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极品小军阀 >

第8部分

三国之极品小军阀-第8部分

小说: 三国之极品小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哈!……”刘辩也被蔡邕的咳嗽声所惊醒,不由一面大笑着,一面抚掌走进屋内,“啪啪啪!……”
    “咦?王爷?”蔡邕见到刘辩到来,吃了一惊,“不知王爷驾到,下官……”
    “好了好了!”刘辩摆了摆手,制止了蔡邕的请罪,而是转身看着旁边正不知所措的小美女蔡文姬道:“这就是文姬妹妹?”
    “正是小女!”蔡邕赶紧回答。
    “嗯!不错!不错!”刘辩连连点头,这小丫头近处看来更是了不得!明眸、皓齿、雪白、苗条的外在美,与温和、典雅、羞涩、清纯的内在美,揉合而成一幅绝世美人图,让刘辩顿时有点不知身在何处。
    在刘辩这小色狼的灼灼目光下,蔡文姬娇羞的脸上爬满了红云,如火烧云般,令人心神皆醉。
    “卫仲道见过王爷!”卫仲道也看出了刘辩的“深意”,于是,满怀戒意地上前请安,有道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他才不管你是什么王爷,想要染指自己的文姬妹妹,那绝对不行!
    “你就是卫仲道?”刘辩回头看着面前这个瘦瘦弱弱的少年不禁有点好笑,“娘滴,纯粹一个绣花枕头!又白又瘦、浑身没有二两肉,虽然长得比较端正,但一看就是病恹恹的,怪不得早早去见阎王了!”
    “正是!”卫仲道直视着刘辩:“难道王爷听说过仲道?”
    “哦!听说过!曾经听蔡大人提起过,听说你是河东才子?”刘辩笑道。他对卫仲道的敌视态度一点也不稀奇,但是,在当今社会有权就是爷爷!老子岂会输给你一个小毛孩?但是,他忘了自己虽然有着后世几十年的智慧,但如今也是一个小毛孩。
    “卫氏原系西周分派,河东卫氏始祖系明帝时期迁徙至河东郡安邑县的代郡人卫暠,现在成为河东一支。”蔡邕立即岔开话题解释道。
    卫仲道则没有那么好的脾气,毕竟年少气盛、而且在自己心慕的师妹面前听到刘辩那不阴不阳的声音“听说你是河东才子?”不由勃然大怒:“小王爷年纪轻轻就能担当一州之王,看来是博学多识了!”
    “呵呵!不敢!不敢!”刘辩得意地一笑,“老子四年大学难道白上了?岂能在你这个毛头小子面前丢人?尤其这漂亮可爱的文姬妹妹还在面前?”
    “仲道!……”蔡邕不由一惊,好家伙,你真是不知死活!
    “蔡大人!”刘辩制止了蔡邕的暴躁,而是对着卫仲道笑道:“早已闻听卫才子的大名,本王实在是钦佩不已,日后定要向卫公子多多请教。”
    刘辩的意思非常明显,今天是没有时间了,改天吧。
    但是,卫仲道哪有心思等到以后,而眼前也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击败这个混账小王爷,“对了!只要是王爷就肯定要打仗!……”想到这里,卫仲道忽然从怀里取出一个包裹来。
    “王爷!”卫仲道自信道:“我这里有大汉全景图一副!”
    “什么?”刘辩吃了一惊,“大汉全景图?”
    “对!”卫仲道高声道:“这副大汉全景图是我祖上几十代经过经商、探索而得到的珍贵财宝,是全天下独此一份详细的地理图册!可谓是无价之宝!”他的面上此时已经隐隐露出了一丝高傲的神色。
第十二章:高老庄的高
    “哦?地图册?”刘辩惊讶得差点叫了起来,这个世界并不只有自己懂得地图的重要性,毕竟在这交通落后的时代,有这么一份详细的地理图册,那可就发达了,做起事来肯定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用刘辩的话来说,那就是:有了这份地图册,自己想要低调都不行!
