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将明 >

第85部分

将明-第85部分

小说: 将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方烈火递给李闲酒囊,想了想问道:“少将军,你觉得辛世雄这个人怎么样?”
李闲灌了一口烈酒将烤的金黄酥脆的兔肉咽下去,抹了一把嘴角上的油渍说道:“心胸不宽,城府也不深。像头毛驴,可欺,但要顺着他。”
铁獠狼道:“我知道这个人,也是平民出身,这些年一点一点积累军功才做到了左屯卫将军,麦铁杖若是不死的话,他也没机会晋身。这样的人你不能表现出看不起他,一点都不行,因为不是世家大户出身,他更看重自己的威信。”
李闲笑道:“正解,这样的人不难对付。借着宇文士及的光,我跟他说不把咱们分开,他立刻就答应了。”
“宇文士及为什么表现的这么热心?”
朝求歌有些不解的问道。
李闲想了想,一边撕下一条兔腿一边说道:“或许……他仅仅是看着我有些新鲜,对我好奇。又或者,他是在借机拉拢我。毕竟杨广对我表现出了欣赏,宇文家的人鼻子那么灵,能把我拉拢过去对宇文士及来说最起码不是一件坏事。再说,他用朝廷的粮草辎重帮忙,也不需要付出什么,何乐而不为?”
其实李闲猜的虽然不中也差之不远。宇文士及帮他,确实是因为李闲是个让他感到好奇的人,另外,就是宇文士及正在迫不及待的发展属于自己的势力。宇文家的庞大家业跟他没有关系,注定是长子宇文化及来继承。他若是想立足,就必须自己多拼争一些来。李闲才初入军武,毫无根基,又有杨广的欣赏,这样的人拉拢在自己身边,对宇文士及有好处。他不是在替宇文家拉拢人,而是在替自己拉拢人。事实上,李闲这个级别的人还不会引起宇文述的兴趣。
“辎重营……”
陈雀儿嘿嘿笑了笑道:“是个好地方!”
洛傅拍了拍伏虎奴的肩膀也大笑起来:“确实是个好地方,不用上阵杀敌,还不愁吃穿,哈哈,而且……咱们本来就是要去发财的,这下倒是方便的很。”
李闲将兔腿消灭掉,又灌了一大口酒:“反正咱们也不打算在左屯卫混下去,最多也就是两个月的时间,所以进了军营后切记不可与人无谓争斗,表现的越是谦卑越好,当然,在辎重营这一亩三分地该立威还得立威,总不能让一群护粮的怂兵认为咱们是软柿子似的好捏。把辎重营的人收拾服帖了,也方便拉着他们跑路。”
李闲笑了笑:“无论大隋这次远征是胜还是败,以辽东的气候最多两个月就会回师。到时候若是隋军败了咱们就做一笔大买卖,若是隋军胜了,小打小闹的也得兜一笔回燕山去……”
他对朝求歌说道:“跟小毒哥接头吧,让他带着飞虎军的人都撤回来,明天一早一块进左屯卫,都编为我的亲兵队。另外,现在也到了该用上其他那二十个散出去的家伙了,他们负责打探地形风俗和沿路高丽军的驻防,无论是往前走还是往回跑,都用得着他们打探来的消息。”
“校尉手下掌管三百士兵,辎重营的校尉权利更大些,还有上千的民夫,三百战兵,每个旅率手下掌管一百人,现在三个旅率的位置空着两个,之前的人应该是都托了关系调走了,现在只是一个叫王启年的旅率还在,咱们去了之后,空出来的旅率位置,铁獠狼和洛傅善于掌兵每人顶上一个,王启年必须留着,不能打压下去。其他的人在队正和什长伍长的位置上多安排,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这三百战兵控制住。其他人就暂时跟着我做亲兵,切记不可太过招摇。”
李闲严肃的说道。
众人道:“听少当家的!听少将军的!”
