中击溃对手,然而,他这一万人是他全部的家当,就算能战胜敌军,若是损耗过多就不太值当了。
    魏刀儿虽然是他的结义兄长。只是这个世道没有兵你就什么也不是,为了结义兄长他可以两肋插刀。但是要因此而变得一无所有,宋金刚多少有些不甘。
    再加上。他认为窦建德的部队绝不只是这一万人,大队人马必定还在后面,要是趁自己和这股敌军鏖战之时,突然从身后杀出,未免太过不妙了。
    因此,宋金刚约束本部,缓缓向后撤退,面前地敌军也不以为甚。用一种比宋金刚部更慢的步伐慢慢移动阵型,目送宋金刚部脱离战场。
    宋金刚摆脱对方的纠缠之后。快速向乐寿东门进发,希望还来得及救援魏刀儿的主力,不过,他的猜想过于背光了,实际上,魏刀儿部远远没有达到要崩溃的地步。
    苏定方率领三千精骑突进魏刀儿部的后营之后,很快驱散了那些乌合之众,贯穿后营随即杀向魏刀儿的本部,在这里他遇见了顽强的抵抗。
    只是由于后营并没有经过多少抵抗就崩溃了,使得苏定方部冲击的速度异常之快,魏刀儿留在营中没有参加攻城地本部精锐集结的时间过短,因此并没有来得及摆好防守地架势,再加上被本方的乱兵一冲,更是乱上加乱。
    所以,就算他们努力抵抗,依然在骑兵地冲击之下节节败退。
    这个时候,后营的骚乱已经传到了魏刀儿这里,他不知道冲阵的敌军有多少,只看见漫山遍野都是本方逃兵的身影,这景象让他又惊又怒,一时说不出话来。
    还是葛舟行反应及时,他对魏刀儿高声说道。
    “大帅!是不是暂停攻城,让士兵们退下来!”
    只有如此了!魏刀儿当机立断,立即命令正在攻城的部队鸣金收兵,攻城的士卒像潮水一般退了下来,后面的骚动也影响了他们,他们没有掩护,没有阵型飞快地朝后方跑来,脚步声,喊叫声铺天盖地飘荡在原野上。
    幸好,魏刀儿早就做好了准备,将保护自己的亲兵队派了出去,将退下来地攻城士兵收拢起来,用箭矢和利刀让他们集结起来,排成整齐的队形朝后方行进。
    如果这个时候,城内地守军打开城门冲杀出来,魏刀儿就会非常狼狈,要想将慌乱的队伍重新集中起来投入战斗需要一定的时间,也需要安定的环境,当城内的守军冲杀出来之后,他就没有机会将士兵们重新集结,唯有败亡一途。
    苏定方之所以制定这样的计划,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希望城内的守军看见城外的敌军混乱之际出城冲杀,与自己前后夹击敌军。
    毕竟,要以自己三千骑兵冲阵,就击溃魏刀儿的两万多大军,这有些勉为其难,由于进攻的突然性,在最初或许会占有上风,然而,当对方反应过来之后,这三千人难免就要陷入苦战了,毕竟,魏刀儿本部精锐的战斗力还是非常悍勇的。
    如果,乐寿城中的守将不是曹旦的话,苏定方的计划也许会成功,这个计划能不能够成功关键不在于苏定方这三千精骑身上,关键在于城内的守军是不是会配合他的行动。
    就算是一个平庸的将领,瞧见城外攻城的敌军在本方援军的突然冲杀下阵型变得混乱不堪,恐怕也会率军出城来相助友军吧?然而,谁叫镇守乐寿的是有名胆小的曹旦曹将军呢?
    这是敌军的诡计,故意设个圈套就是为了引我们出城,千万不要上敌人的当,只要坚守城池就行了!
    对下属们出城作战的劝说,曹旦只用这样的一句话来推搪。
    其实,只要仔细一想,现在攻城的敌军已经占有上风,城破之日就在今天,他们何必再耍这样的花招呢?
    然而,我们的曹大将军坚持自己的意见不松口,在乐寿城中,他是最大的统军将领,能管他的只有他的姐姐曹凤,可是,曹凤并不懂怎么打仗,因此也不会强行命令曹旦出兵。
    于是,大好形势就此毁于一旦,当魏刀儿部反应过来时,作战的良机已然失去了
    “荷!”
    苏定方咬牙切齿,将狼牙棒高高扬起,在他身前,一个敌军从战马上摔了下来,脑袋被狼牙棒打得粉碎,连脑浆也被打了出来。
    然而,一个敌军倒下,更多的敌军围了上来,有手持长矛的步卒,有拿着马槊的骑兵,苏定方只觉自己掉进了一个沼泽之中,行动不易。
    他陷入了敌军的包围中,这些敌军异常顽强,可以说是个个悍不畏死,他杀的人越来越多,身前的敌人也越来越多。
    为什么会这样?
    难道城内的守军没有出城来与本方呼应?
    苏定方的铠甲上到处都是划痕,那是敌军的刀剑留在上面的印迹,他的左手手臂被一个敌军的马槊擦伤,大腿上也中了一枪,枪头似乎还留在大腿之中,血染红了身下的战马的马腹。
    原本随着他冲阵的亲兵已经换了好几拨了,最初的那一批亲兵已然死伤殆尽,现在跟在身边的这些亲兵也浑身是血,不时有骑士被敌人马或长矛刺中,从马背上掉了下去,一旦掉在地上,基本上就失去了生机。
    既然达不成预定目标,只能撤退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