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闪电小兵 >

第191部分

闪电小兵-第191部分

小说: 闪电小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至今日,赵虎也懒得再和从前一样,跟宋国君臣兜圈子恭谨说话,直接从怀中掏出和议书,在殿上给各位大臣都分发了一份,又交了一份给殿前卫士呈上赵祯,怡然笑曰:“这是我朝陛下亲自拟定的和议条文,宋朝皇帝若无异议,就请在上面加盖国玺!”
    一众大臣都瞪大眼睛,迅速地翻看手中数页字纸,可是都只看了一眼,就剧烈地颤抖起来,脸色变得难看至极。
    赵祯接过卫士手中和议书,低头看去,立即脸色大变,几乎要跳起来怒吼!
    上面所说的军费赔偿,居然要千万匹绢,百万锭金,千万锭银!大宋虽然富庶,又哪里拿得出这么多地金银财宝!
    据和约书说,这是为了惩罚宋朝背信弃义,扣押华夏商队,除了弥补损失之外,还要进行罚款,以补偿华夏被迫发兵讨还公道所需的军费支出。
    这倒还罢了,和约书上提到的割地要求,更加让人难以忍受。
    据和约条款所言,为了防止大宋借海路进攻华夏,因此要将沿海之地尽都割让给华夏!从河北、山东至江南、岭南,每一处与海相邻的州郡,都要成为华夏国的属地!
    此约一签,只怕天下半壁,都落入了华夏手中。更何况江南富庶,对大宋财政支持巨大,若是被华夏割了去,用不了多少年,华夏的财力就远远超过了大宋,那时就是不打,穷困的大宋也要亡国了!
    咕咚一声,一名老臣仰天而倒,却是被如此割地赔款的要求气昏了过去,又或者是见北朝如此狮子大开口,被吓得昏厥。
    赵祯深吸一口气,努力保持平静地命令卫士将老臣扶下去救治,抬起颤抖地手,开始翻看下面的一页。
    在这一页上,触目惊心地写着,要求宋朝皇帝为扣押商队、断绝外交和商贸关系的不义行为负责,向天下人下罪己诏,对华夏诚挚道歉;并且从此之后,奉华夏为大汉正统,公告天下,此后华夏国才代表着炎黄后裔的正统地位,而大宋只能算是番邦蛮族!
    大殿之上,大宋重臣个个面无人色。或是惨白至极、紧咬牙关,又或满脸胀得通红,胸中怒火狂燃,几乎便要冲上前去,揪住赵虎痛殴,用牙齿活活咬死这个胆大妄为地蛮夷野人!
    赵虎却是夷然不惧,暗自握紧铁拳,冷笑相对。
    兄长手握十万铁骑在城外逼迫,宋朝君臣若敢害了自己,大殿上所有人都终将为自己陪葬!
    正如他心中所想,每一个重臣都想到了城外敌国大军的凶猛剽悍,没有人真的敢冲上前去,以致引出这屠城灭国的滔天惨剧。
    大殿之上,一片寂静。许久之后,一个清冷的声音,微微颤抖地响了起来:
    “朕有生之日,绝不会允此条例所请!”
    漫天讨价,就地还钱,这是罗大成这一次定下的外交规则。
    坐在大帐中地酒席宴上,罗大成手持酒杯,坐在桌案后面,眼中看着宴前歌舞,心里微微沉吟,情知此次要得太多,赵祯宁死也不会答应。不过自己也只是为了迷惑他们,将来若再降些价格,他们说不定松一口气,也就咬牙答允了。
    实际上,几乎每一个条款,都是大宋君臣坚决不会答允的,除了那竿费赔偿的条款。在历史上,金兵围城之后,城中二帝终究还是答应了同样的赔款要求,将城中官府库房搜刮一空,还是没有凑足金银,直到被敌军攻破了城池。
    罗大成真正的目标,还是条约附上的商贸条约,以及东南沿海地区的城市。
    若要真的割让东南半壁,大宋君臣是不会答允地。可是若只割让一些城市州郡,只怕还有可能。
    未来的时代,终将是海洋商贸的时代。虽然还没有人看出这样的趋势,自己却不能放弃这个机会,如果能赶在欧洲诸国之前就横渡大洋,在世界上确立华夏的海洋霸权,我华夏民族地未来,终究会是一片灿烂辉煌!