李闲摆了摆手道:“从今天开始,你们要习惯称我为校尉,不然露了马脚,咱们只能跑路了。”
安排好了之后,李闲靠在草地斜坡上躺下来。
脑子里将进入左屯卫有可能遇到的危险事都过滤了一遍,最让他担心的,还是那个貌美如花妖异邪魅的阉人……文刖。
整个大营中,只有文刖知道自己的身份。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他没有对杨广说明,而且上次在辽水上青鸢和凰鸾两个人出现无非是想将自己惊走。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文刖似乎并不打算再对自己下杀手了。这其中的缘故是什么,李闲猜不到。不过幸好,那个家伙没有跟着杨广一道回来。
他应该是随着杨广的銮驾回来的,还要负责保护皇后萧氏。而李闲最多再有四日就要随左屯卫出征,两个人应该不会再相遇。
如果,能想办法除掉文刖就好了。
李闲叹了口气,他知道这很难。文刖的刀法太犀利,就算是张仲坚和达溪长儒也不一定是他的对手,而且他手下还有一千二百龙庭卫。
有一个让自己连觉都睡不踏实的对手,还真是……一件挺幸福的事。
李闲笑了笑,嘴角上勾出一抹得意,也不知道他是想到了什么,脸上的表情并没有什么烦闷。
“希望能拖几天吧。”
……
从望海顿归来的銮驾走的比来时要快很多,而且各州县官员迎接的时候皇帝陛下一概不见,甚至一路上都没有从那架庞大的御辇上下来过,朝廷里发来的表章公文全都送到御辇上去,却一直不曾见一份回批送出来过。有人说是陛下病了,有人说陛下从望海顿新收了一个妃子,还有人大胆的猜测,陛下根本就不再御辇里。
很快,说这话的人就被龙庭卫请去喝茶了。
文刖一直就在御辇里,每天守着那个空荡荡的龙椅。
正行进间,忽然前面传来轰隆隆的一阵声响,队伍顿时乱了起来。文刖眉头一挑,撩开帘子从御辇上走了出来:“陛下问出了什么事,去几个人看看!”
他大声说道。
几个龙庭卫往前冲过去,过了一会儿回来报告:“都尉,前面山崖上坠落了一块大石,砸死了几匹马,伤了几个士兵,前军的人正在清理道路。”
文刖嗯了一声道:“这也值得大惊小怪?”
那龙庭卫支支吾吾,为难的看着文刖道:“大石上……有字。”
“字?什么字?”
文刖忽然心中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属下不敢说……”
“闪开!”
文刖将那龙庭卫推开,大步朝前走去。
大石从山坡滑下,砸死了几匹马,惊了无数人,惊,是因为石头上有字。
大业八年,杨广死于辽东。
山顶上,几个从辽东赶来的飞虎军用了一日的时间刻字,一分钟的时间将那石头推了下去。然后看都不看下面,掉头就跑,那叫一个风驰电掣。
第一百二十二章真高啊
因为山石滚落的事,没有皇帝的銮驾队伍还是停了下来,天子六军开始搜索附近十里之内,尤其是滚下大石的那座山。虽然杨广没有在御辇里,可如果不停下来查,那就真真的露了馅,哪有皇帝知道有这么一块大石头从山上滚下来而不动怒的道理?哪有不查不问没事人一样继续上路的道理?
