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浮空基地-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您同意的话,我希望参谋处能成立一个专门的室来负责这种最高秘密级的战术规划。浮空基地的秘密一定不能暴露,如果可以的话,我想这些人5年都在封闭待在浮空基地上。”何俊才提出了一个条件。
“好,我同意你的看法。”胡百锡略微思考了一下,立即答应了,“明天我就让严武挑选人员,组建参谋处第四组,专门在浮空基地上负责浮空基地的战术参谋”。
后来中国抗战过程中的一些空军经典案例均出自该室的规划,数名参谋获得了“复兴荣誉勋章”勋章,后话不提。
回到机场简易的指挥部后,何俊才发现情报处的黄静波处长正在等着他。这才记起刚才留下黄静波希望跟他谈谈情报处的工作。何俊才快速走向他,并向他致歉。“对不起,黄处长,让你久等了。”
“哪里哪里,何上校事务繁忙,我等一会不碍事。”黄静波不敢得罪这位委员长身边的红人。
“情报工作是很重要的,这几天我都忙于重庆的防空,没有机会跟你好好的谈一谈。你能告诉我情报处现在工作的主要内容和构成吗?”接着黄静波就详细汇报了空军重组后情报处的发展规划。
原来的防空情报处在纳入部分侍从室情报组和军统抽调的部分人员后组成了内勤和外勤两个组。其中内勤主要负责协查内部间谍,外勤主要收集日军的相关情报。今天通报的汉口和运城机场敌机起降的就是外勤组。
“这种方式很好,有点像美国的CIA和FBI,你继续按照这种方式就行。我在海外的时候掌握了一些国家的内线,有相关的情报的时候我会通知你。另外,我想请你再成立一个组,专门负责对敌无线电通信的破译。”何俊才希望利用浮空基地的计算机,建立一个中国的“魔术”团队,以便长久的掌握信息优势。
“可是我们没有这方便的人和设备啊?”黄静波原来也想过这方面的事情。
“设备的问题我倒是从南洋带来了一部分。至于人,我听说军统请了一个美国专家,叫‘雅德利’的,此人是美国密码破译之父,曾在一战期间和一战后破译了大量日本的密电密码,你看这个人能不能请过来培训一下我们的人。而且我知道军统已经组建了一个‘密室’,大概有二三十人,都是留过日的人,你看能不能跟他们合作一下,我们出设备,他们出人共同破译?”何俊才给出了解决方案。“另外你明天再来找一下第四大队的郑队长,让他将你送到空军第四路的指挥部,我跟你详细谈谈。另外将我手中已经掌握的一些我们内部的日本间谍交给你。”
“是!”黄静波听说还有这么一份材料,不由得紧张起来,这可是立功的大好机会啊。
。。。。。。。。。。。。。。。。。。。
又失眠~~半夜睡不着,早上老早醒~~
勤奋一下,早起的虫子被鸟吃。
求点,求收,求推!
第十三章 准备再战(小改)
第十三章 准备再战(小改)
第二天一大早,郑少愚便将情报处的黄静波和参谋处的严武运到了浮空基地。经过几次何俊才的言传身教,郑少愚已经能很好地将DC-2停上浮空基地的飞行甲板。专业术语叫做“着舰”。何俊才终于可以卸下运输机飞行员的角色,而这架DC-2也正式成为浮空基地专用的穿梭机。
参谋部的两位处长到浮空基地后同样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被震惊了一把。等到何俊才跟严武谈成立参谋处第四组的时候,严武的头脑才清醒过来,迅速评估了浮空基地带来的战略优势,并表示一定要挑选精英人员来浮空基地上进行战术规划。
而当情报处黄静波看到何俊才连夜根据后世资料整理的山城间谍名单后,冷汗从头上流了下来。原来委员长身边的德国顾问和地面防空处下高射炮的指挥官都是日军间谍,怪不得日军轰炸这么准确。何俊才告诉他不要着急打草惊蛇,现在防空形式还不紧张,可以严密布控,争取掌握他们的间谍网。
让参谋部两位部下自行参观后,何俊才将第四大队大队长郑少愚叫到空勤指挥室来。空勤指挥室中几名副官在昨天的火线培训后已经能熟练监视雷达屏幕,控制无人侦察机在运城和汉口的警戒方向巡逻了。
“昨天你们研究的‘空爆炸弹’有结果了没有?”何俊才也头疼现在的战斗机攻击力太弱,居然跟轰炸机打成平手,要知道战斗机可是专门克制轰炸机的啊。
“阎雷已经将他的想法和以前的一些实验数据告诉我们,我们算了一下,可以用SB-2高速轻型轰炸机来实施。不知道能不能给我们调一些过来?”
