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鸦片战争-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洳涣跫恼妒缀蟠灸戏绞。渌该泄亓墓僭币彩浅蚁掠詈罅鞣盼诶镅潘仗ā
戴兰芬看到皇上的神色似乎有些不喜,暗自揣摸皇上是为了地方官贪赃枉法的事情。他向皇上开解道:“最近皇上让都察院在阜城门附近新建的“京城上告事务衙门”已经处理了好几名赃官,的确是圣上的一大发明创举。特别是皇上谕旨:上京告状者无罪,如冤民状告属实,一切费用由朝廷报销。就冲着这一条,各地的冤民在当地告状无门的情况下纷纷上京告状。以微臣看来,不出两年,吏治当可缓解。民间已有谣言,说当今皇上专治贪官,是百姓的好皇帝。”
刘寄知道这是戴兰芬拍自己的马屁,处理了将近八年的政务了,对大清官场的这一套还不熟悉吗?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那这告御状来说吧,历朝历代都有,朱元璋就特别喜好这玩意了。只不过以前告御状的人,一旦告状就算是罪人,而且京城中也没有专门处理这事的人,当然更别提报销路费了。自己这样一来,其实不过是提高了贪污**的成本和风险,当要想根治贪污**在现行的体制下基本不可能。那些官员们会做的更加隐蔽,一旦暴露对不妥协的当事人打击的更加严厉。但话又说回来,在自己的严厉打击和对现行官场的改良下,现在的吏治毕竟比七年前进步了很多。
向着戴兰芬挥了挥手,刘寄说道:“好了,不谈这些了。你说说英国人这次来的态度。”
戴兰芬将官服的长袖往上捋了捋,思考了片刻后说道:“以微臣所知,英人来到中国有一种不好的感觉,他们认为我中华将他们看着洋夷,是对他们的屈辱。当然,洋人毛发未净……。”
刘寄打断了戴兰芬的废话,他知道戴兰芬在谈到洋人的问题时仍然很敏感,尽量的要顺着朝廷中的主流意见,说说洋人的坏话。
第八十五接见英使2
这是京城中一座独特的建筑,昏黄的气死风灯在大门两边的砖墙上发出两团发黄的灯光,站立在大门处的守卫是缠着红头巾的印度人。虽然是夜晚隐约可以看出大门上有一座阳台,阳台上有一团红光透露出来,透过这团光芒可以看见房屋中的人正在壁炉里添加着柴火。那站立在窗口凝望着淳亲王府在夜空下的轮廓的人正是初次到中国的罗素勋爵。
律劳卑拍了拍手上的柴灰在一把精美的中国式红木椅子上座了下来,他从茶几上端起两杯红酒向罗素勋爵走了过去。
律劳卑一边递过酒杯一边说道:“罗素先生是第一次来到中国吧?”
“难道先生在中国看见我出现?”接过律劳卑递过的红酒,罗素勋爵反问了一句。
“这是一个充满财富和异国情调的国家,可惜这个国家的主人正在设法阻挡我们的进入。”
听到律劳卑的话,罗素勋爵笑了笑,他端起在火光下映的血红的酒淡淡的呷了一口,然后说道:“先生不觉得,这个国家有些像沙皇尼古拉一世统治下的俄国。”
“虽然都是**国家,不过中国仍然有些不同。俄国人更加野蛮一些,在欧洲的影响下他们比自大狂妄的中国人要进步得多。只是这种先进正在因为中国的变化而削弱。”
罗素勋爵点着头问道:“中国人为何拥有战舰?”
