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的老婆是军阀 >

第510部分

我的老婆是军阀-第510部分

小说: 我的老婆是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约瑟夫微微蹙眉,没有说话,这个女人显然趁机暗示东俄对白俄罗斯区的主权,只是这种场合,自也不能为了明斯克的归属与她理论。
    …………………………………………………………………………………………………………………………………………
    看到评论有几位挺好的朋友要求我求票态度要端正,汗一个先,其实怎么说呢,书已经到了结尾阶段,让人期待的东西就越来越少,加上上次大断更也没好意思发个章节请假,现在每天更新字数也不多,如果我还开单章声嘶力竭的喊月票,怎么都感觉不是那么回事儿,所以还是那句话,想投月票的朋友就投一张,汗……'()'
第一百九十二章 谈谈打打
    皇冠、神像、十字架、盔甲,到处都是金光闪闪镶满宝石的珍宝,堆得小山一样的宝石光华耀目,耀的人眼睛疼,毫无疑问,这座克里姆林宫的库房收藏着历代沙皇掠夺的宝藏。
    叶昭走在其中,默默的拿起一件件宝物,心里,有一种难言的滋味,还有丝若有若无的失落,北方这个庞大的邻国,压在中原王朝头上的大山,终于被自己掀翻,唏嘘之余却也有些落寞。
    在叶昭身边的是莎娃的哥哥、俄罗斯王国国王约瑟夫,很难知道他现在心中在想什么。
    “约西,你是我妻子的哥哥,我愿意和你开诚布公的交流。”叶昭突然回头看向他。
    约瑟夫脸上表情极为诚挚,道:“陛下是我全家的恩人,我会永远铭记这一点,也会教育子子孙孙同中国友好。”
    叶昭笑了笑,他自然不会相信这些鬼话,其实俄国不管谁执政,因为与中国地域相邻,就好似德法一般,从长远来看,竞争关系不可避免,除非中国的实力永远远远凌驾于俄国之上。
    听着约瑟夫的话,叶昭又不禁想起昨晚叶卡捷琳娜与自己亲热之时,**之际,突然说要给自己生个孩子,将来继承她大公之位。
    大舅子和情人实在是异曲同工,都想尽办法争取自己的欢心。
    其实就算叶卡捷琳娜和自己生下孩子继承了乌拉尔国主之位又怎样?一国之主,他还是会为自己国家子民谋福利,难不成还帮着你中国人?
    其实俄国将来会不会恢复昔日的强大不是自己能左右的,自己也会对后世中国人抱有信心,不必杞人忧天。
    但现今,自然是能削弱俄国一分是一分。尽量延缓他复兴的步伐。
    “约西。那我就直说吧,如果现在中**队撤出俄国,你说俄国会怎样?”叶昭说着话。从身侧侍卫手中接过了一杯咖啡。
    约瑟夫滞了下,中国人撤军的话,那想都不用想。俄国会马上陷入内战,如果刨除民族复兴势力的第三方因素,他的“俄罗斯王国”完全不是东俄的对手,毕竟东俄有在中国人帮助下建立的国民军,而且至今已经十余年,可说训练有素。
    “俄罗斯王国”呢,现今全是临时拼凑的武装,只怕是不堪一击。
    叶昭品着咖啡,等约瑟夫慢慢消化自己话里的意思。过了会儿,道:“所以凡事莫强求,我是这么想的。将来你两国以莫斯科为界。莫斯科归属乌拉尔公国,莫斯科以北。由你统治,你看如何?”
    想了想又道:“当然,我会劝说叶卡捷琳娜大公,不要迁都来莫斯科,这样对你之国土的压力便不甚大。”
    其实现今乌拉尔公国经济依附中国,叶卡捷琳堡更是繁华直逼莫斯科,也安全无虞,若说迁都,那些贵族就得有一大半反对。
    对于乌拉尔人来说,其实已经处于“脱欧入亚”的情绪中,首都在东方他们更能接受。
    约瑟夫脸上神色阴晴难定,好久后才道:“我都听您的。”不管他心里怎么想,此时也只能答应。
    虽然面前这个人是他“妹夫”,但实在是自古至今从没任何一位君主可比肩的旷世大帝,他征服的疆土数也数不清,更是引领东方文明复兴的伟人,同时也是西方文明从未遭遇过的强大对手。
    其实从一些战事中的小细节管中窥豹,就可见他的厉害,就在几个月前,同盟国还在担心美国最终会加入协约国,令这场战事扑朔难测,谁知道不几日,风云突变,在美国人的强烈反战情绪支配下,美国政府已经与中国签订谅解协议,并且宣布在这场战争中严守中立,不允许任何交战国海军使用其港口,也不会再向交战各国出售武器和军需物资。如此,协约各国处境越发不利。
    听闻,中国皇帝与许多美国大商贾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此才可影响美国国策,而这步棋,应该是很早很早之前就落下了第一步棋子。
    对于这样高瞻远瞩的人物,约瑟夫又有什么资格和勇气在他面前说不?
