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中共无衔军事家 >

第9部分

中共无衔军事家-第9部分

小说: 中共无衔军事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伐军在两湖战场的主要对手是吴佩孚。吴佩孚在军阀战争拼杀半生,创造过不少军事奇迹,自称“百战之雄”,他的直系部队被公认为当时中国最有战斗力的军队。在被逼出湖南后,吴佩孚亲提主力,南下贺胜桥、汀泗桥,寻找北伐军主力决战。    
    决战在汀泗桥展开。    
    汀泗桥是由鄂南通往武汉的咽喉要地,古来即有三镇“第一门户”之称。为取得战场的主动权,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与苏联军事顾问加伦将军亲临一线指挥。他们决定集结第四、七、八共三个军协同攻坚,把主攻任务交给第四军。蒋介石对声誉日隆的独立团不感兴趣,令叶挺部担任战役预备队。    
    8月26日,战斗打响。第四军连续发起冲锋,打了整整一天,伤亡惨重。吴佩孚的主力部队利用狭窄地形,将火力密集在一处,死死地封住去路。    
    叶挺冷静地观察战场形势,发现正面硬攻很难奏效。汀泗桥东邻高山,其他三面环水,仅由一座铁桥沟通南北。铁桥宽约十几米,只需一二十挺机枪即可完全封死。看来,只能从侧翼想办法。叶挺到附近农家作调查。有药农说,东面大山有条隐秘的小路,可以绕到汀泗桥东北的古塘角。叶挺大喜,立即向军部建议出奇兵,攻敌后背。得到批准后,独立团于27日凌晨二时出发,在夜幕的掩护下,悄悄接近古塘角,发起突然进攻。古塘角的攻击,令吴佩孚猝不及防,连呼“怎么可能?怎么可能?”与此同时,第四军、第七军也发起进攻。遭受在腹背夹击的直系部队兵败如山倒,纷纷后退。吴佩孚带领大刀队连斩溃兵几十名,都压不住阵脚,最后被部队裹带着后退至贺胜桥。    
    贺胜桥是通往武汉的最后一道屏障,吴佩孚集中了二万多兵力固守,并将六十多门大炮和一百余挺机枪悉数部署在正面。见识了独立团威力的蒋介石把主攻任务交给叶挺。    
    战前,叶挺进行政治动员:“我们有广大人民的支援,攻破贺胜桥是有把握的。但贺胜桥战斗与过去几次战斗不同,这次吴佩孚亲自指挥,有一部分生力军,敌人炮火较强,防御纵深很长,所以我们必须更加勇敢作战,不怕牺牲,完成光荣的战斗任务。”


