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秦汉 >

第92部分

秦汉-第92部分

小说: 秦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说你对安庆局势的看法吧。”
    陈玉成在心底叹息了一声,事实上,他说这番话就是想旁敲侧击石达开,希望石达开能够痛下决心,厉行改革!此次安庆告急,看似对天国的重大威胁,可反过来想,也未尝不是天国中兴的一次际遇,如果石达开能够知耻后勇、励精图治,太平天国未必不能东山再起,最终击败护国军。
    可石达开的回答让陈玉成大失所望。
    很显然,石达开只是希望保住安庆,而不希望借此机会实行改革!
    但陈玉成仍然决定作最后的努力,认真地问石达开道:“万岁,臣说句不该说的话,这次即便侥幸击退了护国军,解了安庆之围,可以后呢?太平军和护国军之间的差距只会越拉越大,长此以往,我军又凭什么解皖北之危?苏北之危?甚至是天京之围?”
    石达开皱眉不答,心忖陈玉成这语气倒象是在兴师问罪了。
    陈玉成话已出口,倒放下了心中的顾虑,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索性直言道:“万岁想必已经知道草场惨败的真相了,护国军居然发明了如此可怕的武器,绝非我太平军将士的血肉之躯所能抵抗!如今,唯一的补救办法就是赶紧施行资政新篇,励精图治,大力发展农工商,唯其如此,太平军才能迎头赶上,不致被护国军抛在身后啊。”
    “够了!”石达开终于再忍耐不住,拍案而起,厉声道,“朕将你召来,不是想听你教训朕的!明天,就是明天,你立刻点起本部兵马,火速驰援安庆,如若不从,当以叛国罪论处,诛灭九族!”
    陈玉成站起身来,向着石达开惨然一笑,说道:“万岁,陈家一门两侯、六检点、七指挥,到如今已经只剩下臣孤身一人了!所谓诛灭九族怕也只能杀臣一人而已。”
    石达开猛地一颤,顿时想起陈家一门忠烈,已经替天国流血了鲜血,如今果然只剩下陈玉成一人了!就是陈玉成的新婚妻子曾晚妹,也是一门忠烈,曾氏一门仅剩曾晚妹一人而已!想到这里,石达开不禁心中恻然,对陈玉成的厌怒顿时减轻不少。
    有些失神地叹息一声,石达开轻声道:“玉胞,有些事并非你想的那么简单,朕也是迫不得已呀,好了,安庆的事就全拜托你了,朕累了,想竭息了,你跪安吧。”
第三章 君命
    临走,陈玉成欲言又止。
    石达开变得有些不耐烦,问道:“你还有什么事吗?”
    陈玉成硬着头皮道:“安庆一战,事关重大,臣方从河南返回,对安庆战局已然生疏,恳请万岁派德王殿下随臣一同率军出征。”
    “江海洋?”石达开脸上浮起黯然之色,叹道,“桥山一战,下落不明,怕是凶多吉少了。”
    陈玉成道:“实不相瞒,德王殿下已经返回天京。”
    “真的!那他为什么不来见朕?”石达开神色一喜,迅即又阴沉下来,拍着桌子厉声道,“四万精锐丧尽,桥山大寨失守,他还有什么脸回天京来?来人,把这个无能的败军之将抓起来游街示众,然后在真神殿外斩首!”
    陈玉成神色大变,急道:“万岁,如今正是用人之际,还是留着德王殿下将功赎罪吧。”
    屏风后转出石达开的女儿石益阳来,脆声道:“是呀,父王,女儿听说临阵斩将是不吉利的呢。”
    石达开的目光一接触石益阳,神色顿时就缓和下来,柔声道:“就你想法多!”
    “父王答允了?”石益阳欣喜转身,向陈玉成道,“英王殿下,父王答允你了呢,还不谢恩。”
    陈玉成跪倒,三呼万岁。
    石达开闷哼道:“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江海洋革去一切爵位,贬为白丁,随陈玉成大军出征,以观后效。”
    ****
    陈玉成一回王府,早就等得不耐烦的杨辅清就围了过来,连声追问情况如何,独有江海洋战战兢兢地盯着门外,唯恐门外突然冲进来一群牌刀手,将他拖去斩首。陈玉成掠了江海洋一眼,宽慰道:“德王,不必担忧了,万岁已经饶恕你了,命你随本王一起出征,将功赎罪。”
    江海洋神色大松,颓然落座,这才感到背后一阵发凉,原来冷汗已经湿透了背脊。
    杨辅清却是更关心石达开对安庆的态度,追问道:“英王,万岁的意思,安庆是安是弃?”
    陈玉成叹道:“守!”
