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红军精神 >

第1部分

红军精神-第1部分

小说: 红军精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一支伟大的军队,自诞生之日起,他们打败了国民党军队、日本侵略军、以联合国军为名义的美帝国主义军队。这支军队曾先后改名为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志愿军,与它的历史相伴随的是一连串辉煌的胜利,它打败了反动者,赶走了侵略者,建立了全新的国家,保卫了自己的主权和领土。由于装备落后,它曾经被人讥讽为“共匪”、“泥腿子”、“土八路”、“小米加步枪”,但它不争辩,只用事实说话。它用敌人的惨败,自己的胜利,证明了自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军队,它就是中国工农红军——创造了一个个奇迹的伟大团队。    
    如果要从红军中找出一句最能表现红军精神的标志性话语,那么,“保证完成任务”就是这样的标志性话语。中国工农红军中指挥官和士兵在接受命令时,都会在行一个标准军礼的同时坚定地说:“保证完成任务!”    
    “保证完成任务!”这是红军和解放军在接受任务与命令时最普遍的回答,表明了他们坚决执行命令的态度。红军之所以能在装备落后、环境恶劣的情况下成功生存并取得胜利,靠的就是这种“保证完成任务”的态度和信念。    
    “保证完成任务!”并不是一句简单、冒失的口号,它是一种承诺,说出来是要负责任的。在军队中,言必行,行必果,一句“保证完成任务”,就相当于一纸军令状。    
    “保证完成任务”,首先是对困难要有充分的估计,但又不惧怕困难。只有事先认识到了困难,才能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克服困难、排除困难。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困难的畏惧和对困难的轻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面对困难时,有一种“大无畏”的乐观精神,他们充分认识困难,研究困难,然后用坚决的行动去克服困难,争取胜利。    
    “保证完成任务”,更是彻底地执行。一支部队,一名士兵,要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就必须具有坚决的执行力。保证完成任务,是执行力的表现,它体现了一个人对自己的职责和使命的态度。    
    如今,“执行”这个概念已经成为所有企业管理者和团队领导者最热衷的话题。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无论我们把“执行”的重要性怎么抬高,都不过分。所有的工作,最后都是以“执行”作为结束的。执行,永远是所有企业和团队都必须面对的最大问题。    
    如何执行?怎么让执行更有效率?怎样提高执行力?这些都是很复杂的学问。它需要精神信仰,需要激情和动力,它还需要明确的目标和正确的方法;它需要个人的努力奋斗,也需要团队的精诚合作;它需要领导者的领导艺术和个人魅力,也需要团队成员的甘于奉献。    
    当我们把管理艺术和员工素养归结到对工作事业的坚定信仰和不折不扣的执行时,红军就是现代企业和团队所有成员学习的榜样。红军有信仰、有激情,能吃苦、能奉献。红军坚持集体至上,具有自我牺牲精神。红军有远大的目标和崇高的理想,他们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争取胜利。    
    一个优秀的企业,从来就不以生存和赢利为最高目标,而是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总是希望能够创造财富、改变生活、改变社会、造福人类。不甘平庸、追求卓越,这是所有最终取得伟大成就的人们的共同信仰。


