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的老婆是军阀 >

第301部分

我的老婆是军阀-第301部分

小说: 我的老婆是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站在六王另一侧的布林子爵,脱帽说道:“皇帝陛下请放心,就算关外守不住,我国也会保护皇帝陛下的安全,皇帝陛下可以去罗夫斯克或者马加丹建立流亡政府,我国一定会尽最大努力帮助皇帝陛下复国。”
    六王看了他一眼,转身向外行去,旁侧太监立时高喊:“皇上起驾!”
    布林子爵苦笑,知道中国皇帝对自己印象不佳,不过他能听取自己的建议就好,罗夫斯克来的密电,若中国皇帝不肯去关外,那自己只能用武力绑架。
    众大臣匆匆跟在六王身后,太和门外,车马仪仗停了长长一溜。
    叶昭策马而行,走在前往北京的官道上。
    一列列绑腿灰军装的士兵,背着步枪急行军,从叶昭车队旁路过。后方,嘹亮的军歌响彻田野间,“华胄从来昆仑巅,江湖浩荡山绵连,勋华捐让,开尧天,亿万年!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
    又有歌:“今逢圣德主,琳琅十倍增声价,吾将骑狮越昆仑,驾鹤飞步太平洋!谁与我,仗剑挥刀!懿欤大国民!谁与我,鼓吹庆升平!”
    歌声嘹亮,激昂无比,叶昭听了都不免热血上涌。
    只是第二首歌明显就是在神话他了,没办法,不但军歌在神化,报纸也在造势,将摄政王描述为天降各族圣主,自是为叶昭改国体做准备。
    叶昭依仗简朴,匆匆从其车队前急行而过的军人自都不知摄政王就在队伍旁。
    前方一骑快马卷尘而来,到了车队前通令兵翻身滚下马,急走两步,来到马队前,躬身禀告军情。
    马队最前的是一名统领官,说没两句,拨转马头,急来禀告摄政王。
    却是六王弃北京出逃,京师内已经乱作一团。
    现今红娘部并没有急切的攻破保定府,而是派出两支步兵团进袭张家口和承德府,就是准备合拢包围,将六王困在京师,却不想他见机的早,现今合拢之势未成,他已经逃离京师。
    清帝并没有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风骨,六王出逃早在叶昭意料之中。
    想想和六王的恩恩怨怨,叶昭不禁摇摇头,好似自己与他交往,只有很小的时候,自己刚刚来到这个世界,见到传说中的鬼子六,未免有些心情激荡,和他多聊了几句,聊什么却是忘了,这些年,不知道怎的,就渐渐成了死仇大敌。
    军报一条条报来,六王出逃,直隶境内负偶顽抗的旗兵、新军、绿营全线崩溃,前方香河一带驻守的北国新军已经从碉堡中升白旗投降。
    永定河官厅一带守军投降,北运河金钢桥守军溃散。
    听着一条条军报,叶昭默默不语。
    ,强年。月,平远军苏红娘部乓临北京城下,睿亲鼍仁寿、军机大型杜翰等一干宗室权臣率阖城军民出城请降。
    两日后,南国摄政王仪仗进入北京城,同日,金陵同治帝宣布退位,禅让皇位于摄政王爱新觉罗憬祥。
    京城郑亲王府成了叶昭的临时行宫。
    金碧辉煌的跟安殿,叶昭正笑着与人叙话,是妹妹淑贞和妹夫崇绮小俩口。
    一晃近十年没见到妹妹了,看着淑贞粉黛轻松的少妇风情,隐隐还能找到昔日稚嫩可爱圆脸蛋的痕迹,叶昭就叹口气:“老妹,想哥了没?”妹妹没出嫁时,整天跟着叶昭做小鼻涕虫叶昭还带她去斗蟋蟀,为这个,妹妹还挨了亲王打,反而带妹妹出去发疯的叶昭,亲王重话也不责备一句,可油贞最崇拜的就是这个哥哥,在家时,也最喜欢听哥哥喊着她老妹抓着她小辫玩。
    此时淑贞眼圈一红说:“皇上……”
    叶昭就摆手:“别这么喊。”
    崇绮忙道:“是啊,皇……”殿下可不正上折子推却呢嘛?”
