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生化大宋 >

第30部分

生化大宋-第30部分

小说: 生化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感觉,真的很爽。
    正所谓一将成名万骨枯,李灵充其量也算是个谋士吧,不过他的现状果然是应了那日他对柳如歌说的话,“羽扇挥过,便有成千上万的人死去。”
    事实就是如此,同样是杀人无数,若是一个昏君的话,必被载入史册,遭千古唾弃,而对于一个英雄来说,汗青之上,只会书写他的丰功伟绩,至于这丰功伟绩是由多少骸骨堆叠而成,自是无足轻重,一笔抹过而已。
    ————
    长安,地处关中,枕黄河、渭河之富饶,倚太华、终南山之险峻,左拥崤、函之关,右控陇、蜀福地。
    洛阳,地处伊洛盆地,北倚邙山,南临伊阙,东扼虎牢关之险,西扰函谷关之要。
    汴梁,则是位于天下之中,一马平川,无山川之险,是为兵灾之地。
    然汴梁却是黄河、大运河交汇之地,漕运便利,交通发达。经唐末的黄巢之乱,军阀混战,关洛一带屡遭兵灾之祸,已是人口锐减,经济破坏十分严重,东南之地已然成为中原王朝的命脉所在。
    当年不可一世的沙陀人李存勖建立后唐,以大唐正统血脉自居,执意定都洛阳,进而还想迁都长安,然此两都经济残破,漕运不通,局势稍一紧张,立时便会陷入粮荒之境,进而演变成兵变,因而后唐的灭亡,与都城所在有着极大的关联。
    鉴于后唐的惨痛教训,之后的后晋、后汉、乃至本朝均是定都汴梁。
    汴京又分皇城、内城以及外城,皇城乃皇帝、后妃们的居所,同样也是皇帝裁理政之地,中央办事机构也设立于此。
    皇城之外修筑有一道周长二十余理的城垣,名为内城,四周分十个城门,内中街道纵横,店铺林立,寺观、酒楼衙署、住宅星罗棋布,当属汴京最为繁华的地方,有诗赞道:
    梁园歌舞足风流,
    美酒如刀解断愁。
    忆得少年多少事,
    夜深上樊楼。
第五十八章 皇后
    服务器似乎很卡,这一章上传了好半天!
    —————
    李灵的国公府便座落于这内城之中,虽不属于繁华的街道,但距皇城很近,出入皇宫非常的方便。Www!
    诺大的一个国公府,约有百余名家丁和丫环,不过这么多的下人却只伺候两个人,一个是李灵,另一个则是翠儿。
    翠儿自易州随同李灵一同回汴京,一路上闻知李灵种种惊天动地的作为,自是又惊又喜,对李灵愈加的祟拜。
    她一向视李灵的公子少爷,李灵却未把她当成下人,自住进了这周主御赐的国公府时,便吩咐那些人下人以小姐的身份伺候翠儿,那些下人的活计半点不让翠儿动手,只许翠儿赏赏花儿,喂喂鱼,心情好时刺个秀。
    翠儿是穷苦人家出身,又在易州给人当了那么多年的丫环,受苦受习惯了,突然间被当作小姐对待,过起养尊处优的日子,一时间倒不怎么适应,所以屡屡“越级”去干那些下人的活计。
    李灵自是不忍心,每每阻止她干那些有份的事,过了些时日翠儿总算是有些适应了小姐的生活,但对李灵的饮食起居这些事还是要亲自过问,李灵知她是关心自己,遂也不多阻拦,一切由了她去。
    当了这个宋国公,朝上朝下人人尊敬,确实是很舒服,且他又是武将之职,既不需要似文官那般处理许多锁碎之事,而军中之事自又有张永德这个主将作主,不需他多费心。唯一要做的便是每日早朝在朝堂上站一会,然后再去太医院逛一圈,之后便闲来无事,日子倒也过得相当的舒服。
    不过李灵却一直没有闲着,一有时间便去筹划奏章。他打算请周主以国家的名义开设“医子监”,再以科举的形式从全国各地选拔优秀的医学之才,然后由他来亲自授课,传授更为先进的中医之术。如此一来,大周的医学将有飞跃性的突破,其水平至少可进步一千余年。
    待医子监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再在各州多建医子院,由这些学成之人分派各州继续传授中医之术。
    最后的目的要建立国家出钱开办的国医馆,由医子监和医子院出来的大夫入主医馆,分布全国各地,如此一来,则能有更多的百姓享受到先进的中医治疗。
    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不能稍有马虎,必须呈上详细、缜密的计划,故而这汴京虽然繁华,李灵自从来到之后却并没时间去游玩,空余时间均是用来构思起草他的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
    虽然李灵对这件事极其的上心,但却并不敢确定周主会同意他的这个计划,毕竟,国家开办医馆,这思想可是提前了好几百年。他本想更进一步提出由国家出资,全民免费医疗,但转念一想这个倡议在现代所谓的福利社会也行不通,在五代末年那个封建主义社会里,怕是更无法实行,于是只得狠下心来将这一点阉割掉。
    —————
    这一日,李灵正自闭门撰写奏章,忽然宫中来人通传,言皇后娘娘突发疾病,请他速去症视。李灵自是不敢担搁,匆忽换了官服,拎着他那具宝贝药箱赶往皇宫。
    比及来到皇后寝宫之时,纱帘之内,周主却已守在了皇后榻边。李灵上前便要行参拜之礼,腿还没弯下,周主已是挥手说道:“免礼了,无疾,你快给皇后诊视吧。”
    李灵站起身来,还没说什么,一名宫女却已隔着纱帘递了一根线丝,李灵一怔,道:“你这是做什么?”