    还有那南洋处,无尽广阔的海外诸国……
    清脆的声音从旁边传来,打断了罗大成的思绪:
    “陛下,你真的要灭亡大宋吗?”
    罗大成回过神来,转头看着自己身边。
    在桌案边,和自己并肩而坐的美丽公主,正轻轻咬着嘴唇,静静地看着自己,眼中隐含的爱恨纠缠之意,瞒不过他的眼睛。
    而在另外一边,紧紧挨着自己端坐的美丽女将,也在转过头来,仔细地望着他,脸色微微泛红,努力保持着平静,聚精会神地等待着他的回答。
    正文 第299章 帝皇真意
     更新时间:2009…2…26 20:47:35 本章字数:3081
    我真的要灭亡大宋吗?
    罗大成默默地问着自己。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却不能让她知道,以免传到宋帝耳中,不利于讨价还价。更何况此处帐中,耳目众多,怎么能随便宣诸于口?
    今天派了赵虎去城中和谈,余下的闲暇时光,他便拉了两位美女一同饮酒作乐,并让人找来歌伎,在帐中歌舞助兴,果然是其乐融融,一派帝皇奢糜风光。
    对于卫国长公主的疑问,罗大成微微一笑,却不置可否,只是端起酒杯来,向左右两边的美女示意,随口道:“大宋国力强劲,哪是那么容易灭亡的,也只有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卫国长公主听得脸色发白,穆桂英却从中听到了一线生机,微笑在旁进言道:“皇上说得是。南朝虽然武备不足,可是却有数千万人口,可轻易拉起数百万的军队,若各州郡据地死守,只怕急切不可攻灭南朝,战事持久,于国事不利。倒不如与南朝和议,多收些财宝美女也就是了。众将士受了赏赐,自然也乐意返乡,岂不甚好?”
    罗大成闻言苦笑,叹道:“朕看起来是那么昏庸好色,只顾珍宝美女吗?”
    穆桂英听得微笑起来,柔声道歉,端起酒杯殷切劝酒,款款柔情,令人迷醉。
    虽然身为三军将领,实不愿如此所为,可是为了夭下万民计,也只有含羞忍辱,学习后宫争宠本领了。
    卫国长公主也看出了门道,一同举杯劝酒,心中幽叹着向穆桂英学习。很快便青出于蓝,将罗大成灌得半醉,饮酒作乐之中,乐不可支。
    看着帐中歌舞,罗大成抚掌大笑,身居高位,也终究要有休闲时刻,可以畅心快意地放松自己。
    宋朝急切不可攻灭,他自然知道。而蜀地之险,更是难以攻取。
    若战事纠缠,只怕数十年内,自己都要缠身于与大宋的战争之中,无暇他顾,更不用说西征北伐,进军欧洲了。
    只是若不打服了宋朝,自己西征之时,终有后顾之忧。谁知道赵祯会不会发兵北伐。力图收复云州故地,将自己的基业搅得一片大乱,难以收拾?
    更何况与大宋的贸易关系,是国家发展工商业的基础。赵祯决意断绝商贸。此事非战不可解决,否则华夏国力空虚,又哪里有足够的资金来发展工商?