    小阿哥禅位,叶昭写了折子劝其收回成命,一来是走形式,再一个,京城初定,百事未平,紫禁城、圆明、颐和诸园林光遣散宫女太监就要忙一阵子更不要说筹备登基大典了,这都需要时间。
    而且京城现今军管宵禁,人心惶惶,也需要忖间来维稳,同时肃清城内敌顽,想来城内六王留了准备刺杀自己的刺客少不了。
    听崇绮的话,叶昭笑道:“你呀,我不是这意思,我还是喜欢听淑贞喊我哥哥,这皇上皇上的叫着亲情啊,也就一点点叫没了。”
    “哥……”淑贞就开始抹泪。
    叶昭拍了拍她的肩,说道:“平安就好,这些日子可委屈你了。”淑贞在乡下已经躲了数月,日日担惊受怕人也消瘦了一圈。
    崇绮一直尽心尽力为北国办差,当年还甚得六王喜爱,但南北战事吃紧时,谁也说不准将来怎样,崇绮就偷偷将淑贞送去了乡下躲藏。
    “走吧,咱二叔。”叶昭笑着说。
    淑贞拿手帕拭泪,轻轻点头。可真想不到哥六会做皇帝,可看着府里甲胄森严的卫士,又不得不令她知道,哥哥早已今非昔比。
    在京城圈子哥哥的形象也是一日三变,最于始,被人说得冷酷无情、忤逆作乱,到后来就是欺君罔上、奸诈权臣,而最近,京城贵族圈子再谈论寻哥,可就谨慎多了甚至以前猛烈抨击哥哥的贵妇,也有改口的,开始说甚么仔细想想,乾王英明刚毅,比圣祖也不遑多让。
    不管她们说甚么,淑贞都知道,京城贵族,折怕哥哥,怕的要死,可是,哥哥真的有这么可怕么?
    “老妹,现今咱玩具可多了,回头哥教你打靶!不好,打打杀杀不好,对了,南边有种说话机,你倒可以见识一下,咱紫禁城旁的不动,将来这说话机可都得安妥当。”向外走的时候,叶昭与思苦想。
    仿佛又见到了当年经常发明些小玩意逗自己开心的哥哥,淑贞鼻子酸酸的,轻轻点头。
    走在叶昭和淑贞身后,崇绮心里多少有些忐忑,他一直为六王效力,更阻挠淑贞给南国写信,现今南胜北败,眼见就是摄政王一统天下之局,可不知道摄政王或者说未来的新皇如何处置自己。
    要知道杜翰等人,虽然出城请降,但同样被打入了大牢,同时被抓捕的权贵不知凡几,据南朝官吏说,投降固然从宽,但因为这些人助纣为孽,都犯有叛国罪、战争罪等等,需要南朝成立特别委二会为他们一一审理定罪。
    被打入大牢,虽也有后悔投降的,早知如此不如跟随六王逃亡,但事已至此,后悔又有何用?何况就算不降,南**马强攻,怕不半日,北京城必被攻破。
    京城长街,到处空荡荡的,只见到往来巡逻的南国士卒,几乎见不到什么行人,繁华的京师宛如变成死寂之城。
    令淑贞始料未及的是,在二叔府邸吃了闭门羹,府里人回话,老爷卧病在床,谁也不见。