“我看没有问题,一会我跟装备部的黄部长打个电话。据我所知今年3月苏联志愿航空队的轰炸机大队人员撤离后,留下了数架SB-高速轻型轰炸机和四架TB-3重型轰炸机没有人开。不过你们能驾驶么?”何俊才问。
“应该没有问题,我们一些人也接受过轰炸机驾驶的训练。今天在不出击的时候我们演练几次。另外还请一同将炸弹申请到。”郑少愚说。
于是何俊才跟装备部黄光锐打了个电话,黄光锐满口支持,立即从梁山基地调出5架SB-2给送到第四大队,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些50公斤的小炸弹。郑少愚立即命令第23中队部分飞行员试飞SB-2,进行演练。
“郑中校,昨天你从头到尾指挥了战斗,有什么感受?”何俊才进而问到。
“很有感触,这种信息化的优势太明显了。对了,能不能考虑给苏联志愿航空队的战斗机大队也配备上无线电,这样我们就能更好协同作战了。”郑少愚建议。
“我原本是考虑保密,但是现在的情况不得不做出一些让步。你回去的时候带上四部机载无线电,原本这个东西数量有限,他们就先装备到中队一级吧。你去的时候也教他们使用一下。看来我们指挥部还要增加一个俄语指挥员啊,呵呵。”何俊才其实昨天考虑过这个问题,看到现在中国空军的装备实在太弱,而且过了8月后会面临‘零式’灾难。他希望透露一些技术给苏联,以便以此为‘诱饵’换取更大的援助,充分利用到明年4月间这段‘中苏蜜月’。
“还有个事情,我想问问,日军曾经夜袭过么?”何俊才知道历史上今天晚上日军的夜袭给重庆带来了巨大的灾难。73架海军的九六式陆上攻击共投下837枚燃烧弹,重庆陷入一片火海,一些大火甚至燃烧了3天才熄灭。
“有过,去年这个时候,苏联志愿航空队刚进驻的时候打下了不少敌机。日军为了减少损失曾经采用夜间轰炸的形式企图摧毁苏联志愿航空队的驻地。那次战斗中我们缺少夜航设备和夜航经验,但是还是起飞迎敌了。柯基那基大队长击落敌机1架,但苏联飞行员帕达依采夫也在空战中阵亡。”郑少愚亲自参加过那次空战,记忆犹新。
“重庆的地形是两江交汇,虽然给重庆带来了繁荣。但是在高空就是一个很明显的指示标,日军轰炸机只需要沿着长江上行就能定位了。我们的灯火管制用处不大,除非当夜浓雾弥漫。所以夜袭是比较简单,但是我们夜间防空就难了,我们缺少夜间战斗的经验,而且降落也比较危险。”郑少愚补充到。
“现在呢?你昨天体验了以后还这样认为么?”何俊才笑着说,雷达和通信正是克制这种夜间轰炸的秘诀啊。仅浮空基地上的雷达就可以搜索300公里范围内的大小空中目标,侦察机更是可以将搜索范围扩大100公里。而且这些雷达都是先进的相控阵雷达,可以三维定位,精度比现在的雷达高得多。
“那当然不一样了,要是我们再针对性演练一下,日机可以说是有去无回啊。毕竟在黑夜中由于怕撞机,他们难以保持紧密的编队。黑夜也是我们进攻的最好掩护。只不过可能需要调更多的空中指挥员,以小队为单位来指挥接敌和脱离。”郑少愚有信心地回复到。
“好,我们没有时间了,昨天日本人受了那么大的损失,今天还没有来报复,我想也许就是等今天晚上给我们来一个猛的。请你立即组织人员开始针对性训练。”何俊才命令到。
于是空勤指挥室开始忙碌起来,除两名指挥员仍监控着运城和汉口方向的空中雷达外。其余指挥员都被征调进行夜间防空的演练。
--------------
与此同时的汉口日军基地。
“八嘎!”海军航空兵第一联合航空战队司令山口多闻少将气急败坏的猛拍桌子,对他的副官吼到,“你说远藤三郎他今日拒绝出击,看来帝国的陆军就是靠不住,那么多的资源投入给他们,受到这么点打击就无法出战了?!不用管第3飞行团的懦夫们,今天我们自己出击!”。山口多闻没有体会到轰炸机在眼前坠毁的无奈,所以没有办法理解远藤三郎心情。
“嗨!”副官两腿一并。
“看来支那空军增强了重庆的防空,没有关系。传令下去,通知第一和第二联合航空战队的鹿屋航空队、高雄航空队、第十三航空队和第十五航空队,今天白天休整,晚上夜袭。我要用燃烧弹将重庆炸成一片火海,哈哈哈!”