第三部分 无衔元帅叶挺第24节 挺身而出

    突破讲究迅捷。枪声一响,叶挺独立团就像一把利刃,在友邻部队的火力支援下,迎着枪林弹雨往前冲,不顾一切接近敌人阵地前沿,突破敌阵前沿,向纵深疾进。由于他们行动太快,担任协同任务的左翼第十二师三十五团和右翼第七军第二路都跟不上,完全不能起到配合作用。叶挺独立团楔入过深,陷入敌阵,左冲右突,硬是杀出一条血路,把敌军纵深达十余里的防御阵地搅得稀乱。在激战一个多小时后,后续部队终于赶了上来,共同发起总攻。直军再遭大败,沿铁路向武汉撤退,吴佩孚为免被擒,命令乘坐的火车全速前进,从潮水般的人群中轧出一条通道。铁轨两道,散落着大量被轧断的残肢,火车车厢上也挂满了直系士兵的尸体。战斗之惨烈与逃窜之狼狈,可见一斑。    
    8月底,北伐军直指武昌城下,经过一个多月的围困,于10月10日攻克武昌。在围攻武昌的战斗中,又是独立团首先登城,攻上城内惟一的制高点――蛇山。蛇山被占后,敌军见大势已去,遂停止抵抗。    
    仅仅三个月,北伐军长驱一千余里,从广东打到两湖,革命势力由珠江流域扩展至长江流域,完成了近代史的创举。而无役不战、无战不胜的叶挺独立团更是如日中天,成为神奇的威武之师。国民革命军各路将领,甚至包括交手过的各路军阀都称叶挺独立团为“铁军”,称誉叶挺为“北伐名将”。    
    独立团入城那一天,武昌万人空巷,争睹“铁军”的风采。他们看到骑马走在队伍前面的军官,身材修长,一身戎装,面如冠玉,风流倜傥。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叶挺的“美男子”名声也传遍武汉三镇。    
    不久,国、共两党中央机关和国民政府迁都武汉,武汉成为大革命的中心。叶挺奉命率部驻扎在武昌南湖,负责保卫首都安全。1927年3月,叶挺晋升为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师长,接着升迁为第十一军副军长兼二十四师师长。一个月之后,又兼任武汉卫戍司令。    
    1927年春,国共斗争趋于白热化。先是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叛变革命,向中国共产党举起屠刀,接着,江浙、两广、江西也纷纷“清党”,华东、华南陷于血雨腥风之中,控制两湖的武汉国民政府也产生了动摇。5月17日,驻扎在宜昌的独立第十四师师长夏斗寅突然发动武装叛乱,日夜兼程,奔袭武汉。叛军沿武长铁路北上,一路势如破竹,经蒲圻、咸宁,进逼武昌,先头部队打到距武汉仅三十里的纸坊。这时,武汉政府统辖的主力部队远在河南进行第二期北伐,三镇空虚,武汉国民政府的大人物惊慌失措,纷纷收拾细软,准备外逃。    
    在这个关键时刻,叶挺挺身而出。他下令分驻三镇的独立二十四师紧急集结,令许继慎率七十二团开赴纸坊,阻击、迟滞叛军推进,自己亲率后续部队前往平叛。中共中央政治局把武汉军校和武汉工人纠察队等武装力量全部拨给叶挺指挥。惊恐不安的武汉市民听说铁军平叛,人心迅速安定,他们认为夏斗寅不是叶挺的对手,“小麻雀(夏斗寅是麻城人,市民称他为麻雀)斗不过过江龙”。    
    铁军出马,果然不同凡响。许继慎指挥第七十二团在纸坊一战而取车站。第二天,叛军发动反扑,叶挺率大部队及时赶到,摧枯拉朽,将夏斗寅第十四师驱出鄂东。武汉化险为夷。    
    从1926年6月到1927年5月,这是叶挺军事生涯中流光溢彩的一页。他像一股旋风,席卷半个中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成为胜利的代名词。他像一颗彗星,骤然升腾于军事舞台,照亮了整个军界。他在这一年所打的大仗、恶仗、险仗和他在军事艺术上所达到的高度,大部分职业军人一生难以企及。    
    彗星也有彗星的命运,他的闪亮虽然璀璨,但也消逝得迅疾。南昌起义可以视为叶挺从巅峰走向坎坷的界碑。    
    南昌起义产生了日后共和国的四位元帅,如果加上危急时刻递送情报的叶剑英和没有走上授衔台的叶挺,应该是六位元帅。大胜之后,叶挺迭遭意外:好友出走、酷暑减员、铁军迷路、作战计划被否、三河坝分兵,最后兵败潮汕。他与聂荣臻护送着重病中的周恩来经历了十分落魄的逃难之路。    
    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    
    1927年夏,对于所有共产党人来说,都是严峻的考验。7月15日,汪精卫集团宣布分共,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在失败中归于沉寂。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倒在血泊之中,幸存的党员也被笼罩在追捕的罗网之中。    
    九江,北面长江,南倚庐山,是著名的水乡重镇。7月下旬,汪精卫、张发奎、黄琪翔、朱培德等武汉国民政府军事首脑齐聚庐山。    
    汪精卫开门见山:“我们虽然政治上分共了,但军队里还有大批共产党掌握的部队,贺龙的第二十军,叶挺的第二十四师,还有由叶挺独立团扩建的第二十五师,都在向华(张发奎)的第二方面军序列里,你们看怎么办?”    
    张发奎说:“我的意见是,凡是参加共产党的二方面军高级军官一律退出军队或者退出C•;P,叶挺也一样。”    
    朱培德表示反对:“我比你们早几个月清共,这些共产党员信仰坚定得很,他们宁可丢掉脑袋也不愿丢掉红帽子。向华宽宏大量,给他们两条路走,他们难道不会带着部队造反?”    
    汪精卫等人经过反复策划,决定演一出“杯酒释兵权”:以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的名义,通知贺龙、叶挺上山,解除兵权,命令叶、贺部队开赴九江至南昌之间的德安,集结三个军的兵力强行收缴他们的武器。    
    当时,张发奎还以国民党“左”派面目出现,中共中央还想团结他一起起义,包括共产国际代表和张国焘等中央常委对他不曾提防。如果他的这个计划得逞,南昌起义将胎死腹中。    
    关键时刻,叶剑英获悉了这一阴谋。他当时担任第四军参谋长,深得张发奎、黄琪翔信任,能够参与所有重大的军事计划。叶剑英心急如焚,趁夜下山,约叶挺、贺龙、廖乾五(第四军政治部主任)到四军驻地甘棠湖烟水亭见面。    
    甘棠湖,烟波浩渺,凉风习习。皓月当空,清辉映照着湖中亭阁。叶挺等人面沉如水,冷峻,严肃。    
    “又是一个陈炯明!”叶挺气愤地说:“国民党盛产陈炯明式的阴谋家,蒋介石是第二个,汪精卫是第三个。”    
    “汪精卫靠不住,路人皆知。没有想到,张发奎也是这样。其实在河南作战时,我们的私交还是不错的!”贺龙叹息道。    
    在烟水亭,大家决定采取三条对策:叶挺、贺龙不上庐山;叶、贺部队不按命令集中到德安,而是径直开往南昌;叶挺部队第二天开拔,贺龙部队第三天开拔。     
    7月27日,叶挺、贺龙的部队乘火车先后开到南昌。这天,在南昌江西大旅社成立了以周恩来为首的前敌委员会,负责组织南昌起义。前委委托贺龙、刘伯承制定起义计划。    
    刘伯承、贺龙熬了一个通宵,拟定了一个详细、周密的计划,送给周恩来审查。    
    周恩来说:“我没意见,你拿去给希夷,征求他有什么意见。”    
    对于这位北伐名将,刘伯承早闻大名,心生仰慕。他拿着起义计划,请叶挺指教。叶挺接过计划,看得很仔细,阅完,退还刘伯承,始终一言不发。    
    刘伯承忐忑不安,跑去找周恩来回话,说:“叶军长不表态,不知什么意思?”    
    “咦,你们以前没见过面?”周恩来奇怪地问。    
    刘伯承点点头。    
    周恩来哈哈大笑,解释道:“你还不熟悉他,他是那个样子,要是不说话,就是表示赞成。”    
    “果然有性格!”刘伯承莞尔一笑。     
    7月31日,叶挺代表前委向各参战部队发布作战命令:“我军为达到解决南昌敌军的目的,决定于明(一日)四时开始向城内外所驻敌军进攻,一举而歼灭之!”


