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下枭雄 >

第430部分

天下枭雄-第430部分

小说: 天下枭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妹潜厮牢抟桑 
    【以谦恭的姿态,低调向大家求一张月票】未完待续
第五十一章 长安警报
    原创李沙陀注视着这名大将良久,他忽然问道:“伱就是李珠?”
    大将点点头,“正是!”
    李沙陀回头看了一眼手下,他的手下都已抽出战刀,背靠着背,准备和敌军决战,他心中暗叹,就看天意吧!当即令道:“把刀放下,跟他们走!”
    隋军斥候们面面相觑,尽管这个命令让人难以接受,但隋军军令如山,士兵们还是慢慢将刀放下了,大将深深看了他们一眼,一挥手,“带他们去军营!”
    斥候们跟着大队骑兵来到了位于城东的一座军营,军营四周围有巨大的栅栏,将狂风吹起的沙尘挡在军营之外,一顶顶大帐整齐地排列着,足有上千顶大帐我要jīng彩开始………
    一顶大帐内灯火通明,大将李珠正背着手来回踱步,李珠也就是从前的杨大郎,多年前杨元庆攻打伊吾郡时,将他留在了敦煌郡,一晃年过去,李珠已经成了一个年近四十岁的老将,渐渐将根扎在敦煌郡,杨元庆从来没有过问他,也没有干涉他的发展。
    李珠在一番深思熟虑后,并没有选择敦煌的江南士族,而是选择了敦煌旧族作为他发展的土壤,他在七年前娶了索家的长女为妻,也有了自己的儿女,经过七年的根植,他已经成为敦煌旧族的利益代表。
    他帮助敦煌旧族夺回了被江南士族买去的土地,抢回了被江南士族占据的商路,在敦煌旧族中赢得了巨大的声望,以至于李轨建立大凉国后,为了维护敦煌郡的统治。李轨也不得不向他示好,封他为右武卫大将,认他为陇西李氏家族成员,现在,李珠以他自身拥有的五千余敦煌子弟兵的实力成为了李兆锦副将。
    李沙陀被亲兵带进了大帐。李珠摆摆手,命亲兵下去,大帐里只剩下他和李沙陀两人。
    “伱怎么证明伱是隋军?”李珠淡淡问道。
    李珠非常谨慎,在三方势力都盯住敦煌郡之时,他就需要确认李沙陀的真实身份。证明他并不是唐军。
    李沙陀从怀中取出了军牌,上前一步放在桌上,这是他唯一的证据,李珠拾起军牌端详了片刻,他又从桌上一只小盒里也取出一面军牌,在手中转动,比较两面军牌。不同的是,他的军牌上有丰州二字,但李沙陀的军牌上没有,而是大隋二字。
    李珠脸上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其实他知道李沙陀不是唐军。否则陆淳兴就不会跑去告他们。
    “伱知道伱们是被谁出卖了吗?”李珠瞥了他一眼问道。
    “我想,不是沈家就是陆家。”李沙陀已经反应过来,不一定是沈侗仁出卖他们,也有可能是陆家,沈侗仁很可能去找了敦煌郡司马陆淳兴。
    李珠注视他片刻,用一种略带责备的语气道:“是司马陆淳兴出卖了伱们。因为他已经投降了唐朝,他想借李兆锦的手除掉伱们,这是伱们太心急了。不知道敦煌郡的水有多深,就贸然出手,如果今天不是索荃当值,伱们一个都活不成!”
    或许是觉得自己的语调太过于严厉,李珠又缓和一下语气道:“伱们应该先来找我,而不应去找沈侗仁。他并不是知情者。”
    李沙陀默默点了点头,他也承认是自己有点cāo之过急了。在没有确定陆家真实身份之前,不应该答应沈侗仁去找陆家,或许说,他根本就不该告诉沈侗仁自己的身份。
    不过现在他已经能确认李珠是可以信赖之人,只是李沙陀还有一点不解的地方,犹豫一下便问道:“李将军的意思是说,索家也是支持隋朝?”
    “准确地说,敦煌旧族是支持凉国,现在凉国已经覆灭,他们就需要选择新的靠山,只可惜唐朝选择了陆淳兴,索家也只能跟着我走了。”
    李珠笑了笑,把话题转回来,问他道:“伱现在告诉我,隋军现在已经到了哪里?有多少军队?是谁领兵?”
