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日之浮空基地 >

第75部分

抗日之浮空基地-第75部分

小说: 抗日之浮空基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一次会谈中,秦晓飞跟海德里希提起,他通过在日本的关系已经从美国杨森药业获得了青霉素的生产工艺。不过他神秘地说,原来生产这青霉素有一些肮脏的内幕。青霉素需要用血液作为培养液,在美国杨森药业大量养猪,然后用猪血来培养。但是在波兰,就不用这么浪费,于是秦晓飞告诉海德里希,也许可以将那些犹太人“废物利用”。
    听到这个说法的时候,即使杀人如麻的海德里希也不由得打了一个冷颤。“疯狂的日本人啊!”海德里希在心中感叹,没有想到日本人尽然如此变X态。盖世太保虽然希望消灭这些劣等民族,但是也没有想过如此反人道的事情,看来亚洲历史上曾经吃人的说法果然是真的。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何凤山需要那么多的明显不能胜任大强度工作的犹太人。得知这个消息后,一些盖世太保的高层看何凤山的眼神都怪怪的,谁知道外表文质彬彬的前外交官内心居然如此邪X恶!何凤山虽然知道内幕,但是为了拯救更多的犹太人不得不披上吃人的外衣。以至于二战结束后一段时期,盟军曾经长时间追踪一名为“血色魔王”的亚裔纳粹。据说“血色魔王”帮助纳粹德国将总数为一百万的犹太人屠杀,更可怕的说法是他将这些犹太人的尸体制作成了各种用品。后来许多恐怖片和悬疑电视剧将其作为素材,进一步把“血色魔王”演绎出多个版本。
    直到60多年以后真正的情况才被逐渐挖掘出来,神秘的“血色魔王”何凤山终于浮出了水面。许多定居在中国西北的犹太人才知道他们就是那失踪了的一百万犹太人的后裔。何凤山背负了一生的污点得以洗清,但是他那个时候已经仙去,只留下令名在人间。
    再后来的后来,只要人们走进犹太人纪念馆就可以看见正中那座穿着西装,打着领结,稍微有一点秃顶的亚裔人铜像,他就是何凤山。要知道何凤山整整拯救了一百万犹太人,是历史上拯救犹太人最多的“义人”。难能可贵的是,在二战后,他默默地在美国度过了60多年,虽然背负了骂名也不在乎。
    “大造生才非偶然,英雄立志岂徒然.而今愿集精与力,万里前程猛着鞭。”这是抗战胜利后何凤山的一首自勉诗,这首诗就刻在他的黑色的大理石墓碑上。
    不过现在这一切都还没有发生。何凤山从纳粹集中营中选出来的大部分犹太人都在建设各种工厂,只有少部分身强力壮的犹太人在经过秘密考察后被选出,通过海上通道来到中国的大西北。在那里,有一座新城正在建设。
    如果说何凤山现在做的是人口贩子的工作的话。在德国柏林的秦晓飞,干的就是文物贩子的工作了。在中国传来的密令下,秦晓飞将手中的部分国家马克投入到收集欧洲的艺术品上。所谓盛世的收藏、乱世的黄金,随着德国将欧洲大陆的国家一个接一个地收入囊中,被占领的各国的艺术品也被收刮一空。不但像卢浮宫这样珍藏了无数历史瑰宝的博物馆被洗劫一空。法国、奥地利和波兰的许多犹太艺术品收藏家和商人家中的各种画作和文物也被纳粹所掠夺,这些艺术品通过公路、铁路和海运聚集到德国供希特勒和戈林挑选,一些艺术品也流落到纳粹的士兵手中。
    秦晓飞就通过盖世太保的关系,大肆收集这些落到德国士兵手中的艺术珍宝。令他吃惊的是,里面还有为数不少的来自中国的文物。毕竟两次鸦片战争,再加上八国联军的入侵导致了大量的中国文物流落到欧洲。要知道,后世很长一段时间,来自圆明园的文物还在法国拍卖所拍卖呢。正是在何俊才报复性心理下,才导致了秦晓飞这个文物贩子在柏林大肆活动。
    中国的文物不用说,通过秘密海上通道物归原主。那些法国、奥地利、波兰的艺术品,也一点点流入了中国。总之在德国投降后,法国发现至少有一半的艺术珍宝失去了踪影,损失巨大。盟军对参与掠夺文物的盖世太保严加审讯,始终没有理出一个头绪,那些艺术品到底到哪里去了呢?这成为了一个历史上的谜团。
    --------------------------
    感谢大汉国姓兄反复反复再反复地打赏!
