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将明 >

第585部分

将明-第585部分

小说: 将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我,说不得在草原上你就败给阿史那朵朵了!”
“胡说!”
札木合冲过去一脚踹在陈婉容的脸上,砰地一声,陈婉容的后脑重重的撞击在甲板上,脑子里一阵眩晕竟是险些昏过去。
“我现在才明白,说不得你就是中原汉人派到我身边的奸细!你在草原上帮我,是为了让我信任你。就为了今日,你要将我置于死地!”
“男人啊……”
陈婉容躺在甲板上,看着碧蓝如洗的天空。她的眼神一阵恍惚,因为疼痛脸上的表情有些狰狞。她没有试图再坐起来,而是看着天空有些发呆喃喃自语:“我一直以为我凭着自己的美貌和聪明,能把这世上所有的男人玩弄于鼓掌之间。男人不过是我手里的工具,想要多少有多少……现在才发现,原来女人才是男人的玩具,根本就无法翻身。”
“当年在青牛湖,那个男人也打过我。”
她艰难的扭头看向札木合,眼神中竟然没有了仇恨:“那是第一个舍得打我的男人,你也经常打我,但你和他相比差的真实太远了。札木合……你永远比不上他。我现在才想明白,你觊觎中原江山的时候,他却在十年前就已经把手伸到了草原上……”
“你这个贱人!”
札木合再次冲到她身边,俯身抓着她的衣襟将她提起来然后举过头顶:“我要摔死你!”
这个时候的陈婉容才猛然惊醒,忍不住哀求道:“大汗,我帮您想了那么多办法,帮您打了那么多胜仗,您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杀我!咱们还没有到绝路,我熟悉中原,我还能帮助您把大军带回草原上去!”
“我若是再信你,只怕真的没办法活着回到草原了。”
将陈婉容高高举过头顶的札木合眼神里也闪出浓浓的伤感,他转头看向北方喃喃道:“曾经我以为我可以雄霸天下,草原也好,中原也好,只要我想去取,那么自然轻而易举的取来。一开始看到中原这锦绣江山,我甚至忘记了草原上的美。现在我才知道……这里的锦绣不属于我,这里的繁华也不属于我。我要回去,把我的孩子们都带回去。”
“大汗!”
陈婉容哭泣道:“您不是说我是您的珍宝么?您不是说恨不得吃了我么?怎么能狠心杀我?”
“好!”
札木合咬了咬牙,把陈婉容随手丢在地上,他回身吩咐手下道:“把这个心肠狠毒的女儿煮了,今晚我就用她的肉下酒。”
第八百三十二章引以为戒
出塞时是春暖,一晃而过两个多月,已经进了盛夏。
大草原上一望无际,日头无遮无拦的晒下来,对于行进中的人马来说无疑是个煎熬,不过缓缓向前的骑兵都是百里挑一的精锐,他们这样的百战老兵对于行军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以承受的事。
从早晨出发走了整整一天,终于在傍晚时候看到了一片林子。并不大,树木也不繁茂,但确实是个宿营的好地方,最起码隐蔽些。大草原上的战事虽然停了,但也多了不少游贼乱匪。这几百精锐虽然战力惊人,但不必要的麻烦还是能避免就避免。
队伍直接进了林子,血骑四虎安排好了游骑和斥候之后便带着人搭建营帐。进了林子之后李闲才发现,原来时过境迁这个词真的很有道理。他以为自己记得在草原上的每一件事,无论大小。
可他记忆中实在对这片树林没有印象,草原没有变,变了的是他。
以为记住了的东西,十年之后其实早已经面目全非。不只是李闲,很多人都以为自己对过往念念不忘。可真的重新走一遍的时候才会发现,原来自己并不是记得所有的事。而且走过之后才会醒悟,当初自己也错过了不少风景。人们喜欢回忆,却很少会想到,回忆早已经在不经意间变得模糊。
李闲扶着达溪长儒下了马车,扫了一眼四周的环境忍不住摇了摇头:“这林子太小了,不一定有什么野味。一会儿我和铁獠狼他们转一圈,若是猎不到东西今晚又只能吃干粮了。”
叶怀袖轻轻笑了笑,指着一个方向说:“如果那个小部落没有迁徙的话,往那边十几二十里就能看到一片营地。那是一个草原上很少见的不喜欢随便迁移的部落,也不知道有没有毁于战乱。如果还在,倒是可以去买些羊回来。”
“我不记得这片林子,也不记得有这样一个小部落。”
李闲微微皱眉说道。
叶怀袖理了理被风吹乱了的长发,语气轻柔的说道:“女人的记忆总是会比男人深刻些,而且那个时候你脑子里想的都是别的事,怎么会刻意去记住和你没有任何关系的地方?这里距离我建的草庐已经不远,我自然比你记得清楚些。”
李闲默然。
“我去吧。”
铁獠狼道:“主公你们先歇息一会儿,来回二三十里的路也用不了多久。纵马狂奔,月亮升起来之前肯定能回来。”
李闲点了点头说了句小心,便扶着达溪长儒找地方休息。铁獠狼和朝求歌他们几个招呼了十几个士兵,带上了一些当初特意备下的蜀锦和茶叶往那个小部落的方向而去。战乱一年,那小部落还在原地没动的概率并不大。
“朝廷里没有什么大事让你分心吧?”
