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红军精神 >

第6部分

红军精神-第6部分

小说: 红军精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建立了东北根据地,发展了华北、华东、华中、西北等广大解放区。    
    毛泽东作为“根据地制度”的创建者和支持者,曾多次写文章、发表演说,来完善革命根据地制度。他曾经说,革命单搞军事不行,如不建立根据地,跟群众没有密切的联系,不建立正确的党,没有正确的统战工作,单有军队,单会打仗是不行的。根据地制度,是红军一直坚持的制度。这些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建立与发展,逐步扩大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态势,对最后夺取全国胜利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如果一个企业是一个在市场竞争中作战的团队,那么“根据地制度”同样是值得学习的。在企业的初创时期,选择一个适合生存的环境来努力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十分必要的。建立根据地,是红军顺利成熟壮大的重要一环。现代的某些企业常常是盲目地多元化,盲目地扩张,这些企业很难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缺乏核心竞争力。当然,“根据地”是动态的,必须审时度势。红军在危险的时刻,几次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最终走上长征路,到陕北建立新的“根据地”,充分显示了红军领导者灵活运用“根据地”思想的智慧。    
    人才是企业获得持久竞争优势的来源,也是企业健康生存的保障,而制度就是企业“以人为本”的核心竞争优势的保证。企业是以赢利为根本目的的团队,有自己的经济和社会目标追求;员工,尤其是高素质的知识型员工,作为独立的个人,有强烈的主宰自己命运、实现自身价值的夙愿。如何在确保实现企业目标的同时,实现员工的价值、理想,就是企业制度建设所要解决的问题。


红军——世界上最伟大的团队第7节  鱼与水

    企业与员工,团队与团队成员,其实是一种鱼与水的关系。企业、团队是水,员工是鱼,鱼能活水,水能养鱼,鱼离开水就会渴死,水离开鱼就是死水。    
    长征途中,到处都留下了红军与沿途群众鱼水深情的瑰丽篇章。红军所到之处,军纪严明,秋毫无犯,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即使部队处于艰难困苦境地,战士们还是严守军纪。不得已到地里掰包谷吃,每掰一个,也要在包谷枝丫上卡一个铜元。每到一处,群众烧茶送水,筹钱筹粮,不少人争着当向导,大批青年踊跃参军。许多因伤不能继续前进的红军,都留在了当地农民的家中。    
    红军一直在强调“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用毛泽东的话说,就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毛泽东曾经说:“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1949年3月,毛泽东把进北京当成“赶考”。他曾说,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他告诫各级领导干部:脱离了群众,群众不再拥护和支持我们,我们就会失败。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打进北京,推翻了明王朝的统治,可是,由于脱离了群众,金銮殿还未坐热,即败退出城。    
    企业以赢利为目的,但并不是说除了从市场上赢得利润回报,企业就不需要再去做其他的事情了。企业首先要有社会责任感。做企业,做好了是造福社会,服务人民,做不好就会成为社会的累赘和不幸的根源。    
    一个企业,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双满意,即第一是让客户满意,第二是让员工满意。也就是企业对外要以客户为中心,让客户满意;对内要为员工服务,让员工满意。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服务能让客户满意,让市场上的消费者满意,就是为人民服务;企业的待遇和服务,能让员工满意,企业能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也是为人民服务。企业为国家的公益事业做些贡献,更是为人民服务。    
    企业与员工,团队与团队成员,其实是一种鱼与水的关系,企业、团队是水,员工是鱼,鱼能活水,水能养鱼,鱼离开水就会渴死,水离开鱼就是死水。企业团队与合作伙伴、市场和消费者,也是同样的“鱼水”关系。企业是鱼,合作伙伴是水,市场和消费者也是水,彼此之间有着牢固的依存关系,谁也离不开谁。    
    如今营销界非常流行的一个概念就是“亲情营销”。亲情营销观念强调把顾客当“朋友”或“亲人”,而不是当成“上帝”,通过建立一种“鱼水”关系,把企业与顾客之间的距离最大限度地缩短。通过与顾客做“朋友”,而使顾客成为企业的永远“朋友”。试想,当顾客成为企业的“朋友”时,还不会向企业的产品“投资”吗?管理界提倡的“亲情管理”也是同样的道理,它同样把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比作鱼与水的关系,把企业与员工之间的距离尽可能地缩短,让员工感觉到自己就是企业的主人。    
    企业生存的根本在人心,政治上叫得民心者得天下,经济上叫得民心者得市场。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可以团结人才,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执行力;也可以赢得客户的信赖和市场的认可。    
    一个企业要想长久,最重要的就是要得到自己的客户的充分信任,得到消费者的支持。没有客户的信任,没有消费者的支持,产品卖不出去,服务没人接受,那么一切努力都是白搭。企业的领导者和管理者,绝对不能忘记“鱼水情深”。企业是水,员工是鱼。企业是鱼,市场是水,合作伙伴是水,自己的客户和消费者也是水。


