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帝国征服史 >

第216部分

大宋帝国征服史-第216部分

小说: 大宋帝国征服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众大笑。
    “折变也一样都免了去!?”
    “都说只交钱了,又怎么可能用棉和绢折来折去。该多少就是多少!”
    “过往的欠账也一概免了?!”
    “对!一切从洪武元年,也就是今年开始算起!”
    “圣君啊!”一个老冬烘扯着嗓子叫着,几乎要望天磕起头来。
    “圣君!圣君!”满屋子的人也跟着一起叫了起来,都是从道君皇帝治下活过来的,每年都被沉重的税赋压得喘不过气来。但现在,新登基的皇帝竟然一股脑的将所有苛捐杂税一概免了,过往的积欠也不再追究。日后只需交上田赋就够了!就跟一年前比起,也是天壤之别。
    “到底是太祖皇帝的玄孙呐!”
    “那是!那是!”
    “正牌子的皇帝,不是弑兄篡位的太宗皇帝的后代能比得上的!”
    “没错!没错!”
    “今天要下乡来催缴旧年陈科,我们也不用躲喽?”突然,在一片赞美声中,一个声音这么问道。
    屋内屋外都安静下来,几十双眼睛看着刘士奇。这是最现实的问题。
    刘士奇头点得斩钉截铁,回答也是无比的肯定:“那还用说!”
    …………
    当上姜湾的保正刘有德跟着他下乡来的亲家——县衙的黄班头刚进村中,就看见往日里应该一个个躲进丹阳湖中避债的村民,今天却都安安分分的聚在打谷场上。见了两人腆着肚子摇过来,不躲不闪,只撇着眼睛看着。
    刘有德吓得一寒颤,一扯亲家公,压低声音道:“莫不是要造反?”
    黄班头在衙门里混久了,却不惧这阵势。歪着嘴冷笑,噼里啪啦一通讽刺着。“我说各位是怎么了,竟然还都在村里,不逃了?不避了?是发了横财了?还是挖到窑金了?看样子,今天就能补了旧年的积欠,日后也不用俺来来回回跑细了腿,累断了腰。在县主面前,俺终于也有扬眉吐气、顺顺畅畅回话的一天呐!”
    一个花白的胡子有两尺多长的老汉叫道:“哪还有欠账!?”
    “什么话啊!”刘有德有亲家撑腰,胆气一壮,将手里的账册翻得啪啪响:“姜老四,单是你一个就欠了官府十五足贯再带七十五个大钱。快十年了,只见着越来越多,也不见少,还说没有欠账?!”
    “新官家可是已经下诏全都免了!”姜老四的儿子帮他爹叫回去。
    “你们睡糊涂了!”黄班头一阵狂笑,“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短了官府的帐,还想免掉,想疯了你们的心!”
    “你才糊涂了。”刘士奇将传单一扬,“官家的谕旨可是清清楚楚的印在上面!”
    “狗屁的谕旨!”
    黄班头刚刚在刘有德家吃过酒席,冒着日头从村头的刘家庄院走过来,已是满头满脸黑津津的油汗。他一看一个还不满二十的小赤佬竟然敢在他面前放声,瞪起眼睛摇着身子走到那个小赤佬的面前。抬手一把扯下传单,看也不看,拿起来擦了脸上的汗,甩手丢在地上。
    黄班头嘴里喷着酒气,手指一下下的戳着刘士奇胸口上光秃秃的胸牌,恶狠狠的骂道:“贼配军!别以为穿了身狗皮,就能在太平州汪汪叫了!俺动动手指,就能将你这只臭虫碾死!等俺回去禀了县主,一根铁链锁进黑牢,一顿黄米饭,好歹料理了你!”
    若在过去,刘士奇早会被吓倒了。但如今的刘士奇,却是不动声色。六尺高的身材却是低头在看猴子一般看着黄班头。手中佩刀刷的一转,刀柄狠狠的撞在满是肥油的肚腩上。
    黄班头猝不及防,一声惨叫,抱着肚子痛得满地打滚。刘有德连忙上前扶住,,抬起头又要喝骂,却被刘士奇一瞪,双手不由一抖。咚的一声,被放开的黄班头后脑勺一下撞在了地面上,声音虽乡,人却没昏,但一手抚着肚子,一手按着头后,连痛都喊不出来了。
    刘士奇这时却蹲下来,在黄班头身边用着出奇的温和平缓的口气说着:“俺们当兵的保境安民、杀敌为国。是国之功臣,天子卫翼,可不是什么贼配军。”
    刘士奇低头再看一眼被揉成一团的传单,冷笑起来:“俺也不需再打你,你扯碎的那张纸上,上面可是有这官家和政事堂的大印,你扯的可是官家的脸面!”他起身招呼起众人:“把他绑了,送到县里去,请县主给个公道。”
    ………………
    当涂县是州治,州衙也就在城中。但知州不会插手县中庶务,县城内外却都是知县王安平这名政和年间的进士在主持。
    王安平进士中的甚早,二十出头便登了天榜。但十几年来沉浮宦海,始终没能高升上去。如今赵瑜得登大宝,却也依然枯守着知县之位。
    今日县中无事,到了未时,他正准备回后院休息。只听着衙门口外一阵鼓噪,却见早间派下去追税的班头黄崖,被人五花大绑的困进县衙大堂里。后面还跟着数百名百姓,探头探脑的看着热闹。
    稍加审问,查清了来由。王安平怒火中烧,甩手丢下一枚签子,唤起两班衙役:“将为首的刘士奇拉下去重责四十板,等本县移文州营,夺了你的军籍,再行发落!”