    那名宫女那是一怔,道:“大人要给娘娘诊视,难道不先悬丝诊脉吗?”
    李灵这才反应过来,这悬丝诊脉之术他原本是不信,但自从得了《神鬼针经》之后,他从中修习了所谓的“悬针听脉”之法,那可是比悬丝诊脉之法更为高深的一门医术,由深及浅,李灵凭着聪慧之资,却是自己悟出了悬丝诊脉之术,只不过先前从未使用过,故而方才稍有恍惚。
    于是他接过了宫女手中的丝线,小心的拴在右手的食中两指上,闭目不言,静静诊听起皇后的脉象来。
    渐渐的,他的脸色凝重起来,因为皇后的脉象,分明与当日周主中夹竹桃之毒时的脉象十分相似!
    李灵不敢托大,遂道:“陛下,娘娘的病症大有特异,臣不敢大意,所以想亲自面观察一下娘娘的面色。”
    周主的神经立时紧张起来,连李灵这般的神医都说皇后病症有异,料想此病必然不轻,于是也顾不得那些个宫帏之礼,着李灵入内察视。
    李灵走入纱帘之内,却不敢靠得皇后太近,站在三步之外细细观察,却见她面色果然与所想相同,又一问那身服侍的太监宫女皇后发病时状况如何,所答皆是十分匹配。
    有了上次周主的临床的经验,此番不用验血,凭着已有的症况,李灵敢断定,皇后确实是中了夹竹桃之毒。
    这可是一件天大的事!
    皇帝与皇后接连中同样的毒,这显然不能用巧合来解释,多半必是有人施毒暗害,这宫廷之中,对皇帝与皇后的保护工作极是严密,每餐的饭菜酒汤皆是专门的太监尝过,证明无毒之后才会给皇帝和皇后奉上。
    如今这两个天下间最尊贵的人却先后中同样毒,下毒之人手段之高明,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会是谁呢?
    是赵匡胤吗?
    如果不是李灵的意外出现,依照原有的历史发展,赵匡胤确实是周主死后的最大受益者,他的嫌疑应当是最大的。
    但是,既然李灵已经将周主的病治好,那他又为何会对毫无关联的皇后下此毒手?这样做,除了打草惊蛇,引起周主的怀疑之外,对他必没有半点好处的。
    像赵匡胤这种心机极深的人,断然不会做这等费功而无劳之事。
    那么,是张永德吗?
    原来的历史上,赵匡胤篡位之后,张永德并未有所反对,反而是对赵匡胤毕恭毕敬,极为顺从,且为宋朝效命,多有功劳。
    如果张永德要谋害周主的话,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己当皇帝,但从他后来的表现来看,显然,他不是一个有当皇帝野心的人。
    除了张赵二人之外,朝中最有实力的便是李重进了,这个人在赵匡胤称帝之后,心有不服,遂起兵造反,后被赵匡胤击杀,这就是说,这个李重进要么是对大周忠心耿耿,要么就是也有当皇帝的野心。
    莫棱两可,不好判断。
    不过,这也无妨。
    凭着周主聪明绝顶,若是知道了皇后病情,联想起自己当日所患之病,必然会想到这一点,到时彻查起来,定然会在朝野之中引起一场不小的风波,还不知有多少人要被牵连其中。
    无论牵连到谁,却也牵连不到他李灵,若能因此事扳倒朝中的某些重臣,必然会在朝中形成一些权力真空,正是他李灵趁机填补的好机会。
    当然,能把赵匡胤先整倒那是最好不过了。
    想到这些,他的脸色虽然凝重,心中却抹过一丝笑意。
第五十九章 幽居
    周主见他这般神色,心中着实为皇后担忧,遂道:“无疾,皇后的病情究竟怎样?”
    李灵行了一礼,道:“陛下,娘娘是中了夹竹桃之毒。WWw。”
    “夹竹桃!”
    周主听到这三个字,神色一变,眉头微微皱起,显然,他已经想到了些什么,沉吟片刻,道:“这就是说,皇后所患之病,与朕当日所患之病相同,均是中了夹竹桃之毒吗?”
