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闪电小兵 >

第139部分

闪电小兵-第139部分

小说: 闪电小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若能拉拢华烈部,让他们肯为大宋臂助,一同攻击辽国,却是天大的好事了,自此之后,强悍凶暴的辽国,恐怕也再无暇去南侵大宋,对于大宋则是一件幸事。
    在那庞大马群的周围,有华烈部的部众在纵马飞驰,挥舞长鞭,驱赶着它们向前奔驰而不致跑散。
    待得数万匹骏马都奔驰过去,使节团队中的人相对无言,只能默默地驱马赶车前进,想到自己在如此一个强大部族的地盘上,气势不由都降了几分。
    正文 第213章 天下豪杰
     更新时间:2009…2…26 20:22:21 本章字数:3105
    宋国使臣率领的庞大车队继续在草原上行进。这一次前进,倒没有在路上遇到什么放牧的部众,在平坦的草原上缓缓前进,渐渐地看到了前方有营地的模样出现。
    草原上一片微微隆起的山坡上,有着大量的穹庐矗立在那里,有些牧民们在穹庐中进进出出,远远看到这支车队,都惊奇地望向这边。
    赵良臣率领着车队向那处营地行进,心中也有些激动起来,不知道今天是否能够见到那传说中胆大妄为的强人,一夜之间尽屠五万辽兵的英豪人物。
    雄浑的号角声在山坡上的营地中响起,急促的马蹄声传来,牧民们慌忙向两边让开道路,俯伏于地,恭顺地向自己的主宰献上敬意。
    数百匹战马排着整齐的队列,从营地中心向外奔驰而出。马上骑兵个个剽悍健壮,森然的气势,在这支强大的骑兵中散发出来。
    那是经历了无数惨烈搏杀培养出来的凌厉气势,让赵良臣和随从的护卫,都不禁心头悚惊。
    在那支骑兵的前方,一骑高大骏马上面,端坐着一个高大男子,身材强悍健美,身穿庄重华贵的阻卜汗王长袍,纵马驰来时,长袍被风吹得飘舞,一股英豪气概,扑面而来。
    赵良臣远远望去,见那高大男子在众军簇拥之中,纵马驰来的潇洒气度,以及那一身的冲天豪气,便如人中龙凤一般,不由为之心折。
    前方来临的,显然就是这个强大草原部族的主宰,在草原上叱咤风云的不世英豪,让赵良臣一时之间。微微有些窒息。
    微一失神之后,他慌忙整理装束,率领大批随从向前迎去,心中不由微微跳动,隐然间,对于能见到如此英豪而兴奋不已。
    两支队伍在草原上相遇,赵良臣努力压抑心中动荡,平稳地下马来。上前行礼,尽量用平和的声音,向华烈部的汗王问好。
    罗大成也下了马来,向他拱手行礼。寒暄几句,询问一路疾苦。
    虽然心中对罗大成深怀钦敬,但赵良臣终究不会忘了自己身怀地使命,便将宋皇所赐的圣旨取出,准备向罗大成宣读。
    现在处在华烈部的地盘上,面前又是一群不服大宋王法的化外之人,赵良臣也不敢让罗大成跪接。只是说了一句“请罗壮士接旨”,见罗大成只是拱拱手,并无下跪的意思,也只好罢了,展开圣旨,向面前站着的罗大成宣读起来。
    罗大成静静地倾听着,听那圣旨中大意是嘉奖华烈部打败了辽军,特赐予他北安侯的封号。并赏赐以大量香料、丝绸、茶叶、象牙、漆器、瓷器等贵重物品。对于他从前挟持太后、辱慢天子的罪行,却是一句不提。
    “北安,想是要我安于北方,不再南进吗?”罗大成在心中思忖着。唇边露出淡淡地冷笑。
    既然宋国皇帝有意健忘,罗大成自然也乐得装糊涂,听他念完,向赵良臣拱手称谢,谢他长途跋涉前来传旨,却一句不提接受北安侯封号的事情。
    赵良臣看他面色淡淡的,既不为得到了厚厚赏赐而欣喜,也不提新获的侯爵封号,心中暗叹,知道这位草原部族之主志存高远,单凭这些蝇头小利,想必是无法打动他。
    只是现在华烈部已经和辽国结成了深仇,若自己提出联盟,愿在远方与华烈部遥相呼应,共制辽国,华烈部应该也会答应吧?
    现在初到华烈部地营地,还不着急提出这件事,待得几日之后,看看情形,再慢慢地套他的话,看看他是否有联盟之意。若能得他首肯,愿意成为大宋的藩属,就象兴州的西平王一样,那就算达到了出使的目的。
    正在思忖着,忽然听到远处马蹄声响起,十余骑战马飞驰而来,来到近前,马上骑士跳下马来,一直奔到罗大成面前,单膝跪地,向上拱手,大声道:“禀大汗,那一万多辽军已经决定投降了!”
