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魏小宝的强盗生活 >

第72部分

魏小宝的强盗生活-第72部分

小说: 魏小宝的强盗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尔衮皱眉道:“何洛会!别这么贬低自己,你在本王座下是头等武将!赶紧看看,本王要听听你的意见,山西那块你最熟悉。”
    何洛会捧起那两份破烂纸片,有一份是用血写的,两份折子上都糊满血和汗,但仍然看得清楚大概意思。王昌龄是冀宁道台,因为他也是汉人,姜壤起兵前曾经秘密造访他,劝他一起反多尔衮。姜壤当时说了大堆“大逆不道”的话来劝他,什么多尔衮为人野心勃勃,阴谋篡权,居心不轨,逼太后下嫁,服制皆超出本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为了清君侧,自己不得已而起兵,希望他能协同等等。末了还告诉他已经控制了大同全境,威胁他不反也得反。王昌龄在折子最末说自己对摄政王衷心耿耿,绝对不会跟贼子一起造反,摄政王提拔之恩只捍世再报云云。
    何洛会心里清楚,为了监视牵制姜壤,王昌龄全家儿老小都在京城,他怎么敢跟姜壤一起造反?肯定是为了保全全族命,上了遗折,命人出城送信给阿赖,自己自杀了。
    再对照阿赖的奏折,果然如此。王昌龄稳住姜壤之后,连派心腹出大同城送信给城外五十里的八旗驻军营地,不料好不容易混出城,那边已经是火光冲天。姜壤明知不可能说通阿赖造反,也心知王昌龄是靠不住的,索先下手为强,连突袭阿赖的大营。
    事起仓猝,阿赖匆忙应战,但是大势已去,靠着身边一队亲兵死命保护边打边退,正好与王昌龄的送信使者碰面。阿赖临时匆匆起草一份血书奏折,交给心腹军校,命他赶紧到京城送信,自己引开追兵,末了说只有以死报摄政王知遇之恩云云……
    何洛会看完两份折子,心里已经有了计较,沉吟道:“大同已经落入姜壤之手,如果我是姜壤,肯定趁消息没传开,向南夺取雁门关直取忻州。忻州地势比大同更险要,三面环山一面临河,进可攻退可守,只要以雁门关为犄角之势,太原很难守住。如果我猜的不错的话,姜壤现在已经骗取雁门关,夺到忻州,马上就要挥兵南下直指太原。我们必须赶紧从石家庄调兵增援太原,命太原将军喇珠死守,封住叛军南下道路,绝对不能让姜壤夺取汉中!同时再派一路军从喜峰口绕过长城,挥军南下直抵张家口,两滦击。姜壤成不了气候!”
    多尔衮听完何洛会这番话,心底暗叹,到底没看错人,刚才又急又怒的心情渐渐平复,脸上勉强有了丝微笑:“到底是本王座下第一爱将,智勇双全。好!就这么办!兵贵神速,趁姜壤还没有夺取太原,我们赶紧派兵增援!”
