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最才子 >

第33部分

最才子-第33部分

小说: 最才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考官都点点头,道:“如此甚好。”
    文同知却不以为然,心道:这个府尊本不是进士出身,平日里在官场上与人交往,总觉得有些尴尬。上任以来,总喜欢弄些士林佳话什么的。今天却搞出这么一出,真是……真是让人无语。
    这个念头已经有些诛心了,文大人本是谦谦君子,当下也不多想,只得闭上了嘴巴。
    卷子已经发了下去,吴节一看,这卷子是比县试时要正规许多,已经达到了章试和秋闱的标准,看起来,林知府对这次考试相当看重。
    同秋闱时的卷子一样,今科府试的卷子长二十几厘米,宽十五六厘米左右,一共三页。
    上面打了红色暗格,每页就行,每行二十五个字。古代写文章不需要打标点,也就是说,这篇文章一共九百来字,考生必须在这个篇幅里把需要写的内容写完。
    写作文这种事情,初学者因为量不够,或者学养浅薄,只觉得下笔艰涩,好象没可写的东西。这个时候,先生一般都会要求学生每次作文必须达到一定字数,即便是胡编乱造也要凑够分量。
    等到学生的阅历足够仿佛,学问到家了,笔头也磨得圆熟,提起笔来就是洋洋洒洒千言万语,像收也收不住,却抓不到重点。
    到这个时候,先生又会要求学生尽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删除,将无关紧要的内容划掉,以便突出主题。因此,到这个时候,先生又会要求学生用最可能少的字表达最丰富的内容。
    如此,文章才算大成。
    到了科举考场上,一篇八股文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
    这份卷子不过九百来字,也就是说,没个部分都只有区区几十百余字的回旋余地,对考生对笔墨的控制能力要求极高。
    对此,吴节倒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反正他最近背了不少范文,随便拿一篇出来就足够过关的。现在只需要考虑一下,究竟那篇才能对了知府大人和一众考官的胃口。
    今科府试第一场是一篇八股文,题目是《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同真实历史上一样。
    这一句出自《孟子》,意思是:这浩然之气,最雄大最刚强,用正直去培养它,而且不去有所伤害,那它就会充塞在天与地之间。
    也是孟子思想中最具代表性的句子,任何对国学有所涉猎之人都是耳熟能详。
    同样,这个句子在古代也经常作为八股文的题目。
    就吴节手中的范文来看,至少有一百篇,从状元范文到普通乡试的卷子都有。
    现在,他只需要选一篇合适的誊录上去就可以了。
    可着手头的资源有限,名家名篇用一篇少一篇的原则。状元范文和名家作文就算了,吴节本打算随便弄一篇乡试文章上去,可想了想,却总觉得有些不妥。
    至于什么地方不好,他也说不上来。
    提起水壶往砚台里注了点水,吴节慢慢地磨起墨来。
    刚开始的时候,他心中还略微有些乱,磨起墨来也没有章法。可随着墨锭一圈圈在砚台里划动,心也渐渐地静了下来。只觉得所有的心绪都顺着这些奥妙的圆一点点被磨碎了,糅合在这天地之间。
    一时间,再没有半点烦乱,只霍霍之声连绵而来,不可断绝。
    心也被彻底熨贴了,流畅了。
    “怎么这么安静。”吴节本已沉浸在这特殊的氛围之中,突然意识到这突如而来的静谧,猛地抬头四下看起,却见周围的考舍中,所有的考生都没有动,而是呆呆地看着自己。好象正在等着他率先动笔。
    “敢不为天下先!”
    一个声音猛地在心中炸想,吴节差点跳了起来,立即明白自己究竟该写什么样的文章了。
    是的,八股文虽然在后世名声极坏,被认为是禁锢思想的第一杀手。甚至有人说,这玩意儿一无思想,二无引人深思的地方,三,缺乏优美的词句。
    可就吴节所看过的那些名家八股文章,却文字严格,意境深邃。
    八股文好手中的王眼明和张居正的作品,简直就是一件艺术精品。
    正如《儒林外史》中所说,八股文章若做的好,随你做甚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若是八股文章欠讲究,任你做出甚么来,都是野狐禅、邪魔外道。
    文学作品,或者说写文章都要符合艺术规律,而八股文因为有严格规矩,要求写作在这这个规矩中尽量显示出自己的才华,这才是真本事。八股是考试文体,考的是文字驾驭水准和逻辑能力。
    说穿了,就是炫才。
    林知府刚才之所以搞出这么大动静,让吴节在众目睽睽下作文,想得就是要让吴节尽力的炫耀才华。
    “如此说来,林知府是要让我吴节做头名案首。”吴节心中一震:“若不抄一篇足以让所有挑刺的人都哑口无言的文章出来,岂不要辜负了知府的期许?”
