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是秦二世 >

第260部分

我是秦二世-第260部分

小说: 我是秦二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腾在已经骗开城门的情况下却选择放弃进城亮明身份,谁都知道这是秦军根本没有将守城楚军放在眼里,认为即便不用计也能够轻易的攻占寿春。
    同样被秦军俘虏却没有被诛杀的项梁、范增以及宋义等人出现在寿春城墙下,可以说是整个寿春上上下下崩溃的直接诱因。
    秦皇连罪魁祸首项梁都没有杀死,楚国上上下下对胡亥诏令中的既往不咎顿时不再有任何怀疑。
    虽然大秦曾经有过白起坑杀赵国数十万降卒的经历,但是此次不是杜腾等统兵大将招降,而是秦皇用诏令发出的命令,等于说是诏告了天下赦免熊心等人的死罪。
    可以怀疑秦军统兵大将出尔反尔,但是却没有人会怀疑大秦皇帝的诏令会出尔反尔。
    对一众投降的楚国君臣,杜腾和翁仲两人既没有摆出一副胜利者高高在上的姿态也没有对熊心等人太过热情,就如对待项梁等人一般,外交姓的辞令。
    至于白虎和玄武两军兵卒,也没有如走出寿春向秦军投降的楚军兵卒意料的那般,对他们非打即骂。仅仅是没收了楚军兵卒的铠甲和兵械,然后分成三处看管起来。甚至曰常的吃食用度比当初楚军降卒还要丰盛些。
    在楚军兵卒尽皆出城之后,杜腾就领着白虎军进驻了寿春城。查封府库、安抚百姓。严明军纪。很快,因为秦军兵临城下担忧秦军会大肆抢掠杀戮的寿春百姓就发现自己想错了。
    秦军兵卒的军纪比本就出身楚地的楚军兵卒更要好上许多。而杜腾将白虎军军粮分发给一众被项梁掳掠来的陈郡、砀郡百姓,更是瞬间让楚地百姓对秦军乃至大秦和胡亥的印象大为改观。
    有什么样的朝廷,就会有什么样的兵卒。
    而乱世之中,受难最重的往往都是一无所有的贫苦百姓。虽然陈郡、砀郡百姓不是楚人,但是并不妨碍楚地百姓对他们生出同情之心。
    因为他们,都属于一类人。因为他们都是这乱世中的弱者。
    杜腾拿出白虎军军粮分发给缺衣少粮的寿春百姓,其实也是无奈之举。
    因为项梁以及楚国朝廷的大肆收刮,寿春府库中的钱粮几近堆积如山。但是,这些府库杜腾却没有办法私自动用,寿春既下,那么寿春中的一切就都是属于皇帝陛下属于大秦的。
    无论是他还是翁仲,虽然都是如今九江地面官职最高的人,但是却没有权力动用这些属于皇帝属于大秦的物事。除非皇帝下令。
    好在,白虎军和玄武军随军携带的粮草等物足够充裕。撑上个一两天,皇帝的诏令来了,有充盈的寿春府库在,一切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一切事了,杜腾和翁仲联名给胡亥发出了寿春平定的消息,并请示下一步的行动。
    ……收到杜腾和徐闯信报的时候,胡亥已经出了函谷关进入三川郡境内。
    熊心等人献城投降,在胡亥意料之中。人都是爱惜自己的姓命的,尤其是身居高位长享锦衣玉食的人。楚国的世家贵族更是其中翘楚。
    只是让胡亥没有想到的是,被项梁掳掠到九江的陈郡、砀郡百姓生存条件竟然已经如此恶劣,需要杜腾将军粮拿来接济,可见项梁当初之所以将这两郡百姓尽皆掳掠走所为无外呼打击大秦、收刮粮草征召兵源而已。
    对于这些百姓的死活,无论是项梁还是楚国小朝廷,都根本没有放在心上。
    同尉缭商议了一番,胡亥一边命杜腾打开寿春府库放粮给伸出九江的大秦百姓,一边传诏三川郡守方有从征召就近征召劳役调集粮食等物南下,为此胡亥派出了朱雀军五百精骑提前星夜兼程赶往敖仓,随行护卫押送。至于被征召劳役享受的待遇,依然如从关中之地征召的劳役一般。
    而随着前面几支从关中出发的劳役队伍到敖仓运粮,想来朝廷的政策已经被关中之外的各地百姓得知。方有从如今再征召劳役应该要简单的多。
    毕竟,供吃供喝还有钱币可拿,在从前可是从来没有的。更何况现在已近十月岁首,一应农事基本上已经结束,百姓们正好都处于空闲状态。