    这才是他出征宋朝的真正用意所在,部下诸将,无人可知,也只有一些汉臣可以隐约猜出一些。却也不敢确定,只能想方设法,让他打消南征地主意。
    在一旁!卫国长公主静静地看着他!眼中神情复杂难明,心中爱恨纠缠,实不知该怎么待他才好。
    分别多年,今日重逢时。却见他已大变,由一个豪情飞扬的流浪武者,化作手握重权的开国帝皇,更想要一举吞并天下,有灭亡大宋之意。
    为国事计。或者应当将他刺杀,以让北军士气大降,军心混乱,或可不战而退。到时自己一死,以偿情债,也就是了。
    只是若刺杀失败,罗大成一怒之下,说不定发兵大举攻城,那时玉石俱焚,岂不是自己的罪责?
    何况穆桂英也在私下里悄悄劝她,希望她打消这一念头,还是努力以柔情为网,将罗大成罗于网中,与大宋和谈,方为上策。不然罗大成一死,部下众将士在悲愤中并力攻城,汴梁城里面百万军民,尽都要被屠杀一空,天下大乱,自此而始。
    想到此处,卫国长公主只能低垂美目,柔声向他劝酒,心中暗自悲叹,本来这一幕是历年来日思夜想的梦中情景,谁知今日为国事向他屈身服侍,心中却是苦乐相杂,自己也说不出是个什么滋味。
    悄悄地看了旁边的穆桂英一眼,卫国长公主眼圈微红,心中已知她这些时日的辛酸无奈。换得穆桂英展眉一笑,二人姊妹同心,一齐向着罗大成劝酒,心中却也不敢奢望就此把他变成一个好酒色的昏君,身为开国帝皇,哪有如此容易就变得昏庸的?
    “该死的胡狗!有种就把我……呕……”
    断断续续地怒吼咆哮声从杨文广口中发出,那些按住他的华夏战士却丝毫不理睬他的怒骂,只顾扳住他的头,将大碗的鸡汤稀粥强行灌进去,以打消他绝食的图谋。
    这主意自然是罗大成出的,他不想让历史上有名的杨文广死在自己地监狱里面,因此下令在他绝食的时候,就烧了鸡汤稀粥给他喝,如果他这样还能饿死,那倒真是上天垂怜了。
    被灌得上气不接下气的杨文广终于被放松时,忍不住扑倒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息着,从鼻子里面涌出米粥,几乎要被呛死。
    华夏战士好心地替他擦干净脸上的米汤,却换来一顿怒骂,却也无人对他拳脚相加,只是收拾好屋中地一切,退了出去。
    窗前闪过两个身影,杨文广抬起头来,看到一个道装少女站在穆桂英身边,却不认得,当即怒道:“你来做什么?”
    虽然满面怒色,眼泪却差点流了下来。本来是视为亲姐姐一般的亲人,现在却背叛了大宋,成为了敌国皇帝的妃嫔,这样的痛苦羞耻,让他恨不得死去才好。
    旁边看守监牢的华夏战士大声斥责道:“大胆!竟然对穆妃娘娘、卫国长公主如此无礼!”
    杨文广大吃一惊,抬起头来仔细盯着卫国长公主,看那容貌依稀仿佛,与皇帝赵祯相貌肖似,清冷孤傲的气质更与传说中地卫国长公主相同,当下不敢迟疑,慌忙在牢中跪倒,叩头行礼叫道:“不知是卫国长公主驾到,有失礼数,恕罪,恕罪!”
    卫国长公主一脸凄清冷漠,看着牢中的宋将,心中也在哀伤叹息。
    今天夜里,喝得半醉的罗大成从善如流,允了穆桂英所请,将侍女许氏倩儿收入房中,带着她和其他几名官宦人家出身的侍女去帐中歇息,却再次坚决拒绝了卫国长公主和亲的要求,让她大受打击,沮丧至极。
    幸好穆柱英怜惜她的处境,耐心劝解,说是罗大成是为国事计,才不肯轻易答允和亲之请,并不是她容貌不及那些侍女;又拉着她出来散心,走到这里来,顺便看望被俘的兄弟。
    看着杨文广在牢里受苦,穆桂英不由眼中含泪。卫国长公主转头看了她一眼,明白她的心意,便轻启樱唇,下令道:“杨文广,本宫命你从今之后,要好生吃饭,养好身体以求未来报效国家,你可知道吗?”