    杨辅清神色一变,击掌叹道:“完了,这不是把太平军往虎口里送吗?护国军如此厉害,我军与之硬拼是断不会有好结果的。”
    “事在人为。”陈玉成打起精神,奋然道,“既然万岁已经下定了坚守的决心,我们为臣子的,也只能尽自己最大努力打好这一仗了!辅王,听说最近上海颇不安宁,你的部队就不必参加安庆保卫战了。”
    杨辅清道:“上海确实有些状况,但还没有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一两万人还是抽得出来的,英王你就放心吧,等你举兵之时,我会让宜清率一枝军马来助你一臂之力的。”
    三人正说话之际,门外忽然传进来一阵清脆的笑声,然后石益阳婀娜健美的身姿已经出现在陈玉成等人的眼前,石益阳虽然还只有十六岁,可一副娇躯已经发育得相当完好,看起来已经颇有几分女人味了。
    陈玉成向江海洋笑道:“德王,说起来万岁能饶恕你,还多亏了天长金呢,你还不快谢谢她?”
    江海洋站起身来,向石益阳真诚地道谢。
    石益阳小兔子般闪了开去,转向陈玉成道:“英王,晚妹姐姐呢?”
    “她在后院呢,你找她去吧。”
    看着石益阳蹦蹦跳跳地去了,江海洋忽然摇头道:“这可真是天国的小魔星,英王你可能不知道,万岁要在安庆修天王殿,据说就是将来要给她当嫁妆的!而且,万岁有意学西方的红毛,将帝位传给她呢。”
    陈玉成脸色一变,以眼色示意江海洋噤声,避开话题道:“德王、辅王,我们还是来商量一下如何解安庆之围吧。”
    江海洋随手拿起桌上的毛笔,在白纸上画下一小圆,然后又在小圆外画上一道大圆,说道:“里面是安庆,外面是护国军主力,包括两个主力步兵师以及两个炮兵团,另外,还有一个独立步兵师分散布防于周围的枞阳、池州、怀宁等地,在更南面的祁门、石台一带,还驻有一个刚刚整编的护国军第十师,也就是原来的李左湘军集团。”
    陈玉成神色一动,盯着江海洋道:“德王,你的情报可靠?”
    江海洋脸上浮起羞愧之色,低头道:“桥山兵败之后,本王自觉无颜以见万岁,便趁着四处流窜之机,顺便刺探得护国军的大致兵力驻防情况,为了刺探军情,最后幸存的两百多弟兄又折损了一半多。”
    陈玉成紧紧地握住江海洋的双手,沉声道:“德王,你的情报对我军来说非常重要啊!只要摸清楚了护国军的大致兵力部署,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做出兵力调度,避实击虚,真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嘛。”
    杨辅清也称赞道:“以前我军和湘军打仗,都不太重视情报的搜集,结果就像瞎子,对敌人的底细一无所知,打起仗来也老是匆促应战,自然是负多胜少!而曾国藩这个老妖头却十分擅长收买情报,所以才能每战每胜,看来,从今天起,我军也应当重视情报的搜集工作了。”
    陈玉成取出安徽省的军用地图,在桌上摊开,指着安庆所在地分析道:“根据德王的情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护国军的四个主力师以及两个炮兵团都集中在安庆一带,可谓是重兵云集,大有和我军决一死战之势!可是,德王辅王,你们看,从安庆往西,却是一大片守备空虚的区域,如果我军趁虚西进,直捣护国军老巢武昌,你们看,安庆之围是不是就不战自解了?”
    江海洋道:“英王的想法我赞成,我们还可以派出大量小股部队,昼伏夜出、袭击护国军的陆上补给线!据我所知,护国军的补给线防护并不严密,只需几百人的小股部队就可以聚而歼灭之!这样一来,还可以扰乱护国军的视听,掩护我主力部队的西进,造成一夜之间兵临武昌城下的效果。”
    杨辅清却是叹了口气,说道:“但是,安庆要是首先失守了呢?”
    陈玉成和江海洋哑然,如果事情果然像杨辅清所说,安庆在太平军主力西击武昌前失守,那么这围魏救赵之计也就未战先败了!
    陈玉成死死地盯着地图,突然间眸子一亮,问江海洋道:“德王,我们三人中间,你是唯一经历过和护国军主力作战的人,在河南战场我虽然也曾和护国军有过交手,但那仅是护国军的偏师,并非其主力,你能否说说对护国军的印象。”
    江海洋神色微微苍白,目露惊惧之色,似乎一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到现在仍是心有余悸。
    吸了口冷气,江海洋说道:“护国军人数并不多,一个步兵师差不多也就七八千人吧,但他们都装备了清一色的步枪,还有投掷弹,野战的时候,拿刀舞枪的我军将士根本就没办法接近他们!往往在冲到护国军面前的时候,就已经死伤殆尽了。在攻城的时候,护国军首先会动用他们的炮队,几百门大炮同时开火,所产生的可怕爆炸足以摧毁任何坚固的建筑,桥山大寨坚固的营垒只坚持了不到一刻钟就崩塌了,好几百的弟兄当时就被活活埋进废墟里了,嘿……”
    杨辅清倒吸一口冷气道:“护国军的大炮如此厉害,要是他们也以几百门大炮猛烈轰炸安庆的城墙,安庆的城墙能不能够顶得住?”