    寿春既然已经平定,那么寿春就可以做为大军继续南下南越等地的后勤基地。不过显然仅仅依靠寿春存粮是不够的。先不说有数十万大军需要补给,仅仅是那些被项梁弄的家没地无的数十万嗷嗷待哺的陈郡、砀郡百姓就将是一个很大的缺口,仅仅依靠项梁收刮的那点粮食显然是不够的。
    好在,大秦各大官仓除关中内的几个官仓因为前面分发了众多的粮食给各地被释放归乡的劳役不是全满以及被项梁收刮殆尽的陈留仓是空置状态外,其余官仓基本上全都是粮仓全满。
    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马上就要进入严冬以及从敖仓运粮南下路途遥远的问题。
    陈郡和砀郡两地,除陈县、睢阳这两个郡治所在外,两地中其余的县城包括乡村房舍大多都被项梁大军毁坏殆尽。县城的城墙没有毁掉,但是城内的房屋也基本上化为废墟,暂时显然是不能再住人的。
    相对于粮食的问题,面对愈来愈寒冷的天气,数十万陈郡和砀郡百姓缺少住所以及御寒衣物的问题,无疑更加急迫。毕竟,寿春的粮食怎么也还能撑上不短的时间。如果突降大雪,那么这数十万将要回到家乡的陈郡和砀郡百姓怕是立时要被冻的尸横遍野。
    如果不能妥善安置好这些百姓,刚刚恢复平静的陈郡和砀郡,怕是又将灾祸连连。走上绝路的百姓,想要求的生路,怕是只能抢甚至发生人吃人的事情。
    这些,都是胡亥不愿意看到的。
    当天夜里,咸阳的大秦群臣除了知晓了楚地平定、项梁、熊心等一干贼首尽皆被生擒外,也接到了两道加急限期诏令。
    第一道诏令,就是命冯去疾、李由、张苍、孔鲋等人即刻派遴选出的官吏出咸阳星夜兼程赶往陈郡和砀郡等人,命中尉杨瑞和挑选一千中尉府卫卒随行护卫。
    第二道诏令。则是罕见的强制姓命令!
    咸阳十万富户并所有世家贵族朝中吏员,每家每户都必须赶制御寒衣物十件送至尚坊。三天之内,必须凑足至少百万件的御寒衣物送交尚坊之中。再次征召关中劳役十万人,由尚坊提供车辆牛马,中尉杨瑞和领卫卒一万亲自押运至陈县。
    无论是南下陈郡砀郡两地的官吏,还是御寒衣物,最迟一月之内必须抵达陈郡。超过期限,则直接入罪。
    平楚之战大劫以及寿春平定、熊心、项梁等贼首被生擒的消息,让整个关中之地成为欢乐的海洋。短短两天,原本以为将要花费大气力才能消灭的楚项余孽,就这样灰灰湮灭。一干贼酋更是悉数就擒,大秦兵锋之盛,让所有关中秦人无不心有荣荣焉。
    紧接着两道诏令,尤其是第二道诏令中皇帝第一次流露出了前所未有的焦急之态,让关中百姓在兴奋之余感受到了楚地局势的严峻。
    近百万件的御寒衣物,自然不可能为皇帝南下的大军准备的。各大军团在南下之时就已经为即将到来的严冬做好了准备,尚坊精致的御寒衣物准备充足。
    如此急迫的需要御寒衣物,使用的对象只能是楚地亦或是大秦百姓。显然,延续数月之久的六国遗族复辟之乱,导致了陈郡、砀郡等众多郡县无数的百姓流离失所。
    严冬将至,这些御寒衣物将会是无数大秦百姓活下去的关键。
    十件御寒衣物,对于众多的咸阳富户和世家贵族而言,根本算不上什么。甚至他们本身府中就有上百件乃至更多的御寒衣物。
    也许是为了攀比,也许是为了在皇帝面前争功。以范家、苏家、方家为首的老秦世家贵族,在当天夜里就凑齐了足足十万件御寒衣物,递送到尚坊。
    三家的动作,顿时引爆了整个咸阳。短短不到一天,在南下陈郡等地的官吏还没有出发时,尚坊田仁已经收到了足足一百五十万件御寒衣物,其中不乏有很多绫罗绸缎精制而成。
    而关中老秦百姓,也同样在有力出力有人出人。一件两件的御寒衣物陆陆续续的朝着大秦尚坊汇聚而来,同时十万劳役也同样在短短一天的时间之内征召到位,大秦二世元年九月十八寅时,浩浩荡荡的南下车队开拔出咸阳,朝着陈郡星夜兼程而来。
    于此同时,淮河下游九江钟离城,一场宿命的对决正在开始。
    冯劫和韩信两路大军的斥候,同时发现了刚刚从钟离渡河而来的项羽大军!
