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闪电小兵 >

第140部分

闪电小兵-第140部分

小说: 闪电小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就算他们真的这么干了,也不可能从草原上逃出去。首先是没有马,武器也都被收缴,经历严密的搜身之后,每个人手边连把小刀都没有,更不用说反抗那些强横的华烈部骑兵了。
    就算他们运气好,能偷到一两匹马,纵马向东面逃窜,在草原上也走不了多远,就会遇到遍布草原的华烈部哨探骑兵,被他们吹响号角,将方圆几十里之内的骑兵都召来,十几个骑兵一同围攻那一两个逃跑的辽兵,自然不可能会输,饿得半死的辽兵除了束手就擒,再无别的出路。
    等到那辽兵被抓回来,自然是当众斩首,或是虐杀,让那些想要逃走的辽兵看得胆战心惊,彻底打消逃跑之念。
    这些天里,他们倒也没有闲着,被一群精选出来认字的辽兵们一一地盘问,将原籍住址、家庭情况和职业特长都说出来,严密地记载下来。
    记下来的资料,都送到上面去,经过华烈部的办事人员的处理,将这些辽兵分开来,各自进行不同的处置。
    象那些家里有些钱财的辽兵,被转移到辽将们居住的营地中去,虽然还是被严密看守,却已经有了回家的希望…一只要家里收到他们送去的求救信,拿出大量的钱财来赎身,他就有希望被赎回去,从此不用再过俘虏与奴隶的痛苦生活。
    而那些有特长的辽兵,也会得到好一点的对待,最受重视的就是打铁匠,都被安排到小一点的营地里面,能够得到好吃好喝的待遇,并让他们把技艺都传给一些前来学习的阻卜少年,不得藏私。
    藏私不教给他们真实本领的下场,是十分凄惨的。时而有汉人打铁匠前来检查,若发现他们教的是明显错误的东西,这些辽兵就会被吊起来残酷鞭打,随后被送走,以后再不会出现在草原上。
    而汉人的打铁匠也会和他们一同切磋技艺,看看这些契丹人是否有更好的办法,虽然一些会打铁的辽兵们有意隐藏真实本领,却也被他们套出不少有用的技艺,大大加强了华烈部在炼铁和武器制造方面的技术优势。
    还有那些会写字的辽兵,也得到了较好的待遇,因为在华烈部,会写契丹文字的人太少,这些人虽然是从敌国抓来的俘虏,需要严密监视,但也得到了使用,用他们来管理那些投降的辽兵,部分人还被派去协助与契丹国的联系工作。
    剩下没有什么特长,或是只会放牧、杀人的辽兵,就被视为强健的奴隶,被一批批地送到西阻卜南部,阿尔泰山中的铁矿、煤矿里面,进行艰苦的开采矿藏工作。
    运气好些的,还可以在山外进行建筑炼铁场的工作,并帮助华烈部的部众进行炼铁和武器制造工作,但若发现有怠工和破坏行为,就会被立即送到最危险的煤矿里面,每天都要送上大量的煤来,死活都不再有人去管。
    对于反抗的辽兵,华烈部的方法是残酷血腥的镇压,用最残忍的方法,在其他辽兵面前处死,用以镇慑这些残暴的辽兵。
    而听话的辽兵,可以得到食物,并艰难地在铁矿和煤矿中生存下去,默默地享受着生存的幸福。
    辽将们的处境要稍好一些,但也是被关起来等待家人出钱赎回的命运。如果没有亲人来赎,他们就只能一直被关着,帮着华烈部的部众做些杂活度日,日子过得很是郁闷。
    正文 第215章 使臣相对
     更新时间:2009…2…26 20:22:49 本章字数:3126
    宋国使臣赵良臣时常与被俘的辽将们混在一起,用不太熟练的契丹话与他们交流,请他们吃饭喝酒,借机套取情报,看看辽国内部有什么值得注意的消息。
    自从与罗大成见过一面之后,第二日他再求见华烈汗,却被告知大汗出门去了,什么时候回来还不一定,至于去向,自然是没有人告诉他。
    实际上,这时罗大成确实是出门去了阿尔泰山,去视察那里的矿山开采情况,赵良臣却是疑惑,猜想罗大成是故意冷落他,不由心情低落,对于收服华烈部为大宋藩属不抱什么希望了。
    闲在草原上,赵良臣日子过得无聊,就跑去和那些被俘的辽将们喝酒聊天,负责看管的华烈部骑兵也不阻止,只要辽将不逃走,让他看一看也没有什么。
    辽宋两国虽然时有交战,上层人物却彼此都有往来,每年辽帝生日的时候,宋国都会派使臣前往祝贺,辽国也会遣使回贺。
    赵良臣从前年轻的时候,也曾作为使臣的随员去过辽国,对契丹语懂得一点,和那些辽将交流起来没有什么困难。
    说起来辽将们是看不起宋国的官吏的,可是现在赵良臣到底还算是华烈部的贵宾,自己却成了华烈部的俘虏,腰杆子硬不起来,更不用说再有什么资格看不起赵良臣了。
    而赵良臣出手豪爽,能让他们吃饱饭,还有酒喝,这些辽将一旦喝了酒,就什么都不顾,抱着赵良臣放声痛哭,说是自己打了这么多年的仗。还没有吃过这么大的亏,现在被抓去作为阶下囚,真是生不如死,让赵良臣听得伤心,也陪他们洒了许多眼泪。
    喝醉的辽将,自然是什么都说,赵良臣果然从他们那里套取了许多辽国内部的情报,暗暗地记了下来。准备拿回国去,呈交上级,并写成奏折,呈与皇帝看。
    而辽军与华烈部交战的情形。赵良臣更是问得仔细,听那些醉醺醺的辽将一一道来,听得他暗自惊悚,对于罗大成指挥用兵地本领,更是惊惧敬佩。
    这等天纵之才,又有数万强大的骑兵相助,若能与大宋联盟。为大宋良助,必然可以压制辽国,让辽国的气焰自此低落;而若与大宋为敌,又是可怕的对手,而若华烈部象那些辽将所说,有可能被招安成为辽国的藩属,那更是一大灾难,若这些悍勇骑兵助辽攻宋。宋国又有哪支军队能够抵挡他们凌厉的兵锋?