    “才华,我吴节缺吗?”
    “好普通的文章我就不抄了,要抄就抄名篇。以绝对的势力,一路压服!”
    吴节磨完墨,猛地站起身来,一口气将身边那盏灯笼吹熄灭。
    然后提起笔,摸黑在纸上写了起来。
    “天下之人莫不有气。气者,心之发而已。”
    这是破题。
    一蹴而就。
    ***************************
    推荐好友新书《狂暴连击》
    http://。/Book/2295380。aspx
    在无限世界中重生,可以依靠的,只有一双铁拳。
第六十四章 文魂(求推荐票)
    PS:这书成绩好象不怎么样,求各位读者朋友推荐票支持。五一期间,家事繁忙,更新不快,还望大家谅解。五一之后,更新速度应该能够上去。
    ****************************
    “天下之人莫不有气。气者,心之发而已。”
    天下之人,心中都有浩然之气。所谓浩然之气,就是刚正之气,就是人间正气。
    人之初,性本善,自然豁达光明。
    浩然之气者,只需秉着本心行事,就能自然而然生成。
    这就是“心之发而已。”
    这就是吴节这篇文章的破题。
    可惜因为吹灭了灯,却没有人能够看到。
    正值黎明时分,四周一片漆黑。只考舍里有星星点点油灯,望之如璀璨的星河。
    晨风中,吴节挺身玉立,奋笔疾书,大袖瓢飘,有一种说不出的气度。
    看到他吹灭了灯笼,文同知一惊,猛地站起来,正要大声呵斥。林知府却一笑拉住他的袖子:“且看看。”
    文同知这才醒悟过来,原来考卷中引有红色暗格,每个字的大小都是规格。这黑灯瞎火的,换成普通人,根本没办法把字填进格子里,一不小心就会使得这份卷子彻底报废,失去了考试资格。
    只有那种对书法有极深造诣的人才能笔随意转,从容潇洒而不逾矩。
    文同知当年读书的时候在书法上也磨练了许多年,这人学习书法,一开始讲究是重若千斤,每个字下去都需力透纸面。当初,他为了锻炼腕力,还在手上棒过小沙袋。
    待到手上有力了,才谈得上笔锋和劲道。
    然后,就该训练对每个字的间架结构的熟悉程度。这个时候要求写核桃大字,等有了一定认识之后,才能开始写蝇头小楷。
    这样三五年下来,不管是大字小字,写出来都是法度森严,密不透风,宽可走马。
    所以,对一个合格的书法家而言,即便是蒙上了眼睛,也能在一粒米上写字。
    看到吴节在黑漆漆的夜里作文,文同知这才大为吃惊。当初,锦江夜宴他可没去参加,无缘见识吴节的那一手张旭狂草。此刻忍不住抽了一口冷气:看来,这个吴节在书道上已经浸淫了多年,否则也不敢如此拖大。
    但书闭目写字,文同知自认也能办到。可现在是在考场上,你得一边斟酌文辞,一边答卷,一心二用,一不留神,就将卷子写废了。
    吴节此举,难道他在一瞬间就已经打好了腹稿,这才流畅地写下去。
    一篇八股文章,只一刹那就想好了,即便是七步成诗的曹子建也不过如此。
    这个吴节,难道真是天生的怪才?
