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千古之谜--世界文化史500疑案 >

第154部分

千古之谜--世界文化史500疑案-第154部分

小说: 千古之谜--世界文化史500疑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及一些几何图形等。
纹身产生于人类蒙昧时期;是一种极为古老的习俗。这习俗也曾盛行于世界各国;如澳大利亚的阿兰达人、阿内特人;新西兰的毛利人、巴希亚人;南北美洲的印第安人;南美的海达人;印度南部的图达人;日本的阿伊努人等;以至于古代的欧洲人;都盛行过纹身习俗。我国包括汉族在内的大多数民族;如黎、傣、基诺、布朗、独龙、高山等族也都一度风行纹身习俗。
古人为何会有纹身的习俗;对此众说纷坛;至今仍是个来解之谜。
美饰说。出于对美的追求与装饰而纹身。解放前海南岛的黎族妇女都要纹身;不纹身的妇女视为容貌不美和民族的叛逆者;活着要受人歧视;死后还要用木炭纹身后才能入棺埋葬。纹身后;父母还要设宴庆贺祖先给予女儿的美丽容貌。在台湾高山族的泰雅人也认为纹面是一种最讲究的装饰;身体刺纹的部位不长毛;不生皱纹;能保持青春的美。在我国历史上唐、宋、元、明各朝都盛行纹身;不仅市井青少年爱好此道;就是工匠、船户、农民、文士中亦有不少纹身者;据段成式《西阳杂俎》记载;在唐代;纹身者所刺的花样品种繁多;包括动物;山水;花卉;亭院;沙门天王;古人诗句等等。
一般来讲;尚武之人多刺龙蛇猛兽以增其英武;文人学士多刺山水诗词以示风雅。宋代纹身者的组织称绵体社;它以邀请高明工匠进行纹身和相互比赛;品评所刺花纹为乐。《水浒传》中的史进因肩臂胸膛刺有九条龙而获〃九纹龙〃的绰号;浪子燕青因在〃一身雪练也似白肉〃上刺了遍体花绣而受到江湖好汉们的称赞。直到今天;我们还能偶而见到一些人在手臂上刺着梅花;小兔或文字。如今;作为化妆术一部分的擦胭脂;涂口红;染指甲;割眼皮等等;溯其根源;同古代纹身的习俗是颇有关系的。
记功与尊荣说。台湾少数民族纹身习俗中;一般都规定;对本氏族作出了贡献的男女;才有纹身的资格;而且所刺花纹的部位、图案是根据贡献大小来定的。正因为纹身记录了一个人贡献的大小;故纹身到后来就发展成为显示一个人社会地位的标志;且纹身也成了区分贵贱贫富的分界线。《后汉书。东夷列传》中就记有:倭国人〃纹身;以其纹左右;大小别尊卑之差〃。
南美洲查科地区的印第安人;有的部落贵族妇女只在手臂上刺花纹;而在面孔上刺花纹的妇女则表示其社会地位低下。
吸引说。纹身与性的吸引、婚恋有关。解放前;黎族有这样一个习俗;只有经过纹身;才有婚配的资格;而且黎族妇女在婚姻的不同阶段要依次纹饰身体的不同部位;年龄、图案都有相应的规矩;不能改变。
巫术说。纹身的产生与原始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都充满巫术与原始宗教
图腾崇拜相关。图腾是原始的宗教形式;古代人们认为自己的氏族与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有亲属或其它的特殊关系;因此;它们就把它视为自己的祖先或保护神;对此顶礼膜拜。并把它刺在身上;作为护身符;以此来避邪与求得神灵的保佑。在有纹身习俗的民族中;一般都这样认为;纹身不仅是一种成人与美的标志;同时又认为还可用以避邪。如我国台湾少数民族中的排湾族;他们传说其头目是蛇生或太阳卵所生的;蛇与太阳就成了他们的图腾对象;他们纹身时刺以蛇纹或太阳纹;希望其灵魂能常附于自身;从而受到其庇护。另外;许多民族在纹身时;都要祭祖先与神灵;如黎族妇女在纹身时;要杀鸡摆酒祭祀祖先;将受纹者的名字报告祖先;以祈求平安无恙。
标志说。此说包涵了上述诸说的原理内核;认为纹身是氏族与图腾;成年与情爱;尊贵与卑贱的标志。如台湾的高山族不仅把纹身作为一种装饰;而且更重要的是作为成年的标志。男子十四、五岁参加过打猎即可纹身;女子从十三、四岁也可纹身。纹身后就表示已获得成年资格;并且男子在某些部位纹身又是其勇敢能干的标志;女孩把自己设计的图案文刺在身上;显示其智慧与能干。
以上各家的观点各有其道理;但究竟什么是古人纹身的谜底;还有待于继续探讨。
(张玲蓉)
古罗马人为何爱好观看角斗士表演?