达溪长儒在一块石头上坐下来,看着李闲问道。
“没有。”
李闲笑了笑,拔开水袋子的塞子后递给达溪长儒:“不过都是些琐碎的事,没有什么要紧的。”
张仲坚挨着他坐下来,喝了一口酒说道:“不管有没有事,这一趟都得走完了才能回去不是?你就安安心心的赏风景,安之现在也不是当年那个莽撞冒失的孩子了。他能处理的,不然也不会陪你出来散心。”
达溪长儒失笑:“说的也是,明明自己已经没能力在做什么,却总是习惯这样想多操些心,越老越贪……哈哈”
“我现在除了享福之外就剩下睡觉了,你应该像我学习!”
张仲坚白了他一眼继续说道:“安之有巨话说的好……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属于你我的那个时代造就过去了,现在是属于安之的时代。还是刚才的话,他自己知道轻重缓急,若他不是有把握,怎么会跑出来不理朝政?”
达溪长儒笑了笑道:“只是最近几天发现密谍送来的折子越来越多,尤其是昨日夜里,竟是一夜都没闲着,前后一共有十二份奏折送过来。若不是出了什么急事,怎么可能密谍来的这般密集?”
张仲坚听了一怔,忍不住看向李闲问道:“真出了大事?”
李闲从张仲坚手里接过酒囊喝了一口,抹去嘴角的酒汁语气平淡的说道:“两件事,一件好事,还有一件好事……不过第二件好事不怎么让人高兴。”
“第一件,铁勒人的骑兵被陈雀儿来渊的水师,还有秦琼的齐鲁营人马堵在黄河岸边。这些日子草原人病死了不少,军心溃散。前些时候一战下来,铁勒人便一溃千里。札木合生死不明,铁勒人的二十万骑兵已经构不成威胁了。”
“这确实是好事。”
张仲坚点了点头问:“那第二件让人不会开心的好事是什么?”
李闲沉默了一会儿回答道:“出塞之前我派了罗士信和裴行俨带精骑三万开拔,对军中宣称他们两个是去协助秦琼围杀札木合。但不是……他们没去东平郡,而是回了长安。”
……
当长安城里没有罗士信裴行俨的时候,杜如晦也没有担心过什么。因为城里还有程名振,没有兵权的谋逆不过是个笑话。就算有个所谓的天子做噱头,就算有几个世家大户在背后撑腰。可这依然是个笑话,只要程名振没有被那些准备谋逆的人拉过去,那么长安城里就算再激流暗涌也不会让他担心的睡不着觉。
而当罗士信和裴行俨的三万精骑突然出现在长安城外,杜如晦就知道结束这闹剧的时候到了。
燕王殿下没有任何旨意提前送回来,而且罗士信和裴行俨也没有在之前跟他有过联系。这三万精骑就这么突兀的回来了,就因为这突兀,所以杜如晦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也知道燕王殿下的意思是什么了。
于是,就在三万精骑出现在城外的消息传进杜如晦耳朵里的同时,他立刻做出了一个决定。
他立刻离开了衙门,上了马车吩咐车夫能赶多快就赶多快。马车飞奔绕过半个宫城之后直接进了大明宫,然后又直接进了军稽处北衙。他才到北衙没多久,至少十几个朝廷重臣也先后到了这里。杜如晦和他们之间也没有任何商议,他们都是知道精骑回城之后立刻做出的决定。
来的这些朝臣,包括都御使魏征,还有无功而返的房玄龄,唐俭,裴操之等朝廷重臣,甚至还有虞世南刘政会等几个已经赋闲在家的老臣。又小半个时辰之后,六部九卿的官员有一大半到了北衙,就好像长安城里所有的部衙都搬到了这个大院子里似的。
当杜如晦看到刘政会的时候忍不住笑了笑:“怎么老大人你也来了?”
刘政会看了看左右那些官员,嘘了一声后压低声音说道:“我虽然老但还没糊涂……有些人忘了几年前军稽处血洗长安城那一日一夜,但我还没忘。所以有了事不敢去别处,反而觉着自己先来军稽处里才安全。这个时候敢来这个地方的,最起码心里没愧。”
“哈哈!”
杜如晦忍不住哈哈大笑:“我以为这次只有我自己想到,原来大家都是聪明人。既然到了,咱们进去跟军稽处的人要杯茶喝?”