    见到刘辩眼冒绿光的样子,蔡邕不由暗暗摇头,“你个毛头小子,不知道怀璧其罪的道理吗?大汉全景图?哼!这下子麻烦了,用吴孟达的话说:嘿嘿!这下你死定了!”
    但卫仲道此时却管不了那么多,本来这幅大汉全景图就是自己带来洛阳,准备献给灵帝,想要讨个官衔的,却不想自己刚到洛阳,就发现蔡邕竟然被太子召到幽州,而自己只好放弃了留在洛阳,一路跟着老师前去幽州,这当然是为了亲爱的文姬妹妹,否则,自己一个贵公子哪能受得了这奔波之苦?
    “我看看!”刘辩不容分说,一把将大汉江山图抢了过来,虽然卫仲道年龄比刘辩要大,但是,他乃一个文弱书生,怎么能抢得过刘辩这个从小在宫外野地里长大的孩子?
    “你!……哼!强盗!”卫仲道知道自己抢不过他,但是,在蔡邕府上,他也不怕刘辩抢了东西不还,所以只是小声地骂了一句。
    刘辩根本就不在意他骂自己强盗,但是,蔡邕、蔡文姬却被吓了一跳、汗流浃背!自古以来,谁敢对一个王爷如此无礼?“但愿他没听到!但愿他没听到!……”
    但所幸刘辩置若罔闻,只是将包裹放到了案子上,打开后里将里面的绢帛伸开:“哇!”刘辩看着这幅地图不禁赞叹不已,“高!高老庄的高!竟然与后世的地图一般,什么河流、山丘、水道、桥梁、官道刻画得详详细细,让人一目了然,的确可以称之上是当世的无价之宝!”
    “哼!”见到刘辩一副惊艳的样子,卫仲道上前一把将大汉全景图收了起来,“王爷!如果对大汉全景图感兴趣也不急在一时,如果王爷能在歌词诗赋方面胜得过小生,那么,这幅大汉全景图仲道将拱手送上……否则!”
    “哦?”刘辩一愣,“娘滴,才子了不起啊?不过,自己只是个外来户,能行吗?”
    见到刘辩愣在那里,蔡文姬忽然掩嘴一笑,俏目中隐隐露出一副“你不行了吧!”的表情来。
    “娘滴!干什么不行,为什么要比歌词诗赋?靠!那些年记住的几首唐诗宋词也不知道还在不在了……。”刘辩见到蔡文姬的表情不由有些头痛,心里更是难平,他当然不会在美女面前丢了风度,“请讲!”
    “呵呵!”卫仲道见到刘辩竟然应战,不由暗暗好笑,“你个纨绔王爷有什么才华!别在这里丢人了!”
    蔡邕也是一脸的惊诧,但是又不好出言相劝,毕竟刘辩是王爷,自己哪能不顾及他的颜面?“唉!年轻人啊!”他此时只想卫仲道不要太过盛气凌人,给刘辩个台阶下就行了!但是,蔡文姬听到刘辩竟然应战,不由拍着手掌叫好起来,毕竟卫仲道在自己的心目中是个无所不能的才子!自己心目中最仰慕的大哥哥,能见到卫大哥将这个王爷打败,嘿嘿,就和自己有了成绩一样,肯定值得期待!
    “咳咳!”卫仲道轻咳了两声:“下面我们就以文姬妹妹的琴声为题,各自赋诗一首你看如何?”
    “请!……”刘辩面无表情,但心里却在不断搜刮“琴!琴声!琴艺!”
    卫仲道背着手走了两步,缓缓道:“银潢耿耿霜棱棱,西轩月色寒如冰。姬妹一叩朱丝绳,万籁不起秋光凝。”
    “好!好!好!”蔡文姬不似她的父亲,听到卫仲道竟然为自己作诗,兴奋地立即拍手叫好起来。而蔡邕的脸上也写满了震惊!好小子,不愧为大汉有名的小才子!出口成章,而且还将文姬的名字嵌入了诗中……哇!