    杨文广听得一呆,却不敢违抗长公主命令,只得叩头答应。
    当他抬起头来,却看到卫国长公主已经拉着穆桂英离去,只留下窈窕倩影,在夜色中渐渐隐去。
    虽然疑惑卫国长公主为什么会到胡人营中,问那些看守也无人回答,杨文广却也只能听从命令,自此听话按时吃饭,只是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才有可能再为国家效力。
    华夏国地和议之请不出意料地被赵祯拒绝,城上城下的气氛,变得更加紧张起来。
    各处城墙的守将,都已经准备好了大量守城器具,只待敌军利用鹅车洞子攻到城墙边挖地道攻城时,就使用长长的铁链扔下城去,以顶端所连的十五斤铁疾藜钩住鹅车洞子地车皮,用力上拉,直到将车皮拉开,再掷下火炬焚烧,此为御敌之法。
    而若敌人挖地道攻城,还可以用脂蜡毒药来熏死地道里面的敌人,这一战法已经发展起来,各处将官都在摩拳擦掌,等待着杀伤大量敌人的战果。
    华夏军却并未依此大举攻城,只是投石车在城下布置了千余座,不停地向城上抛石,砸死砸伤宋兵无数。华夏骑兵大军也在城外来回奔驰,以大军奔驰时的悍然雄威,用来威吓城中军民。
    城中谣言日甚一日,说是华夏国已经派人来求和,却被皇帝拒绝,因此城中军民不满之意,也渐渐有抬头之势。
    这一天黄昏时分,大宋皇帝赵祯却在大批卫士簇拥之下,来到西水门前,欲登城了望,却被随行众臣所止,只道城上敌军不停掷石,又恐有强弩威胁,天子以尊贵之身,不宜亲临险地。
    一同前来的赵虎站在一旁,脸露不屑之色,仰天大笑,直笑得赵祯面色青红不定,愤然欲登城了望,终究被一众大臣强行阻止,只得怒视着赵虎,大喝道:“赵千户!你说你朝有破城秘法,要给朕看,现在秘法在哪里?”
    赵虎仰面向天,傲然道:“要想看我破城秘法,你不敢上城也就罢了,只要稍候,就可以亲眼看到!”
    正文 第300章 破城秘法
     更新时间:2009…2…26 20:48:05 本章字数:3088
    赵虎这是第二次进城和谈了,上次赵祯不敢伤害他,放他归去,在和罗大成秘谈之后,赵虎重新进城,邀赵祯到城墙边,看华夏大军必破城池的信心来自何处!
    说罢大话,赵虎擎起长弓,上面搭上火箭点燃,用力拉开,朝着天空射出一箭。
    那箭上绑着胡哨,在天空中发出凄厉哨声,带着灿烂烟火,朝着渐趋阴暗的天空飞射而去。
    大宋君臣仰起头来,呆呆地望着上方飞射而去的火箭,那灿烂绚丽的烟花,却是他们未曾见过的。
    黑暗之中,华夏军的投石机都停止了发射,城下却擂起了战鼓,无数骑兵在夜色中纵马往来奔驰,放声呼啸,仿佛就要攻城了一般。
    被卫士们用身体遮挡住的赵祯面色发白,又怕又怒,瞪眼看着不远处的赵虎,若是他胆敢骗自己前来,想让北军趁攻城时在乱军中杀了自己,自己一定要在迅速退回内城之后,将他拿下痛打,然后……
    然后,还是只能放他回去,不然若杀了罗大成的义弟,北军安肯善罢甘休?
    无数卫士拥上城头,挤在这一段的城墙上面,躲在垛口后,提防敌军大举攻城。
    在城下远处,大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