    第二卷 大话清游 第六十一章 多尔衮亲征
     更新时间:2009…1…7 23:49:18 本章字数:2315
    但是已经晚了,黄昏时分,太原将军喇珠的八百里加急也到了,姜壤的叛军势如破竹,不过短短两日,已经连陷雁门关、忻州和太原。如果说雁门关和忻州都是在不备的情况下被骗取,但太原的失守却是有些蹊跷。据喇珠奏报,他本来坚守不出,等待援军,没想到半时分,忽然被姜壤攻破北门,他怀疑城中有姜壤的内应,当时情况下,他只有匆匆从南门逃离,直奔汉中最后一道防线——汾州。希望能够戴罪立功,守住汾州。
    多尔衮顿时暴跳如雷,正在阅兵选将的当口,军情忽然又有了变化,他只好匆匆结束阅兵,命军士解甲,校场上原地待命,赶紧跟何洛会一干人等商议。
    他的目光首先投向何洛会,想听听他的意见。何洛会心里一直在翻,他总觉得事情很蹊跷。姜壤并没有打出光负地的响亮招牌,只是说多尔衮野心昭彰,他要清君侧,仔细想想这里面大有章。
    姜壤一个汉人,他凭什么清君侧?毕竟顺治是满人皇帝,朝廷还是满人朝廷,哪里轮到他来清君侧?难道深层意思是他效忠顺治,反对多尔衮这才起兵造反?这样做对他有什处?如今天下承平,百姓厌战,在这当口他忽然起兵,等于飞蛾扑火自取灭亡,除非他有什么强硬靠山。这里面绝对有鬼,而且阴谋味道非常浓。
    何洛会越想越不对劲,但是这层意思然能明说,自己到底也是汉人,好不容易得到多尔衮的信任,只要乱说一句,多年辛苦征战荡的富贵只怕消失得无影无踪。半晌他清清喉咙道:“现在只有赶紧增援汾州,希望在援军到来之前他们能守住。另外北路大军依然要派,牵制夹击都是必须的。请王爷定夺。”干巴巴说完这间他就闭紧了嘴巴。
    本书首发一起看网,请登陆历史军事频道,支持正版小宝,更多精彩等着您
    多尔衮很了解何洛会,估计因为他也是汉人的缘故,怕有牵连嫌疑不敢再多说。这样一想,本来他想派何洛会主持南路援军的心思立刻打消了,是啊,不能不防,毕竟何洛会也是汉人。他看着周围这些王爷们的脸,一个个打量过去,多铎倒是不错,可以急赴山西总领征讨叛军事宜,端亲王博洛领南路援军,至于北路可以派恭亲王满达海,另外再派敬谨亲王尼堪率一路八旗劲旅在石家庄待命,堵住叛军东进通道,至于西边,调榆林守军东进百里扎营,这样可说是万无一失。
    刚这样想,就听郑亲王济尔哈朗咳嗽一声打破了静谧,声音很有些愤慨:“姜壤贼子,竟敢起兵反朝廷,我看他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不给他点颜看看只怕不知道我们八旗劲旅的厉害。依我看,摄政王应该亲自领兵征讨姜壤,以后看谁还敢胡说八道什么清君侧!如果摄政王亲自领军,威望极高,叛军心思离散,破姜壤指日可待!”
    多尔衮一怔,想来想去都没想到自己领军征讨叛军,济尔哈朗这话倒有几分道理。只听济尔哈朗继续道:“本来豫亲王带兵最好,但是他威望不如摄政王高,而且我们还得提防北边元国蠢蠢动,必须另外调一路大军过去扬威,表明姜壤不过是癣疥小疾,免得被人看低了。英亲王最合适,他年长持重,有他在北疆元国那边不敢乱动。依我的愚见,豫亲王爷留在京城支应大军粮草问题,这也是要务,他最合适。摄政王带兵期间,我还可以帮帮豫亲王的忙,政务倒是不用担心了。”
    多尔衮听到这里已经动了心,有多铎在京坐镇,自己放心得多,何况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自己可整不来调动军粮事宜,那些事自己压根就从来没办过!如果留京,势必忙得头大三圈,难道还指望那些吃得肥肥的满族亲贵?还不如出征来的痛快。只是这样一来,跟大玉儿的婚事就要延后,想到这个他犹豫了。
    满达海说道:“我也同意郑亲王的意见,摄政王亲征可以提高威望,如果一举荡灭叛军,肯定摄政王的威望会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地步,接下来跟太后大婚,取代福临可说是顺理成章、再自然不过。”
    这话一出,多尔衮心思立刻活了,老实讲,他可不愿意留守京城支应大军粮草,还是打仗痛快多了!他哈哈笑道:“就这样!本王亲征姜壤,待一举荡灭叛军,正好回京大婚,双喜临门,定是人生一大乐事!”