角斗士表演是古罗马人所酷爱的一项娱乐。这是一种野蛮残酷的血腥娱乐。奴隶主驱使受过专门训练的角斗士;手持剑、匕首和三叉乾;在角斗场上互相拼死格斗;或者强迫角斗士与饥饿的猛兽厮杀;以博得观众的娱悦。
为了延长角斗的时间并增添角斗的花样;角斗士还要戴上各种防备用具。有的披戴盔甲、护面罩、护胸;有的拿着盾牌;使角斗士不致于很快丧命而无戏可看。不过他们身体的大部分要裸露出来;让观众清楚地看到出血;从中取乐。
古罗马人爱好观看角斗士表演。角斗士一出场;他们先观看他的身材、举止、装备和架势;然后欣赏厮杀双方的技艺。当一方被击败时;就由有地位的人或是女巫、贞女做手势;如果大拇指向上;那么败者还可活命;如果大拇指朝下;败者就要被当场杀掉。角斗结束后;有专人检查被打死的角斗士;用烧红的铁棍刺;如果还活着就用大铁锤敲死。古罗马角斗士表演的规模越来越大;后来出现了骑马乘车角斗;甚至再现一场大规模的海战。古罗马各地角斗风气很盛;每个较大的城市都建有角斗场;大的甚至能容纳5万观众;不知有多少人死在那里。
古罗马人为什么爱好观看这种极其残忍的娱乐?各种解释说法不一。据说这种做法是罗马人从邻近民族伊达拉里亚人那里学来的。有的学者认为角斗与祭祀和宗教活动有关。古罗马人相信死者可以用血来赎罪;因而在葬礼上人们要杀战俘和奴隶祭祀祖先。古罗马历史上记载的第一次角斗是在公元前264年;罗马贵族马可。白鲁斯特和狄西墨。白鲁斯特兄弟在父亲的葬礼上;让三对角斗士相互厮杀以作纪念。公元前65年;恺撒为父亲举行葬礼;用了640名角斗士表演;还让他们与猛兽搏斗。公元前46年;他又为死去的女儿举行了一次角斗。因为是为了纪念亡故的亲人;在角斗中宗教仪式的成份较明显。试验角斗士是否真死的人打扮得像信使神墨丘利;拖尸体的人都模仿阴间的鬼怪。由此看来;古罗马人举行角斗与追念先祖有关。
另外一种看法则强调角斗与政治活动的关系。古罗马人的政治活动主要有三种场所:元老院、浴场和角斗场。元老院与政治活动的关系不用多说。
当时有些浴场规模很大;除浴池外还有议事的场所和图书馆。再者是角斗场;角斗士表演与政治活动关系密切。有野心的贵族以举办角斗讨好罗马平民;争取更多的人支持他们。如在庞培古城遗址有一个广告上写道:〃营造使策列阿家的角斗士定于5月31日在宠培城举行角斗;届时并表演斗兽。〃贵族们相互竞争以赢得声望和政治资本。每一次表演都是贵族们〃炫耀社会地位的大屠杀〃。有一个叫塞玛修斯的贵族为了搞一次大规模的角斗求助于朋友;弄到了所需的猛兽和角斗士;但就在角斗前一天的晚上;29名角斗士互相勒死了。这使得他的政治地位岌岌可危而气急败坏。因而奥古斯都皇帝限制角斗以限制罗马贵族笼络平民。
还有一种看法认为;角斗的盛行与古罗马人尚武斗勇的风气有关。古罗马人长时期内一直致力于对外扩张。罗马帝国最兴盛时控制了整个地中海地区;势力范围扩及欧亚非三洲;统辖的地区有5000多万人。因为长年在外打仗。罗马的军纪很严厉;盛行〃十丁抽一法〃;即一支军队作战不力;就要在十人中抽出一人当众杀死。古罗马帝国时期曾经有过200年的和平。为了在和平时期保持罗马人的尚武精神和战斗传统;就要制造人为的战争作为公共娱乐培养嗜血的风气。这是在古罗马角斗盛行的原因。