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逐鼎大明 >

第60部分

逐鼎大明-第60部分

小说: 逐鼎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孟宏远先前所说的话已经表明了他自己的意图,只不过所有人没有听出来,所以误以为是一句废话。他说的很对,现在决不能独立,一定要小心翼翼的渡过这一劫。
    “其实,小的倒是觉得,如今如果我们造反独立的话,恐怕还会担心很多不必要的因素,”这时,林忠的说话了,这个曾经的小捕头,虽然对于军政大事并不了解,但是却能够很快掂量事情的轻重与否,“如果造反独立的话,恐怕这其中会有很多变数,到时候稍微有闪失,我们大伙可都会万劫不复呀!”
    “那你是什么意思呢?”王云不禁的看向林忠,冷言冷语的问道。直性子的人,向来都是很难接受反驳的意见的。
    林忠回答道:“小的想了想,反正我们大伙都很清楚,朝廷和建奴一时半会都不能拿我们北海镇怎么样,我们何不继续保持着对大明的忠诚,只要蓄势完毕,我们向建奴再发动一次进攻,朝廷自然而然就知道了我们北海镇的忠心和诚意了。到那个时候,阉党的污蔑也不攻自破。”
    王云原本还想开口反驳什么,可是话到嘴边,突然又说不出口了。他仔细的想了想,觉得林忠的话并不无道理,于是最终安分了下来。
    所有人都看向韩煜,等待着总兵大人的最终决断。
    韩煜欣慰的看了林忠一眼,没想到这个曾经的小捕头还是有一些头脑的。他点了点头,说道:“我觉得林忠说的没错。眼下我们只要控制好海关,不要让朝廷的消息流露进来,以免动摇军心。另外,各位将佐都要积极训练兵士,我们必须尽快对建奴打一场打仗,赢取朝廷改变态度。”
    正文 第四章 大战前夕(1)
     更新时间:2009…9…18 10:31:42 本章字数:3199
    朝臣忌讳在外带兵的武将,韩煜是彻彻底底、完完全全的体会到了,自从自己从东厂大牢逃脱而出之后,朝廷内外都陷入了一阵惶恐,甚至连兵部不明事理的官员也都一阵心虚。现在在京城的高权富贵,全部都认为北海镇总兵要造反。一个总兵造反,以大明天启年间明军军队的实力来说,并不足挂齿,更何况北海镇只不过是一片新开启的边镇,大不了就当从来没有过就算了。
    但是造反的事情一旦传遍整个辽东战线,势必会造成军心不稳,也有可能对国内陕西湖南等地的民变造成不好的影响。所以朝廷上下对这件事情的处理的甚是小心,一面尽量控制这个消息,仅仅是传令辽东战线的部分高级将领全面戒备北海,另一方面悄悄从保定、山东、河北等地调动兵力,增加天津卫的防御,同时兴练水师,预备从水路向北海卫发动进攻。
    但是兵部和工部在核计之后,却发现要向真正向北海镇发起进攻,起码要等到三个月之后。因为军饷和军粮在一定时间内都无法筹集,这其中也会涉及到内务府私扣天津卫军粮的事情,因此阉党在这一方面表示的很模糊,并不主张以武力解决问题。
    朝廷曾派出不下六次的使者前往北海镇,企图联系陈士龙等一众天津卫原系将领,但是要么是抵达不了海岸,就被黑山军的炮舰驱赶回去,要么就是上了码头也被海防署和警卫署的人扣押了。不过韩煜并没有伤害这些使者,而是亲自会面了他们,语重心长的表达了自己并没没有造反之意,只是对于阉党逮捕自己的父亲感到很是愤慨而已。
    最后,在送走这些朝廷使者的时候,韩煜特定呈上了一份奏折,将自己的忠心以及阉党的罪行细细疏落了一番。
    这些使者有些害怕阉党报复,于是将韩煜的奏折交给了魏忠贤,而另外一些生性秉直的人,却不敢相信这件事是否真实,于是将折子递交给了兵部和都察院。最终,这件事情仍然被传到了圣上面前,不过做为一国之君,他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立刻趁此机会下诏招韩煜进京对峙。
    韩煜不是傻子,这种伎俩早就司空见惯了,他当然不会动身前往京城。
    朝廷在韩煜拒绝上京之后,感到有些棘手,但是很多人都心存着几丝希望,韩煜真的只是被阉党迫害,而并没有真正的造反叛乱。反正以目前的情况,朝廷中央也不能奈何韩煜怎么样,这件事情只能任期自然发展了。
    ————————————————————————————————————————————————————————————————————————————————————————————
    时间渐渐过去,北海镇在经过半年的经营和发展,已经有了巨大的改观,从复州建奴占领区域里逃脱投奔而来的汉民不计其数,经过粗略的统计之后,俨然已达到了万余人口。韩煜让布政府和户教署进行了统一的编籍和土地分配,分发了农具和房屋,让他们在北海镇安定下来。
    在北海卫、金州卫和旅顺口租界三处城市之外,韩煜又开辟了大连港城市区域。他将大连港定位为百姓聚集的民用渔港城市,迁移了将近两千人在此进行渔业和农耕,让这块区域渐渐有所发展。
    同时。在这段期间。北海重工军械所也有了相当地成就。韩煜在北海重工军械所里投入了大量地开发资金。不仅高薪聘请了洋人工匠。还成批次地订购了许多洋枪和洋炮。具体地订单如下:
    法国燧发火枪(带刺刀):五百支。花费十一万两白银。
    法国八磅重型野战炮:十五门。花费十五万两白银。
    德国轻装马炮:十五门。花费九万两白银。
    德国燧发火枪(带刺刀):三百支。花费三万六千两白银。
    西班牙燧发火枪(带刺刀):三百支。花费四万两白银。
    葡萄牙弗朗机后装快炮(新式):二十门,花费十六万两白银。
    当然,以上这些高昂的开销韩煜的北海镇没能力一次性全部付出,他答应以租界的个人所得税来抵还这些欠款。反正以洋人的钱换洋人的武器,何乐而不为呢?