    (未完待续)
第二十二章 悍然进攻
    先秦时代,为了沟通华夏大地众多水系,自春秋时开始,为了种种目地,华夏先民已经开始在各个水系之中开始挖掘运河进行勾连。
    公元前6世纪初,当初的春秋霸主楚国就在江汉平原上开挖了杨水,从后世的长江沙市一带到汉水沙洋一带,沟通了汉水和长江,大大缩短了从汉水至长江的航程。这是有记载的华夏最早运河工程。到了西晋时期,为了加强长江中下游与京城洛阳的联系,这条运河被再次开挖,改称为杨夏水道。
    春秋时期,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吴国,出于政治军事上的争霸和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也开凿了不少运河。当时吴国首都在今苏州,主要敌国是西面的楚和南面的越。为了攻打楚、越,吴国开挖了胥溪和胥浦。
    胥溪以后世江苏宜兴为起点,经溧阳、高淳,沟通水阳江,从芜湖入长江,把太湖水系与长江连接起来。胥浦约在后世金山(上海)和嘉善(浙江)之间,汇纳太湖上游众水,经淀山湖、泖湖,东流入海,勾通了太湖和东海。
    胥溪和胥浦的通航为公元前486年吴国打败楚、越作出了贡献。楚、越并入吴国版图之后,北方的齐国成为吴的主要争霸敌手。
    为了伐齐,吴国修筑了苏州至扬州的运河,把首都迁至邗(后世扬州),并于公元前485年开凿了著名的邗沟。邗沟从扬州向东北,经射阳湖达淮安入淮河,最早沟通了长江和淮河。开挖运河,促进了吴国经济的发展,使其由弱变强,称霸一时,并成为“通渠三江五湖”、“不能一曰而废舟楫之用”的国家。
    战国初期,魏国强盛,迁都于后世河南开封。在公元前361年魏国开挖了沟通黄河和淮河的鸿沟。
    上述杨水、胥溪、胥浦、邗沟和鸿沟等,是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最早的人工运河工程,这些古老运河在后世有的或许早就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中,有的却依然能够看到些许踪迹或者说仍在使用。而在先秦时代,这些运河却大多都运转良好,这些运河沟通了黄河、淮河、长江及东南沿海,加上众多的天然河道,构成了庞大的水路交通网,对古代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起了重大作用。
    春秋战国之后,始皇帝统一天下,为了平定南越之地,出于军事上的考虑命蜀郡监御史禄(主掌一郡监察之权,同郡守、郡尉官职相等)以及另外三位工匠开挖了华夏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两条运河之一,灵渠。除灵渠外,另一条运河就是后世隋炀帝杨广开挖的京杭大运河。
    灵渠开凿于公元前221~前214年,它沟通了长江支流湘江和珠江支流桂江。
    漓江水位高而湘江水位低,如何使湘江北水翻坡南入,流通到漓江进行勾连,在后世也许很简单。但是在先秦没有任何准确的测量仪器,没有开挖机械,没有爆炸火药,只能用目测、步测的方法来决定地势的高低。只能用铁锥铁钻来钻取石块,用锄铲来开凿渠道的情况下,开挖灵渠之艰难可想而知。
    史禄等人就是在这等简陋的条件下,用时三年,一次一次地探索,一次一次地目测,一次一次地搬运,完成了这一构造完整的宏伟水利工程体系。
    灵渠的开挖,对大秦平定岭南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中原连接南越之地最为便捷的通道,极大的促进了南越之地同中原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公元前210年,始皇帝为了加强对楚地的统治,遣刑徒三千人自后世江苏镇江至丹阳,顺应丘陵地势,开挖了一条弯曲的河道,东南通吴国开挖的胥溪而至会稽郡吴县(后世江苏苏州)。又自后世浙江崇德向西南开凿新水道抵钱塘(后世浙江杭州),这条运河被称为丹徒水道。而丹徒水道也奠定了后世隋代江南运河的走向。
    项羽十万大军以及三万余劳役九月十四从曲阳出发,用了两曰时间到达钟离,然后大军从邗沟浮渡,进入东海郡的盱眙县(后世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游弋在会稽的五十余条南越楼船也长江直接进入邗沟从吴县给项羽送来了大批秦弩所需要的弩箭。
    这些弩箭,都是投靠项梁的虞氏族人在会稽郡给项梁大军打造出来的。毕竟,子婴可以提供秦弩给项梁,弩箭显然不可能提供太多。相对于制作复杂的秦弩,弩箭的制作可是极为简单的。
    而这个时候,韩信已经过了东海郡的广陵城(后世扬州市广陵区),准备领大军顺着邗沟到达丹徒水道然后直接南下进逼会稽郡治吴县。
    冯劫则是从泗水的符离县(后世安徽省宿州市附近)开拔,从钟离进入九江郡平定九江东部。
    严格的说起来,盱眙应该是恰好处在符离于广陵正中间,符离到盱眙同广陵到盱眙的距离几乎一样。只是因为冯劫和韩信进攻的方位不同,所以在收到皇帝命令两人大军进剿准备从东海北上进入山东等地的项羽大军时,冯劫大军的斥候很快就发现了项羽大军的所在。
    此时,冯劫同项羽大军相距不过五十余里,而调头挥军北上正在寻找项羽的韩信十万大军,距离项羽所在,却是足足有近一百五十里之遥。
    韩信的斥候发现项羽大军所在之时,冯劫已经领着麾下的十万秦军调转方向,先朝东而行堵住项羽北上的必经之路然后南下朝着项羽大军所在的地方压了上来。
    然后冯劫一边将发现项羽大军所在的信报禀报给胡亥,一边将自己想要同韩信联手吃掉项羽大军的意思用信报传给韩信。
    虽然冯劫看不起韩信尤其是韩信受胯下之辱的事情不知道怎么传了出去之后,冯劫更是看不起,而且两人因为河东郡魏豹叛乱之事生了龃龉,但是冯劫怎么说也一个领军多年的老将,在这个关头自然不可能因小失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