甚至一些皇帝也兴致不减地亲自披挂上阵;尼禄和康茂德都这样做过。因为角斗是尚武的表现;有些武艺高强的角斗士成为很有影响的人物;好像今天的体育明星。有时在古罗马的公共建筑物上画有真人大小的角斗士画像。在庞培遗址还发现一个用粘土做的奶瓶上也有角斗士像;象征着希望婴儿能吮吸到角斗士的力量和勇气。甚至个别获胜的角斗士成为少女们争夺的对象。有些出身高贵的妇女也出于对角斗的喜爱自己上角斗场格斗。角斗成为战争、纪律和死亡的副产品。在和平时期;战争演变成为一种以残酷、暴力、流血和死亡的方式反复进行的表演;以此来维持秩序。
这种角斗士表演在古罗马一直延续到6世纪;直至有一次一位富有同情心的基督教徒冲进正在厮杀的角斗场;高举双手大声疾呼停止这种野蛮的行为。自此以后;角斗才逐渐在古罗马绝迹。
(陈仲丹)
8月命名缘于何因?
在英语里;8月称之为〃August〃;怎么会有这个名称呢?要说清事情的缘由;我们还得把历史翻回到2000多年前的古罗马。
根据史书的记载;在罗马共和国末期;出现过两次〃三头政治〃;即先后各由三个有势力的人物结成的两次政治联盟;控制着当时罗马的政局。前三头政治;在公元前60年;由恺撒、庞培、克拉苏秘密结成;后三头政治;于公元前43年;由屋大维(奥古斯都)、安东尼、李必达公开组合。
为说明上述缘由;首先要介绍一下屋大维的发迹史。
屋大维(公元前63——公元14)生于罗马;是恺撒姐姐的外孙;后被恺撒收为义子;当作自己的继承人;因此他取名为盖约。朱里亚。恺撒。屋大维。公元前44年;恺撒遇刺身亡;罗马政局又复动荡。年仅18岁的屋大维;作为恺撒的直接继承人;匆匆赶回罗马。屋大维虽年不过20;但政治上却成熟老练有余;他团结恺撒旧部;以机智果断、诡诈灵活的手段;博得了元老院的支持;以至元老派首领西塞罗宣布他是〃保卫祖国的战士〃。屋大维的
权势;使他的竞争对手安东尼与李必达不得不刮目相看;与他组成〃三头〃
执政;对罗马实行集体军事独裁统治。事隔不久;屋大维趁势剥夺了李必达的军权;仅给他保留一个大教长的虚衔;接着他与安东尼平分了罗马世界;安东尼统治东方各行省;屋大维成为意大利和西方的最高领袖。但是;安东尼不务政务;迷恋女色;整天和埃及女王克娄巴特拉寻欢作乐;打得火热;甚至利令智昏;竟宣布把利比亚、腓尼基、叙利亚、西里西亚、亚美尼亚和尚未征服的安息赠与克娄巴特拉和她的子女。公元前36年;安东尼对安息发动战争失败。这些事件激起了罗马奴隶主的不满;屋大维借机抨击安东尼;说他准备与克娄巴特拉一起统治罗马;促使罗马元老院对埃及宣战。屋大维率军东征于公元前31年9月2日;双方在希腊西部亚克兴地峡的昂布拉奇湾发生海战;屋大维取得决定性胜利;安东尼与克娄巴特拉败逃亚历山大;翌年;两人又相继自杀身亡;富庶的埃及并入罗马版图。屋大维凯旋罗马;成为结束〃内战〃的最后胜利者。他接受恺撒教训;不称独裁官;但兼有执政官、保民官、大元帅、祭司长等官衔。公元前27年;罗马元老院授予屋大维〃奥古斯都〃(Augustus)的称号;意为〃庄严、伟大、神圣〃。屋大维集大权于一身;亲定元老院成员为600名;并自为元老院首席(PrincepsSenatus);因此;其统治体制史称〃元首政治〃或〃蒲林斯制〃
(Princepafus)。有些学者把元首制确立的这一年——公元前27年;看成是罗马帝国的开端。