但下令搜山的却不是文刖,他还没有这个权利。
下令的,是萧皇后。
皇后萧氏,名怡甄,西梁孝明帝萧岿之女。梁天保五年二月生于国都江陵,江南风俗,二月出生的女子是为大不吉,于是萧岿便将她送给堂弟萧岌抚养。可是收养了萧怡甄之后当年岁末,萧岌夫妇便一同身亡,于是众人传言萧岌夫妻二人都是被这不吉利的女娃克死的,萧岿更不敢将其接回。无人愿意收养的萧怡甄被其舅父张轲接走,可是张轲家境贫寒,本应贵为公主的萧怡甄从小就要随舅父一同务农干活,生活十分艰辛。(注一)
大隋高祖文皇帝杨坚受禅让建立大隋,封长子杨勇为太子,次子杨广为晋王,因与西梁孝明帝萧岿交好,于是对萧岿说想取一个西梁的公主为晋王妃。萧岿急忙派人占卜挑选,结果留在身边的女儿没有一个是吉卦。萧岿不敢得罪隋文帝杨坚,愁肠百转之际忽然想起还有一个女儿在张轲处。于是连夜派人将萧怡甄接回宫内,使人占卜,得大吉之卦。火急火燎的又派人为其梳妆打扮,送到了大隋。
萧怡甄嫁给杨广做了晋王妃,夫妻恩爱,她性子温婉贤淑,自幼虽然贫苦却喜好读书,文采也极出众,每每有言颇有见地,杨广对其十分敬爱,后来杨广即皇帝位,便封其为皇后。
杨广和萧皇后的感情极好,虽然后宫嫔妃不少,但杨广却自始至终只钟爱萧怡甄一人,对她有求必应。每每出巡,萧皇后必带在身边。破有些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味道,所以这次远征辽东杨广也将萧皇后带着,这段日子在望海顿海边避暑游玩,每日同出同进玩的不亦乐乎。
前些日子尚书右丞刘士龙的奏折送到望海顿气坏了大业皇帝杨广,杨广震怒之下突发奇想要微服回到辽东城暗中监察辽东诸将是不是懈怠妄为。萧皇后劝了几回,杨广的性子上来连她也不能劝阻。本来杨广是要带着她一同走的,但她却摇头没有答应。当时她对杨广说,陛下一人微服先行,有妾身在銮驾中不会找人怀疑。若是妾身也跟随陛下一块先期返回,只怕被有心之人猜到陛下不在。
杨广恍然,于是留下萧皇后带了侍卫率先返回辽东。
从望海顿向辽东返回这段日子以来,一应事物其实都是文刖请示了萧皇后定夺的。她虽是女子,但见识极好,而且心思细密,所以一路上虽然有人怀疑皇帝不在但军心尚稳。每日她都故意在朝臣士兵们面前出现,以示陛下就在御辇之中。
山石滑落砸死了几匹马,伤了几个人这都是小事,事大在那石头明显新凿的字迹,拙劣而浅显,一看就出自莽夫之手,但这几个字实在太过大逆不道,文刖不敢隐瞒,登上御辇请示萧皇后。
萧皇后听了之后却没有表现出什么震惊,她想了想对文刖说道:“一刀,近臣之中陛下最信得过的便是你,你也最了解陛下,依你看,若是陛下在,这件事该如何处置?”
文刖垂着头,苦笑一声道:“陛下若是信得过臣,也便不会微服回辽东却瞒着臣了。”
萧皇后道:“还不是怕你拦着?”
她将手里的书册放下,指了指外面说道:“还是先想办法将外面的事处理了吧,看样子倒像是高丽人的所作所为,很蹩脚的伎俩,不是吗?”