    在这忧喜参半之中。赵良臣耐心地在草原上的营地中住了下来,默默地等待,直到罗大成终于回来,并请他去大帐相会。赵良臣才松了一口气,努力按捺住激动的心情,带齐随员,向着大帐缓步走去。
    大帐之中,暖意融融,一群华烈部地功臣大将,坐在桌案后的厚毡毯上,举着酒碗大声诿笑,并与前来华烈部出使的使臣攀谈,一副热闹的模样。
    和宋国使臣攀谈地,是三位年轻的汉人干户,张龙、赵虎兄弟三人。见了故乡之人,彼此间都有亲近之感,总比和那辽国的使臣攀谈要好得多。
    赵良臣的桌案就在他们旁边,陪笑着与他们谈话,说些朝堂上、汴梁城中的趣事,目光却一直悄悄地向大帐的另一边扫视,看着那张桌案上端坐的辽国使臣,心中惊怒焦急,却只能努力压抑,不让别人看出来。
    而辽国地使臣耶律林材,却是今天早上才到的,也率领了大批的随员,带着辽帝赐予的礼物,前来找罗大成谈判。
    尚未见到罗大成,却在这华烈部设的大宴上,见到了宋国的使臣赵良臣,让他心中也不禁忐忑,只怕在自己来之前,这些野蛮的阻卜人已经和宋国达成了什么协议,说不定就会杀了自己给宋使看,以表示与宋国联盟的决心。
    虽然心中打鼓,他地脸上却是一派平和,年约四十余岁地模样,方面大耳,再加一脸颇具亲和力的笑容,看上去倒也不讨厌,还时而和赵良臣攀谈,彼此间谈笑风生,一点看不出各怀鬼胎的模样。
    尽管他满脸忠厚诚恳,但华烈部的各位千户大将都一向痛恨辽人,都不大理他,能和他攀谈地,只有千户速哥,以及新降的辽将萧替。
    萧替脸色微红,坐在他的桌案旁边,微微低头与他谈笑,自己也觉羞赧,无颜相见。
    他本是负责指挥万人的将领,虽然是临危受命,实际阶层没有那么高,可是毕竟是曾做过大将的,现在投降了华烈部,只被封为百户,心中不满,却也不敢表现出来,毕竟以自己的情形,能保住一家人的命就不错了,哪还敢奢望其他?
    这次辽使前来,他的阶层本来不足以进帐饮宴,不过因为是辽国人,才得以有幸前来陪酒。
    耶律林材实际上也颇为不齿他的为人,只是身在一群野蛮的阻卜人中间,又时刻担心会被他们揪下去在宋使面前杀了,而对面那几个汉人千户还时而投过几抹带着凶狠杀气的目光,让他胆战心惊,能有一个契丹人陪他说话,就象溺水之人抓到了稻草,在谈笑之中,心神渐渐安定,对背叛辽国的萧替也生出了许多亲近之情。
    速哥陪着他们,谈笑风生,契丹话说得极顺。他和契丹人做生意也有很长时间,以他的聪明才智,契丹话已经说得和土生土长的契丹人没有什么大的不同。
    虽然也不是很喜欢契丹人,可是现在已经有三个千户陪着宋使谈笑了,若是太冷落了辽国使者,只怕压不住宋使的气焰,对于讨价还价极为不利。
    在辽使与赵良臣的桌案中间,还有一张桌案,位于大帐的正中央,却是罗大成的位置,现在正空着。
    帐中的各位将领正喝得高兴,忽听大帐门口的部众高声道大汗驾临,立即都站了起来,向着门口单膝跪地,低头行礼,以示恭敬。
    看着他们整齐划一的举动,听着喧闹的大帐霎时寂静无声,辽宋两国使臣都吃了一惊,慌忙站起来,向门口进来的罗大成深深施礼,也不敢抬起头来。
    罗大成穿着华贵的汗袍,迈步走入帐中,摆手道:“免礼,大家都尽管随意喝吧!”