红军——世界上最伟大的团队第8节  纪律是团队文化的精髓

    纪律是一个团队生存和作战的保障,没有了纪律,这个团队就会像一盘散沙,各自为战,没有前进的方向。    
    一支富有战斗力的军队,必定有铁一般的纪律;一个合格的士兵,也一定具有强烈的纪律观念。纪律,是团队文化的精髓,团队如果没有纪律,就不能称其为团队。每个团队建立之初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指定明确的纪律规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团队是人的组合,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但是团队,尤其是军队,却要力求避免这种个人的思想和行为,要求步调一致,所以纪律的约束不能缺少。    
    纪律文化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制定,一个是遵守和执行。纪律的制定,是少数领导者的事情,纪律的遵守和执行却是所有成员包括制定者的事情。    
    纪律文化向来是中国人所缺少的。中国传统文化讲究的是个人的修养,讲究的是独善其身,喜欢“窝里斗”是国人一种普遍的心态。毛泽东就曾经说:“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残酷的现实,让毛泽东那个时代的人们认识到了组织和纪律的重要性,所以红军从一开始就强调了组织和纪律的重要性。早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就亲自制定和颁发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一系列红军纪律。    
    红军长征途中,《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得到了充分的执行。在那个军阀混战已久的年代,大部分军队与土匪没有什么区别。军队所到之处,欺诈和强抢盛行,每过一处,当地几乎十室九空。可红军当时就是那么“特殊”,他们“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正是这种秋毫无犯的纪律,使红军在相当艰苦的条件下,得到了最广大群众的支持,沿途不断招募到新兵。红军经过之处,人们都以能当上红军为自豪。    
    美国历史上个性最强的巴顿将军,也深知纪律对于一个团队的重要作用,他曾经说:“纪律是保持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士兵们发挥最大潜力的基本保障。所以,纪律应该是根深蒂固的,它甚至比战斗的激烈程度和死亡的可怕性质还要强烈。”在军队中,没有个性,只有纪律,这是巴顿将军的警告,同时也是他成就事业的重要原因。    
    在作战纪律方面,红军战士不比世界上任何一支军队逊色。红军的主要作战方式是运动战,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这就对作战纪律有了更高的要求。运动战千变万化,作战计划可能随时更改,战斗前制定好的计划,可能根据形势临时改变。如果战场上的士兵没有绝对服从的纪律观念,这种多变的战术就会乱套,就会得不到充分的执行。四渡赤水时,没有多少战士知道自己到底在做什么,只知道在按照上面的命令行军。战士们不是没有怨言,因为他们不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但是铁一般的纪律保障了行军策略的执行。    
    纪律是一个团队生存和作战的保障,没有了纪律,这个团队就会像一盘散沙,各自为战,没有前进的方向。一个企业的使命说来也非常简单,就是把已经制定的计划变成现实,也就是执行。但是如何执行,却是一门大学问。这时,纪律不可缺少,纪律是保证执行力的先决条件。纪律首先是服从,下级服从上级、部门服从公司、公司服从集团。令行禁止,决定的事和布置的工作必须有反应、有落实、有结果、有答复。    
    同时,纪律也保障自由和创造。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由,但我们同样要遵守这个社会的规范、法律。只有遵守这些规范和法律,社会才能在和平的环境中发展,个人的自由才能得到保证。    
    具体到某一个企业、某一个公司、某一个团队,为了更好地发展,为了大家共同的利益不受侵犯,都会制定一些条例、规章,以要求员工的行为。不要以为这是对员工自由的限制和剥夺,只有在这样的纪律之下,每一位员工才能获得自己的自由,才不会受到别人的侵犯,才能真正进行那些具有创造性的工作。企业的纪律正是对员工权利的最大保护。