第一百零五章 皖南无事变
第一百零五章 皖南无事变 
    1941年1月14日,远东地区的战场上发生了一场兄弟之间的冲突,而原本作为主战一方的日本人成了看客。
    叶挺和项英的新四军在茂林地区与顾祝同与上官云相率第三战区第32集团军已经对峙了10多天,虽然经过何俊才的提醒,新四军没有陷入军部被突然袭击的厄运,但是现在的危机仍然没有过去。要是不能迅速解决这场危机,日本人很可能趁机浑水摸鱼。
    从1940年开始,由于日军的攻势稍缓,战局也逐渐稳定下来。原本合作的国共双方开始恢复了原先互相猜疑互相攻击的状态。1940年底的黄桥事件更是将冲突推到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后的最高潮。在那次冲突中新四军突袭了韩德勤部,消灭了1。4万国军精锐部队,让军委会和第三战区震怒不已。(在这次冲突后3个月,黄桥被日本人所占领。)
    在这次冲突后,军委会在何俊才的建议下成立了战略协调委员会来调查此次冲突,这个协调委员会还包括了民族党派人士和共产党成员。这个协调委员会经过简短的调查,很快向冲突双方发出了一纸命令——“皓电”。此命令虽然仍然偏向国民党方,但是由于其他民主人士的加入以及共产党的协调,比历史上公正了许多。
    在“皓电”的最后,军事委员会命令“凡在长江以南之新四军,全部限本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前开到长江以北地区,明年一月三十日以前开到黄河以北地区作战。现在黄河以南之第十八集团军所有部队,限本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开到黄河以北地区。共同作战,克尽职守,毋得再误。”
    为了避免进一步的冲突影响抗日大局,共产党方面回电接受此命令。在12月底,何俊才在重庆和周先生秘密会见的时候,也曾经向周先生提起国军内部的不一致意见。毕竟第三战区在那次冲突中损失了1万多名精锐,一个中将军长和一个中将旅长,即使有军委会的命令,但是各地方军阀抗命的情况也是时有发生的。在这种情况下,中共中央多次发电催促中共东南局书记项英以及新四军军长叶挺尽快撤出冲突区域。
    但是令人担忧的情况还是发生了。项英以“处于第三战区包围之中,对国军可能的突然袭击缺乏准备”为由,并不按中共中央与中华民国军事委员会指示的路线北渡移防前进。此举让本来就处于紧张关系的国共两方军队更是剑拔弩张。一方面第三战区的军队并不相信新四军改变向北迁移的路线是真的为了要撤到长江以北的地区去,黄桥事件的教训可摆在那里的。另一方面,新四军也不相信第三战区的军队会让他们平安离开,所以在行军中按照战斗队形展开,分三路行动,不断抢占沿途的高地和桥梁。
    就这样你来一下,我来一下,逐渐将双方的摩擦推到了高潮。不耐烦的第三战区军事长官顾祝同命令发起全面的反击,于是第三战区之第32集团军8万多人将新四军的3万人围困在了茂林地区。与历史上不一样的是,新四军收紧了力量,而且军委会的战略协调委员会还待在第三战区,所以第32集团军没有敢贸然进攻。双方对峙了已经有十多天。
    现在情况已经相当危急,两方的军队均已经忍耐到了极限,大规模的战斗一触即发。而日本人也得到了这个情报,已经整装待发,他们的目标不仅是双方撤出的地盘,而且还准备在两方斗得你死我活的时候来捡渔翁之利。
    刚成立的军委会战略协调委员会不停地在双方翰旋,不过成效不大。接到中共中央的指示后周先生也在重庆向军委会提出了严正交涉,不过第三战区似乎也不太买军委会的帐。在这种背景下,周先生又秘密地跟何俊才碰了一次面,看看空军能不能想想办法。
    所以在今天,何俊才陪伴着周先生乘坐他专用的飞机感到安徽上空侦查双方的态势,第四飞行团派出了4架雅克1全程护航。
    周先生从飞机的舷窗中向外望去,远远地可以看见一个大大的包围圈,在一些战略要地已经燃起了狼烟,显然小规模的冲突已经开始。
    “鹏飞,形势危机啊。我党的一只手要是被斩掉,对整体的抗日形式会相当不利。”周先生焦急地说到。
    “周先生,说到底还是双方的不信任啊。”何俊才摇了摇头说,想不到自己早就提醒了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是的,从1927年开始,国共双方已经争斗了十多年。那时候我们称他们为白匪,他们称我们为**。双方达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很多人的战友都是被对方消灭的。这些隔阂一时半或也解决不了的。”周先生说到。
    “这我能理解,正是这样日本人才有机可趁,否则如果全国统一,我四万万人何怕那些东洋人。”何俊才点了点头。“如果我能成功劝退第32集团军,您能保证新四军部队按照‘皓电’中所言撤退到长江以北,继而黄河以北的地区吗?”