    罗大成微笑起来,点头道:“干得好,速哥!立即点集兵马,我们前去受降!”他们说的话,都是用地汉语,让一旁的赵良臣听得呆了。
    早知道华烈部将一万多辽兵困在草原上,无法逃脱。那时想着以华烈部一夜消灭五万辽军的武力,要灭掉这一万多辽军却也不难,只是要迫得他们投降,却非是易事。
    现在听到一向凶悍的辽军居然要向草原部族投降,这就象一夜间被消灭五万辽军一样,是前所未有的大事,不由得赵良臣不暗自吃惊。
    罗大成回头看看他,淡然微笑着,邀请宋使一同前往观看受降仪式。赵良臣心中正在惊奇,自然无有不愿,跟着他翻身上马,向东北方驰去。
    在他们身后,大批精勇骑兵紧紧跟随,忠实地保护着他们敬爱的汗王,一直驰过草原,奔向辽营所在的方向。
    而赵良臣的随从护卫也翻身上马,用并不娴熟地马术,跟随着他们向远方奔驰。
    只留下部分官吏与护卫,看着那许多地车辆,以及上面满载的贵重礼品,眼巴巴地看着同伴们去了。
    辽营前方,一万四千余名辽兵,列着整齐的队列,静静地站在草原上面。
    在他们前方,有数千华烈部的骑兵,纵马在草原上来回奔驰,远远地望着他们,不对有嘲笑地低语,从远处随风飘来。
    许多辽兵的心里,都充满了屈辱,低下头不说什么,心中却都隐隐地松了一口气,为自己的生命终于能够保住而暗自庆幸。
    原本悍勇的辽将们,站在每一支队列前面,看着远处的敌部骑兵,暗自咬牙切齿。
    他们原本是不肯投降的,可是被困了这么久,粮草也都断绝,谁都能看出此战必败,恐怕会全军覆没,没有几个能活下来的。
    而辽国内部的消息,也都彻底断绝,一直接收不到新的命令,这让流言在辽军中暗暗传播,只道是辽国内部已经放弃了他们,此战有死而已!
    在这种情形下,萧替发布的投降命令,并没有得到太强烈的反对。
    尤其是萧替说出华烈部已经承诺,可以把辽将留下来,等待他们的亲人出一笔钱就可以让他们赎回时,辽将们都垂头丧气,无奈地接受了这个事实口也许,打完了仗毕竟是一件好事,可以过一段时间就被亲人赎回去了吧,辽将们都在心里这么想着,目光看向队伍前方的萧替,希望他没有用谎言欺骗自己。
    萧替骑着马,默默地站在万余辽军队伍的最前方,任由草原上的寒风吹过自己的身体,心也在风里轻轻地颤抖。
    终归是要投降了,这样自己的命、亲人的命都能保住,只是从此要背井离乡,居住在这边远的荒原上,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回返故里。
    自己这些部下的命运,他已经不敢去想。可是不管怎么说,他们的性命是保住了,至于能保住多久,已经不是萧替能够决定的事情了。
    前方传来的急促马蹄声打断了他的思绪,抬起头来,萧替清楚地看到,前方烟尘升起,似有大队人马前来。
    很快,他就看到前方那数千华烈部骑兵结成整齐的阵形,高举手中武器,放声欢呼道:“华烈汗!华烈汗!”
    在他们的欢呼声中,一支大军出现在草原上,向着这边驰来。
    这支大军,都由骑兵组成,人数众多,足有上万铁骑,马上骑兵人人勇悍,动作整齐划一,让整支大军在指挥者的意志下,如一个人般地向前移动,整支军队散发出来的森寒气势,令人震惊。
    在军队前方,罗大成身穿汗王的华贵长袍,纵马疾驰,在万军簇拥之下,那豪迈的气势,令人望而生畏。
    默默地看着那支军队,萧替紧紧地咬住了嘴唇。
    草原的游牧部族,拥有大批骑兵并不奇怪,人人都会骑射也属正常。可是拥有如此严格的纪律草原部族,却是他毕生未曾见过的,单是这超乎辽军正规部队的纪律性,就足有点铁成金之效,能让一盘散沙般的部族私兵,化为万众一心的钢铁雄师,纵横草原,自然是无往不胜。
    如此说来,自己所在的这九万大军,败得也不算冤枉了。想到这里,萧替心中悲叹一声,纵马向前,朝着那支驰来的军队迎去。
    就象他一样,夹在军队之中向前奔驰的赵良臣,也已看出了关键所在,心中不由震惊,目光望向前方不远处罗大成的背影,心中暗自感叹,这男子孤身一人来到草原上,在短短时间内,却能够打造出这么一支强大的部队,大宋出了如此绝代英豪,却终不能为大宋所用,实为天下最值得惋惜之事。
    正文 第214章 辽兵之痛
     更新时间:2009…2…26 20:22:40 本章字数:3040
    辽阔的草原上,强大的骑兵军队向前奔驰,转瞬间来到投降的辽军前方,巨大的压力,让那些已经没有战马的辽兵们几乎喘不过气来。
    萧替已经带着几名护卫,纵马驰到军前,胆怯地望着万军簇拥下的华烈汗,慌忙跳下马来,拜倒在草原上,恭敬地向罗大成叩头,口称:“败将萧替,拜见大汗!”