    见到卫仲道洋洋自得的表情,又看到蔡氏父女那惊艳的模样,刘辩不由冷哼一声,走上两步:“那么啰嗦干什么?哼!本王就一句: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啊?”卫仲道听到刘辩的诗词,愣了一下,嘴里就像是被人给塞进了十只苍蝇,“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好!好!好!”就在此时,荀攸走了进来,“王爷好文采啊!”
    “好!好!”两声炸雷般的喝彩也立即在门口响起,只见那皇甫嵩、高览一脸地献媚,“王爷!实在是高,还是高老庄的高!”
    “我靠!你个马屁精!”刘辩差点破口大骂,“你们懂什么?你个大老粗!”
    “嗯!”蔡邕见到他们进来也不多说,只是沉醉地缓缓念道:“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高!高老庄的高!”蔡邕作为当世大儒,自幼就受到诗书礼仪的熏陶,自能听出词句的惊世核俗之处。不由大为赞赏,却哪里知道这是刘辩盗用了后世“诗圣”杜甫的千古名句。
    中国古代的诗歌的巅峰是“唐诗、宋词、元曲”,这些时候,无论韵律平仄还是格式都已发展到了极致,而三国时期正是民间乐府诗盛行的时代,属于诗歌的幼儿期,就是韵律诗也是要到南北朝时才被人提出,更遑论韵律平仄了。故此句一入耳中,蔡邕立刻被其深刻的含义、优美的语言、对仗的格式、独特的韵律所吸引,不由对年少的刘辩刮目相看起来。
    而蔡文姬此时也沉醉在刘辩剽窃的佳句中,久久不能自拔。
    “对了!”蔡邕醒悟过来,“王爷啊,这……高老庄的高是什么意思?”
    “哦!就是……就是非常高明的意思!”刘辩抹了一把汗,“娘滴,跟你们说猪八戒你们也不认识!”
    “你!……你……这不是你做的!”卫仲道做梦也想不到一个纨绔王爷能有这样的文采,所以咬牙叫道。
    “证据?”刘辩也不多说,只是盯着他手中的大汉全景图伸出手来用食指勾了勾。
    “我!……我!只要王爷能再作出一首诗来,仲道就将大汉全景图拱手送上!”卫仲道咬牙道。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刘辩自然地朝着蔡文姬微微一笑,“文姬妹妹,正所谓:所贵知音难。此诗就算是本王专门为你所作吧!”
    “咦?”原本众人也以为刘辩前面所吟的那两句诗是剽窃而来,但应时应景为蔡文姬而作的这首诗却是人人都未听闻过的,不由相互看着唏嘘起来。
    “为我?”蔡文姬见到刘辩“含情脉脉”地看着自己,小脸不由一红,就像是偷东西被人抓住的小偷,低着头搓弄着衣角,细细品味起这首诗来。
    “王爷!……”卫仲道见到刘辩竟然将自己手中的大汉全景图夺了过去,不由惊了一身冷汗,这可是父亲为了自己博取功名而精心制造的“宝图”!天下独此一份,现在就这样被刘辩抢走了,心中不由失魂落魄、不知所以。
    刘辩则得意洋洋地将“大汉全景图”放入包裹,随手递给了皇甫坚。
    “谢谢!”他还没有忘记朝着卫仲道客气两声。
    卫仲道此时的脸色都变成了猪肝色,一副气急败坏的样子,“完了!这下子把卫家的脸都丢光了,还什么才子?我呸!连一个纨绔王爷都及不上!看来自己真是井底之蛙了!”
    见到此景,皇甫坚立即小声叫道:“王爷,正事要紧!”