精神——卓越源于坚定不移的信仰第1节 卓越源于信仰

    信仰的力量是巨大的,人有了坚定的信仰,才能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进行不屈不挠的奋斗。    
    一位参加过长征的红军战士在回忆爬雪山的情景时说:“我们翻越一座又一座雪山,当时想,我们这些人也许永远也翻不完这些山了,没有什么希望了。但我们坚信,即使我们真的倒下去,中途失败了,但我们的下一代也一定会继承我们未竟的事业,继续前进,革命终将成功。”    
    这是一段典型的革命式话语,但我们却丝毫不能怀疑它是虚假的,因为红军战士的信仰绝对是真诚的。中央红军走完长征全程到达陕北时只有六千多人。历时一年多,他们征战南北,走过了大半个中国,行程超过两万五千里。在长征中,他们要同时进行三种战斗——与蒋介石及地方军阀的斗争,与大自然的斗争,与内部的错误路线、错误政策的斗争。然而,困难和敌人都没有难倒他们,红军一路凯歌到达陕北,建立了新的抗日根据地。    
    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陕北的黄土高原采访了毛泽东和红军其他领导人。通过斯诺的报道,世界才第一次真正认识了中国红军和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将士在长征中挨饿、受冻,穿越了地球上最险峻的峰峦和荒无人烟的草原,横渡了二十四条江河,翻越了近千座山峰,打了无数次战役。    
    有人说它是史诗,有人说它是奇迹,有人说它是人类精神的丰碑,有人说它影响了世界。无论人们怎样形容这支队伍和这次远征,它的伟大和卓越都是不能否认的。    
    当我们通过这些炫目的光环深入挖掘后发现,这一切并不是偶然,红军的伟大和卓越源于他们坚定不移的信仰。红军精神中最值得我们思考的其实就是——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    
    信仰的力量是巨大、无穷的,人有了坚定的信仰,才能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进行不屈不挠的奋斗。    
    当你对某一种思想、某一项工作产生信仰时,你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去维护它、宣传它,甚至可以为了这种信仰而牺牲自己。    
    古今中外,所有伟大成就的创造者,都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坚定的信仰。布鲁诺坚持日心说和对科学的信仰,被教会在罗马广场上烧死;苏格拉底的学说被认为是对雅典民主的破坏,因此被判喝毒药自尽;屈原具有坚定的爱国主义信仰,当楚国灭亡时,他不愿意投奔其他国家,投身汨罗江中,以死表明自己的政治信仰。红军中更有许多为了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而牺牲的革命先烈。这些人,无一不是因为具有坚定信仰的支撑和鼓舞,才表现出勇往直前的献身精神。    
    信仰,给了我们生存的力量和勇气。选择一种信仰,就等于选择了自己的命运。一个人有了正确的信仰,他就选择了正确的人生道路,他就会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和生存的意义。一个国家没有了信仰,它就不能真正强大起来;一个企业没有了信仰,它就无法实现真正的卓越;一个人没有了信仰,他就没有了生活的方向。    
    以赢利为目标的公司始终在利润上挣扎,结果只有两种,赢利或者亏损。然而,以卓越为目标的公司,得到的结果却不一样,无论最终成功还是失败,它都具有了一种卓越的品格。世界上最卓越的企业,就是用卓越的管理思想作为信仰的企业。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才能成就卓越的公司。位居世界500强首位的零售巨子沃尔玛集团有三项基本信仰:第一是尊重个人;第二是服务顾客;第三是追求卓越。这些信仰都贯彻到了集团所有的工作和活动中。追求卓越更是沃尔玛企业文化的基础,也是沃尔玛得以成功的基石。    
    卓越源于信仰!有了坚定的信仰,团队将无往而不胜;有了卓越的信仰,企业将不会为生存而挣扎;有了崇高的信仰,个人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精神——卓越源于坚定不移的信仰第2节 理想铸就卓越人生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伟大的理想会让你超越平庸的人生,走上卓越之路。    
    人活着为了什么?这是每一个人都会不时思考的一个问题,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所以他们的人生也就迥然不同。    
    人可以为不同的价值而生存,但人要有自己的追求,或者是金钱,或者是名利,或者是事业。每个人的抱负追求不一样,激发出来的动力、活力以及所表现的精神状态也就不一样。中国红军用事实告诉我们:只有为了理想而活着,才能让人生更精彩、更有意义;只有真正的理想主义者,才能超越平庸、追求卓越。    
    红军是一支由理想主义者组成的军队,他们虽然被许多人嘲笑、奚落,但他们的理想是伟大的。“革命理想高于天”是每个红军战士的内心写照,也是他们的精神支柱。四渡赤水、突破乌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红军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就是因为有了崇高的理想,红军才战胜了一切困难和强敌。他们的理想就是拯救中国于水火,取得革命战争的伟大胜利,让中华民族重新屹立在世界强族之林。    
    建国前,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从来不发薪水,吃的很差,穿的很差,武器很落后。“小米加步枪”在红军时代,甚至只能是一种美好的理想。然而,红军战士都有非凡的理想和抱负。他们全心全意为理想而战,从来不会退缩。    
    所有的红军战士都知道为什么而战,而其他一些军队的军人仅仅把当兵作为谋生的职业,这是红军与其他军队最根本的差异。红军有自己的信仰,而理想主义就是信仰的具体化,理想把抽象的信仰变为一个可以期待的宏伟愿景。这种理想,激发了人的全部潜能和最高贵的品质,充分调动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为取得伟大的成就提供了精神动力和保障。    
    现在,许多企业都施行“愿景管理”。那么,什么是愿景?愿景是在人们心中一股令人深受感召的力量,开始时可能只是一个想法,然而一旦发展并获得一个群体的支持时,就不再是抽象的东西,人们把它看作是具体存在的。具体到一个企业中,愿景就是指出企业的生存领域,指出未来一段时间内企业会有多大的发展,同时让所有员工看到企业的良好发展前景,让员工对企业和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和继续奋斗的力量。    
    愿景,通俗地说,就是理想。    
    愿景是团队的灵魂。没有愿景,团队就没有未来;没有愿景,团队就不会有持久的、旺盛的生命力。愿景,对企业来说,就是发展蓝图,对个人来说,就是理想。一个共同的愿景,能够将所有成员团结到一起,为企业的目标共同努力,使所有成员都能感觉到他们对企业理想愿景所做的贡献。优秀的企业,都是通过确立共同愿景,让员工认同并接受自己的企业文化,然后将各种力量综合到一起,促进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愿景是公司为鼓励员工而实行的一种管理方法,但毕竟是外在的激励。真正的改变源自内心,所以一个员工必须站在理想的高度去看待自己的工作。对于优秀的员工来说,工作绝对不仅仅是为了生存,工作是职责,是使命。人一生的目标和理想,全依赖工作去实现。    
    虽然我们所处的是一个非常现实的社会,但理想主义绝对不能缺少。对崇高理想的不懈追求,造就了卓越的团队和个人。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伟大的理想会让你超越平庸的人生,走上卓越之路。