    “正是,”李灵自得假装想不通其中深意,温言宽慰道:“不过陛下不必担心,娘娘的病情不算太严重,臣开一剂药方,三日之内必可保娘娘身体痊愈。”
    周主相信李灵的医术,却是放了不少心,道:“无疾,有你在朕就放心了,朕还有些奏章要批改,你就先在此为皇后诊治吧。”
    “是。”
    周主替沉睡的皇后掩了掩被角,随后便起驾离去。
    “看来,他果真是起疑心了,这么匆匆的离去,想来必是急着去处理此事,这回有好戏看了,嘿嘿!”
    李灵遂开了药方,亲自往太医院抓了药,又亲自熬成汤剂,一切料理完之后,天色已近黄昏,他这才敢放心离开。
    比及回府时,已是华灯高挂,翠儿早准备好了一桌晚餐,李灵匆匆吃了几口,然后换了身便装,由后门而去。
    大周的律法不同往朝,都城之中夜晚不行宵禁,且城门关闭得很晚,李灵坐着马车在热闹的夜市中转了几条街,拐过一条弯角时他悄悄的跳了车,命那车夫驾着马车接着在城中转悠,自己却是另雇了一辆车出城往南而去。
    穿过了一片桃林,前边现出一座庄园,不大,但却很精致,门匾上写着“无忧居”三个大字。
    马车停在了庄园前,李灵跳下车,打发走了那车夫,环顾四周,见没什么异状,遂上前敲门。
    开门的却是一名三十岁左右的妇人,一见是李灵,面露喜色,施了个万福,道:“公子爷,这么晚了你还来呀,快请进吧。”
    李灵走入庄内,那妇人四下张望了一番,遂关上了大门。
    李灵边起边道:“菁姐,夫人睡了吗?”
    那妇人笑道:“没呢,夫人一向睡得很晚,这会想来正在后园抚琴,你听,这不有琴声么。”
    细细一听,果然是后园那边隐约传来缕缕琴音,李灵遂道:“菁姐,你去备些小酒小菜,我有事要和夫人谈。”
    “是。”那女人应了一声,转身离开,李灵独自一人往后园而去。
    这位“菁姐”自然便是李灵在那高家村的认识的刘小菁,他们口中所称的“夫人”便是辽国皇帝的明妃萧叶明。
    李灵跟随大军由幽州回京的同时,却也悄悄的接了她们一同回来,明妃身份特殊,他自然是不敢让其住在自己府中,遂在这城外置了一处雅致的别苑,将明妃安置在此,又买了些来历清白稳妥的家丁和丫环侍候,苑中大小事宜则由刘小菁负责打理。
    穿过几许沿廊,转至了后园,桃花如海,沁如香雪,月色之下,花海之中,是一座孤独的竹亭。
    亭中端坐那人,肌肤如玉,乌发似水,稍显丰膄的身姿更有一份成熟的韵味。
    檐角宫灯斜照,柔和的光泽酒向她清艳的面庞,眉宇之中,眼神之中,似乎流露着一丝淡淡的幽愁。
    她转注于拨弄指间的琴弦,似乎并没有发觉旁边有人在默默的注视着她,琴声悠悠,如丝如缕,如凄如诉,一如她的神色一般,蕴含着郁郁伤怀,那琴声又不全然是哀伤,其中更挟着几分柔弱的坚毅。
    李灵不忍打扰她的雅兴,就这般站在不远处默然的聆听,望着那熟悉而又陌生的背影,他的眼前忽然浮现起了青黛的身影,那清爽的笑容,那灵动的目光,恍惚就在眼前,眨眼之间,却是远远飘去,消失在寂寞的夜色之中。
    心中似乎隐约有一种酸楚与无奈,感慨所致,不觉轻叹了一声。
    琴声骤止,萧叶明双手按住了琴弦,也不回首,轻声说道:“你来了。”
    李灵从思念中回过神来,无奈的摇了摇头,遂走了过去,向萧叶明施过一礼,道:“夫人,打扰了。”
    萧叶明微微一笑,道:“你我也算一家人,不必这么客气,坐吧。”
    李灵端端正正的坐在明妃下首,道:“听夫人方才的琴音,似乎有什么心事吧,能告诉无疾吗?”
    萧叶明轻叹一声,道:“无非就是思念女儿罢了,对了,你有云痕的消息了吗?”
    自回京之后,李灵不得不承认他撒了谎,将易州发生的一切如实相告,只不过其中省略了对自己不利的那一段,萧叶明虽然聪慧,但终究是对易州之事一无所知,故而对李灵的话是信也得信,不信也得信。
    她被李灵安置在此处,好生供养着,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软禁,不过在皇宫里做明妃和在这里做萧夫人却也没多大的区别,都是笼中之鸟,萧叶明倒也忍受得了,只不过一日不见到女儿,心里总是不能踏实,故而李灵来了几次,她每次第一句话必然是打听女儿的下落。
    李灵摇了摇头,道:“还没有,不过请夫人放心,下边的人在尽力寻找,相信再过些时日,必然会有好消息。”
    “但愿吧,”明妃听罢李灵的回答却是有几分失望,又道:“那文秀呢?你找到她了吗?”
    “据易州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