“那是法国人卖给他们的,另外听说中国人在南方有一座造船厂,最近又有传闻说中国北方正在修建造船厂。”
“这么说来,中国人的武力正在加强。”
“应该是这样,现任的中国皇帝喜欢从欧洲引进先进的技术,用以装备原本落后的中**队。这位中国皇帝的魄力,的确超过常人。”
律劳卑的话让罗素勋爵沉吟了一声,感兴趣的等着他的下文。
“在英国使馆落成的那天,中国人的几个亲王联合起来反叛中国皇帝。后来我才知道这些亲王反叛道光皇帝的原因是,道光皇帝在开放中国通商口岸,加大和欧洲的交往中,削弱了满人的势力。在这次叛乱中,道光皇帝用欧洲武器武装起来的新军取得了绝对的胜利,随后道光皇帝将京城的八旗兵尽数取消,代替以现在的新军六镇和唯一保留了番号的骁骑营。这支军队在平定中国西北的张格尔叛乱时,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以后道光皇帝重用从欧洲回来的学子,开设以学习欧洲技术为主的新式学堂。这位深受欧洲文化影响的皇帝,甚至改变了对中国人极其重要的科举的内容。”
罗素勋爵有些吃惊的看着律劳卑,他原本已经在考虑用武力逼迫中国人作出更多的让步,现在看来是否需要改变一下策略。
************************************
几乎和所有第一次看到圆明园美景的外国人一样,罗素勋爵被这童话中才能想想到的美景深深的吸引。
第一次见到中国皇帝,罗素勋爵不禁多看了几眼,这位看起来似乎只有二三十岁的皇帝不像报告中说的四十多岁,其一身绣满龙的黄袍做工精美,似乎每一条龙都可以活过来,细看龙袍的图案不止有龙,还有日、月、星辰、山等等,绣有龙的地方往往配以云彩,这件外套让眼前的中国皇帝看起来雍容华贵。罗素勋爵以叩见英皇的礼节,单腿下拜了中国皇帝。
现任的礼部尚书穆彰阿跟随刘寄出席了这次接见英国使节,陪同的还有总理衙门的大臣戴兰芬,大学士曹振镛、英和。穆彰阿本想喝斥英人的礼节不符合天朝的礼仪,可权衡之后他明白皇上是不会计较的,自己又何必去挑刺头,干脆闭口缄默。
与往常一样,接见了英使后留下了一干大臣以戴兰芬牵头与英国人谈判。
由于两次击沉英国鸦片船的事件中,林则徐都缴获了英国人的航海日记,而日记上确凿的留下英国人走私鸦片的证据。这为谈判取得了主动。毕竟以前的中英协议中,双方都明确规定了不得支持鸦片商人。因此罗素勋爵的这次交涉颇为被动,在他看来中英贸易的矛盾,只有靠其它手段来调解。相对于鸦片贸易的交涉,罗素勋爵关于英国人在中国境内受到歧视的交涉,受到了主持谈判的中国官员戴兰芬的重视,他答应将这些内容转告到中国皇帝那里。
这场不愉快的谈判之后,罗素勋爵回到了英国驻北京领事馆。他沉思着,现在的中国已经取消了英国东印度公司管货人委员会代管其他所有外国商人的资格,这种变化使得英国人在对华贸易中不在zhan有绝对优势,相反法国人往往受到中国的关照。那么如何才能确保大英帝国在中国的利益呢?看来只有鸦片贸易,鸦片贸易不仅可以扭转中英贸易中的逆差,而且可以削弱中国人。罗素勋爵又想到,中国人对鸦片贸易的打击必定越来越沉重,与之相反的是那些在鸦片贸易中获利的商人正在向英国政府请求保护,这样发展下去一场战争实在是不可避免的。
在随后几天的谈判中,罗素勋爵得到了一些额外的收获,中国人同意英国人可以在中国座轿、可以在城内购买宅第、英国商人可以在中国开放的口岸自由经商,只是允许英国妇女进入中国这一条,因为和中国的习俗有冲突而被禁止。
罗素勋爵患得患失的离开了中国,这一趟中国之行,留给了他深刻的印像。这是一个古老而庞大的**国家,这个国家正在吸取来自欧洲的养分,首先发生的变化便在他们的军队身上。更准确的说,是在中国首都的军队身上发生了变化,在离开中国首都后罗素勋爵在沿途发现中国境内其它地区的军队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这其实是刘寄自上而下的改革的一种步骤,用刘寄的话来说,这必须的第一步是强健心脏和大脑。即使四肢受到打击,尚且能保命。假使一开始就强行在全国实行革新,那肯定会受到更强大的阻力。而且以财力来说,也不允许一下革新全国所有的军队体制。
第八十六章徵兵制
军机处是清代一项特殊的制度,它的建立,标志着**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发展达到了顶峰。
这使我们想起了一句话,“绝对的权利带来绝对的**”。集权的弊端生活在现代的人们大都了解,这里也就不说了。可是绝对权利在某些特定的时刻也是不错的利器。
近日来刘寄连下了三道圣旨,第一、废除祖制,允许所有在籍旗人经商,务农。第二、成立陆军部和海军部,自任陆海军大都督,诰命龚自珍为兵部尚书提调陆军部大臣,诰命关天培提调海军部大臣。第三、在直隶试行征兵制,原直隶境内的八旗和绿营兵开赴盛京组建屯田兵团。
此举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中华大地事故多。
京城、原恪亲王内后花园书房内。
“辅国公大人,卑职原镶黄旗满洲都统果勒丰额问安!”
从恪亲王降成奉恩辅国公的绵恺最讨厌别人叫自己的爵号,他漫不经心的应了一声,让身着粗布蓝衣缠头赤脚的果勒丰额座了下来。
果勒丰额在最近的征兵制推行过程中被刷了下来,心中颇为不满。原本皇上建立新军,他们这些八旗都统仍然隶属于军籍。大号都留在了兵部的档案中,名义上还是大清朝的“国家栋梁”。可现在征兵制在直隶的推行,八旗的军籍被一笔勾销了,原在籍旗人只能领取中华银行发行的二分银币勉强度日。那些旗籍中的下人倒不觉得怎样,可对于上三旗以及八旗中的军官来说,那可是受不了啦!