    决定了之后,他立刻开始分派各路带兵人马,恭亲王满达海领北路军,自己和端亲王博洛及何洛会领主力南下,从南面进击姜壤,敬谨亲王尼堪则领东路军在石家庄待命,防止叛军东进。多铎和郑亲王济尔哈朗留守京城,支应大军粮草等一切后勤事宜。
    入时分,多尔衮已经率领浩浩荡荡的八旗劲旅出发了。出发之前,他把多铎叫到一边嘱咐道:“粮草是头等大事。现在秋粮还没收下,你赶紧调江南屯粮支应前方,着户部加急办理,凡事以粮草为先。我如今赶的就是个速度,必须在姜壤夺取汾州之前赶到,大军不能带太多辎重,粮草最多只能供应三天。不管你想什么办法,三天之后,粮草必须私前线。还有,驻京所有军队看紧了。步军营和前锋营必须时刻掌握在你的手里,这两营关系到京畿驻防,千万马虎不得。调通州大营前进五十里,贴在京城东面扎营。丰台大营原地不动。以犄角之势看住京城,万一有个风吹草动,立刻调两营军队进京换防,全面戒严,待我回京后再说。千万记得。”
    多铎连连点头,拍胸脯保证道:“二哥你放一百个心,有我在京城守着,你就痛快打仗去吧!快点打个大胜仗回来,弟弟我还等着喝你和大玉儿的喜酒呢!”
    提到大玉儿,多尔衮心里有些不舒服,想到那天跟大玉儿的龃龉,心头淡淡一丝阴影掠过。不过出征当口,他也不愿意多想,拍了拍多铎的肩膀,立刻上了战马。
    大军开拔。多尔衮骑着他那匹最心爱的乌云盖雪追风宝马,淹没在滚滚洪流中。
    第二卷 大话清游 第六十二章 进宫面圣
     更新时间:2009…1…7 23:49:18 本章字数:3384
    小宝大骂关老二:“没用的东西!找个人都找不到!董小宛是八大胡同头牌红姑娘,长得那么起眼,那天动静又闹这么大,你竟然就是查不出来她被拐到哪里?都是白吃干饭不会做事的蠢货!”他气咻咻地坐在客堂上,指着关老二的鼻子好一顿骂,直骂得关老二头都抬不起来。
    关老二垂头丧气道:“爷,我把能派出去的人手都派出去了,我们那十来家店如今生意都不做了,所有人出动到处打听董姑娘的下落。那些人实在很厉害,带着董姑娘出了八大胡同后不知道去了哪里,平地消失了一样,实在古怪得很。”
    小宝坐在太师椅里摸着下巴思忖,自己手下如今有千多人马,都分散在十来家店里,所有这些人都出动,这是一股非常大的力量;再加上关老二那些如今也加入了的地痞哥们,也都是京城各处混得熟吃得开的人,没可能连一点消息都查不出啊?那些人武功很高,又夹着几位公公,莫非是被拐到宫里藏起来了?这倒有可能,拐走董小宛的人肯定跟宫里头的人有关,紫城那么大,空屋子不晓得多少间,小皇帝也许压根就没想到朝思暮想的人儿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如果是这样,得提醒他在宫里找由头搜搜。
    想到这里,他放松面皮,挥挥手道:“算了,传老子话下去,这事明松暗紧细细查访,生意还是要做的,不然一天得亏多少银子?继续开门做生意。”
    关老二唯唯诺诺赶紧带着几个小厮到各家店铺传话去了。
    小宝在客田踱了几步,朝院子里那天被自己砍得少了半边树杆的银杏树看了会,心里很有些抽搐——这棵树眼见活不了,算了,改天再买棵回拦种上去。
    天已经擦黑,丫陀儿来问小宝什么时候开饭。小宝挥挥手道:“再等等,二爷回来再开饭。”他心里很有些奇怪,怎么都这时候了书生还没下卯?莫非又被兵部那些没长眼睛的混帐长给扔了大堆公务?