第三部分 无衔元帅叶挺第25节 南昌起义

    8月1日凌晨,枪声划破长夜的寂静,起义爆发。按照刘伯承拟定的计划,各路部队向预定目标发起攻击:    
    叶挺指挥第二十四师解决了敌第六军第五十三团和第三军第二十三团、第二十四团;    
    贺龙、刘伯承指挥第二十军攻占了朱培德第五方面军总指挥部,消灭敌第九军第七十九团和八十团;    
    朱德利用南昌公安局长和第三军军官教导团团长的身份,控制全城局势。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战,全歼南昌守敌三千余人,缴枪五千余支。起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人士参加的联席会议,由叶挺报告起义经过,成立革命委员会和新的第二方面军。贺龙代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兼任第二十军军长,叶挺代前敌委员会总指挥兼代第十一军军长,聂荣臻任第十一军党代表,朱德任第九军副军长,刘伯承任革命委员会总参谋长。朱德、贺龙、刘伯承、聂荣臻后来都成为共和国元帅,如果算上早逝的叶挺和秘密传递消息的叶剑英,在南昌起义中共诞生了六位元帅。    
    南昌起义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开辟了一个新时期。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开始创建人民军队。由于这个原因,中国人民解放军把八月一日定为建军节。    
    南昌起义是伟大的,但起义后部队却坠入了路越走越窄的怪圈,一步步由胜利转入溃败。关于这次失败的原因,周恩来事后总结道:“当时武装暴动的思想……是用国民革命左派政府,南下广东,想依赖外援,攻打大城市,而没有直接到农村去发动和武装农民,实行土地革命,建立农村根据地,这是基本政策的错误”。     
    当时所有的人都没有就地扎根的思想。起义的领导人当年都很年轻。周恩来,29岁;叶挺,31岁;贺龙,34岁;刘伯承,35岁。他们脑海里占主导地位的战术模式还是北伐军式的攻城野战,还没有游击战争的思想。由于这个致命的缺陷,叶挺这位北伐名将开始遭遇一连串意外。    
    叶挺爱交朋友,许多人也爱与叶挺结交,他们喜爱叶挺的古道热肠和讲信义、重然诺的性情。叶挺对朋友从不设防,这一点让他吃尽苦头,也给他的事业带来损害。起义军南下广州途中第一次意外就是因他轻信朋友而引起的。    
    蔡廷锴是叶挺的粤军同事,两人无话不谈,关系一向要好。南昌起义前,蔡廷锴第十师也驻在城内。在讨论如何对待蔡部时,前委产生严重的意见分歧,谭平山、贺龙等人认为蔡廷锴革命意志动摇,坚决要求撤换其师长职务或者予以扣留。叶挺表示反对,提出:“廷锴也是穷苦人出身,革命觉悟还是有的,他作战勇敢,为人仗义,他来南昌,对我们表示好感,如果我们丢掉他或者扣留他,不光对不起朋友、十师官兵不服,就是汪精卫、张发奎也会借此大做文章。我看不如仍然信任他,令他继续担任十师师长,团结他一起革命。”周恩来不好再说什么。起义时,蔡部既没有参加战斗,也没有被缴械。成立革命委员会时,蔡廷锴被选为委员,他所统的第十师编入第十一军,受叶挺指挥。    
    将心比心,以情感人,叶挺以为深厚的友情和毫无保留的信任会留住蔡廷锴的心。他没有想到,8月4日,起义军撤离南昌的第二天,第十师就突然脱离既定行军路线,朝浙江方向扬长而去。    
    聂荣臻在回忆中认为叶挺对此事负有责任:    
    起义胜利后,没有及时整顿,也没有调整干部,虽然有人对此提出过意见,叶挺认为蔡廷锴没有问题,盲目信任他,并认为蔡对打回广东抱热心态度,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