所以果勒丰额一来,绵恺便知道是怎么会事儿了。他冷冷的打断了果勒丰额的问安说道:“有话就讲,本人还有要事欲办。”
果勒丰额哈哈笑了起来,半响开口说道:“辅国公可比不上当初当亲王的时侯了,据在下所知,辅国公整日连大门都不敢轻易出去,那里有什么好忙活的事情。”
“放肆!”
看到绵恺拍着桌子站了起来,愤怒的盯着自己。果勒丰额不慌不忙的站了起来说道:“请王爷放心,在下伪装成下人从后门进入,旻宁的爪牙断不可能察觉在下到了王爷身边。”
眼见绵恺神情犹豫了起来,果勒丰额继续说道:“以旻宁的做法,我大清朝那里还是满人主子的大清,这朝里朝外都成了汉人的天下了。八旗的兄弟们都托在下来找王爷商谈,只有恪王爷才有资格做我满人的主子,他旻宁不配。”
果勒丰额的话已经等于是造反了,就凭刚才的话爱新觉罗。绵恺如果不拿下果勒丰额便是同罪了。绵恺内心在激烈的斗争着,他在屋内迈着方步来回走动着,双拳时而握紧,时而放松。
这已经是第二个来联系他造反的人了,事实上绵恺昨天深夜已经放过了一名口称奉他为主的旗人,也就是说绵恺早有此心了。只是他对当今皇上,他同父异母的哥哥实在心有余悸。当初诸王叛乱就被皇上放了了一次,这一次如果失败,还能被放过吗?绵恺暗中掂量着双方的实力悬殊,旻宁手中有着数万的新军,皇城内早已经换成了刘寄最亲信的近卫军,八旗禁旅早就失去了军权,现在的实力对比与甲申动乱时相比,绵恺感觉有些失望。可心中维护旗人,维护大清江山的纯洁,维护祖宗规矩的不甘与责任感让绵恺备受煎熬,他的胸口激烈的起伏着,双手紧紧的握着椅背,良久绵恺艰难的抬起头看着果勒丰额说道:“我绵恺是不会背叛当今皇上的,你走吧。”
果勒丰额期待的眼神黯然下来,他如同被兜头浇了一盆凉水,不甘心的还要开口说话,绵恺再次挥着手说道:“你走吧。”
无奈之下果勒丰额重重的跺了跺脚,转过身去,临到门口他又回头看了眼埋着头寥落的站立在椅子后的绵恺说道:“王爷甘心这样过一辈子吗?”
这会绵恺连声音都没有了,果勒丰额重重的叹息了一声,正当他要离开时,身后传来了绵恺的声音:“皇上四月初四要到天津视察造船厂。”
果勒丰额的双眼突然亮了起来,他回身抱拳向着绵恺说道:“明白了。”说完转身而去。
看着果勒丰额离开的背影,绵恺黯然的神色变得明朗起来,他的嘴角挂着一丝冷笑。这时从屏风后转出一个人影向着绵恺说道:“旻宁逆天行事,终将会有恶报。”
绵恺听到这人苍老的声音,更加得意的笑了起来。
***************************
1831年的五月,三道圣旨已经下了二个月了,这一天刘寄往刚落成不久的天津造船厂视察。
与往常一样,在御驾前开道的是近军人的人。他们清一色的骑着白色的伊犁马,穿着新式的黄色毛呢制服,戴着造型流畅的头盔。一个个在春天的黄土古道上精神抖擞的行进着。
这一支队伍有三百多人,当中一行人有新成立的陆军部和海军部的两位都督龚自珍和关天培,也有军机处的几位大臣。在刘寄的倡议下曹振镛、蒋攸铦、陶澍、包世臣、陶廷杰、黄钺、英和、长龄、这些文官都骑着马,这让其中的几位老先生苦不堪言,沿途行动迟缓,走一程歇一程。
如此慢慢行来,时近中午却才走到文安境内,离开京城不过数十里路。
刘寄左右一看,队伍中的黄钺、蒋攸铦都在不住擦着头上的虚汗。
看两人实在有些坚持不住,刘寄在文安县停留下来。
还未到文安,当地的知县便带领着大小官员出城数里前来迎接。两拨人合在一起,知县带来的人敲锣打鼓的在前面开路。将圣驾迎进了文安县城内。
走到文安县城矮小的城门前,刘寄将马停了下来,让程廷华传令全体就地停留。那名矮小肥胖的文安知县,吓了一跳以为自己的迎接仪式皇上不大满意,当即赶到刘寄身边叩头请罪。
第八十七徵兵制2
刘寄翻身下马将知县拉了起来,抚着其手说道:“朕让尔等费心了,这一进城,数百人大鱼大肉的吃喝一顿,这一小小县城又背上一笔沉重的负担。不如这样,朕出钱从城中买来食物,我们自行在外面解决。”
这番话让知县吓的脸色苍白,不住的叩头嚷道:“罪臣该死,让皇上不满。”
刘寄连接拉了几道,这人只是吓的不住叩头。刘寄无奈的苦笑起来,他只好大喝一声:“起来!再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