    叶昭微微点头,拍拍他肩膀笑道:“如此,就算我们达成共识了。”
    这时,一名侍卫匆匆而入,呈给叶昭一封急报,叶昭看了就笑,道:“我盘算着土耳其人也要顶不住了。”
    1884年8月底,波兰对英、法、土耳其等国宣战,几乎是同一时间,奥斯曼土耳其宣布无条件停战,并准备派出使团与同盟各国协商停战和约。
    1884年10月,得波兰议会批准,中国陆军开始承担华沙的保卫任务,同时参战各国使团纷纷进入华沙,准备在华沙协商结束战争的和约。
    同盟国家多派出了首相总理级人物,如中国使团首席代表便是国务院总理大臣李鸿章。不过英国和法国派出的则为外交大臣,这也折射出了参加华沙和会的两个军事集团的不同心态。
    战事不利,英国人和法国人自然希望体面的结束这场战争,但如果和约条件太过苛刻,显然他们不会接受。
    两大军事集团虽然都宣布停火,在实际在欧洲西部战场,德奥联军和英法联军在进行殊死搏斗,非洲海峡,英国舰队则希望通过摧毁中国在非洲的海军力量展示他仍然控制着全球的大半海洋。
    其实德国人和奥国人同样不希望现在就进行和谈,不过中国人迟迟不愿意调兵介入欧洲战事,又承诺两国在谈判桌上能获得的更多,德、奥两国也没有更好的选择。
    叶昭,自然希望欧洲维持均势,就好像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和法国在巴黎和会吵翻天一样,没有国家希望看到欧洲大陆出现一枝独秀,叶昭也不希望看到英法工业力量被彻底摧毁沦为三流国家,当然,实则就算德国在欧洲称霸,对于帝国来说,也无关紧要。
    只是如果想彻底战胜英国,帝国海军便不可避免的进入地中海、大西洋和北海同英国海军决战,这样的惨烈厮杀,与帝国获得的利益相比,实在是失多得少,实际上,战事发展到现在,东方帝国已经完全实现了自己的作战目标,现在结束战争,才能利益最大化。
    不过德国和奥匈两个盟友,在“分赃”中自然也要令他们能接受,要对英法军备进行种种限制,要令德国取得他想要的在海外的殖民地,帮助德国成为欧洲大陆最强的国家,这是毋庸置疑的,不然,中国这个盟友可能就会遭人唾弃。
    这样的结果与英法期待怕是相差甚远,所以叶昭从一开始,就知道华沙和会不可能一帆风顺。
    span
    id=〃endtips〃
    span
第一百九十三章 蛟龙现
    莫桑比克海峡南部海域。
    随着大英帝国收缩海军力量,在非洲海峡的大西洋舰队的总吨位已经超过中国海军两倍有余,而由于中国海军距离本土甚远,在战事初期取得的优势早已逆转,现今中国海军已经很久没有发起对英国海军的攻势,整个莫桑比克海峡,英国海军巡航越来越频繁。
    实际上,这等于切断了东方帝国本土对南非殖民地的物资输运,也就不难理解在南部非洲战场,中国与德兰士瓦联军攻势宛如强弩之末,占领开普敦没两个月,便不得不战略性撤退了。
    无畏号是大英帝国刚刚竣工不久的全重型火炮战列舰,排水量高达19000吨,这艘庞然大物是名符其实的海上巨无霸,是现今大英帝国最先进、吨位最重的战列舰,安装了全套无线电系统的无畏舰被维多利亚女王称为是为捍卫大英帝国荣誉而生的海上钢铁堡垒。
    毫无疑问的,无畏号就如同无敌的巨人,趾高气昂的游弋在莫桑比克海峡。
    无畏号舰长同时也是英国大西洋分舰队副司令官纳尔逊中将,英国海军最年轻的高级军官,今年还不到五十岁,但在同中国海军的较量中屡屡建功。他思想活跃,并不是传统意义上古板严肃的帝国海军统帅,早年在驻香港海军服役的经历更令他很早就接触东方海军战术思想,这也令他同中国海军进行较量时大致能理解中国人战术的真正目的。
    舰桥指挥室内,无线电报哒哒的响着。舰队与开普敦的联系从没中断,也令纳尔逊不得不感慨源自中国的无线电技术对于海军发展的深刻意义。
    “将军阁下,听说中国人提出的停战条件很苛刻?”站在纳尔逊中将身侧的军官是他最亲信的参谋官克莱格上校,很帅气的军官,蔚蓝的眼睛就好似大海般深邃。
    纳尔逊默默点头。在华沙,中国人与他的盟友们提出了一系列停战的苛刻条件,包括中国收回香港的治权;文莱、印度、加拿大实行独立自治;澳大利亚划分为两块区域,东方移民和欧洲移民、原住民按照划定的界限分居东西两区域,并且分别实行全民意愿下的独立;英国人承认新加坡等东方各自治行政区的合法性等等。