    “隋军已经到了玉门关,在那里等候我的情报,有三千骑兵,由苏定方将军率领。”
    太极宫两仪殿内,唐帝李渊正和十几名重臣商议与北隋和解的具体应对方案,大约在十天前,李神通从太原返回,带回了杨元庆的意见,原则上同意两朝和解,但前提是由两个朝廷之间来共同协商和解方案,而不能由李渊个人的态度决定。
    这是一个很正式的表态,李渊接受了杨元庆的方案,事实上他派李神通秘密赴太原只是想先试探一下和解的可能xìng,既然杨元庆已经明确表态可以和谈,那么他也准备通过朝廷的途径和北隋和谈,这样对双方都有约束力,他也可以静下心来,从南面的武关向中原发展,而不用担心杨元庆进军关内。
    现在拦在他们中间的一个最大障碍便是幽州的罗艺,李渊很清楚,北隋不可能让步,最后要么是谈判失败,要么是唐朝让步。
    “各位爱卿,杨元庆愿意以放弃对西秦的支持,来换取我们在幽州的让步,朕想听听各位爱卿的意见。”
    这时内史令萧瑀上前道:“陛下,臣能否说两句。”
    萧瑀是前隋朝民部尚书,被杨广贬到河池郡为太守,薛举起事后,被强迫任命为西秦国宰相,就在上个月,他和褚氏父子一起离开了西秦国,寻找新的出路,但他们选择的道路却不同,褚氏父亲去了太原,褚亮被任命为隋朝的太常寺卿,他的儿子褚遂良则考中新科状元,被任命为马邑郡长史。
    而萧瑀虽然梁朝宗室之后,但他因为是独孤氏的女婿,因此格外受李渊重用,封他为内史令,拜为相国,成为独孤家族在朝廷中的又一大助力。
    萧瑀对西秦国极为熟悉。因此他在这个问题上有发言权,李渊欣然点了点头,“萧爱卿请讲!”
    “陛下,臣知道河湟五郡大量汉民东逃,土地搁荒。微薄的税赋根本不足以养数万军队,这种情况下,梁师都必然会向吐谷浑和羌人求助,获取他们的牛羊支援,这样一来。他极可能会割让西海和河源两郡给吐谷浑,恢复到大业五年前的疆域,杨元庆应该也是明白了这一点,所以他才决定放弃对梁师都的支持,以促使我们尽快灭掉梁师都,以避免西海和河源两郡落入吐谷浑手中,所以他才会提出以放弃对西秦的支持。来换取我们在幽州的让步,这实际上是他的一个顺水人情。”
    李渊点了点头,他沉吟一下又道:“可是朕也很担心吐谷浑会成为我唐朝的一大威胁,成为西部之患。”
    “陛下,暂时可以不用担心。吐谷浑在经历隋朝的严厉打击后,至今没有恢复元气,只要我们态度强硬,继续在西海和河源设立郡县,不予让步,同时给他们一定安抚。准他们在西海和河源两郡内放牧生息,那么就能稳住吐谷浑,不至于成为我们的西部之患。”
    萧瑀软硬兼施的策略令李渊深为赞赏。吐谷浑之策可以这样决定,他又问道:“萧相国的意思是,杨元庆本身已经决定放弃对梁师都的支持,所以用它来做顺水人情让我们放弃罗艺,我们可以再提别的要求,是这个意思吗?”
    萧瑀点了点头。“陛下,臣是这个意思。臣建议可以增加要求杨元庆减少关北六郡的驻军这个条件,以减轻我们关内和陇右各郡的压力,这个条件对我们有好处,我想对他也有好处。”
    李渊笑了起来,萧瑀的建议完全说到了他的心坎上,不愧是隋朝的重臣,目光果然深远,他又对其他大臣道:“朕还有一个担心,就是如果放弃了罗艺,恐怕会被天下人说朕不仁义,诸位爱卿可有好的方案?”
    裴寂有点嫉妒李渊对萧瑀的重视,萧瑀的到来,夺走他的不少利益,尤其李渊很多本来和他裴寂商量事情,都改和萧瑀商量,这让裴寂心中很不舒服,他总想找机会扭转这种局面。
    这时李渊问到对付罗艺的办法,他立刻抓住机会上前道:“陛下,臣有话要说。”
    “裴爱卿请讲!”
    “陛下,臣很清楚,罗艺并非是真的投降我们,而只是想利用我们作为他抵御杨元庆的盾牌,事实上,我们在幽州没有得到任何利益,连官员也没有任命一人,更不用说军队的控制权,陛下,臣的意思是说,确实没有必要为一个虚名而付出太大的代价。”
    “这是虚名吗?”
    刘文静冷笑一声,出列道:“圣上也说了,这涉及到唐朝名声,罗艺毕竟已经投降了大唐,幽州已经是唐朝的疆域,世人皆知,假如我们为达成与隋朝和解而不管幽州,那天下人怎么看圣上?会说我们没有仁义,裴相国,这难道是冠上‘虚名’两个字,便可以轻描淡写地忽视它吗?”
    “好了!两位爱卿不要再争论了。”
    李渊对他们二人的内斗有点厌烦了,他脸sè沉了下来,又问萧瑀,“萧相国可有方案?”
    萧瑀沉吟一下道:“陛下不妨用换帅的办法,派一名大将去接管军权,同时把罗艺调回京城,那时罗艺的本来面目就应该暴露了,不臣的帽子就会落在罗艺的头上,而非陛下的不义。”
    “好!果然高明。”
    李渊连声赞许,姜不愧是老的辣,萧瑀果然没有令他失望,就这时,殿中少监宇文歆在门口禀报道:“陛下,张掖郡有紧急报告!”
    “什么事情?”