    文同知深深震撼。
    同样感到震撼的还是同期的考生,吴节正好坐在小广场的正中,被一圈考舍围在正中。他的一举一动都被超过两百人同时看到。
    没有人敢于动笔,甚至没有人磨墨,就那么盯着吴节看。
    只觉得天地之间只吴节一个人在苍茫的晨曦中,深沉的黑色中高袖回舞,极像一个从滚滚汉字长河里跃将而出的文字,不断变换,与神同行。
    是的,汉字最早只被掌握在祭师手中,刻在甲骨之上,是用来与天地沟通的,自然而然就带着一股魔力。
    而吴节在这片亘古一般的夜色中,就是那一颗即将发出光芒的文魂。
    “行道之人,一朝之忿而斗焉,以忘其身,是以气也。方其斗也,不知其身之为小也,不知天地之大,福祸可畏也,然而是气之不养者也。”
    这是承题。
    “不养之气横行于中,则无所不为而不自知,于是有进而为勇,有退而为怯。”
    这是起讲。
    然后是“其进而为勇也,非吾欲勇,不养之气盛而莫禁也;其退而为怯,非吾欲怯也,不养之气衰而不敢也。”
    如此文字,已经大大地高出了同时代人一大截,足可比肩张居正、王阳明这样的八股文大家,甚至尤有过之。
    至少,明朝的人写不出这样的文章。非关水准,而是没有那种经过唐风浩瀚、宋韵典雅的洗礼。
    是的,这就是传说中的八大家散文。
    是三苏中排名第二的苏辙。
    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主要文体,后世之人提起这一文体,大多此文始于明初。其实,源头却是北宋的经义考试。
    北宋的经义考试,因为没有明清时的那么多束缚,行问酣畅恣肆,就其意境和美感,比起后人来根本就是浩月与萤火之别。
    尤其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三苏和王安石,更是个中妙手。
    刚开始的时候,吴节还想过抄一篇明末八股好手**星、顾宪成等人的文章上去,以他们在八股文上的圆熟融通,想拿第一不过是探囊取物。
    可意识到这次考试不但要赢,还要赢得漂亮时,吴节决定抄八大家的文章。
    本来王安石和苏东坡是最佳选择,可惜他们没写过同题的文章,恰好苏辙有一篇同题作文,只好退而求其次。
    可即便如此,依旧足够秒杀一切了。
    苏辙是苏轼的弟弟,在古文写作中成就极高,否则也不可能挤身唐宋八大家之列。
    苏辙的文章风格汪洋澹泊,也有秀杰深醇之气。而吴节成名靠的却是杜甫的《咏怀》诗和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三篇作品题材虽然不同,却都蕴涵一股滂沱大气,与苏辙文字中的浑厚精妙一脉相承,正好适用。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就在这时候浓得化不开的黎明的黑暗之中,吴节将最后一句写完:“故曰: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养志以致气,盛气以克体,体充而莫敢逆,然后其气塞于天地矣。“
    至此,这一篇九百字的八股文终于写完了。
    手心微微发热,可情绪却已经被完全调动起来。
    吴节只觉得一身的精气神都好象被这最后一笔耗尽了。
    他扔掉笔,缓缓坐下,转头对旁边的衙役微笑道:“麻烦,掌灯!”
    抬头看去,一线天光隐约从东方透来。
    吴节突然暗叹:如此文章一出,十年之内,再没有考官会以此句做为考题了!就算换当世第一作文好手张居正、谭纶、高拱来写,也不可能比苏子由写得更好。
    这就是文化的代差。
    灯笼终于亮了,眼前一片通明让吴节微微虚起了眼睛。
    文同知突然急冲冲地跑过来,低头看去,却见吴节所写的文章字字都不过蚕豆大小,规矩方正地填在红色暗格中,干净得好象是雕版印刷一样,竟无一字潦草。
    而这一切却都是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写出来的。
    又定了定神,文同知有仔细地看起了文章的内容。只片刻就将三页稿子看完,然后深吸了一口清晨的冷风,想说些什么,喉咙里却不由自主地发出不为人听到的呜咽:如此文章,字字句句说到人心坎里。诗词小物,同圣人之言,微言大义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
    这个时候,他突然听到脑后有人叹息一声:“四川实在太小,已经装不下吴士贞了。”
    回头看去,正是林知府和府学教授。
    二人眼睛里都是温润的湿气在闪烁。
    *************************
    推荐新书:《抗日之铁血军魂》
    他是屠夫,刽子手,撒旦,杀人魔王,比希特勒还希特勒……西方和平主义者这样评价。
    但是在许多人心中,他是英雄、民族斗士、杰出的军事家,武器制造专家,发明家,特战之父……
    谨以此书向为了国家独立、领土完整、民族自由而牺牲的中**人致敬!
    请看长风铁血归来!
    书号:2284001
第六十五章 这一刻,这一文,不负天地
    到现在这个时候,吴节已经知道自己过府试这一关已经没有任何悬念。不但能过,而且铁定头名。
    只是,现在天才亮,等到第一次放牌还有一点时间,尚需等待。
    刚才不点灯作文耗费了他太多精力,到现在他已经觉得疲倦了。
    “府尊、同知大人,学生的文可否入眼,等下可否离开考场?”还是忍不住轻轻问一声。
    长久的沉默之后,林知府看了文同知一眼:“文大人,你觉得如何?”
    林知府是举人出身,而文同知则是进士及第。在评判卷子的优劣高低,进士比举人更有发言权。
    文同知突然长长叹息一声:“如此文章,天下之大,士贞自可纵横来去,又何必多此一问。”
    林知府点头:“的确如是。”就提起笔在吴节的卷子上一圈一点,当场就录取了。
    以后两场合,吴节也不用再考了。
    吴节听到这个好消息,面上无惊无喜,站起身来,长长一揖:“学生拜谢恩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