    涉及欧洲部分,同盟国则提出英国、法国常备陆军限制为十万人以下,德、法、英三国海军总吨位比例不得低于2:1:1。同时对单艘战舰的吨位做出种种限制,英国在非洲的殖民地超过半数转由德国人统治等等。
    军费赔偿,协约国其他国家尚不计算在内,同盟国对英、法两国就提出了200亿中国币的战争费用索赔。
    涉及奥斯曼土耳其,英法早已无力顾及。同盟国更提出奥斯曼帝国境内各民族应该获得独立自主的权力,土耳其只被允许保留伊斯坦布尔附近小部分领土以及小亚细亚的部分。
    如此苛刻的条件,便是伦敦最温和的主张体面结束战争的人士也难以忍受,也怨不得派出使团赴华沙的自由党政府饱受各界抨击了。
    “中国海军活动范围仅仅限于东方,只要我们能封锁地中海,就算中国陆军加入西部战区。漫长的补给线,也会严重削弱他们的战斗能力,西部战场将会成为他们的滑铁卢。”克莱格上校语气和目光同样坚定。他和许多海军将领一样,始终坚信这场战争最终胜利的是大英帝国。
    纳尔逊微微点头,他知道军方提出了波罗的海登陆作战计划,等中**队进入西部战场,协约国联军将会通过波罗的海在波兰登陆,同德奥东部波兰地区反抗德奥统治的波兰武装、俄国西部残余武装、以及波兰境内的反对派武装一起。开辟东段第二战场,只要能坚持半年时间。失去东方援助的德奥联军以及加入西欧战场的中国精锐陆军就将陷入极为不利的境地甚至被歼灭。
    现今联军方面早已经开始与各方协调,准备这场绝地大反攻的宏伟计划。
    险中求胜,纳尔逊认为,如果第二战场成功开辟,觉得胜利唾手可得的同盟国集团将会遭遇沉重打击,尤其是对于认为战事即将结束的同盟国前线将士来说,其士气遭到的打击将是致命的,策划这场绝地反攻战役的军部统帅的战略目光委实高明的很。
    “希望你的预言能成真。”纳尔逊微笑看向了蔚蓝的大海,东方,红火的太阳渐渐跃出海面。
    “轰隆”一声沉闷的巨响从西方隐隐约约传来,纳尔逊皱了皱眉头,问道:“霍格号遇到中国舰船了?”
    西方两海里外,是为主舰队护航的霍格号巡洋舰编队。
    消息很快通过无线电波一条条传来。
    “将军阁下,霍格号遭遇不明物体袭击,正在下沉!”
    “希尔号、东方开拓者号发生剧烈爆炸!”
    “西方发现中国战舰编队!”
    纳尔逊几乎不假思索,冷声道:“命令所有分舰队向霍格号方向靠拢,全体准备作战!”
    霍格号是一艘排水量超过8000吨的重巡洋舰,希尔号和东方开拓者号均是霍格级巡洋舰,整个分舰队作战人员、水手等超过6000人,便是中国非洲海峡舰队全数到来,纳尔逊也不可能置他们于不顾。
    何况,一直依靠陆基炮火龟缩在各个港口中的中国舰队,纳尔逊正苦寻不到机会同他们真刀真枪的较量呢。
    无畏舰就好像巨人,全速前进下。劈开的浪涛声势惊人。
    从远望镜中,很快就发现了一个个小黑点,那是中国海军的战舰,黑点越来越大,高高飘扬的麒麟旗上耀武扬威的麒麟图案已经清晰可见。
    无畏舰上。指挥室巨大玻璃上方的钢铁护甲正缓缓落下,纳尔逊笔直的站在指挥室最前方,钢铁护甲的阴影慢慢将他岩石般冷峻的脸庞笼罩。
    一道道命令从指挥室通过电波传达到各个分舰队,负责攻击中国舰队的战列舰、巡洋舰跟随无畏舰一起,在蔚蓝大海划出无数白线。成纵队向中国舰队扑去,又有一支巡洋舰分舰队向正缓缓下沉的霍格号等船舰驶去。
    只是谁也没有注意到,此时南方蔚蓝海面上,一支支紧贴海面的小黑点若隐若现。
    潜望镜,中国潜艇的千里眼——3型潜望镜,代表着帝国光学技术结晶的千里眼改进型潜望镜。
    最前方的蛟龙号潜艇中,潜艇编队总指挥、艇长邓世昌兴奋的看着越来越近的那数十个黑点。嘿了一声道:“不走了!吃大餐!”
    虽然帝国海军一直孜孜不倦的秘密发展军事型潜艇,邓世昌所率领的借补充舰队掩护秘密来到非洲海峡的19艘潜艇更是帝国最新型号具有近海作战能力排水量超过500吨的蛟龙级潜艇,双层壳体结构,更采用了最新的柴油发动机。
    但帝国潜艇的航速仍然远远低于水面舰艇,潜艇攻击战术只能是埋伏在目标必经航线附近截杀敌舰。一旦被目标甩掉,想要追赶那可是望尘莫及。大海茫茫,航线有无数条,邓世昌率领潜艇编队已经进行数次这样守株待兔式的作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