    拿到这些装备后,韩煜将炮兵团重新增添了名额,同时也替换了过久的火炮,留下来当做城防炮,而火枪也装备给了训练成熟的火枪兵们。
    而北海重工军械所在订购洋人的枪炮之外,自主研发了一些明朝火器,虽然因为工艺和技术的落后,无法制造出类似洋人那么先进的燧发、膛线式的火器,但是高产量依然是一种不小的支持。其自主研发的武器装备如下:
    新式军服:牛津布深色长裤、牛津布深蓝色上衣,配备军用腰带和皮长筒靴。军用腰带上配置的还有弹药袋和火药袋,较之以前的旧式军服方便了许多。头盔还是保留着旧式的明君头盔,只是经过稍微的修改,使得士兵在用火枪的时候会更容易瞄准。同时,将大明日月旗的标示缝制在肩膀处。此外,近战类型的士兵还会在上身多增添一套锁子甲。
    虽然说一开始让士兵们穿着感到很别扭,但是经过半年的训练和习惯,他们也渐渐开始适应这样的行头了。
    仿钢式长矛:装备给西班牙方阵长矛手兵种的武器,虽然明朝现有的炼制技术不能完全的提出纯钢,或者说即便能够提出纯钢产量也不够大,所以只能以混合钢金属进行锻造武器。在相对于以往的木柄铁矛头的长矛,仿钢式长矛的锐利和寿命都会高出不少。
    光启三连炮:由鲁南军械所传过来的制造工艺,这种火器立刻投入了量产线,现在制造了数量是一千只。
    明朝野战炮:由鲁南军械所传递过来的制造工艺,制造了三十门。
    ————————————————————————————————————————————————————————————————————
    由于火炮和火枪数量的增加,韩煜不得不编制新的炮兵团和西班牙方阵团。虽然说北海镇现在人口还是有一些的,但是不可能让这些从来没上过战场的平头百姓,来操作这些重型火器和组建方阵团,毕竟通过半年之久的训练,他的老部下才勉勉强强能够掌握火器,而现在自己可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来训练新兵。
    最终,韩煜决定招募洋人进入自己的军队,这些人洋人以散兵的形式,打散的插入了炮兵团,因此将炮兵团扩充到了三个团。他将这三个团按照行营的编制,成立了北海镇第四个军事行营,番号为了方便记忆,就叫战列炮营。
    而火枪兵暂时没办法扩充,只好让现有的北海行营和金州行营的火枪手,全部换上最先进的火枪。多余的火枪一部门留下来做储备,提供给新兵训练营做训练,另外一部分属于明朝自制的火枪,就作为商品,卖给日本、高丽等火器技术更落后的国家。
    与此同时,辽东战线传来了建奴的动态。
    天启六年正月,奴酋努尔哈赤在辽阳、盛京(沈阳)、抚顺等地,聚集旗籍兵力十万余,又补充了一些三万汉奴充作奴军,一共十三万,号称三十万大军西下渡过了辽河,准备向鞍山、营口、盘山和辽中四处明军据点发动会战。
    而明军这边在收到前线努尔哈赤的动态之后,顿时显得有些手足无措,毕竟汉人在肉搏方面不是壮硕的建奴对手,而明朝的大量火器装备,也在萨尔浒战役的时候损失过重。做为明军辽东战线最高的指挥官,辽东经略高第更是做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决定。
    ——————————————————
    强推期间,希望各位读者大大能给愉快哦。
    虽然本书很多漏洞,我在此承认是我学识浅薄,但是我会努力写好下面的内容的。感谢书评区的各位高手的意见,我会努力吸取的。谢谢。请收藏。
    正文 第五章 大战前夕(2)
     更新时间:2009…9…18 10:31:43 本章字数:3115
    高第原本就是一个迂腐的书生,别说行军打仗不是其本行,就连治国行政的功夫都差到了极点,之所以能过混到这个边防大吏的位置,完全是仰赖对阉党的巴结。在听闻建奴大举进攻,高第立刻闻风丧胆,并且为了顾及自己的面子,对辽东一线的将领装出了一副高远谋略的姿态,表示山海关以外的地域疆土完全不用去守卫,建奴人口稀少,大片的疆域根本就顾及不来,假以时日不攻自破。