据说屋大维生前不仅被尊为〃祖国之父〃;甚至被神化为许多城市的保护神。有人讲;屋大碓出生于8月;因此;他援恺撒的前例(按:据有关史书记载:恺撒出生于7月份;他为了突出自己;特地把自己的姓氏〃Julius〃
作为这个月的名称;在英文中为〃July〃);将8月命名为〃Augustus〃;在英文中为〃August〃;并认为他与恺撒同尊;八月份的日数不能少于7月;应同为三十一天;这项历法上的规定一直沿用下来。与此说法相反;有人认为;屋大维一生多病;但仍年逾古稀;他曾结婚3次;但只有一个女儿朱莉亚。据记载;公元14年;屋大维与世长辞;根据元老院的决定;罗马帝国举国致哀;将他作为〃神圣〃而归之于神之列;并以异常尊崇仪式安葬在他生前建成的陵墓内。为了永久的纪念他;元老院郑重作出决定:将屋大维死的那个月(第6月[Sextilis];原译者按:从3月算起;即是8月)称为〃奥古斯都〃。
还有人讲;8月被命名为〃奥古斯都〃是屋大维生前亲自决定的;屋大维从公元前43年到公元前2年;先后担任执政官13次。因屋大维在公元前43年首次任执政官的月份是8月;为了纪念个人历史上这个发迹之日;八月因此被命名为〃奥古斯都〃。
生日、忌日、飞黄腾达之日;对一代天骄的屋大维来讲;均是值得隆重庆贺一番和纪念的日期;8月命名由来之争;孰是孰非;看来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问题。
(钟嵩)
南亚一些土著为什么要用活人祭神?
一座不高的祭台;形状犹如屋顶;两侧向下倾斜;人牺被置于祭台上;捆绑着四肢;以使他此后在受痛时无法反抗或者逃跑。接着;人们点燃火堆;用炽热的铬铁灼烧人牺;迫使他在祭台的两侧斜坡上痛苦的翻上滚下;这种挣扎持续的时间越久越好。第二天;人牺尸体上的肉便被一片片地割下来。
在今日的文明人眼中看来;这是一个惨无人道的残酷场面。然而;这类用活人祭神的风俗却普遍见于古代世界的许多原始部落中;亚洲、非洲、美洲、澳洲等都存在这种现象。在有些部落中;人祭风俗一直流传到近现代。
今天南亚的某些部落则是这一风俗的最持久保持者之一。有的学者认为;印度河流域的土著部落至少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就已盛行这种仪式和信仰;而它之被法律明令禁止则已是公元1835年的事情了。所以;他们至少实施了45000年的人牺仪式。
宰杀人牺的目的可能是为了博取大地女神的好感;以确保一年的风调雨顺;庄稼丰收。比如;在上引人祭例子中;人们之所以要尽量延长人牺的痛苦挣扎过程、是为了使之尽可能地多流眼泪;因为他们相信;人牺的眼泪象征着雨水;所以人牺的眼泪越多就预示着该年的雨水越充沛。孔德人(达罗毗茶族的一支)的人祭仪式很清楚地体现了这种信仰。孔德人的人牺被称之为〃默利亚〃。〃默利亚〃通常是从邻近一个专搞犯罪勾当的部落里买来的。
但是有时候;孔德人也将启己的亲生子女出卖为人牺。因为父母相信;子女如此死后;其灵魂会获得特殊的幸福。一个人牺往往要供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