精神——卓越源于坚定不移的信仰第3节 激情成就伟业

    判断一个人有没有前途其实非常简单,只要看一看他对目前工作的态度就可以了。    
    对自己的事业有了信仰,就会有用之不竭的激情。激情是所有事业的助推器,没有激情,任何行为都不可能持续长久,激情能把人身上的全部潜能都调动出来。如果说热情是事业成功的基础,那么激情就能够成就伟业。激情比热情更长久,更有震撼力。    
    长征途中,刘伯承任军委总参谋长。渡金沙江时,在皎平渡渡口,红军只找到7条小船和36个艄公,渡江一直持续了七天七夜。由于在护国讨袁战争中受过重伤,刘伯承的身体一直不是很好,但是作为渡江指挥部的负责人,他在离江边不远的一块大圆石上站过七天七夜。任何一个过江的战士从他身边经过时,都能看见他眼睛里似火的激情。    
    事业的成功,没有激情是不可想像的。我们的生命,一半是生活,另一半就是工作。缺乏对工作的激情,工作必然会变成无休无止的苦役,就像古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不停地把一块巨石推上山顶,而石头由于自身的重量又滚下山去。    
    激情是战胜所有困难的强大力量,它使你保持清醒,使你全身所有的神经都处于兴奋状态,去进行你内心渴望的事情;它不能容忍任何有碍于实现既定目标的干扰。如:莫扎特幼年时,每天要做大量的苦工,但是到了晚上他总是偷偷地去教堂聆听风琴演奏,将他的全部身心都融化在音乐之中。巴赫年幼时连点一枝蜡烛继续学习的要求都被蛮横地拒绝,只能在月光底下抄写学习的东西。牛顿每天除了睡觉,剩下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研究之中。    
    判断一个人在他所处的行业中有没有前途其实非常简单,只要看一看他对目前工作的态度就可以了。如果没有激情,那就不要去幻想成功。没有激情,军队就不能打胜仗,雕塑就不会栩栩如生,音乐就不会优美动人,人类就没有驾驭自然的力量。激情使人们拔剑而出,为自由而战;激情使樵夫举起斧头,开拓出人类文明的道路;激情使莎士比亚拿起了笔,记下他燃烧着的思想。    
    更多的时候,工作的激情,不取决于工作本身有趣与否,而在于你有没有诚心诚意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许多工作,正是因为我们没有投入,才没有发现其中的乐趣。如果你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工作,你会发现再枯燥的工作,只要你努力去做,也会变得有趣起来;如果你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工作,再有趣的工作,兴味索然地去干,也会变得了无生趣。工作的价值,取决于对待工作的态度,这就是工作的哲学。    
    看看那些如今在商业界呼风唤雨的企业巨头,在创业之初的艰难困苦自不待言,正是那股冲天的激情,让他们一步一步走向了成功,微软如此,沃尔玛如此,国内的联想、海尔、万科、顺驰也都是如此。激情是企业前进的动力,更是成就伟业的根本保障。激情就是永不屈服,永不放弃,永不满足现有的一切成就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