文刖垂首道:“臣也是这么认为的。”
萧皇后道:“去查吧,大军必须停下来了,依着陛下的性子就是把这山翻过来也要抓到那装神弄鬼的小贼,若是不理会就这么走了,下面人会怀疑。”
文刖道:“臣明白。”
萧皇后重新拿起书册,翻开来接着之前停下来的地方继续看,微微垂着的脸依然精致,长长的睫毛几乎盖住了眼睛。
“一刀”
文刖即将走出去的时候,她忽然轻声叫了一声。
“臣在。”
文刖回身,微微弯腰道。
萧皇后也不抬头,轻声缓缓道:“要快,最好别超过三日便要抓着那些高丽蛮子,抓得要快,杀得也要快,今天这事……应当是有人不想让陛下急着回去。而这个人,应该不在辽东。”
文刖一怔,随即道:“臣……明白。”
文刖知道,萧皇后说的没错。陛下已经安然回了辽东,信使已经回来禀报了皇后。辽东诸将皆知道陛下不在銮驾中,所以不可能派人来做这傻事。如果是有人故弄玄虚,那只能是高丽人,必须是,不是也是。
出了御辇之后,文刖传陛下旨意,下令天子六军搜山。只两天,龙庭卫的人便在另一座山头上抓住了刻字推石的六七个高丽人。文刖亲自审问,确定乃是受了高丽将军乙支文德的指示试图谋刺皇帝。案情明白,清晰无比,于是这几个高丽人很快被推出去砍了脑袋,弃尸荒野。
李闲派来的几个飞虎军士兵早已经逃之夭夭,抓来的高丽人哪儿来的?
高丽人是真的高丽人,但肯定不是他们干的。他们都是逃难的辽东城高丽百姓,被搜了出来后假装审问了一番然后立刻被斩首示众。死的冤枉至极,无辜至极。
大军重新整队,文刖传旨大军加速前行,赶回辽东城大营。原因是,陛下震怒,要赶回去亲自指挥大军攻克辽东城。
前后只拖了两天,李闲不知道,但这已经足够。
本来再有三日便可回到辽东城外隋军大营的銮驾迟了两日才到,而此时,李闲已经随左屯卫出征走了两日一夜了。
……
出征前。
李闲带着洛傅等人和二十几个飞虎军的亲信到了后队辎重营,大隋军制,每五十人为一队,设队正一名。百人为一旅,设旅率一名,三百人为一团,团指挥官是为校尉。做到校尉,其实才算真正的编入了朝廷官僚体制。换句话说,队正和旅率都不算是国家正规编制的公务员,饷银是军队中发下来的,而不是朝廷。队正和旅率也不必在朝廷报备,而校尉则不同,算是最基本的低级军制官员,李闲想应该是享受国家津贴和五险一金的优厚待遇。
这个团也没有什么如乙字营丁字团,丙字营甲字团之类的番号。
这个团不属于战兵编制,所以有点独立团的意思。
带着自己亲信队伍的李团长,穿着精工打造的黑甲,骑着威风凛凛的大黑马,在众人簇拥下上任了。
团率李闲,大隋正六品果毅校尉,来了。
王启年很郁闷,非常郁闷,相当郁闷。
虽然他带着一团三百名士兵列队在营门外迎接新来的校尉大人,虽然他的脸上一直看不出有什么愤恨和烦恼,但事实上他心里真的很憋屈,很想大声喊出来发泄一番。前任护粮兵校尉崔青算是博陵崔氏的一个分支庶出的子弟,使钱才坐上这校尉的位子。只是人心不足蛇吞象,他好好的护粮兵校尉不当非得坚持要上战场杀敌,还说什么男子汉大丈夫,功名但在马上取,送了一对玉镯子一盘金珠才换来一个战兵校尉,意气风发的上阵杀敌去了,结果渡河一战中,陪着麦铁杖老将军一同战死的千余名左屯卫勇士中,就有他。(注二)
不但如此,护粮兵这个团的其他两个旅率都是崔青的亲兵出身,崔青走了也连那两个人一块带走了。护粮兵一下子空出来一个校尉两个旅率,王启年觉得无论如何校尉的位子也该轮到他了。于是他搜刮空了所有钱财,大概几百贯金灿灿的肉好给上头送了去,得到肯定的答复说,一定会帮他在大将军辛世雄面前求来这个校尉的位子。
钱花出去了一个月,消息姗姗来迟而且还不是什么好消息,而是辛世雄大将军亲自委任的校尉来了,姓燕,叫燕云,就是辽水东岸黑甲黑刀黑马杀高丽人如砍瓜切菜的那个英雄。
于是王启年悲愤了,悲于那辛辛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