    江海洋道:“开什么玩笑,桥山大寨坚固的营垒都顶不住,安庆城那年久失修的城墙怎么可能撑得住?就安庆城那城墙,抵挡湘军的劈山炮还差不多,要想抵挡护国军的大炮,简直是谱都没有。”
    杨辅清打了个冷颤,失声道:“这么说……”
    陈玉成的神色也凝重起来,沉声道:“这么说来,护国军是故意对安庆城围而不攻了,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是想利用安庆城把我军主力吸引过去,进行决战并想一战歼灭!”
    杨辅清道:“护国军的胃口未免也太大了点吧!”
    陈玉成道:“辅王不要忘了,草场一战,我军四万精锐将士就阵亡在一千护国军的枪口之下!以护国军的实力,他们完全有可能办到!”
    杨辅清道:“既然是护国军的阴谋,那我们还救什么安庆?这不是摆明了去送死吗?”
    “不然!”陈玉成阴沉着脸,冷然道,“我们正好可以利用护国军寻求决战的心态,来个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既便最终仍然打不败护国军,也要把湖广军政府的腹地捣得一塌糊涂,让他五年内难以恢复元气!”
    杨辅清道:“你的意思,不直接救安庆?”
    陈玉成道:“救,也不救!”
    杨辅清困惑地说道:“嘿,我还真弄不明白了,你……”
    两人正说话间,王府门外陡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然后一声宏亮的喊声透过重重院落传了进来。
    “天王有旨,英王接旨!”
第四章 重兵
    安庆城外,护国军指挥部。
    蒙虎正在焦急地来回踱步,几个作战参谋大眼瞪小眼,目光跟着蒙虎来回转,却没人敢搭腔,都怕惹来军长的一顿怒骂。
    这几天,蒙虎的脾气见长,眼看围住安庆已经有十几天了,可天京方向的太平军却什么动静也没有!莫非石达开要放弃安庆吗?如果真是这样,那这十几天的功夫岂不是白等了?早知如此,还不如当初就直接发起进攻、打下安庆呢,那也不用耗在这里干等了。
    门外的卫兵突然收腹挺胸,朗声道:“左参谋长到!”
    蒙虎顿住脚步,把脸转向指挥部的门外。
    左宗棠的身影长驱而入,这厮第十师副师长的位置还没有坐熟,就被秦汉一纸命令,调任了护国军第一军的参谋长,一夜之间成了第一军中的二把手!下面各师师长倒也没有什么不平的想法,军参谋长看起来是个大官,其实手下没一个兵,还不如下面他们这些带兵的师主官呢,更何况,左宗棠还是校长的老朋友呢。
    “左兄,你可回来了!”蒙虎亲自倒了一杯茶水,递给左宗棠,关切地问道,“怎么样?铜陵、芜湖方向有动静没有?”
    左宗棠一口气吸口杯中茶水,摇头道:“还没有。”
    蒙虎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瘪了下来,哀叹道:“石达开这家伙,不是想当缩头乌龟吧?”
    左宗棠接着说道:“不过有个情况值得警惕,据可靠情报,皖中和皖北的太平军的调动频繁,似有蠢动迹象!”
    “皖中、皖北?”蒙虎闻言一怔,赶紧走到地图跟前,说道,“皖北与苏北紧紧相连,而苏北一带又是李鸿章的地盘,这些年,太平军动用了无数人力、物力,始终无法将李鸿章消灭,反倒让李鸿章越战越强,大有独霸两淮之势!太平军在皖北频繁调动兵力,莫非他们连皖北都不想要了吗?皖北一丢,太平军仅剩下苏南、皖东以及上海弹丸之地,还有什么戏唱?”
    左宗棠道:“军长,在下结论前,我们首先应该对太平军的兵力分布有更精确的判断!”
    蒙虎道:“太平军的兵力分布,不是早就讨论过了吗?”
    “如今看来,有重新探讨之必要!”左宗棠神色凝重地说道,“先前,我们可能遗漏了一支很重要的太平军力量。”
    蒙虎失声道:“有这等事?”
    左宗棠点头道:“石家一系,战将很广,可现在活跃在战场上的除了战死在桥山大寨的石凤魁外,仅有坐镇安庆的石祥祯一人,别的像石镇吉、石镇发、石镇金、石镇常以及石达开的外甥黄贵生等人,这些人虽然逐渐淡出了太平军的舞台,可他们并没有消失,他们手里的精锐军队也没有随之消失,现在看来,他们只是以府尊身份分散到皖北、皖中等广大地区中去了,一旦情况紧急,这些石家亲兵顿时就会云集起来,成为一支可观的力量。”
    蒙虎不惊反喜,拉着左宗棠的手说道:“你的意思是,石达开要动用石家的亲兵来和我们决战了?嘿嘿,正中老子下怀,太好了!”
    左宗棠阴沉着脸,说道:“如果石达开肯将这支石家亲兵派来安庆战场,我军固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