显然昨天损失的五架攻击机与海军联合空袭部队目前拥有的150架九六式攻击机相比只是毛毛雨了。
--------------
傍晚时分,驻扎在白市驿的第四大队结束了一天的训练,正在用餐。今天下午与新到的5架SB-2,以及从第一大队借来的10名轰炸机飞行员一起对阎雷提出的‘空爆炸弹’战术进行了演练。而上午则在郑大队长的指挥下演练了在无线电引导下的小队夜战战术。虽然今天没有敌机来袭,第四大队飞行员还是多次起降,也挺累。
与此同时,在广阳坝机场,苏联志愿航空队战斗机大队中大队长和中队长座机也装上了无线电。大队长勃拉戈维申斯基上校对这种小巧的通信设备非常感兴趣,在苏联,只有一些大型的轰炸机领队或空中指挥机装备了无线电报,相比这种无线电通话设备却显得笨重许多。据说这种设备是来自美国,看来美国人的电子水平的确要高于我们啊,这个信息要向国内汇报一下,勃拉戈维申斯基上校心里暗自考量。
晚上6点,正在大家难得的空闲时,隐匿在汉口基地的情报人员发出电报“敌70余架攻击机起飞,航向西”。郑少愚立即让两个机场挂起红旗,地勤人员赶紧给飞机装弹加油,而飞行员也紧张的进行出击前的准备。
与此同时,山城的各个山头上,防空团升起了一个红灯笼。通过这种方式来告诉市民,敌机已经从汉口机场起飞,从汉口飞过来需要2到3个小时。市民们纷纷收拾简单住宿装备准备到郊外或防空洞中暂避,小摊小贩则赶紧收摊,防空队员指挥各家各户进行灯火管制。
一个小时后,何俊才和郑少愚已经在浮空基地空勤指挥室中通过侦察机跟踪到来袭的敌机编队的位置。
“看来这次只有海军出动了,还是老样子两个编队72架飞机。”何俊才说。
“日军被长官你算中了,真的来夜袭,这次叫他有去无回!”郑少愚摩拳擦掌,显然对此战充满了信心。
“老规矩,这次还是你来指挥,你放手干吧。”何俊才放权给郑大队长,他希望郑少愚快速成长起来,毕竟指挥战斗不是自己的强项,来到这个时空,还有很多事情要做的。
“谢谢长官!”郑少愚高兴地说,中国空军难得的具备了一些优势,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重创敌军。“命令第四大队全部战斗机起飞,通知苏联战斗机大队起飞。分别两批引导到丰都上空。”按照他的经验,敌军起飞后向西飞行,到达丰都后再逆江到达重庆,那里会是一个很好的伏击地点。“并通知沿线部队准备观察坠机地点、抓俘虏”。
随着机场上挂出了“蓝旗”,第四大队各飞行员爬上了自己的座机,等待最后起飞信号。而其他几架轰炸机、运输机则准备起飞向西康方向暂避。
“啪,啪,啪!”机场上空打出了3颗信号弹。地勤人员猛地一压螺旋桨,飞机启动起来。一架接一架起飞,在空中编成两队。速度快8架的I-16在21中队队长王远波的指挥下飞在前面,后面是16架I-152。同样稍晚一点从广阳坝机场起飞的苏联战斗机大队也分成两个编队,空中汇合后向东面飞去。
一路上,空勤指挥部的数名指挥员不停协调两个编队的飞行方向,在5000米高度向敌轰炸机群扑去。勃拉戈维申斯基上校非常惊讶这种指挥方式,心中暗暗记录下来。
第十四章 打火机之夜(小改)
第十四章 打火机之夜(小改)
1940年6月17日晚上8点,太阳的余辉已经消逝。这天是阴历的5月12,一轮新月点缀在夜空上,连同点点的繁星构成了唯一的光线来源。云层上,两个战斗机编队相隔了10公里左右的距离在飞行。云层下,一群还不知道自己即将被伏击的庞大笨重的九六式陆上攻击机正从远方飞来,正在寻找地面上的长江以便于逆流而上。九六陆攻被四川人成为“乌棒机”,因为它很像四川河流中一种凶猛的肉食鱼——乌棒(黑鱼)。这一群乌棒机平时很威风,不过今天注定要成为他们的伤心之夜。
敌机为了识别地面目标而越飞越低,没有发现高空中迎面而来的中国空军战斗机。飞在前面的I-16已经越过了日军轰炸机上方,与跟在后面的I-152编队对日军轰炸机形成夹击之势!
远在重庆上空的郑少愚捕捉到战机,果断命令前方的I-16编队掉头,并以小队为单位分散开来。后面的I-152编队也分散开来,准备围歼敌机。两个编队同时进入俯冲,从云中呼啸穿过。
拨开云层后,已经可以在夜空中隐隐约约看到敌机庞大的轮廓以及机翼上一闪一闪,用于协调编队位置的航行灯。日轰炸机群显然没有准备好在这个位置迎敌,机尾和机背的机枪手都还没有打开机枪保险,相当一部人都在跟驾驶室的飞行员聊天。
这个时候浮空基地空勤指挥部也忙做一团,各引导员忙着呼叫自己负责的小队占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