    李渊心中一紧,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他心中顿时有一种不妙的预感。
    一名侍卫走进大殿,单膝跪下禀报道:“陛下,张掖郡八百里加急军报,福禄县守军发现了一支隋军,约三千骑兵,向西北方向去了。”
    李渊‘啊!’地一声站了起来,他心中猛地想到了一个地方,‘敦煌郡!’
    未完待续
第五十二章 死不瞑目
    晋阳宫紫微阁内,记室参军萧琎匆匆走进了杨元庆的官房,沈春去了敦煌郡,记室参军只剩下萧琎一人,他每天整理机要文书,颇为忙碌,萧琎上前躬身施礼道:“总管找我有事吗?”
    杨元庆点点头笑道:“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这是属下份内之事。”
    “你一个人确实忙不过来,新的记室参军我打算让新科探花裴青松担任,他回闻喜县接妻女去了,应该明后天回来,你要多教教他,让他早点替你分担事务。”
    “属下明白了,一定会全力教他。”
    萧琎便是敦煌萧家人,他是萧茵茵的侄儿,跟随杨元庆多年,一直在军中处理各种文书。
    今天杨元庆收到一封从玉门关传来的鹰信,基本上了解了敦煌郡发生的一些事情,其中出乎他意料的是,杨大郎竟然站在敦煌旧族一方,严厉打压敦煌的江南士族,虽然这和杨元庆的期望相反,但他相信杨大郎的谨慎,他这样做一定是有原因。
    只是这样一来,他就需要安抚一下十八名跟随他多年的江南士族子弟,仅萧家子弟就有三人,除了萧琎外,还有两名萧家子弟在军中做事,就凭这一点,杨元庆也要给他们一个交代。
    沉吟一下,杨元庆又问他,“你和家族还有联系吗?我是说敦煌萧家。”
    萧琎沉默了片刻,其实去年他还收到姑母萧茵茵的一封信,希望他能替家族想想办法,家族已经被逼得无法在敦煌继续呆下去了,萧琎一直没有回信,他也不知该怎么帮助家族。
    “回禀总管,我去年收到家主的信,她说萧家在敦煌处境艰难,可能在敦煌呆不下去了。”
    “然后呢?”
    杨元庆又问:“后来又有什么消息吗?”
    “听说族弟说,萧家已经离开敦煌,举家迁往南郡,那里是我们的祖籍。”
    杨元庆微微叹息一声,有些歉然道:“这件事我对萧家很抱歉,事实上李珠,也就是杨大郎,他依然是我的心腹,虽然他打压江南士族并非我的授意,但我确实忽略了你们家族的利益,还有谢家和沈家,你可以写封信给家主,替我转达对她的歉意,如果他们愿意来太原,我会好好安排他们,如果他们依然想留在南方,那么等将来有一天,我一定会补偿他们,只希望他们能谅解李珠,他身负重任,有他的难处。”
    萧琎连忙施礼道:“多谢总管关心,其实李珠将军也有分寸,他并没有伤害到萧家任何一人,只是抢走土地和断了他们的财路,这些都是身外之物,他们一定会谅解李珠将军,而且属下心里也明白李珠将军为何会选择敦煌旧族。”
    杨元庆倒有兴趣了,便笑问道:“你给我说说,他为什么会选择敦煌旧族?”
    “这还得从先帝说起,当年文帝决定流放江南几大家族时采取了宽容的态度,准备他们带着钱财前往,而且当时敦煌郡太守和驻军首领都是偏向江南士族,加上我姑母嫁给军队首领,后来又嫁给新任太守,这便使得江南士族在敦煌愈加强势,但事实上,敦煌当地人并不喜欢江南士族,甚至敌视他们,因为他们用各种手段将敦煌本来就不多的耕地占据,同时也垄断了敦煌的贸易和店铺。
    而当地人只能沦为江南士族的伙计和佃户,像索家、曹家、张家这些当地大族也被逼得几乎要迁走,但江南士族的强势并不稳定,本地人不支持他们,他们在敦煌没有根,只要隋朝对敦煌的控制稍弱,当地人就会起来反抗,李珠将军也是看出了这一点,所以他转而扶持敦煌旧族,这样他才能真正在敦煌扎下根来。”
    杨元庆连连点头,萧琎的解释才使他明白杨大郎为什么要支持敦煌旧族,因为他是自己留下的人,他的手下的军队都是敦煌的子弟兵,只有支持敦煌旧族,他才真正控制住手下的军队,应该说杨大郎很有眼光。
    “我明白了,你先去吧!一定要给家族写封信,把事情解释清楚,告诉他们,将来我统一南方时,还需要他们鼎力协助。”
    ........萧琎告辞下去了,杨元庆背着手走到东墙边,凝视着墙上挂的河西及陇右地图,敦煌郡位于遥远的西北,但它却是河西和西域的关键连接点,如果能在西域打下这根楔子,控制住敦煌郡,那么他将来无论是收复河西还是进军西域,他都有一个最好的跳板。
    不过,杨元庆也知道李渊绝不会轻易放弃敦煌这个战略要地,一场争夺敦煌郡的战役必然会爆发,就不知苏定方和杨大郎是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