    “且慢!”大堂之外,一个声音大叫着。
    王安平一抬头,叫停的却是驻守太平州的州营都指吴伟。吴伟接到消息匆匆赶来,头上的汗还没有擦去。
    王安平面色更为阴冷,森然道:“吴都指,此乃吾县中政事,轮不到你这武夫来插嘴!”
    “不敢!军不干政,政不干军。这是陛下定的铁律,犯者无赦,某岂敢违。”吴伟喘着气说着,“不过,刘士奇为我军中僚属,若有犯法,当置之于军律,非地方可以用刑。论理当行文于某,让某领会处于军法……新朝律法,明府当熟读才是!”
    王安平被当众打脸,还是惯被他瞧不起的武夫,几乎是咬牙切齿的说出话来:“如此,就请都指将贵属领回。严加管束!”
    “敢问刘士奇犯了哪条律令,以致需让某领回……”吴伟这时突然眉弓一挑,声音一下拔高,“严加管束?!”
    “聚众滋事,殴伤本县班头黄崖!”
    “俺没有聚众闹事!”刘士奇为自己辩解着,“官家明明已经下了圣谕,诏免一切苛捐并旧日欠账。但黄崖视圣旨于不顾,还扯碎了有官家大印的单子。俺押他来见官又有何错!?”
    王安平一拍惊堂木,“朝廷政事不是你们这些武夫该插嘴的!吴都指,管好你的兵!”
    “军队亦是宣传队,这是如今的洪武天子亲口所说。让士兵将天子隆恩散于四野,以防有奸人谋图不轨,隔绝上下。使下情不得上闻,使皇命不能下传,这也是十几年来的惯例。若刘士奇所言为真,这个黄崖,正是此等奸人。”
    “奸与不奸,不是你等武夫说得算,该由本县来做评判!”
    “明府说得没错。就算看着有人敢欺上瞒下,荼毒百姓,某也没权说什么,甚至连上奏的权利都没有——因为军不干政!不过,某要劝上明府一句,莫要小觑了天子耳目。”
    王安平已经铁青了脸,什么时候一个不入流的武人也敢对琼林宴中人这般无礼,“如今天下板荡,战事频频。大军驻守开拔无不需要钱粮支撑,哪能免得那么多财税?!今天免了,明天照样要征,百姓又哪经得起这般折腾!本官已然上书朝廷,收回这等不顾实情的诏谕!”
    “明府要抗旨?!”
    “直言敢谏才是诤臣!天子有过,臣子不去规劝,那才是奸臣!”
    “做得朱勔一样的事,却还能套上件诤臣的衣服。某真是佩服之至啊!”吴伟大声冷笑:“观我东海,除了依律缴纳的田赋外,从未多收过一文一厘,但陛下照样带着俺们北击金虏,南灭交趾,东屠扶桑,西定真腊。而道君上皇在位的二十多年,税倒收得不少,百姓须得卖儿鬻女才勉强交得上,但养出来的官如何?!兵如何?!见了金虏,就吓得如狗一样夹着尾巴往南逃。若不是有骠骑大将军在天津抄了完颜宗望和完颜宗翰的后路,女真铁骑早冲到长江边了!”
    一番豪言壮语,衙门外的百姓听得齐声叫好,一个要收税,一个要免税,他们当然知道该支持谁。
    王安平狠狠的瞪着县衙内外,他可是忠心耿耿的啊!为了朝廷殚思极虑,怎么就没人能体谅呢!