    这一荒谬的言论,顿时激起了一众将领的不满,但是碍于将令,不得不扼腕叹息。
    此间,唯独戍守宁远城的山东按察司佥事、山海关监事袁崇焕上书力求高第留兵防御宁锦防线,然而在后者严词拒绝之后,他决定孤军留守宁远,誓死抵抗建奴。
    袁崇焕早在两年前便已经意识到宁远的战略意义,因此命令祖大寿在此筑成。而今,宁远一城之后四百里的疆土,明军守卫力量全部撤退一空,宁远城只有兵力一万二千人,不过尚有新进的西洋火器红衣大炮十一门。
    ————————————————————————————————————————————————————————
    天启六年正月十日,夜。宁远城中军行营府。
    袁崇焕一袭红色高官袍,玉面美髻,消瘦的脸颊透露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气质。正堂之上的烛光,在窗户外扑来的猎猎寒风中摇曳不定,映照在他的身上,增添了几分阴鸷的感觉。他端坐在堂上的靠背椅上,眉宇间不由自主的凝聚起一抹阴影,神色虽然显得很释然,但是谁都能看得出来,这只不过是多年沙场与官场上混迹下来的淡定而已。
    四日前,努尔哈赤的大军已经渡过了辽河,十三万大军已经在宁远城东北方向三十里外开始结营驻扎,战争的阴影和压力,已经逼迫的近在咫尺,用不了多久这眼前的一片宁静就将化为虚有。
    在袁崇焕身旁的,坐在堂上首座位置的,是督屯通判金启倧。金启倧是反对高第此次撤兵关内的诸位将领中,严词最为激烈的。只不过胆小的高第,仗着阉党在背后的撑腰,依然我行我素,不顾大明疆土与黎明百姓的安危。
    “袁大人,中左所的两位都司已经进城了吗?”金启倧语气有些生涩,对于即将到来的一场打仗,包括他在内没有人能预料到什么好结果。
    金启倧所提到的中左所,是位于宁远城外西南三里之远的卫所,在那里尚且还有两千的明朝卫所军兵力。
    袁崇焕微微地点了点头。气色显得很稳重。说道:“昨日已经派人去传了命令。陈兆阑和徐敷奏两位中左所都司已经接了命令。愿意与我等共同守卫宁远。誓死不退。大概不出两日。就会率兵入城。一同坚守宁远孤城了。”
    金启倧颇为忧虑地叹了一口气。倒不是因为自己选择留下与宁远城共生死。而是一直担心单凭自己这一众人马到底能否阻挡建奴大军多久。身为明朝臣子。自当以死报效国家。但是如果自己地生死不能够给局势带来一点改变。那么跟逃避又有什么区别呢?
    “建奴大军不日就会挥军攻城。我们最多还有四天地时间。真不知道宁远城能够守卫多久?”金启倧婉然地说道。一只手在茶案上轻轻地跺叩了几下。显示出了内心地彷徨。
    袁崇焕淡然地笑了笑。带着几许泰然自若地镇定。缓缓拾起了一旁地茶盏。虽然说宁远城内地粮草准备齐全了。但是其他生活物资依然缺乏。就连现在地茶水都不过是几片泛久地次等陈茶而已。他噎下了一口茶水。不疾不徐。说道;“既然我等已抱着必死之心。那么多余地忧虑还是尽量放开一些吧。最起码。在后世人地眼中。我们能做地已经尽力去做了。”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眼下地情势。我们但求能多击杀一些建奴鞑子为妙了。好在这帮满人始终不肯仿效西洋技术。掌握火器地运用。我宁远城头尚且还有十一座红衣大炮。料想一战下来。也不会让建奴好过地去。”
    “只是……”金启倧又说道。“建奴在拿下抚顺、广宁等城池之时。无一不是一日下城。现如今我大名军士在对建奴地行动当中。恐怕除了去年在旅顺口和金州卫奇兵制胜地北海总兵韩煜之外。还没有任何将领取得过什么巨大胜利呀!”
    袁崇焕赞同的点了点头,他悠悠的搁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