    看哥哥侍从的眼神,把淑贞吓了一跳,真怕他们拔枪射杀了那忠心的老仆,可哥哥只是笑了笑,说:“回府。”
    淑贞这才放心,哥哥,还是自己认识的那个逗哥。
    明天元宵节,节日愉快。
    元宵节一过,春节的气氛也就慢慢淡了,祝大家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本来今天我想多写点要月票的,正是个比较振奋的时刻,谁知道太兴奋了,睡了四个小时就起来写,结果发现头脑昏沉沉的,写字速度奇慢,晕倒。
    写了多长时间了这都?刚完成保底任务,汗,我去睡觉,明早就不更了,合到晚上一起发。
    郁闷,泪奔。(未完待续)(:13800100
    ♂。。更新超稳定,书海阁,让您看小说更舒心。如果您觉得快♂读♂网还不错,请将:。。/这个链接分享给您的朋友。'()'
第一百五十四章 不胜寒
    回到郑王府,却是满洲宗室来贺,睿亲王仁寿、豫亲王本格、怡亲王载垣为首,跟了十几位贝勒、贝子、国公。
    礼亲王世锋虽降,但其多为六王出谋划策,更亲自监斩杀害被俘平远军士兵,是以被银锁下狱,期待审判。
    另外上千名亲王、郡王、贝勒、贝子以及闲散宗室跟随六王逃去关外。
    叶昭态度极为和善,与众人说笑闲聊,众宗室心中渐渐平和平静,平远军破城,他们人人自危,再见世锋下狱,就更都惶惶不成终日。
    景祥这人,实在高深莫测,在京城出名的纨绔子弟,可这一放出京,就如入海蛟龙,提三尺剑,十年间横扫天下,震慑西夷,雄才大略,太祖高皇帝远远不及。今新生气象已成,宗室子弟,就算被其全部斩杀,也断无抵挡余地,众人又如何不心中惊怖?
    品口荼,叶昭笑着看向仁寿,说道:“睿王,德斌过两日也就该到了,你们父子团聚,可算我没瞎忙活一场,德斌啊,现在可是总理广东巡捕事,可能干着呢。”
    仁寿忙站起道:“不敢,不敢当殿下如此称号,臣年迈力衰,等德斌那孩子回京,臣即逊位。”将亲王传给德斌是最稳妥的作法,圣心难测,虽看他笑语如珠,可谁知道心内怎么想,但德斌与他亲厚无比,传位与德斌,自己这一脉可保不断。
    叶昭笑了笑,慢慢吹着茶叶沫,说道:“此事啊,再议。”略一沉吟,道:“我是这么想的,同等治帝来京即位,新朝设议政院,其职即是审核新朝各法典律例,监督新朝政务院之运作,诸位呢,都进议政院,为新朝效命。”
    仁寿等知道他说的客气,同等治来京云云只是托辞,他们自也不知道什么是议政院,但听来却是颇有份委,至少比他们闲散的好,都呆了呆,忙谢恩,莫说听起来这结局还不坏,就算人人被贬回家做平民,可也没抵挡余地不是?