    罗大成勒马停下,后面的万骑大军也都勒马停住前进的步伐,虽是万人大军行进,却无喧哗之声,森然气势令萧替更加震惊,伏在草地上不敢抬起头来。
    耳边听到马蹄声响起,萧替微微抬头,偷眼看到一骑战马走向自己这边,渐渐接近前方十步远而停下,萧替慌忙再叩头道:“败将萧替率一万四千余兵丁,向大汗乞降,求大汗允准!”
    罗大成也不多说,只抬起手来,淡然说了一声:“准降!”
    轻轻一挥手,便有上百骑兵纵马冲到辽军之前,放声大吼,命令他们放下武器,跟随华烈部的军队,到西面的营地中居住。
    万余铁骑虎视眈眈在围聚在周围,让辽兵们有窒息之感,在他们无形的压迫之下,不得不放下武器,就此向华烈部投降。
    平坦辽阔的草原上,坚固的大营前方,排着整齐队列的一万四千余名辽兵,纷纷放下武器,排着队垂头丧气地向前走,跟随着华烈部骑兵的指引,向着西北方向距离遥远的营地走去。
    纵然有不服的辽兵,在无数华烈部骑兵的监视下,也不敢反抗。四周包围住他们的精锐骑兵,数量并不比他们少,战斗力却要强悍许多。
    现在已经离开了营寨的保护。这么多地骑兵,只要一次冲锋,就可以将他们的队列冲垮,将所有辽兵当场屠杀干净。
    看着如此多的辽兵放下武器投降,赵良臣心头激荡,面色变幻不定。
    迫使一万四千余辽兵当场投降,这在宋军与辽国战斗的历史上,却是从未有过。如今这边远的草原部族却轻易地做到。不由得他不震惊。
    虽然明知罗大成是在向自己示威,让他看看华烈部的兵威之盛,战果之大,赵良臣却也不得不承认。能让强悍的辽军如此害怕,华烈部的军事实力,已经是强大得令人吃惊了。
    这样看起来,自己此行地任务并不那么好完成,或许应该加大许诺的力度,才有望达成联盟。
    可是,以自己的身份。还不足以做出太大的许诺,给予华烈部更多地岁币,这让赵良臣不禁暗暗叹息,眼神也微微变得愁苦起来。
    巍峨的群山之中,罗大成立马高山之上,遥望山下的矿场,那里有大批的奴工,正在勤奋开采矿藏。将一块块的矿石装上马车。向山外运去口这里是在西阻卜的南部一带,阿尔泰山脉之中,由汉人匠师寻找到的铁矿,现在正在组织开采。
    那些奴工。其实都是在附近一些不肯归附地小部族中掳来的,这对于阻卜人来说,是很正常的事情,若不归附,就是敌人,掳来作为奴隶,则是敌对部族之间相互征战的惯例。
    在罗大成的身边,有大批骑兵忠实地护卫着他,一些汉人匠师也跟在他的身边,一脸恭敬的模样。
    罗大成沉吟半晌,抬头问道:“煤矿也找到了,是吗?”
    一个年老的汉人慌忙躬身道:“是,按照大汗所说地位置去找,终于找到了,那些黑石头真地能烧火,果然都如大汗所说的一样!”
    “煤矿的铁矿的人手够不够,如果再给你两三万人手,你能不能把两个矿地产量都提上去,并帮我建起炼铁场,造出大量钢铁器具?”罗大成盯着那老匠师,缓缓询问道。
    那老工匠慌忙躬身,恭敬地道:“大汗放心,小人虽然年老,开矿炼铁之事却还在行。蒙大汗看重,小人必当尽心尽力,为大汗分忧!”
    罗大成点头微笑,望着那山中大片的矿藏,微微有些出神。
    草原上缺铁,原本就是向外扩张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若总是依靠商贸来补充所需要用的钢铁,费用高昂不说,还很容易被宋辽两国卡住商道通路,不能运来足够的钢铁来供战斗的消耗。
    现在,既然有了铁矿与煤矿,而且两个叫矿藏相距不远,就可以在山外平坦之处,建起炼铁场,将大量的钢铁,源源不断地炼制出来,以供给华烈部军队的使用。
    只是这里距离华烈部本部营地稍远,当中隔着大片的草原,以及崎岖的群山,向北方运送铁器的路途可能会有些麻烦。
    看起来,得加紧对整个西阻卜的控制,以及向南边阿尔泰山侵袭,消灭或收服这一带的所有小部族,一定要将西阻卜的大片草原,以及这整个阿尔泰山脉,彻底地控制在自己的手中才行!
    草原上的营地,四周都用木栅围住,里面居住的却并不是阻卜人,而是被俘的辽兵。
    这些日子,辽兵们都只能吃得半饥半饱,免得他们吃饱了没事干,暴起伤人,或是有逃跑之心。
    但就算他们真的这么干了,也不可能从草原上逃出去。首先是没有马,武器也都被收缴,经历严密的搜身之后,每个人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