第六章 对手(下)
    第六章对手(下)
    洪武元年五月初五。庚午。【西元1126年5月31日】
    太平州当涂县中军政双方的这次小小冲突的报告,在两日后,便递到赵瑜的案头。不过不是单纯的叙事文章,而是罗列并分析了各方情报和议论的综述性报告。
    没有经过组织和整理的情报,就是一团毫无头绪的乱麻。要想从浩如烟海的报告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就如同从浩浩荡荡的金沙江水中淘选出金粒的难度。对于搜集来的情报不加分析和整理,就等于是让一粒粒金沙从手里流走一般。
    而经过十几年的教导、历练和发展,赵瑜手下的情报分析部门已经越来越接近于一个辅助决策的智库。每一份情报收到手中,除了摘取其中要点,贴黄上供御览外,也要综合起其他有关情报一起递上。
    同时就连归档,也再不仅仅是分门别类那么简单。还要划出其中的关键词——如人物、地点和时间——制作成检索卡片,以便于日后编写分析报告时寻找参考资料——这也是目录学和档案学不再局限于图书馆中,而在情报系统中发扬光大。
    呈到赵瑜眼前的报告,就包括了当涂县衙中当时各方人等的对话,事情的起因结果,知县王安平的几次谏言奏疏,还有事件发生后,当涂百姓们的反应。互相对比着看来,整件事的来龙去脉便在头脑里有了个清晰的印象。
    不过这份报告里,并没有当地驻军上报这次冲突的奏疏。对于太平州州营都指挥使与知县在县衙中为免税政策争辩。但在之后却严格恪守了军不干政的铁律,这点让赵瑜很赞赏。
    不像其他地方的军队,地方上但凡有点风吹草动,就要打个报告上来,好在赵瑜心中留个印象。赵瑜很少会理睬这些妄图幸进之辈,而没这么做的吴伟,他的名字,反而已然简在帝心。
    当涂县的这次由免税引发的冲突并不是进来唯一的案例,自从赵瑜下诏永免丁税和一切杂项,并不计旧时积欠后,有许多地方官吏和一些朝臣,上疏谏言,一封封奏疏如雪片般飞上赵瑜的案头。
    多是打了个为朝廷财政着想的名义。先赞一通天子仁德,然后便是叫苦不迭,并指天誓日的声称,若行此法,今年的税入必然会只剩三成到五成,若是坚持如此,一统天下定会遥遥无期。虽然这其中并没有东海旧臣,但也掀起了好大的一片声势。
    这就是赵瑜眼下的对手。不是北方的金人,不是关西的赵构,而是刚刚归入他统治下的地区中,数以千万计留用下来的地方官员和胥吏。
    他们是旧朝税制的直接受益者。在神宗朝时税入最多的年份,粮、草、钱、绢,还有,折合成钱币,大约是八千万到一万万贯。但在抽税的过程中。却足有两到三倍的数额,流失到各级官吏手中。
    这并不是赵瑜的臆测。当初为了计算江南百姓的家产和购买力水平,以便决定是否将玻璃、铁器大规模生产和倾销,他曾经在江南诸路选出六个有代表性的县——有以农桑为主,有以茶树等经济作物为主业,有以盐税为主,还有处在通衢要道,以商税为主——并向这六个县派出大批人手进行深入调研,并直接收买衙门里的吏员,复制了全部档案资料。
    最后用了整整一年,搜集的资料和报告得用车装。得出的结论就只有一个,不杀光当地税吏,东海铁器也许还有点出路,而造出来玻璃器皿根本不会有多大的市场。
    天下胥吏皆可杀,这不仅仅是宋代被胥吏们欺骗和玩弄的士大夫们的悲愤之言,也是每一个被贪官污吏借助自己的身份和权柄,抢去了所有家产的农民的心声。
    为朝廷收一贯税钱,放入自己腰包的就能有三贯,虽比不上明代嘉靖年间征收矿税的一比十——皇帝每到手一两银子,派往各地的征税太监们就能拿到二两银子,地方政府的税吏就能到手三两银子。而各地的地痞无赖就能到手四两银子——但也足够触目惊心了。
    而赵瑜的诏令,把繁杂的令人瞠目结舌的各色苛捐杂税,削繁就简,归并为一项。一下便将税收稽征手续简化到最少,自然便减少了税吏们欺上瞒下的机会和油水,同时也减少了税收过程中的各项开支。
    这些开支并不是税入粮赋在转运和存储过程中的损耗,那些永远都是加诸于百姓头上,而是减少了税簿造册、隐户稽查等工作,针对农民的税用账本,也只剩下田籍和五等丁产簿两项。
    “但这仅仅是第一步,还有地方的财政监察权,不仅仅是税收要存到在钱庄分号中那么简单。”陈秀安在赵瑜和一众宰臣面前侃侃而谈。
    他是减税政策的倡议者、鼓吹者、参与者,同时也是受益者。免去苛捐杂税,对于农村购买力的释放,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江南农村市场得以打开,对于工厂主、工厂主背后的三大钱庄,以及三大钱庄背后的皇宋楮币局来说,都是个天上掉下金元宝的好消息。
    而商税的收入,以及商品出厂时的印花税也会因此水涨船高,这也是赵瑜不遗余力赞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大规模的商品倾销,日后肯定会造成大量的小农破产,但那已是很久以后才会发生的事了。
    赵瑜和一众宰辅,以及陈秀安的注意力,如今都放在对手可能有的反击手段上:“那些贪官污吏要想对免税新政的进行反击,只要故意少征税就够了。不但已经免去的税赋不再收取,连该收的田赋也不去催缴。他们大概会认为,朝廷税入一旦不足,就不得不废除新政。恢复旧的税法。
    众所周知,欠缴税赋在各地都是十分常见。一般来说,十贯税额收到七贯,也就是征十收七,便已经是高比例了,大部分情况甚至只有一半。所以许多时候都是标个高高的征税定额,就算有人欠缴,打个折扣还能剩些。那些贪官污吏若是以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