    趁新朝立,将议政院的架构鼓捣起来是最好的时机,固然,现今这议政院很大水平上是安排,但最起码有了架构,给后世留下可完善的政治框架。
    帝国议政院将会有数百名爵爷、恩平尉,爵位仍可秉承,议政使的身份却不克不及世袭,现今由皇室任命,慢慢可过渡为选举,只是不知道自己能不克不及见到选举产生议政使的那一天,希望能见到吧。
    琢磨着,叶昭又微笑和本格、载垣叙话,尤其是载垣,与二叔交情甚厚,昔年一起匹敌六丢,对自己很有些情分,叶昭自也难免多宽慰了他几句。
    载垣感恩感德,连道不敢,人之心态随环境而定,此对面对叶昭,又哪还敢将他看成昔时的郑亲王家阿哥?这些年,京中的宗室,提起景祥,就算嘴里大骂,可人人敬畏之心与日俱增,比起六王,这位主子也委实可怕了十倍。
    ,豌年12月底,《中国时报》、《粤报》、《宁报》、《申报》等突然爆出惊人内幕,广州大学教授叶昭,即摄政王。
    这些报纸,几乎几个版面均是同样的内容,将摄政王介入的南国科技研发一一显现,炼钢炉;枪械;民用军用轮船设计;化学工业如盐酸、硫酸、氯气等生产,石油提炼加工等等;内燃机;发机电;以及正在研发中的说话机、留声机等等等等,几乎每一项科技发现,都少不了摄政王的影子,都少不了摄政王对其的指导和影响,更不要说摄政王去年年底发布的《化学元素周期表》和《化学概要》对全世界科学界的指导意义了。
    众报纸又发布了乾王府王室声明,言道即将继位的皇帝陛下正式宣布其汊名为叶昭,言道其是满人,更是汊人,新朝满汉一家,诸族一家,天下一家。
    各新闻纸更是引经据典歌颂皇帝陛下为万民之主,乃是代天行事,治理中华,皇帝本就是神的化身,何来满汊之分?皇帝是汊人,是满人,也是蒙古人、西藏人、新疆人、回人云云。
    这是各新闻纸第一次提到皇帝的名讳,也是仅有的一次,以后的新闻中,自不会再直呼皇帝名讳,而是以“皇帝陛下”“大皇帝”“圣德皇帝”代之。
    新朝最精英阶层,却是被这突如其来的新闻震撼的难以言说,可不是因为皇帝陛下开始采取汉满双名,在他们眼里,满汉什么的本就没什么区别,全不似叶昭自己那么看重,作为后世来人,说起来,叶昭还是有自己的心魔作祟,才对此事斤斤计较。
    精英们震撼的是,原来那传说中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广州大学教授就是摄政王,这些最精英阶层,或多或少城市接触新朝的科技研发,自多几几何知道这位广州大学教授对南朝科技的垄断性地位,几乎每一项新科技的发现,都少不了他的影子。
    如伍崇耀,接触了多项新朝科技研发,一直就心里惊怖,不知道那广州大学教授叶昭是何等人,简直神怪一般,南朝有这等人物,是幸运,但更是极大的祸胎,他甚至曾经跟摄政王进言,将这人圈禁,摄政王那时只是微微一笼
    现今想来,伍崇曜直拍自己脑袋,唉,想不到,真是想不到,摄政王雄才大略,问鼎天下,可谁又会知道竟然在科学界,竟也是泰山北斗一般,南朝今日转变,甚至可以说全赖他一人之功。这,这若说不是圣人临世,还有旁的解释么?
    不消说,叶昭在新兴最精英阶层中本就高尚的地位又如直线般上升,代天行事、治理中华之说本是愚弄下层民众,民智未开之时,叶昭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神话了自己,民众才能一条心跟自己走,如此各种转变才能减轻阻力。
    可现今,就算最精英阶层,也不克不及不相信“代天行事治理中华……”一说了,因为除此之外,也实在没有合理的解释,也只有真正的天子才具有这大魄力、大魅力、大能力了吧?
    至此,叶昭的声望,在中华大地,如旭日东升光耀天下,无与伦比。
    ,碰年,1月,北京紫禁城,举行了盛大的新皇即位仪式。
    金碧辉煌富丽威严的太和殿上,当叶昭在礼官引领下登上宝座接受百官朝拜时,俯视群臣,一种孤寂感油然而生,或许这就是登上九五之位的价格吧。
    繁琐漫长的朝贺礼颁诏书大赦天下礼伺官员一一唱和。
    定国号为中华帝国,次年为圣德帝国元年,同时公布恩诏二十五款。
    当在持如意的礼官恭迎,叶昭移驾,百官跪倒山呼“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时,叶昭心里那种孤寂感更盛。
    新皇即位第二日,即签发公布《中华帝国法典》,序言短短一句“以此法典恩惠膏泽天下领万民自由之世……”。
    实际上,在法典三来源根基始稿本中尚有开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