    “我以个人人格保证!”周先生坚定的说。
    “行!”何俊才点了点头,“那不才就试着协调一下。其实华中地区是日本人的核心控制区域,这里活动不开,华北的资源才更加丰富。”何俊才提醒了一下。
    -------------
    最终空军的势力参与到这场冲突的协调中来。新四军归还了黄桥战役中缴获的武器和装备,空军经济管理局补偿第32集团军10吨军火物质。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见好就收,决定卖空军一个面子,以后还得仰仗空军为他们赶走日本人的飞机呢。
    空军派出了一些观察员来监督双方的停火和撤军。最终在一周的时间内,新四军渡过了长江地区。项英等人并没有像历史上那般突围后被叛徒杀害,而军长叶挺也并未在谈判中被俘,也就没有后来1946年的“四八”空难,历史在这里转了一个弯。
    新四军的大部队得以保留下来,第32集团军也没有什么损失。新四军最终撤到黄河以北地区后跟八路军合并一处,整编为8个师的部队,共产党军队的力量得以进一步集中。这些活跃在日军控制区域的部队让新上任的日军华北方面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头疼不已。原本日军在华北方面投入的力量就不多,现在华中方面军还将如此强的一个对手赶了过来。这些共产党的部队可不比国民党的部队,每个都是百战的老兵,军事素质跟日本兵基本相当,而且共产党的部队不会跟日本人打阵地战,不会死守一处土地,麻雀战、地道战、游击战,各种战术让日军疲于应付。
    共产党在华北广大的农村地区大肆建立根据地,独立自主地扩大军队;设立财政机关,征收抗日捐税;设立经济机关,发展农工商业;开办各种学校,大批培养干部。敌后的抗战形式如星星之火有燎原之势。
    中国空军从去年以来对日本陆军采取了空中游猎的战术,不停攻击日军的后勤线。这种疲敌的战术让华北和华中的日军原本就脆弱的后勤补给更加雪上加霜,不得已收缩了兵力,只是固守数个大城市。广阔的农村和城镇地区就让给了抗日力量盘踞。所以新四军一到长江以北后才发现这里的抗日形势一片大好。不仅有广阔的回旋空间,跟日伪军展开游击战,也可以方便地从农村通过土地改革获得大量的兵员,简直太理想了。这跟以前在长江以南的时候的窘迫局面简直天壤之别。
    况且中国空军腾出手来加入到对地攻击中后,日军也不敢大规模驻扎在一起,就怕保定军营的悲剧再一次上演。而分散驻扎的日本兵集结起来要花一定时间,这给反扫荡工作带来了便利。通常是大部队日军刚出发,抗日力量就躲得远远地,而且大部队的日军在这过程中还会受到驻八路军新四军联合指挥部的中国空军联络员召唤来的攻击机和轰炸机的袭击,有几次损失惨重。所以日军的扫荡逐渐变成“夜间工作”,范围也只能覆盖城市周边十几公里的区域,这进一步让八路军和新四军的生存空间扩大。
    在上次元旦期间的保定轰炸中,八路军的部队乘乱将中国空军轰炸后的保成城西关地区以及南北的日伪军军营清扫了一番,缴获了大量的武器、粮食和被服以及贵重物品。整个八路军对中国空军的态度大为改变,特别是空军联络员进驻,为八路军提供空中保护和对地支援后,这种合作关系更是进一步深化了。如果空军飞行员被击落在八路军控制区域,八路军会不惜一切代价将其救回,这中间演绎出许多的故事。
    当几年后蒋介石看到八路军和新四军蓬勃发展的态势后,哀叹了一下当初的错误选择。要是新四军还在长江以南,而八路军在长江和黄河之间,有自己和日伪军看管着,哪里会发展到如此庞大啊。不过那个时候他已经无力阻止这一切了。
    国际上对这次皖南危机的成功解决非常高兴。苏联、美国和英国的大使通过军委会的战略协调委员会施加压力,希望能和平解决此次争端,蓄积力量一致对付日本人。当得知通过中国空军作为第三方将这次危机成功化解后,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分别发来了电文祝贺此事,对中国空军所起到的作用表示了大力的赞赏。中国空军在国际上的地位得到了提升。
第一百零六章 大角岑生
第一百零六章 大角岑生 
    大角岑生,日本海军中的二号人物,位高权重。他还是天皇的近臣,在裕仁天皇还是皇太子的时候,就十分喜欢大角岑生,两个人交往甚密。1926年,裕仁即位后,对大角岑生更加重用,使他成为辅佐裕仁天皇做出重大决策的重要人物。1931年4月,大角岑生晋升为海军大将,从而也成为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策划者和指挥者。
    从1931年以来,大角岑生长期任海军大臣,只是在1936年时因二·二六事件而辞职下台,时任军事参议官。大角岑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