    正胡思乱想间,忽然门上通报:“宫里来人了!”
    小宝头一抬,就见小德子绕过大院门口的照壁急匆匆跑进来,边走边拱手道:“小的就不给魏守备行礼了!快跟我进宫,皇上等着见你!”
    啊?小宝嘴张得可以塞进一枚鸡蛋,只见小德子穿的甚至不是平时的便装,而是一身五品太监总管团锦袍的正式公公制服,他顿时意识到肯定出了什么大事,对小德子拱手道:“王公公客气,我换身衣服就去!”
    “别换了,快跟我走,皇上等着见你,出大事了!”小德子上前不容分说一把拉住小宝的手腕,拖着就朝门外走。
    门外已经停了辆宫里的马车,赶车的也是乾清宫执事太监,还有两位小太监一边一个站在车辕旁边,四角挂着铜铃铛,提醒路人回避——这根本就是皇帝传旨意时太监用的马车。小宝一头雾水坐上车,马车立刻辚辚朝宫里疾驰而去,四角的铃铛叮叮当当疾响。
    “出了什么事?”小宝首先问道。
    “大事!大同总兵姜壤反了!摄政王亲领大军讨伐叛党,这会儿大军大概已经开拔了!”小德子低声凑近小宝道。
    小宝心里轰然巨响,这大同总兵早不反晚不反,这个节骨眼上造反实在太好了!他非常清楚,太后下嫁多尔衮的日子都订好了,正着急捏把汗,小皇帝接下来的日子该怎么过啊!没想到多尔衮亲征,这样一来大婚势必延后,拖得一时是一时,而且里面还有许多章可以做,简直太妙了!他嘿嘿一笑,竖起大拇指:“好!反得好!”
    本书首发一起看网,请登陆历史历史军事频道,支持正版小宝,更多精彩等着您
    小德子低声把来龙去脉给小宝说了遍,差不多说完,马车已经到了西华门。守门的侍卫换了一批,相对平时来说,戒备森严许多,黑压压站了一大片。显然是因为多尔衮亲征,对皇帝的防范更严了。
    小德子毫不惊慌,出示了执事腰牌,带着小宝便往里走,那侍卫头领看着小宝眼生,喝道:“他是什么人?”
    小德子摆出乾清宫总管太监派头,冷冷道:“皇上召这位大人进宫,奴才只是传皇帝旨意,他是什么人不用你来问!也轮不到你问!”
    那侍卫一时语塞,但他明显是多尔衮的人,也冷冷摆出公事公办的样子,逼着小德子出示旨意诏书——这就明摆着欺负人了!皇帝要见大臣,一般都由执事太监传口谕,又不是调外地吏进京,哪里还用得着什么诏书旨意之类书面的东西?
    小德子脸都涨得通红,高声跟侍卫头领辩论着,两人舌枪唇剑针尖对麦芒,虽然天已经黑了,可这里是什么地方?是皇帝召臣子等待觐见的西华门,虽然现在全部朝政都由多尔衮把持,里面的各地外翱等待皇帝召见的签押房基本是空的,但还是有许多微末汉臣小吏及满人笔帖式在值班——虽然只是应景。他们都被吵嚷声惊动跑出来。
    渐渐有人围观,越围越多。那些汉臣虽然职微小,在一众手握大权的亲王面前连话说不上,可是看到皇帝的亲信——乾清宫五品总管太监被一个侍卫如此刁难,都面露不忿之。
    小宝在旁边看了半晌,见那侍卫就是百般刁难不放他进去,又见旁边那些人脸,知道这侍卫头领已经犯了众怒,心想,虽然小皇帝被多尔衮欺负得不成皇帝样子,可到底人心是有公理的,眼珠子一转,决定出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