    “哦!对了!”刘辩得到了大汉全景图差一点连正事都忘了,就要溜走,被皇甫坚一提醒,立即朝着蔡邕道:“蔡大人!本王有一事相求,还请……”
    “王爷请讲,下官定然遵命!”蔡邕本身就是一个大儒,对文人相当尊重,此时,见到刘辩并不是世人所讲的小纨绔样子,不由对他另眼相看起来。
    “是这样的!”刘辩讲明了自己需要锻造一批刀剑,想要从蜀江中取水,想要蔡邕帮忙去找刘焉……”
    “哦?”蔡邕不以为然道:“下官与刘焉的确是挚友,但王爷此事是否太过草率?怎可听信一个铁匠之言而劳财伤民,远去蜀郡取水?”
    “蔡大人就不懂了!正所谓:淬,坚刀刃也!这淬字可重要无比啊!此事古书都有记载,蔡大人闲暇时间可以去我那里找点兵器锻造方面的书籍看看!”刘辩笑道。
    “是!”蔡邕乃当世大儒,哪能去看那些下九流的书籍?他自是不以为然,但刘辩吩咐下来,他又不能不听,只好点头领命。
    “攸正好有件东西想要送给刘焉,就麻烦蔡大人给捎去吧!”荀攸听到这里,立即告退一声,返回了隔壁的住处,不一会就取出一幅字来。
    “哦?这是……?”蔡邕见到这副绢帛的字非常惊奇,打开一看:“呀!竟然是先秦丞相李斯手书的《会稽铭文》?”。
    “对!”荀攸笑道:“蔡大人果然不愧是当世大儒,对这书法的造诣可谓功底深厚,一眼就看出了这是真品!”
    “这秦篆小篆当真可称得上是当世孤品啊!”蔡邕不由自主地凭空临摹起来。
    众人听到这是李斯的亲笔所书,不由也是惊讶万分,纷纷凑上来仔细观看。
第十三章:那我就不客气了
    卫仲道方才气急败坏,现在静下心来,又开始观看蔡文姬的表情,但见到蔡文姬凝神细看的惊艳表情,心里更是难平,他当然不想再次在美女面前丢了风度,便撇开诗词,轻声指着那副《会稽铭文》道:“文姬妹妹。你看这副书法如何?”
    “大气磅礴!令人赞为观止!”蔡文姬朱唇轻启,小声赞道。
    荀攸也点头赞道:“李丞相笔法犀利,尤其是这:皇帝并列、兼听万事……哇!实在是书法中的精品!”
    卫仲道却是没有理他,只是转头不屑地对刘辩道:“王爷,你以为如何?”
    “嗯?”刘辩正在观看,却不想卫仲道已经将矛头指向了自己,看到他那趾高气昂的样子,不由有点发怒,“哼!字是好字!可惜一夫诳惑!”
    蔡文姬对这书法可谓是钟爱有加,爱屋及乌,闻听刘辩出言侮辱李斯,不由立即怒目朝着刘辩道:“王爷,你这是什么意思?”
    “哼!”刘辩冷声道:“李斯以闾阎历诸侯,入事秦。后来,斯为三公,可谓尊用矣。而李斯不务明政以补主上之缺,却持爵禄之重,阿顺苟合,严威酷刑,废适立庶。后被五刑而死,观察其本,实在是一夫诳惑,国丧身诛,本同末异之流矣,其字当然不以为楷!”
    刘辩的话很明白,一个凡人,得到皇帝的重用,不思好好治理国家,反而实施严刑、重税,搞得民不聊生,而且废长立幼,最终五马分尸而死,实在是一个狂夫,字写得再好,也不能成为世人的楷模!
    刘辩的话仿佛是在暗示自己,自己本应是皇室的“法定继承人”但是,现在就有些像李斯这样的人想要废长立幼,到时候,他们会死的很惨!
    众人听罢,不由相继低头沉思,蔡邕当即收起字画,甩手放置于案几上,“荀侍郎,此字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