    华烈部的各位大将闻声站起,恭敬地立在帐中,待得罗大成走到正中桌案后坐下,他们才一一落座,却也不敢再大声喧哗。
    罗大成举杯向满帐人等劝酒,又与辽宋两国使臣对饮几杯,帐中气氛渐渐又恢复热烈,那些被他灌了几杯酒的将领都脸色泛红,彼此谈论渐趋高声。
    两个使臣心下忐忑,陪笑着坐在他的身边,看罗大成一直未曾表态,不明白他让两国使臣坐在一起饮宴,到底是什么用意。
    饮至半酣,罗大成转头看向耶律林材,淡然问道:“耶律林材先生来我华烈部,不知有何用意,可是辽帝有话要你传与我吗?”
    耶律林材听他语气平和,心下稍安,拱手陪笑道:“是,吾皇闻大汗本领高强,年轻有为,因此遣我前来,商谈兴平公主的婚事。”
    他所用的,却是汉语。因为居住在辽国,见过许多出仕辽国的汉官,也曾出使过宋国,因此汉语说得很顺,与汉官没有什么不同。
    罗大成眉毛微微一跳,想起那曾被自己擒住的契丹少女,那般美丽倔强的模样,依稀就在眼前。
    遥想当年曾流落在宋营,沦落为最低层奴兵的过往经历,和擒住兴平公主获得提升的事情,罗大成不由微微叹了一口气,恍惚有些出神。
    在对面,张龙赵虎三人已经停止了谈论,安静下来,彼此互相交换着眼色,眼神都变得复杂难明。
    若是耶律林材说到招安之事,他们三人都会上前劝谏,毕竟辽国是杀害兄弟王朝的大敌,怎么也不可能让兄长屈身事仇,蒙受屈辱。
    可是若说到兴平公主的婚事,三人便觉无措。当初同在宋营之时,兄长曾擒住兴平公主,并有过要娶她的戏言,那时便觉得那辽女虽然蛮横,却生得美貌,若兄长强娶了她,对强横的辽国也是一大侮辱,对此都曾有过向往。
    现在的情势,自己兄弟已经都不再是宋营中地位最低下、只能派去送死的小兵,兄长更已威震一方,足以和各大国分庭抗礼,已不再畏惧辽国的大军,这时候辽帝提出来和亲,又该如何是好?
    耶律林材目光稍微向赵良臣那边一溜,微微冷笑,又换上一副恭敬的表情,向罗大成道:“吾皇闻大汗曾言,要娶兴平公主为妻,因此遣我前来,请大汗前往上京临潢府,让吾皇与皇后看上一看,若看中了,与兴平公主是佳配,便会封大汗为西阻卜国大王,建西阻卜国大王府,请大汗坐镇西阻卜,安抚此方。”
    正文 第216章 上京之日
     更新时间:2009…2…26 20:23:03 本章字数:3155
    对面张龙三人,闻而变色。这些契丹人如此狡猾,居然能探听到兄长当初的一句戏言,并以此为话柄,前来求婚,甚至还要诱兄长到辽国上京去,只怕其中有诈!
    帖木尔也跳了起来,大声道:“大汗,这些契丹人都不安好心,你千万不能去,要是到了上京,契丹人对大汗不利怎么办?”
    其他各位大将也都站起来,大声进谏,希望罗大成不要听从辽使的胡言,上他们的当,自投罗网。
    罗大成摆摆手,向耶律林材问道:“只是请我,有没有请别人?”
    耶律林材慌忙笑道:“不仅是请大汉,还有屯秃古斯、胡懒两位大汗也受到了邀请,已经决定前往上京面圣了。此次要封的,还有北阻卜国大王和西北阻卜国大王,永为我大辽藩属,平息战端,好让草原各部,都有休养生息的机会。”
    罗大成“唔”了一声,不置可否,又问:“辽国要的贡品,还象以前那么多,还是要再增多些?”
    耶律林材心中微微一颤,陪笑道:“这个下官却是不知。据说可能会减免一些,三位阻卜大王可到上京再行讨论,哪一国管辖地出多少贡品,谁多谁少,还未有定论。”
    他心里也明白,原来阻卜各部未曾反叛时,辽国所要的贡品实在是太多了些。那数目虽然是整个草原上所有阻卜人一同进贡的贡品总数,却也压得所有的阻卜人喘不过气来,再加上负责收缴贡品的契丹官吏还要拼命地压榨他们中饱私囊,怪不得要逼得阻卜各部族反叛。
    不过,要设立西阻卜大王府,封罗大成为王,这个诱惑应该还算过得去吧?
    看罗大成脸上一副淡淡的表情。似是不为所动,耶律林材狠狠心,再下一付猛药,拱手陪笑道:“下官也曾闻听,吾皇欲立一阻卜大王,管辖草原上其他的大王,权力之大,非同凡响。若是大汗能娶得兴平公主。得了吾皇与皇后的喜欢,只怕这阻卜国大王地位置,就要给大汗留着了!”
    这话一出,帐中各位大将都静了下来。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若真象他所说的,胡懒与屯秃古斯都已经决定投顺辽国,华烈部独自与强大的辽国战斗,只怕力有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