刘政会笑道:“军稽处的茶没几个人愿意喝也没几个人敢喝,谁要是被军稽处请进来喝茶只怕心里都会打鼓。但今天不一样,这茶喝着踏实。”
众人进了院子,然后直接占领了军稽处北衙的客厅。
而这个时候,谢映登和胜屠小花正在距离客厅大概二百米远的一个小院子里议事。这院子不大,种了一棵腊梅就没太宽敞的地方了。谢映登坐在为首的椅子上,在他面前的是军稽处六部的所有主持日常事务的档头。因为人比较多,有几个人甚至站在门口。
谢映登的视线在众人脸上扫过,然后抬手往下压了压:“军稽处里知道我早就回到长安城的,没几个人。你们当中大部分人也都不知道,之所以有意瞒着你们,想来你们也都能体会其中的意思,勿怪。”
“请大档头吩咐!”
几十个人抱拳垂首。
谢映登嗯了一声,沉吟了一会儿说道:“叶大档头在任上的时候,军稽处做了一件震动天下的大事。你们其中大部分人都参与了那件事,想必你们现在依然清晰的记得那天发生了什么事。”
他顿了一下说道:“今天召集你们来,也是有一件大事要做。如果按照意义来说,这件事或许能和叶大档头指挥的那件事相提并论。”
下面的人立刻精神一震,都明白谢映登话里的意思。
“到时候了。”
谢映登站起来,视线缓缓的扫过这些手下:“咱们军稽处大大小小做过许多对朝廷有益的事,但是归根结底还是为主公做事。叶大档头为了主公血洗了一次长安城……今天我也要带着你们,再洗一次。”
……
城门楼山,副将看了看城外列阵以待的三万精骑,脸色有些难看,他走到程名振身边忍不住担忧道:“现在不清楚,到底城外的人是什么来意。是主公的命令,还是那些谋逆之人串通了的人马?”
程名振看着城外那招展的精骑微笑着说道:“如果是谋逆之人的兵马,你觉得他们会在城外列阵吗?”
副将一怔,随即明白过来:“他们会直冲城门。”
他想了想之后问:“大将军,咱们该怎么办?”
程名振笑道:“什么都不办,这数万精骑回来就是镇场面的。咱们只需守好了城门,一个人不许放出去就是了。至于其他的事,如果需要军方动手,外面的骑兵早就派人来找我了。看来主公是想……让军稽处再次立威。”
城外
裴行俨看着罗士信认真的问道:“真的不需要咱们进城?”
罗士信从马背上跃下来,找了个干净的地方席地而坐:“城门不关,咱们就不需要进城,城门关了,咱们就进不去城。”
裴行俨觉着罗士信这句话,前半句他没听懂,后半句是废话。
“放心吧,咱们出现在长安城外的时候,只怕军稽处的人就已经开始动了。”
裴行俨想了想又问:“这样岂不是让军稽处再次立下声威?”
罗士信笑道:“主公要的就是军稽处再次做一件让所有人害怕的事,只有这样,人们才会记住军稽处是干什么的。也只有这样,只要军稽处存在一天,那些心里有鬼的人就会害怕发抖。血洗一次人们或许会很快遗忘,但血洗两次……谁还敢忘了军稽处的存在?”
“主公让军稽处第二次大开杀戒,不是为了吓唬现在的人,而是为了震慑以后的人……你明白了吗?”
裴行俨似懂非懂,有些不耐烦的摇了摇头:“管他呢,杀光了才好!”
罗士信无奈的叹了口气,也有些羡慕裴行俨这般没心没肺的性子。
他看向城楼,忍不住感慨道:“今天之后,人们再提到军稽处,一定会想到前后两次满城的血迹,主公这样做……大有深意啊。当引以为戒……引以为戒。”
第八百三十三章旨意
到了夜深掌灯的时候,军稽处的北衙里安静的几乎到了针落可闻的地步。大档头的小院子外面只有两个黑袍守着,矗立不动就如同两尊石像。院子里也很黑暗,只有书房里点着一盏灯。
军稽处的大档头谢映登坐在灯下看书,神态平静。
看他的样子似乎对今天长安城里的大行动没有一点担心,灯火摇曳,不是发出微弱的噼啪声响。
罗士信和裴行俨的三万精骑是在早晨就出现在长安城外,半个时辰之后大概有二十几个朝廷重臣不约而同的到了北衙。一个时辰之后,北衙黑袍倾巢而出。已经过去整整五个时辰,长安城早已被夜幕笼罩。
就在距离谢映登的小院几十米之外的院子里倒是灯火通明,这个院子比谢映登的院子也要大上不少。客厅里加了不少椅子,屋子里都是穿着紫色朝服的官员。按照大唐的规矩,正四品以上的大员才能穿紫色官服。若是普通百姓看到这一屋子的尚书侍郎只怕会吓老大一跳,要是再看到好几个身穿国公服饰的显贵只怕更会激动不已。
坐在最里面的是几个上了年纪的老臣,包括已经从朝廷里退下来的刘政会。不过就好像商量过一样,他们这几个退下来的人身上也都穿着朝服。
显得很隆重。
虞世南品了一口微凉的茶,下意识的看向刘政会低声叹了一句:“北衙的院子好深。”
刘政会点了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