红军——世界上最伟大的团队第9节  整风——团队的自我更新

    企业文化的整合和改造,最需要的是全体员工的参与,因为员工才是企业的主体。    
    综观中国共产党80余年的历史,在全党范围内进行的整风前后共有七次。在这些整风中,既有成功经验,也有不少教训。但是,作为一种团队自我更新、自我纠错的有效方式,它对现代企业团队的借鉴意义是明显的。在建国以前,共产党和它所领导的军队是军政一体的。整风运动既在党内展开,也在军队内部展开,所以我们可以从团队的角度去看待整风运动。    
    事实上,作为一种团队自我更新、自我纠错、自我改造的勇敢行为,整风运动的价值并没有被太多的人正确认识。许多人认为那不过是内部矛盾的表现,其实正是这种整风运动确保了红军始终走在正确的方向上,也使红军能有如此团结的坚实基础。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关键在于我们对待错误的态度。有了错误,及时纠错,能够将错误所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这也是优秀人物必须具备的品德和修养。反之,一味地掩饰和执拗,越抹越黑,越走越错,结果只能是失败。    
    无论是一名领导者、管理者,还是一名员工,知错就改的自我纠错精神在工作中相当重要。当你一旦认识到自己错了,是坚持错误,将错就错,还是及时地改弦易辙,纠正错误,其结果是完全不同的。坚持错误,肯定会失败;而及时纠错,可能就挽回了损失。    
    自我更新、自我改造,对一个企业和它的员工来说,也同样重要。随着企业的发展,会有来自不同领域、有着不同背景的员工加入进来,这些人可能带来了不同的思想、不同的工作方式。新与旧之间,可能形成冲突和矛盾,矛盾激化就影响业务运作,影响企业运营,不解决是不行的。    
    同时,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的经营方向、经营范围甚至企业文化,都有可能产生很大的改变,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转型。有时候,转型就像即将破茧而出的蝴蝶,这种转变是非常痛苦的。关键在于老员工思想的转变,这时,就需要开展有效的“整风运动”,通过公司自我解剖、员工自我解剖来正视现实,正视问题,统一思想,转变观念。    
    对企业文化的整合和改造,最需要的是全体员工的参与,因为员工才是企业的主体。让员工畅所欲言,通过让员工发牢骚、提建议来了解员工的心态,揭开一些矛盾,让大家去认识、去解决。整风整顿的就是那些不正之风。


战士——世界上最优秀的员工第1节  敬业·专业·精业

    业,就是自己的工作;敬业,就是要对自己的工作怀有敬畏之心。只有怀有敬畏之心,才会全力以赴,才会自动自发,才会不找借口,才会立即行动。    
    红军队伍中,人们都用“神炮”来形容一个迫击炮手,他就是赵章成。乌江战斗时,杨成武率团第一次强渡和夜间偷渡都没有成功。第二天白天开始第二次强渡,赵章成指挥三门迫击炮的炮兵营进行火力支援。说指挥一个炮兵营,实际上就是他自己操炮。当强渡部队靠上对岸时,赵章成仅经过简单的目测和一发试射,第二发就准确击中目标,摧毁了对部队威胁很大的敌火力点。接着,他又以准确的炮击打在敌反击部队的冲锋队形中,敌方反冲锋随之溃散,红一方面军渡过了天险乌江。    
    红军在经过了四渡赤水、过金沙江等战斗之后,武器弹药的损耗很大。当一军团到达大渡河安顺场渡口时,赵章成的手中只剩一门无炮架的迫击炮和三发炮弹了。强渡大渡河,是关系到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战。若胜,则红军就彻底摆脱敌军的围追堵截;若败,红军就是石达开第二。渡河的速度更是关键,但当时的运载工具只有一条小木船,而且河对岸还有敌人的火力攻击。第一船过河的就是著名的“十八勇士”,由于后继队伍没有及时跟上,十八勇士被敌人的火力压制在山头,情况十分紧急。这时赵章成仅用左手托起没有炮架的炮身,全凭自己的手和经验来代替瞄准装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